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武俠]論係統的穿越性錯誤 作者:小丁冬不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這月的日頭算不上秋日,已經到了冬至。校場上的士兵黑壓壓的立了一片,冰冷的鎧甲貼在前胸,後背,雙肩上,無時不讓人感受著冬日裏入骨三分的寒氣。
林將軍站在高台之上,一身銀色的鎧甲在冬日的暖陽之下印著閃爍跳躍的光點,弓樞跟在林將軍的後麵,雙手抱著一頂銀色的攜著紅纓的頭盔立在這年輕的將軍的身旁,偶爾作出一副齜牙咧嘴的模樣。
弓樞是玉門關守將已經二十多年的老將,弓樞二十入得軍營,駐紮在邊疆如今已二十年有餘,玉門關可以算得上是他自己一寸一寸摸熟的黃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弓樞是對這片蒼茫的黃土地寄予深厚的感情的一批人,玉門關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第二個故鄉。對於這塊久居的故土,即使是邊疆黃土之地,也有著一分獨有的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感情。
弓樞眼瞅著那年輕的將軍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看得出來,確實同之前驛站的傳令官傳來的消息一般無二,是個沒有半分拳腳功夫的文官,但觀著那將軍腳下步子踏得倒是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的,很沉穩。林將軍的背脊算不上寬厚,身形甚至清瘦的有些過分,然而,隻觀著他的背脊卻能分明覺出一種十分莫名的感覺,一種運籌帷幄,萬事皆已成竹在胸的半顯張狂的氣質。
即使這人看來半分武藝也無,弓樞卻已經開始懷疑,這年輕的將軍真的隻是一個單純的文官?
並非隻有弓樞一人生出這般的疑惑,與弓樞一同位列左右將軍的左將軍楊釗初見這年輕的將軍,眼中的驚疑之色也更是不減,昨個晚上,弓樞到他的營帳來說起這新來的年輕將軍的時候,他尚還不以為意,弓樞此人向來是個口無遮攔,性子粗莽的大漢,他的話在別人聽來,十分裏麵頂多也就隻能信了三分,弓樞於他說道,——你若真見到了將軍,便知我老樞說的不假了。於是,次日寅時時分,楊釗作為左路將軍與弓樞這個右路將軍在玉門關迎接這朝廷派來的少將軍。
君子如玉,觸手也溫。
不得不承認,一副生得極好的相貌在旁人看來總是能沾上些眼緣的,楊釗對林將軍初見之時的印象倒是很好,那相貌,那氣度,那身形,當真是一個少見的豐神俊朗的俏郎君,但隨之而來的想法是,這樣的人物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玉門關的疆場之上。然而,這種想法在見到林將軍踏上校場的高台的時候,又很快的發生了動搖。
戰場上最乏的是什麽?一個好的將領可以領兵深入敵營,夜擒百敵,在戰鼓擂擂,士氣如雷之中,浴血奮戰,拚死殺敵,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將領在楊釗一生所見之中並非罕見,拚著一股子的熱血率軍廝殺的慘烈之景他也並非沒有見過。然而,三軍不可一日無帥,一個出色的將領固然在必要的時候需要浴血沙場,鼓舞士氣,並非不可,但所及顧慮的也是太多,而終究最為重要的還是幕後排兵布陣,運籌帷幄決戰千裏之外,如同狡狐一般的心性才能。在這片蒼茫的黃土戰場之上,什麽都可以不顧,最實在的,還是要懂得用兵之道,懂得以最占便宜的兵力,最小的損失打得敵人屁滾尿流,甭管他能不能上戰場殺敵,一個想著怎麽想著占便宜懂得治軍之道的將軍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將軍。
在謀術一道上,楊釗自認他們這些武人比不過一個文人的腦子要來得好使,什麽軍法之道也不如那些個文人隨口謅來的清楚,然而,在疆場之上,文官掛帥最大的一處弊端也在於此,文人過迂,即使在朝廷之上處以內政之時事實也要高舉著深明大義的旗子,整天噴著唾沫星子來來回回不厭其煩的說著天下大道,什麽天下為公,忠義兩全,一直在扯大旗,有時候甚至還比不過一個武將的腦子能轉得過彎來,人站在了戰場上還和敵人講什麽道義,整天想著怎麽和談,最好萬事休了,然後便可便可班師回朝,說白了些就是性子軟,都已經站在了戰場上還把一群虎狼當著兔子來看,明擺著當靶子等著被人瓜分呢!
