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金光燦燦,照耀在皇宮的琉璃瓦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輝。


    正藍殿的屋脊上,龍脊翹起,欲乘風翱翔。


    鍾聲悠揚而深遠,回蕩在寂靜的宮廷之中,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登上長長的台階,絡繹不絕地步入正藍殿。


    李飛暫無正式的官職可以參與朝會,所以依然需要先在外麵等著。


    但和上次不同,這一次他不需要站在正藍殿外的廣場上等待了。


    太監領著他來到了正藍殿旁邊的一座偏殿中,房間內有茶水有糕點,有舒服的座椅。


    “明棄大師,又見麵了。”


    李飛在房間內看到了一身紅色僧袍的明棄,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這次明省之戰,佛家在關鍵時候出手,這才徹底挫敗了清虛真君的謀劃。


    要說貢獻,國師雲恕排在第一,佛家應該排在第二!


    所以明棄這位當代佛子再次代表佛家,代表普渡寺來到了藍淩城,來到了皇宮準備麵聖。


    見到李飛後,明棄露出一個幹淨至極的笑容,起身向李飛行禮:


    “阿彌陀佛,李施主,別來無恙。”


    李飛上次在朝會上述說自己對師父郝毅的感情,讓明棄印象深刻。


    李飛同樣對明棄很有好感,和對方一起坐下交談起來。


    這一次兩人等待的時間並不久,因為今天這場朝會本就是為明省之事召開的。


    “李大人,明棄大師,時間到了。”


    片刻後,一旁站著的太監對兩人說道。


    於是兩人起身,從容走出房間。


    沐浴在燦爛的天光之下,李飛和明棄一步一步走上台階。


    在殿內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一襲白衣和一襲紅色僧袍入殿。


    明棄破境為武道大師後,氣質越發沉靜,這位琉璃佛子從裏到外都帶著一種純淨透明之感,讓人見之難忘。


    今天的李飛也提前被打扮了一番,身上這件白衣帶著幾分晶瑩之感,衣服上用銀線繡有山川雲霧,在走動間帶著一些閃爍,整個人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今天的李飛剛滿十九歲,年輕的麵孔上卻沒有半分稚嫩之感。


    有的是曆經過生死的從容,是承受過悲傷與痛苦的堅毅。


    他的眉眼間盡是平和,看不出半點鋒芒。


    或者說,所有的鋒芒都隱藏在了他一臉正氣的外表之下。


    他算不上英俊倜儻,但陽剛正直,讓人一眼就心生好感與信任。


    這樣一位絕世天驕,青史第一,不卑不亢地走在大殿內,和明棄一起經過一位位朝廷重臣,最終在大殿中央停步,躬身行禮:


    “臣,李飛,參見陛下!”


    “貧僧明棄,參見陛下。”


    丹陛之上,皇帝用欣賞的眼神看著下方的少年,微笑道:


    “免禮。”


    李飛起身,抬頭看向上方那張龍椅。


    和上次所見時的感覺一樣,一種宏大雄偉的氣勢迎麵而來!


    但李飛注意到皇帝看上去比幾個月之前要更加蒼老一些。


    或許這是國運受損帶來的負麵影響。


    李飛如此想道。


    “洪光四十六年,大羅逆賊謀反,布陣於一省之地,屠戮百姓”


    沒有殿前奏對,也沒有多餘的問話,禦前太監手持已經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大聲宣讀:


    “幸有忠良之臣奮勇阻敵,以寡敵眾,死戰不退”


    聖旨的前半段是對明省事件的概述和總結,這並沒有什麽好說的。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重點是後半段。


    對大羅宗的清算已經初步結束,現在是戰後論賞的時候了!


    “止戈閣閣員駱石,忠心耿耿,英勇無雙,於泰寧城阻敵,奮不顧身,以身許國。此乃家國之損失,天下之大悲。朕心沉痛,特此褒揚,追封駱石為肅毅伯,世襲遞替!


    撫恤百萬,以慰其家屬,使其遺孀孤兒,得享榮華.”


    首先封賞的是在這次明省之戰中戰死的駱石。


    這位止戈閣閣員,武道大師被追封為伯爵,而且是世襲遞替!


