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之華不敢冒然入內,在洞口向裏窺視,見洞內有一張石床,床側的石櫃上放有兩本書和兩個小罐,書邊則有火刀、火石和蠟燭等物。?(?〈[心想:“這經書上既用隱筆寫這幾字,斷然不會加以相害。”想畢,便走將進去。洞室內四壁蕭然,森涼浸膚。見石櫃上的兩本書一厚一薄,書頁黃,想必年月甚久。翻開頁去瞧,見寫道:入此有緣,先賜醍醐兩罐。左滋陰,右補陽,飲之醒腦爽體,百毒不染,可輔悟經典,瞬達高功。不求為師,唯求誌士者繼吾藝缽足矣。


    此時他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右邊的小罐,摳開瓶塞,但聞得罐內一陣酒香。一聞到酒香,不禁感到又饑又渴,也不忌其它,仰起罐來,“咚咚咚”幾口喝完,也未品其味,輒當飲鴆止渴。然後把荷香也抱入洞裏,放在石床上,倚壁靠好,自己也一般姿態地挨著她坐床靠辟,唯待即死。


    須臾,隻感腹內溫熱,繼而氣血快旋,筋脈經絡隨之跳動,暗驚道:“果毒。”心念未止,忽覺體內骨骼在啪啪直響,驀地渾身一震,即感生有一股暖流在四肢百骸間揮散滾動,感覺渾身有力。心中大是驚喜,失聲歡道:“果真神液,體毒去也,筋脈經絡亦通也!”他自然知道這種跡象乃是各條經絡被打通之故,卻不知道自己體毒早已除去。一般的武學高手需練功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可打通經脈雙關,那也隻是修練絕妙的內功才可。厲之華的武功雖也極高,但混元神功還沒真正煉到火候,需練有八成才可打通身上的經絡筋脈。這次瞬間又不費苦功地自通雙關,怎不會令他欣喜若狂?於他而言,倒象是否極泰來。


    跳下床,倍感全身舒暢,精神煥,走至外廳,在拜台上衝著老翁和那婆婆又磕了幾頭,方返回床前。見了荷香的屍身,心裏又不免悲痛起來。心想她若是不死,也與她飲些醍醐通經疏絡,再授以武功,即使無法出去,在此能與她廝守一輩子亦是大興之事。


    悲傷了一會,便又拿起石櫃上的書冊翻閱,掀開次頁,見上有道:“前麵經卷皆無用矣,唯本兩卷可飲後遂習。動櫃修功,指日方成。”心裏驚喜之甚,翻第三頁去看,見上麵盡是寫些練氣打坐、修功養神的基礎法門,又向後幾頁翻看,見是記些吐納和收氣法的要旨。厲之華對此自是悉通精詮,又從頭粗略地看了一遍。他本就天賦聰敏,加之甚精武學,對此隻不過是再溫習一遍而已。有與自己所習的武功要法稍異之處,亦能舉一反三,融匯貫通。


    厲之華見是兩本武學書籍,自是驚喜無喻,況從運氣吐氣、收功功諸法來論,竟比少林的無相功和般若功精深得多,較起自己師父所創的混元一體功基法還具博而兼之。暗思這兩位武學奇匠究係何許人氏,武功修為已臻巔境,過去怎沒聽師父說過?


    看到中頁,竟一不可收拾,總覺從整體上與其它絕妙功法大致雷同,其詳至處卻深蘊玄機,乍不可解。也除非是厲之華經過名師嫡授奇學,可片思遂悟,若易為一般常人,沒十年八載的揣磨,休得全麵理會融通。


    大凡武林中人見有任何武學,均不遺餘力地淫浸其中。厲之華也不例外,此刻早已沉迷入裏,忘卻一切,看到後來,竟隱隱感覺體內有股氣息翻滾,在全身上下流動不止。


    等把練氣的基法以及功的法門貫通以後,感到調息運氣比昔往要順通暢流得多,便依法試習,果然聚氣甚快,散氣亦甚快,更無窒滯不暢之處。心中大喜,暗歡道:“這經絡疏通之後,實修功甚,當今武林,能打通筋脈經絡者,可謂寥寥無幾,唯七八人而止。”


    然後又拿起那本厚書去看,此笈約有百頁,見皮後寫著“純陽金火體心法”七個字,下麵寫有兩行小字,見是“少林神光得窺篇三初節”和“大業乙醜四月初十”幾個字。與那七個大字筆法不同,顯是出自兩人之筆。


    這一看後,驚之呆甚,暗想:“這年月可是不近。大業乙醜,乃是隋朝煬帝始位之元年,距今亦有五百五十多年。這少林神光和尚,法名慧可,是達摩初祖的唯一弟子,為少林派的二祖。難道他也曾到這裏?他既然來過,為何不把這部稀世武笈拿走,而又寫唯看其中一節的字據?想必這兩位前輩乃隋唐時人,與神光二祖相識,方讓他窺之一二,也合其情。”隨後翻開次頁,見字字筆架清奇有神,均為蠅頭小楷。上有四行字寫道:“修習吾功,暫去他功,功成可兼,悖之自戕。”他心想自己已經功力盡失,即使不失,也自不可兩功同時兼修。