楊釗瞧不上文人的軟性子,以為天下的文官也不過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脾性,初聞文官掛帥之時,心下便已經將這場硬仗的勝算又低估了幾分,本想著和弓樞老兒拚著性命即使違抗軍令也要將這場戰役給扛下來,然而,之後此事多有些過於順利的發展卻似乎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楊釗隻見那年輕的將軍登上校場的高台,那沉穩的目光在校場上的士兵的身上掃過,拖著緩緩的調子言道,“我知道,你們如今校場之人中多有不服我之人。我今年二十有三,尚還是個文官,初次為將,你們心有不服之意也是應該,然而……”聲音喑啞,低沉,前段子還打著文縐縐的文人的官腔,頓上片刻後,那官腔已經變了風向,話鋒再一轉,林將軍又道,“常有言道,軍令如山不可違,且不論你們如何個想法,我如今便就先放下話來,有愈矩犯上怠慢軍令者,當論軍規而處之。”
年輕的將軍伸出自己的右臂,那申過頭頂的右臂之上覆著一層銀色的輕鎧,隻見空中的張開五指微曲,最終在空中握緊,他立於高台之上,一字一頓的言道,聲聲入耳,“有違軍令者,視同罔上,當力斬,殺無赦。”閉目,再睜眼,便是一雙寒如星子,沉穩如淵的眸子。
林將軍說話的時候一字一頓的說的有力,說話間麵上卻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模樣,言語之間也少有幾番情緒的波動,明明是聽上去平平無奇的調子,入了旁人的耳邊,卻生生不由的讓人麵上一淩,像字字句句的刻在石碑上的銘文一樣莫名的記了個清清楚楚。
這年輕的將軍雖是個真正的文官,然而終究心性之中卻存著幾分的大將之風,更是隱隱透著一股子男兒的狠絕,血性。君子立言,言必行,行必果,林將軍此言既出,便少有人會去懷疑所言非虛。這哪像是個真正的文人?總而言之,這絕對不是一隻兔子該有的溫順服軟,這是一隻真正的豹子,一隻即使沒有獠牙也能用爪子扼住你喉嚨的豹子。想到此處,楊釗稍稍低伏下頭,心下不由低低的咒罵了幾聲,心道,這隻本被認為是隻兔子的豹子如今已經在人前亮出了它鋒利的爪子,誰他/媽/的還認為這是隻兔子,就是個真真正正沒長眼睛的瞎子。
林將軍並不指望這群難訓的兵痞子們能立時聽懂他的話,除了個別心裏通透的,他隻要他們現在記著,記得清清楚楚的,一分也不能忘記,日後總會有機會的。曆來行軍打仗之事,兵士服從軍令這是最根本的決勝之法,手下將領不聽調令,再論起什麽陰謀陽謀,運籌帷幄,那都是一番的空話,扯淡。
