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就為了這個黃土都快埋半截的宋濂,你大哥跑去跳水自戕。


    妹子為救宋濂齋戒向咱抗議,後來爹隻是將他貶到蜀地的茂州去,這就已經是法外施恩了。


    如果換作是別人,這麽逼著咱改主意,宋濂的兒子和孫子都得性命不保!


    現在老三還想替他們求個官職,把朝廷的臉麵當成什麽了?


    說好的天子金口玉言,動不動就收回成命,讓咱以後還怎麽號令百官?”


    對於大哥跑去跳水自戕的事情,朱棡到現在都心中還懷有愧疚之意。


    因為就是他慫恿朱標,實施“一哭、二鬧、三上吊”的。


    結果朱標哭著對朱元璋說道:“在師傅的教育下,兒臣飽讀儒家經典和正史。


    深知作為性格仁慈的後繼之君,自己必須要給老師求情,如此才能顯示出尊師重道之意。


    況且兒臣愚鈍,已經沒有別的師傅了。


    懇請陛下憐憫師傅老邁,免了他的死罪吧!”


    朱元璋聞言非常生氣的對朱標說道:“那就等你做了皇帝之後,再去寬恕景濂好了。”


    朱元璋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等老子死了,你再給宋濂平反吧。


    他這句話分量很重,一方麵告諭朱標,自己處死宋濂的決定不會改。


    另一方麵敲打朱標,做好太子監國的本分,別總管老子的事情。


    誰知朱標告別老爹後,跑出去就在禦花園裏麵跳水自盡了。


    還是左右隨從及時將他救起,這才沒有釀成悲劇。


    事後朱元璋既高興又生氣,“傻兒子,咱下令殺的人,關你什麽事啊?”


    緊接著他在書房看《三國演義》,轉念一想,“太子這次自盡,正好看出他身邊那些人忠心與否!”


    於是朱元璋命錦衣衛找遍了,當日跳水救朱標的太子侍從。


    凡是穿著衣服進入水中救朱標的,一律都連升三級。


    隻要是脫了衣服才進入水中救太子的,不論什麽理由全部斬首。


    在行刑之前,朱元璋讓朱棡對他們說了這麽一番話。


    “咱的太子都已經溺水了,還要等你們脫衣服再救嗎?”


    直到此時朱棡才恍然大悟,這個典故和《三國演義》裏麵,“耿紀謀反”那段如出一轍。


    三國時期耿紀謀反,曹操事後問道:“誰去擊賊,誰閉門不出?”


    凡是閉門不出的,賞賜回家。


    凡是出門擊賊的,全部斬首。


    曹操對此給出解釋是,“你們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我自有虎賁軍那些赳赳武夫去平叛,誰讓你們去擊賊的?


    你們哪裏是擊賊,實則就是助賊添亂耳!”


    朱棡現在隻後悔,自己沒有理會那句俗語。


    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


    以前他一直以為,這是因為《三國演義》裏麵描寫了大量的權謀,以及複雜的政治鬥爭。


    老年人讀了之後,可能會喚起自己過去的經曆和遭遇,產生英雄遲暮的感慨。


    誰知到了朱元璋這裏,直接學以致用。


    他利用《三國演義》描寫的權謀,用於對太子身邊的侍從,進行打擊報複。


    這是朱棡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隻能說大明皇室的思維方式就是不一樣。


    當然朱元璋殺了救朱標遲緩的太子侍從之後,對兒子以死相逼也感到了後悔。


    於是他下令赦免宋濂,並準許其進宮謝恩。


    恰逢中午用膳,朱元璋看到馬皇後吃的全部都是素菜。


    當他問其原因時,馬皇後解釋道:“臣妾聽說景濂先生有罪,就簡單地為他齋戒一番乞求保佑。”


    怒氣未消的朱元璋,氣得將筷子丟在地上就走。


    臨走時他留下一句話,“宋濂的命非常珍貴是吧?


    那好,他們全死了,都不要緊!


    隻要我們朱家父子還在就行,這個天下離了誰,都照樣正常運轉!”


    這時宋濂馬上就要進宮謝恩,朱元璋卻下令不見對方。


    之後他還將已近古稀之年的宋濂,戴上枷鎖貶到了蜀地的茂州去。


    如果不是擔心朱標再次自盡,朱元璋恨不得將宋濂的兒子和孫子都給殺了。


    如今聽到朱元璋舊事重提,馬皇後頓時火冒三丈。


    “當年劉夫子為大明鞠躬盡瘁,結果死後子嗣卻難以保全。


    現在景濂先生都已經被流放到蜀地去了,你連他的兒子和孫子,都不肯放過!


    傳出去以後,人家會說給大明皇帝做帝師,就是死路一條!


    重八,你自己想做孤家寡人我不管,難道你想讓大明以後的太子,都再也找不到老師嗎?”


    看著淚眼婆娑的馬皇後,朱元璋略顯無奈地撓了撓頭。


    “咱也沒說要害宋濂的兒子和孫子,可朝廷自有法度。


    讓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件事情,需要讓太子和大臣們商議一下才行。


    老三,你剛才說漢朝的竇太後隻能在‘千古十大賢後’排第十,那其餘那七個人又是誰啊?”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朱棡知道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


    如果把老朱逼急了,估計搞不好又要牽連無辜了。


    於是他隻能暫時順著朱元璋的意思,轉移話題說道:“第九名,後漢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陰麗華,也是他的第二任皇後。”


    朱元璋點頭表示認可,隨即又開始賣弄他從宋濂那裏學來的知識。


    “關於這個陰麗華的事跡,咱也聽宋……有人講過。


    說她是春秋時代著名齊相管仲的後人,當年劉秀還是個沒落皇族時,就十分傾慕陰麗華的美貌。


    他還說過一句千古名言:‘娶妻當得陰麗華。’


    結果兩人確實結為了夫妻,然而野心勃勃的劉秀,為自己的前途又迎娶了郭聖通。


    在劉秀稱帝之後,他想要立陰麗華為皇後。


    誰知陰麗華為了朝廷的局勢著想,怕剛穩定下的江山再掀起風波。


    她主動拒絕了後位,並讓劉秀立郭聖通為後。


    這才有了陰麗華雖是原配,卻成了繼後的故事。”


    朱棡笑著說道:“史書上還曾記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


    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身為皇後的她內持恭儉,外裔宗族,因此被稱為一代賢後。


    永平7年,陰麗華去世,享年60歲。


    劉秀給她定的諡號為光烈皇後,這也是曆史上享受皇後諡號製度的第一人。”


    朱元璋也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什麽,忽然開口說道:“等妹子百年大薨之後,咱也給你定了諡號,就叫‘孝慈皇後’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