陳然在和羅迪克握手時,後者也頗為遺憾地說道:“陳,坦誠地講……我也感覺那球應該壓線了。”


    羅迪克倒是顯得很誠實。


    但是誠實歸誠實,比賽結果已經不可能改變。


    同樣,他也是裁判誤判的受益者。


    不過羅迪克雖然闖入了年終決賽,但心情是尤為複雜的。


    因為這個誤判,原本那種勝利的喜悅被衝淡了不少。


    這可不是他所想要的結果。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陳然那個擊球沒有被誤判的話,的確是勝負難料。


    錯的是那個裁判又不是他羅迪克,何況他也沒拿錢去賄賂那個裁判。


    如此一想,羅迪克的心情就好受多了。


    陳然對那個誤判的主裁可以沒有任何好臉色,直接無視對方,走向了自己的椅子。


    握手?那是不可能的!


    故意惡心人的判罰,也想讓老子笑臉相迎?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大不了賽後被atp方麵開罰單。


    有脾氣,你就必須得表現出來,絕不能讓人以為你是好好先生,可以隨意被欺負。


    那個擊球,絕不是邊緣部分壓倒了底線,而是球的大部分壓在了線上。


    這狗日的裁判真是眼瞎!


    雖然陳然是客場作戰,不過當地的休斯頓觀眾有不少他的球迷和支持者,也對這樣的結果極為不滿。


    這些人毫不客氣地對著當值主裁判最為激烈的噓聲。


    同時,相對於華夏一些傳統體育媒體還會隱晦地表示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判,那些門戶網站為了博人眼球,那就一點都不客氣了。


    “黑幕!這一定是黑幕!”


    “atp方麵不願意看到我們華夏選手壟斷這麽多重量級的榮譽!”


    是啊,陳然在今年已經拿到了兩個大滿貫和五個大師賽冠軍,這要是再拿一個年終冠軍,簡直要把網球玩成了乒乓球了!


    所以不少華夏球迷提出了陰謀論,認為這是來自atp方麵的打壓。


    他們不願意看到陳然一家獨大的情況。


    尤其是這一屆的年終還在美國舉辦,把羅迪克送入決賽顯然會有更大的收益。


    不過atp方麵或許知道自己理虧,對於陳然賽後拒絕和裁判握手的行為,保持了沉默,也沒開出罰單。


    在麵對媒體的質疑時,也表示會仔細複盤這場半決賽,總結裁判出現的問題。


    顯然他們也知道這個誤判有些嚴重。


    伱可以稍微照顧一下羅迪克,可不能表現得如此明顯啊。


    不過陳然並沒在賽後直接抨擊裁判,而是耐人尋味地說道:“我知道atp和wta方麵已經在考慮將鷹眼引入到比賽當中。這是一個好主意,而且我覺得這個計劃必須加速了。”


    “最好在明年就能開到鷹眼進入職業網球。”


    “我相信這是眾望所歸!”


    止步年終四強,沒能進入最後的決賽,對於陳然而言根本不算什麽。


    他也意識到這次機會難得,直接呼籲讓“鷹眼”進入職業網球。


    以如今的科學技術而言,引入“鷹眼”係統根本不是什麽難題。


    但之所以會拖拖拉拉這麽久,理由非常簡單,百萬漕工衣食所係。


    “鷹眼”係統地引入,會極大削弱裁判手裏的權力。


    這就像足球比賽,國際足聯一開始也拒絕引入人工技術,這也導致比賽裏各種錯判、漏判層出不窮,但依然嘴硬無比:錯判是足球比賽裏的一部分。


    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蘭對陣德國,墨西哥對陣阿根廷都出現了驚天冤案。


    國際足聯這才不得不引進人工技術,同樣也極大削弱了裁判的權力。


    任何一項體育賽事的技術變革,裁判往往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


    陳然作為這次誤判的受害者,知道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了,便順勢而為。


    其實他參加巡回賽一年以來,也遇到一些錯判,但基本是模棱兩可的。


    因為網球的球速太快,而在硬地球場很難像在紅土球場那樣落地並反彈之後,會留下清晰的球印,所以完全隻能靠著裁判的肉眼來判斷。


    那麽誤判的確是在所難免的,陳然也能接受。


    但直覺告訴他,這一次的誤判卻是帶著任務而來,是有目的性的。


    其實在體育界裏,這種“任務哨”無處不在,你既然無法去改變,那隻能去適應。


    陳然沒有去責怪裁判,而是一口咬定“想要減少誤判,隻要引入鷹眼。”


    他不厭其煩,反複強調“鷹眼挑戰”。


    在原來的時空裏,“鷹眼挑戰”係統直到2006年初的時候才被應用到atp巡回賽上。


    還要足足等上兩年多的時間,這實在太久了。


    在這場年終半決賽結束之後,一個大膽的想法從陳然的腦海裏浮現。


    他希望“鷹眼挑戰”可以提前登上曆史舞台。


    如果真能如此,也算是他帶來的蝴蝶效應之一。


    陳然發話了,無數媒體記者紛紛跟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都希望能看到公平公正的體育比賽,而不是被人為因素所幹擾的。


    很快,圍繞著“鷹眼挑戰”輿論攻勢開始愈演愈烈。


    “我們需要公平,所以我們需要引進鷹眼!”