    追封駱石為伯爵,這是群臣大多能夠想到的封賞,畢竟駱石是一位閣官,又是武道大師,死後封伯也算應得。


    真正讓人意外的是後麵這個‘世襲遞替’。


    大藍朝的勳爵在剛開朝之時非常泛濫,封了很多,而且有不少都是世襲罔替。


    後來隨著一代代的改製,特別是從封建帝製改成二元君主製後,有大量的勳爵都被廢除。


    如今大藍朝的勳爵仍然都有封地,但並不是實封。


    也就是說可以‘食邑’,抽取封地的稅收,但不具備統治之權,一切權力都歸於官府。


    即便如此,勳爵也依然非常珍貴,因為爵位對應著各種福利待遇,最寶貴的一點就是修行資源!


    比如駱石,雖然是死後被追封為伯爵,但他的後代依然可以享有伯爵之子的待遇:


    可以獲得高品質的丹藥,植入體。


    可以獲得高品階的修行功法,武技。


    可以直接獲得進入十三所大學的名額.


    而且駱石的爵位是世襲遞替,也即是每承襲一代,會降爵一等。


    這位武道大師雖死,但至少可以庇護後代子孫幾十年之久!


    可算死得其所了。


    李飛的腦海中回想起駱石的模樣,心中歎息一聲。


    接下來是對同樣戰死的武道大師穆開仁進行封賞。


    這位禁軍統領也被追封為伯爵,同樣是世襲遞替!


    這樣的開頭不禁讓人開始期待後麵的封賞。


    接下來先對呂文星等人進行賞賜。


    他們一共二十九人,跟隨李飛一起守崇城,後來又滅掉‘十二梟’,參與阻攔清羽真人。


    雖然主力一直都是李飛,但他們也算是跟著混了點‘助攻’。


    最終這些人都沒有升官,但也都得到了不菲的賞賜:


    金錢,丹藥、防護衣、異兵、進入藏書閣挑選武功的機會。呂文星等人從隊列中站出來,向皇帝行禮謝恩。


    看了一眼站在前方的那襲白衣,呂文星眼神熾熱,充滿期待。


    如今這位天子對臣子向來寬厚大方,從這次的封賞來看,比預想得更加大方!


    呂文星等人隻是跟著出了一點力,冒了一點風險,就能獲得如此豐厚的獎賞,那出了更多力,立下更大功勞的李飛呢?


    接下來封賞的是常鵬飛。


    此人也是禁軍統領,武道大師,當初奉雲恕的命令去守巴東城。


    他運氣很好地沒有遇到來增援的禦營騎軍,最終輕鬆擊敗了巴東城內的敵軍,擊敗了來犯的五十多騎禦營軍和其餘人,守住了巴東城。


    常鵬飛最終官升一級,被封為子爵,除此之外也有金錢,丹藥、防護衣、異兵、進入藏書閣挑選武功的機會等等賞賜。


    接下來是對明棄,或者說對佛家的封賞。


    這個順序讓人有些意外,因為按照功勞大小來算,李飛肯定要排在佛家之後,所以沒道理先封賞佛家。


    但佛家這次對清虛真君出手,其實並非受命於朝廷,而是一種合作。


    因為即便朝廷不讓佛家出手,佛家也肯定是要出手的。


    佛家不可能坐視清虛真君建立永恒道國!


    現在皇帝將對佛家的封賞放在李飛之前,可見封賞程度不會太大。


    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正法閣對佛家開放三十個名額,準許普渡寺派十人擔任閣員,二十人擔任座官,負責管理天下佛寺!


    佛家被壓了這麽多年,世間正規寺廟的數量不能超過一百零八座,且全都納入本地官府的管理。


    此前為了增加煞器的數量,才打破這個限製,允許佛家每多煉製並維護五十套煞器就可以多修一座寺廟。


    但這些寺廟也同樣是被朝廷管製的。


    如今朝廷允許普渡寺派人參與對天下寺廟的管理,就是公開放權給佛家!


    這是此前道家才有的待遇!


    大羅宗之禍猶在眼前,難道就不怕重蹈覆轍嗎?


