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初,殘冬的風仍帶著幾分凜冽。


    朱棡踏入東宮,目光掃過那恢宏壯麗的殿宇,琉璃瓦在日光下泛著清冷的光。


    他身著錦袍,身姿挺拔,嘴角微微上揚。


    那語氣中帶著幾分藩王獨有的豪爽與銳利,朗聲笑道:“大哥,瞧瞧這東宮,可比往日越發氣派了!


    不過我瞧著這規模,倒覺得裏頭已經有些門道了。”


    朱標微微皺眉,輕輕搖頭,神色間透著太子特有的穩重與憂慮。


    他背負雙手,踱步至朱棡身側,長歎一聲道:“三弟啊,按我的想法,東宮著實無需如此龐大奢華。


    若把這些耗費的錢財用在應天府舊城改造上,那些百姓便能少些困苦,多些安樂,這才是真正的惠民之舉啊。”


    朱棡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


    他抱拳說道:“大哥心懷蒼生,這是大明百姓之福。


    隻是皇家宮苑,關乎朝廷顏麵與國體威嚴,有些事也不得不權衡。


    但大哥既這麽說,想必是有更為周全的考量?”


    朱標苦笑著歎了口氣,目光望向尚未竣工的建築。


    “話雖如此,可如今還有諸多建築尚未完工。


    這季節天寒地凍,又不宜施工,隻能等春暖再說。


    唉,這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實在讓人頭疼。”


    二人並肩走著,朱棡跟著朱標走到溫室殿附近,一邊走一邊說道:“大哥,此次東宮修建,耗費巨大,想必也讓朝廷財政吃緊了吧?


    這讓我想到,咱們朝廷要推行諸多事務,處處都離不開錢。


    就拿《海外就蕃計劃》來說,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不是小數目。


    單靠朝廷財政撥款,恐怕難以為繼。”


    朱標神色凝重地點點頭,“是啊,三弟,這也是我一直擔憂的。


    如今百廢待興,諸多事務要推進。


    可財政壓力著實不小,每一筆開支都得精打細算。”


    朱棡順勢說道:“所以之前我才提議搞股東大會。


    皇家工程也好,海外就蕃也罷。


    讓勳貴、武官,甚至商人入股。


    既能籌集資金,也能分散風險,對朝廷推行各類事務大有裨益。


    就像這次東宮修建,如果當時采用類似的模式,或許財政壓力也不會如此之大。”


    朱標眉頭皺得更緊,神色間有些不滿。


    他略帶責備地說道:“三弟,當初你提議搞股東大會,我就覺得風險不小。


    讓勳貴和武官參與,已能彰顯朝廷仁義,為何還要拉商人入股?


    這商人重利,行事多有算計。


    其中變數太多,不得不防啊。”


    朱棡目光堅定,語氣透著果敢,上前一步說道:“大哥,《海外就蕃計劃》艱難異常。


    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單靠勳貴和武官遠遠不夠。


    盡早建立相關製度,就算有問題也能控製在大明內部,不至於影響與藩屬國的關係。


    長痛不如短痛,此事宜早不宜遲。


    再者商人雖重利,但隻要加以引導和約束。


    他們也能為朝廷所用,為大明的發展添磚加瓦。”


    朱標目光敏銳地看著朱棡,話鋒一轉問道:“三弟,你一直堅持的‘琉球買馬計劃’,莫不是也在為海外就蕃做準備?”


    朱棡神色嚴肅,語氣認真地說道:“即便沒有海外就蕃計劃,從琉球采購戰馬也是必要之舉。


    自元明換代,北元敗走沙漠,仍在建廷嶺北與我大明對抗。


    尤其是那納哈出集團以遼東為據點,為禍最甚。


    高麗在與我大明交往時,還通好北元與納哈出,奉行親北元政策。


    洪武十二年,父皇要求高麗貢馬千匹。


    可他們隻貢了兩百匹,還頻繁與北元勾結,因此多次遭我大明警告。


    此等行徑,不得不防。”


    朱標坐在餐桌前,打開手捧盒準備端出餃子。


    聞言他一臉疑惑的問道:“從琉球采購戰馬,與高麗勾結北元,這兩者有何關連?”


    朱棡微微眯眼,語氣沉穩卻暗藏鋒芒。


    “其實待朝廷平定雲南之後,便能對北元殘餘勢力形成包圍之勢。


    隻要在洪武十六年四月前逼降海西右丞阿魯灰,就能斷絕高麗與納哈出的往來。


    屆時向琉球采購戰馬,對高麗施壓,便可實現切割高麗與北元關係的外交目標。


    如此一來,我大明北方邊境的隱患便能大大減輕。”


    朱標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三弟,你考慮得十分長遠,隻是平定雲南之戰困難重重。


    可要達成這戰略目標,談何容易?


    且不說雲南地形複雜,瘴氣橫行。


    單是北元梁王在當地經營多年,根基深厚,想要取勝並非易事。”


    朱棡自信一笑,“在得知素攀武裏的貴族子弟想來大明上軍校之前,我也是無計可施。


    畢竟父皇發兵三十萬都感覺棘手的事,我也難有作為。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那空膺想讓素攀武裏的貴族子弟接受洪武學院正統軍事教育,這便是我們‘借力打力’的機會。”


    朱標恍然大悟,“你是說將那些貴族子弟送上戰場,給鎮守雲南的北元梁王製造麻煩?”


    朱棡不屑地搖頭道:“指望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打仗,即便父皇同意,也難有成效。


    我的想法是組織戰地觀摩團,讓他們親臨前線,學習大明火器戰法。


    同時將這些貴族子弟的侍衛和隨從編練成‘勇字營’,以‘雇傭軍團’名義配合我大明軍隊作戰。


    如此一來,既能讓他們發揮些作用,又能彰顯我大明的威嚴與實力。”


    朱標聞言麵露擔憂,“三弟,此計雖妙,但火器戰法乃我大明機密。


    若被他們掌握,日後反咬一口,後果不堪設想。


    這其中風險,你可要慎重權衡。


    火器之利關乎我大明安危,不可不察啊。”


    朱棡笑著擺了擺手,“大哥放心,我既然提出此計劃,自然有萬全準備。


    如今洪武軍事學院多是短期培訓班,一年就結業,理論方麵存在不足。


    咱們可借此機會,將其改成‘2+1’模式。


    兩年理論學習,一年軍事實踐考核。


    隻有通過結業考試,才能在軍隊任職。


    如此一來,既能讓他們學到東西,又能加以約束。”


    說到此處,朱棡神色認真,進一步闡述道:“對於‘勇字營’的訓練,我們可以挑選軍中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的將領擔任教頭。


    訓練內容不僅包括火器操作規範,而且還有嚴格的軍紀訓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