    “讓那些該死的、黑心的,又喜歡搶戲的裁判沒有用武之地!”


    “無論是球迷還是讚助商,沒有人是來看裁判的,可他們偏偏喜歡搶戲!”


    c5體育的一位主持人甚至如此說著:體育比賽需要一個公平的競賽環境,我們絕不能讓2002年世界杯的那一幕重演了。


    雖然他沒有指名道姓,但敏感而脆弱的南朝鮮人在聽聞了此事之後,便覺得對方在說自己,於是又第一時間送來了抗議信,要求這位主持人道歉,然後又引發了一係列的小風波。


    ……


    年終總決賽繼續進行著。


    由於有過半決賽這極具爭議的一幕,年終決賽進行地有條不絮,也沒有哪個裁判再敢頂風作案。


    羅迪克雖然打得很興奮,也很積極,但遲遲拿不出最大的競技狀態,全場比賽被費德勒牢牢壓製。


    最終,客場作戰的費德勒頂著全場球迷的噓聲以3比1的比分,擊敗了羅迪克,第一次捧起了年終大師杯的冠軍獎杯。


    這個賽季,費德勒雖然兩度和大滿貫失之交臂,好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終於捧起了另一座十分重量級的年終冠軍,有了一個較為滿意的結尾。


    五戰全勝,費德勒除了拿走高達150萬美金的獎金和1500積分之外,還可以當場開走一輛奔馳轎車。


    同時他的世界排名反超了羅迪克,位列第二。


    繼美網決賽之後,羅迪克又一次鬱悶地端著一隻盤子。


    止步年終四強的陳然,依然穩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所以他也出席了年終的頒獎儀式,當著全場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舉起了代表年終第一的獎杯。


    盡管他被惡心的裁判坑了一把,但陳然依然是無可置疑的“年終第一”,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年終第一,17歲零2個月。


    總體而言,陳然、費德勒、羅迪克三人在2003賽季各有收獲。


    陳然拿到兩個大滿貫,費德勒拿到年終冠軍,而羅迪克也有一個大滿貫。


    當然,西班牙費雷羅也有一座大滿貫,也曾經短暫地成為過世界第一,但在後續的比賽裏逐級掉隊,而被這三個人拉開了差距。


    如今,網壇五大巨星裏費雷羅和阿加西已經開始掉隊,他們雖然分列第四、第五,但在積分上與前三名有很一定差距。


    費德勒在2003賽季拿到了兩個大滿貫的亞軍,而在年終總決賽他又連贏陳然和羅迪克,以五連勝的傲人戰績拿下最後的冠軍。


    無論是來自美國或者華夏的媒體,都判斷費德勒在明年會成為“中美天才爭霸”的攪局者。


    明年的男子職業網壇很有可能不再是雙驕爭霸,而是三國鼎立。


    職業體育永遠都是這麽喜新厭舊而又殘酷無比。


    這時候,人們已經忘記了阿加西,忘記了同樣年輕的休伊特。


    改朝換代已經來臨。


    當然,也有不懷好意者會暗諷陳然會是下一個休伊特。


    年少成名,兩奪大滿貫,然後競技狀態急速下滑,傷仲永。


    對於這些言論,陳然微微一笑,根本沒往心裏去。


    他隻會用實際行動打臉這群小心眼的家夥。


    另外,atp方麵宣布已經在計劃加速引入“鷹眼挑戰”係統。


    這是為了網球比賽更加公平公正。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足球比賽也有很多黑哨。


    可足球有各種俱樂部聯賽、杯賽,以及各種國家隊比賽,是斷層領先的第一運動。


    黑哨僅僅是傷害某一項賽事,但很難傷害到足球運動本身。


    但網球就不一樣了,頂級運動員就那幾個,重量級賽事也隻有那幾個,如果黑哨太多,會極大影響這項運動的發展。


    另外,如今的世界除了足球運動穩坐第一寶座之外,其他運動也都在瘋狂搶占足球之外剩餘的市場,而公平的比賽環境同樣也能增加這項運動的競爭力。


    atp方麵也希望網球成為第一個引起“鷹眼挑戰”係統的體育運動。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處不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處不天涯並收藏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