    凡是精通武學之人均懂此理,把一種內功心法向另種功法去死搬硬套,不得當時,往往會相互克對,走火入魔。隻有練至上乘境界時,方可去蕪存菁,相互溶輔。


    此功共五篇,分三十二節,厲之華把第一篇細看了一遍,將一些精奧深邃之處詮澈後,方謹參慎悟地習練起來。先需以內氣入法,延循筋絡運行到十二條經脈,覺無任何阻礙後,便盤坐於床,以意領氣,意念合一地照法施習。


    篇為行功布氣之要,天黑之前,已將篇習過,入腦不忘。這時,天色已黑,洞廳內外已無光亮,點亮蠟燭,繼續研習第二篇。這第二篇已進入正功,精妙難達處甚多,比篇要玄深得厲害。自己也知道,越朝後練,難練之處亦越多,不過每一環節均是絲絲入扣,隻要前通,後也可過,也需依賴人的悟性是否高低。


    他本來的武功也可擠入絕頂高手之列,跟隨公孫泰**年,見識過許多的奇功秘法,再加上自己聰稟過人,癖專武學,又得以神液醍醐佐飲,可說是三利皆占,修習起來,自與凡者不同。


    蠟燭漸短,厲之華已把第二篇背得滾瓜爛熟,依章背誦兩遍,見無疏罅之處,燭光也堪堪漸滅,隨即拋雜棄念,閉目鑽悟精要妙旨。


    練了整整一夜。翌日清晨,倍感耳清目明,腦爽心慧,連饑渴之欲亦無。即使他饑渴難挨,洞內亦無食物,唯去前洞敲碎幾塊冰來止渴,然而他早將諸念拋卻腦後,可說是廢寢忘食。


    如此夜以繼日地參悟習練,不覺間早過一月。此間他唯在石床上睡有五六次,這間洞室雖與洞廳相通,但夜晚時,卻異常寒冷。他目前所習的功夫稱作純陽金火功,乃屬至陽至剛的內功心法,稍與混元功法類若,故此不畏寒涼。


    厲之華在這一月之內已將大功練完,唯有去日日充厚恢複功力了。見那純陽金火功之後,另載有一套神特法學,名為“吸山引海**”。上已注明:無八成功力者無法習得。他此時功力唯恢複了一成,若要修此神功,非一年半載不可。對此功法他眼下卻不敢視入,唯恐難收欲性。


    這日,厲之華突想起頁有句“動櫃修功,指日方成”的話來,暗想這段時日唯在床上加苦修煉,卻忽略了那兩句提示。忙下得床來,用力一掀石櫃,又幾聲磨響,洞室突地豁然大亮,耀眼難睜。轉頭一看,心中驚喜,但見洞外山嶺連狀,陽光普照,鳥語花香,不遠有潭碧水,平潔如鏡。厲之華大是歡快,暗喜道:“此門原是出洞之口,實乃煞費苦心也。”忙將麵具揭下,放在荷香的腿上。這一個月來,乍揭麵具,直感臉上冷颼颼地。回身向外一躍,功力自然生出,身子又快又輕,直躍出兩丈多遠。心裏大為驚訝,沒想到自己在極短的時日內,功力竟恢複得這等迅。


    隻聽轟地一聲大響,聞聲大駭,隻見洞口突然自行關閉。心中大驚,叫聲“不好!”忙地飛身至近去開。這外麵的山門卻不似洞內各門均為石板鑿就,而是用一塊萬斤巨石所護,這塊巨石封住洞後,有如一處山體,根本瞧不破石後有口洞府。他這用力去推,無疑是蚍蜉撼樹,哪裏能動得紋絲?心中悲苦不迭,見到臉側有鑿刻的四個小字,是“功成可為”。心中苦道:“這萬鈞巨石如要推開,不知何時能功成可為?”又想到還有希望進去,才漸感悲悵稍平。


    無可奈之,隻得轉身去看四處物景,想瞧“動櫃修功,指日可成”這八個字究竟是從何由來。


    見得四處物景,又是驚喜詫異。隻見前處繁牆護堵,不知何為,左右兩側盡植些果樹,約有百株。其時已入中秋,香梨、蘋果、柿子、山楂墜枝滿垂,紅的似火,黃的若金,可愛之極。厲之華久日不食,這一乍見許多果子,登感饞涎欲滴,饑渴難捺,見樣摘下許些。那果子均已熟透,甜脆酸香,一時口水、果汁並流,如吞仙果,連果籽均不舍得吐出,皆囫圇地送入腹裏堆積。蘋果、香梨解渴,柿子、山楂充饑。解決了饑渴,精神大振,方驚歎潭前那半環而設的陣勢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琴劍情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 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 靜並收藏琴劍情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