林將軍在入關之後的校場點兵儀式上隻幹了兩件事,說完了話之後,軍中負責論處刑罰的幾個士兵拉扯著幾個用粗麻繩綁得和肉粽子一樣的士兵走到了校場之上早就搭建好的邢台之上。那幾人臉色蒼白的被拉拽到了邢台上,身後負責押送的士兵伸腳踹了幾下,像狗啃泥一樣狠狠滾在了台上,口中的白布剛被扯去,便開始死命的向著已經走下高台的林將軍和左右將軍磕起頭來,發出一陣陣沉悶的“砰砰砰”的聲響,額頭上已經紅腫了一片,可見力道絕對不輕,嘴中還一邊大喊著“將軍饒命!將軍饒命!饒命啊,將軍,小人犯渾,將軍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將軍……”
楊釗皺眉,伸手在自己的麵前扇了扇,他記得這幾人,日前陪同這年輕的將軍閑來無事在玉門關中閑逛之時遇見的軍中的一些小統領,那些人多是些平日裏不服管教的兵痞,玉門關中聽聞戰事又起,逃的逃,走的走,散的散,最後便也就隻剩了幾個老弱病殘和一些年輕的婦女小兒,那些個匪軍都是仗著自己是在朝中頗有幾分的勢力的官家人,平日裏作威作福慣了,不僅素來遊手好閑,仗勢欺人這種閑事在城中更是幹得順手的不得了。
負責監督行刑的士兵指著其中的幾個人,說道,“yin人/妻女。”又指了指另外的幾人,“打劫民舍。”最後再指了指剩下的幾人,“傷人性命。”那士兵立了立手中的標槍,隨即方才收了臉上的眼色,言道,“稟將軍,以軍法論處,yin人/妻女,傷人性命當處極刑,力斬無赦。打劫民舍之人,當受軍棍五十,逐出軍營。”
弓樞右手一拳頭敲在了自己的左手掌心上,忽而大叫一聲,隨即咧嘴笑道,“好小子,那幾個兵痞子我早就想撂一撂他們這些王/八羔子了。這事我讚成。”
楊釗一皺眉,他想的要比弓樞深上許多,那幾個遊手好閑的兵痞與朝中的一些顯達的官員多有所牽連,若是真就這般一下都給辦了,這事……可真不好說。
至於那些處以軍棍之人,軍中的棍子可不比外麵的,那棍子不僅壯實,前頭還帶著毛刺,而行刑之人更是往死裏去打的,一棍子下去,都要皮開肉綻,讓人叫苦不迭的,五十軍棍下去,怕是不死也殘。
“將軍……”楊釗小心的言道,雙眉好似一下緊緊的擰在了一處。
林將軍伸手揮罷,言道,“行刑吧。”
那跪在刑場中的一個麵目陰鷙的二十多歲光景的男子忽而抬頭陰狠的看了那年輕的將軍一眼,用幾近破了音的嗓子高聲叫道,“林子清,你不能殺我!”是幾個服刑的犯人之中唯一幾個沒有立時磕頭求饒的男子,那人的眼中怕是仍有著幾分強自的鎮定之色,他一字一頓的咬牙言道“你不能殺我,林子清。我是工部尚書司馬季的次子,你不能殺我。”
那男子直直的一路看著林子清一步步踱到了他的麵前,見那年輕的將軍麵上無波,隨著幾分多少讓他有些心驚的平靜,靜的讓人不由得生出幾分的心慌來。
他到底是一個文人,隻要他說出他自己的身份,那男子自顧的想到,隻要他說出來,不過是先前一個小小的參知政事,不過是……
林子清看著他,片刻之後,隻見那素來拉得極為平直的嘴角稍稍勾起了幾分帶著些僵冷的莫名嘲諷的笑意,那僵冷濃濃嘲諷的笑意在唇間一閃而過,笑罷,林子清忽而言道,“你可知,工部尚書司馬大人可有幾個兒子?”