    殿內不少大臣都變了臉色。


    不過剛剛發生了‘刺帝’之事,皇帝又‘大赦’群臣,所以一時間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而且佛家畢竟被壓製多年,哪怕真的想像大羅宗那樣根深蒂固,也至少需要百年的經營。


    百年之後的事,很多人其實沒那麽在意。


    賞賜完佛家後,這次明省之戰隻剩下兩個人還沒有被封賞:


    雲恕,李飛。


    國師雲恕的地位擺在那兒,已經是這個帝國排進前五的大人物,無論怎麽封也不可能再往前進了。


    所以人們最關心的都是李飛的封賞。


    皇帝會怎麽賞賜這位絕世天驕呢?


    排在倒數第三的佛家的封賞都已經這麽豐厚了,李飛將得到什麽樣的獎賞?


    在眾人的矚目之下,禦前太監竟收起了手中的聖旨。


    不等眾人錯愕,皇帝轉頭看向一側坐著的首輔。


    葉擇安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禮,然後拿出一份新的聖旨,走到丹陛之下,轉身麵朝眾人。


    接下來的封賞將由這位首輔大人親自宣讀!


    這說明今天所有的封賞,首輔事先都是知情的。


    葉擇安雖未習武,但當他起身時,依然給人一種高大如山,如撐天之柱的感覺!


    他將聖旨打開,神情肅穆:


    “大藍朝開國五百餘載,稱霸東陸,萬邦來朝。


    朕承先祖之業,擔今時之責,意在天下一統!


    非得蓋世雄才,不可建其功!”


    隻是開頭這幾句話,就已經讓群臣驚詫,紛紛變色。


    從收道家之權,抬佛家之位,增加煞器的數量開始,很多人就知道當今天子是有野望的,接下來或許會有大動作!


    然而放眼東陸,東邊的草原王庭早就被白焰軍打得四分五裂,徹底破了膽,俯首稱臣。


    南邊荒漠的兩大漠國在朝廷的挑撥下對敵多年,矛盾重重,無力犯邊。


    至於北邊崇山峻嶺裏的那些小國,經濟,製度、文化、武力都全麵落後,隻能年年進貢,不足為慮。


    唯有西邊隔海相望的那座西大陸以及那些西洋國家才是大藍朝在這個世間唯一的敵人。


    如今皇帝公開表明自己‘意在天下一統’,在政治立場上首次提出了‘西征’的野望,這個意義可謂重大!


    雖然如今大藍朝國運受損,國力衰減,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西征’。


    但皇帝公開提出這樣的願景,至少能讓所有人都提起一口心氣,不至於覺得大藍朝已經大廈將傾。


    葉擇安繼續宣讀聖旨。


    接下來的內容,都和‘蓋世雄才’有關:


    “今有名李飛者,絕代天驕,無雙風華!


    其人之勇,如山嶽之偉;其誌之堅,若磐石之固。用心竭誠,立下不世之功:


    奉命查案,直麵真君之威,不墮朝廷威儀。


    鎮壓叛賊,收複崇城,挫其謀劃。


    孤身直麵叛軍,滅殺禦營叛軍五十餘騎!


    臨危受命,奉天承運,力敵上百餘騎禦營叛軍,使叛賊之陣法難全,如扼敵喉!


    率隊殲滅惡賊‘十二梟’,為天下除惡。


    奉命阻攔逆賊清羽真人,毀其行具,損其飛劍,為此賊伏誅立下大功。


    武有七德,首推禁暴止戈,靖安天下。


    李飛累功於此,封——靖安侯!”


    “.”


    偌大的正藍殿內,此時一片寂然。


    一位位朝廷重臣一臉驚詫地看向大殿中央的那一襲白衣。


    此子今年才多大,十八?十九?


    不滿二十歲的侯爺,大藍朝曆史上有過這樣的先例嗎?


    一直保持平靜的李飛在聽到這個結果後,也有一瞬間的恍惚。


    他有想過自己這次有可能會被重賞,但從未想過會是這樣的重賞!


    大殿內,金色的陽光照射在中間那條直道之上,將李飛的影子拖得很長很長。


    這一刻,似乎所有的光芒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那年十九,殿前封侯!


    還有兩章,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武聖血條太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會飛的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會飛的筆並收藏這個武聖血條太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