林子清道,“你說,他會不會為了一個被他作為棄子的他眾多兒子中的一個來找我這個新任的鎮遠大將軍的麻煩?”他的聲音平淡的近乎無味,不急不緩,一字一句卻好似生生在眼前這人的心口割上了一道道鮮紅的口子,聲聲已如陣雷響在了那男子的耳邊一下下的炸開。
軍中的貴胄之後,說來也不過是可笑之極,那些個朝中的大官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有那麽個七八個兒子才是正屬正常,若真正是自己寶貝極了的兒子又怎會在明知“——這場仗不好打。”的情況下將他往火坑裏麵去送呢,如今的朝政之事更是重文輕武,說到底那些被送來疆場之上的多是些家中不得寵愛的庶子之流,一些想著能憑借著在軍中撈上些利益的棋子。
而棋子若是不能真正意識到他自己的身份,那麽,他們大概也就差不多沒了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愚不可及。
平日裏這些人定然是在長安城中作威作福慣了的人,即使是不得寵的庶子,憑著官家之子這個名號也足以讓他們行一些一般霸道的胡作非為之事了,如今一朝被送入軍營,這期間又何止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
想通了,也不過是簡單的令人發指的一些事實罷了。
林將軍沉聲道,“行刑吧。”
那士兵行了個軍禮之後,便道,“是,將軍。”單手一揮下,也道,“行刑。”
在這日的校場上,林將軍隻幹了兩件事,說“軍令如山”和……殺人。而至於後麵校場點兵之事都是由左右路將軍楊釗和弓樞完成的。
至於被處死的幾個匪軍,弓樞向林將軍來請示的時候,林將軍沉吟片刻後,道,“你看著,加封戰役的將士的急報將這幾人的名字報上去便是了。”
弓樞一拍腦門,一副齜牙咧嘴的說道,“那夥子老疙瘩們能信嗎?”
林子清緩緩勾了幾分自己的唇角,一瞬在拉扯變得平直的唇角邊一閃而過的笑意,“他們不信也得信。”頓了片刻,林子清又道,“弓將軍,你覺得這仗我們能打多久?”
弓樞砸吧砸吧嘴,想了片刻後,便說道,“最起碼也要兩三年了,可能不止,打完之後還要在邊疆守上一段的時間,麻煩事多著呢,七八年這仗都打得起。”
林子清伸手緩緩開始一下一下捏著自己的鼻梁,順口也接道,“你這話說的不錯,你都已經說了,快幾年後的事情了,那便自然很快就用不著我去煩心了。”
這話說得更不錯,待到東窗事發的時候,幾年都已經過去了,那些官員們即使想鬧也早已經鬧過了,事情早就過去了,班師回朝的時候還不是不痛不癢的事嗎?而皇帝也更不可能撤了他的大將軍,臨陣換將,本是兵家大忌。
……
待到弓樞拖著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樣出了將軍帳外的時候,正巧遇到了正要去營中的楊釗,楊釗一拍上他的後腦勺,弓樞便回過了神來。
終於回過了神的弓樞笑嗬嗬的拍了拍楊釗的肩膀,齜牙說道,“——這會子那皇帝小兒倒是難得靠譜些給我倆逮了個不錯的將軍來。”
——這哪是隻兔子,沒有豹子的獠牙,那也分明是隻狐狸,真正的狐狸!
楊釗:……
作者有話要說:遲到的聖誕快樂
謝謝醬油帝,土亢 ,陸家十一,綠吃蔥,風諾妖妖的聖誕快樂~
還有蘇木小小的地雷
終於趕上了哈哈~~趕在23:56發上來了~然後我繼續修修=-=
還有考試苦逼的筒子一起來碗內流滿麵吧qaq
完全什麽書都沒擼的學渣在此←←(╯‵□′)╯︵┻━┻
這月的日頭算不上秋日,已經到了冬至。校場上的士兵黑壓壓的立了一片,冰冷的鎧甲貼在前胸,後背,雙肩上,無時不讓人感受著冬日裏入骨三分的寒氣。
林將軍站在高台之上,一身銀色的鎧甲在冬日的暖陽之下印著閃爍跳躍的光點,弓樞跟在林將軍的後麵,雙手抱著一頂銀色的攜著紅纓的頭盔立在這年輕的將軍的身旁,偶爾作出一副齜牙咧嘴的模樣。
弓樞是玉門關守將已經二十多年的老將,弓樞二十入得軍營,駐紮在邊疆如今已二十年有餘,玉門關可以算得上是他自己一寸一寸摸熟的黃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弓樞是對這片蒼茫的黃土地寄予深厚的感情的一批人,玉門關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第二個故鄉。對於這塊久居的故土,即使是邊疆黃土之地,也有著一分獨有的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感情。
弓樞眼瞅著那年輕的將軍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看得出來,確實同之前驛站的傳令官傳來的消息一般無二,是個沒有半分拳腳功夫的文官,但觀著那將軍腳下步子踏得倒是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的,很沉穩。林將軍的背脊算不上寬厚,身形甚至清瘦的有些過分,然而,隻觀著他的背脊卻能分明覺出一種十分莫名的感覺,一種運籌帷幄,萬事皆已成竹在胸的半顯張狂的氣質。
即使這人看來半分武藝也無,弓樞卻已經開始懷疑,這年輕的將軍真的隻是一個單純的文官?
並非隻有弓樞一人生出這般的疑惑,與弓樞一同位列左右將軍的左將軍楊釗初見這年輕的將軍,眼中的驚疑之色也更是不減,昨個晚上,弓樞到他的營帳來說起這新來的年輕將軍的時候,他尚還不以為意,弓樞此人向來是個口無遮攔,性子粗莽的大漢,他的話在別人聽來,十分裏麵頂多也就隻能信了三分,弓樞於他說道,——你若真見到了將軍,便知我老樞說的不假了。於是,次日寅時時分,楊釗作為左路將軍與弓樞這個右路將軍在玉門關迎接這朝廷派來的少將軍。
君子如玉,觸手也溫。
不得不承認,一副生得極好的相貌在旁人看來總是能沾上些眼緣的,楊釗對林將軍初見之時的印象倒是很好,那相貌,那氣度,那身形,當真是一個少見的豐神俊朗的俏郎君,但隨之而來的想法是,這樣的人物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玉門關的疆場之上。然而,這種想法在見到林將軍踏上校場的高台的時候,又很快的發生了動搖。
戰場上最乏的是什麽?一個好的將領可以領兵深入敵營,夜擒百敵,在戰鼓擂擂,士氣如雷之中,浴血奮戰,拚死殺敵,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將領在楊釗一生所見之中並非罕見,拚著一股子的熱血率軍廝殺的慘烈之景他也並非沒有見過。然而,三軍不可一日無帥,一個出色的將領固然在必要的時候需要浴血沙場,鼓舞士氣,並非不可,但所及顧慮的也是太多,而終究最為重要的還是幕後排兵布陣,運籌帷幄決戰千裏之外,如同狡狐一般的心性才能。在這片蒼茫的黃土戰場之上,什麽都可以不顧,最實在的,還是要懂得用兵之道,懂得以最占便宜的兵力,最小的損失打得敵人屁滾尿流,甭管他能不能上戰場殺敵,一個想著怎麽想著占便宜懂得治軍之道的將軍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將軍。
在謀術一道上,楊釗自認他們這些武人比不過一個文人的腦子要來得好使,什麽軍法之道也不如那些個文人隨口謅來的清楚,然而,在疆場之上,文官掛帥最大的一處弊端也在於此,文人過迂,即使在朝廷之上處以內政之時事實也要高舉著深明大義的旗子,整天噴著唾沫星子來來回回不厭其煩的說著天下大道,什麽天下為公,忠義兩全,一直在扯大旗,有時候甚至還比不過一個武將的腦子能轉得過彎來,人站在了戰場上還和敵人講什麽道義,整天想著怎麽和談,最好萬事休了,然後便可便可班師回朝,說白了些就是性子軟,都已經站在了戰場上還把一群虎狼當著兔子來看,明擺著當靶子等著被人瓜分呢!
楊釗瞧不上文人的軟性子,以為天下的文官也不過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脾性,初聞文官掛帥之時,心下便已經將這場硬仗的勝算又低估了幾分,本想著和弓樞老兒拚著性命即使違抗軍令也要將這場戰役給扛下來,然而,之後此事多有些過於順利的發展卻似乎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楊釗隻見那年輕的將軍登上校場的高台,那沉穩的目光在校場上的士兵的身上掃過,拖著緩緩的調子言道,“我知道,你們如今校場之人中多有不服我之人。我今年二十有三,尚還是個文官,初次為將,你們心有不服之意也是應該,然而……”聲音喑啞,低沉,前段子還打著文縐縐的文人的官腔,頓上片刻後,那官腔已經變了風向,話鋒再一轉,林將軍又道,“常有言道,軍令如山不可違,且不論你們如何個想法,我如今便就先放下話來,有愈矩犯上怠慢軍令者,當論軍規而處之。”
年輕的將軍伸出自己的右臂,那申過頭頂的右臂之上覆著一層銀色的輕鎧,隻見空中的張開五指微曲,最終在空中握緊,他立於高台之上,一字一頓的言道,聲聲入耳,“有違軍令者,視同罔上,當力斬,殺無赦。”閉目,再睜眼,便是一雙寒如星子,沉穩如淵的眸子。
林將軍說話的時候一字一頓的說的有力,說話間麵上卻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模樣,言語之間也少有幾番情緒的波動,明明是聽上去平平無奇的調子,入了旁人的耳邊,卻生生不由的讓人麵上一淩,像字字句句的刻在石碑上的銘文一樣莫名的記了個清清楚楚。
這年輕的將軍雖是個真正的文官,然而終究心性之中卻存著幾分的大將之風,更是隱隱透著一股子男兒的狠絕,血性。君子立言,言必行,行必果,林將軍此言既出,便少有人會去懷疑所言非虛。這哪像是個真正的文人?總而言之,這絕對不是一隻兔子該有的溫順服軟,這是一隻真正的豹子,一隻即使沒有獠牙也能用爪子扼住你喉嚨的豹子。想到此處,楊釗稍稍低伏下頭,心下不由低低的咒罵了幾聲,心道,這隻本被認為是隻兔子的豹子如今已經在人前亮出了它鋒利的爪子,誰他/媽/的還認為這是隻兔子,就是個真真正正沒長眼睛的瞎子。
林將軍並不指望這群難訓的兵痞子們能立時聽懂他的話,除了個別心裏通透的,他隻要他們現在記著,記得清清楚楚的,一分也不能忘記,日後總會有機會的。曆來行軍打仗之事,兵士服從軍令這是最根本的決勝之法,手下將領不聽調令,再論起什麽陰謀陽謀,運籌帷幄,那都是一番的空話,扯淡。
林將軍在入關之後的校場點兵儀式上隻幹了兩件事,說完了話之後,軍中負責論處刑罰的幾個士兵拉扯著幾個用粗麻繩綁得和肉粽子一樣的士兵走到了校場之上早就搭建好的邢台之上。那幾人臉色蒼白的被拉拽到了邢台上,身後負責押送的士兵伸腳踹了幾下,像狗啃泥一樣狠狠滾在了台上,口中的白布剛被扯去,便開始死命的向著已經走下高台的林將軍和左右將軍磕起頭來,發出一陣陣沉悶的“砰砰砰”的聲響,額頭上已經紅腫了一片,可見力道絕對不輕,嘴中還一邊大喊著“將軍饒命!將軍饒命!饒命啊,將軍,小人犯渾,將軍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將軍……”
楊釗皺眉,伸手在自己的麵前扇了扇,他記得這幾人,日前陪同這年輕的將軍閑來無事在玉門關中閑逛之時遇見的軍中的一些小統領,那些人多是些平日裏不服管教的兵痞,玉門關中聽聞戰事又起,逃的逃,走的走,散的散,最後便也就隻剩了幾個老弱病殘和一些年輕的婦女小兒,那些個匪軍都是仗著自己是在朝中頗有幾分的勢力的官家人,平日裏作威作福慣了,不僅素來遊手好閑,仗勢欺人這種閑事在城中更是幹得順手的不得了。
負責監督行刑的士兵指著其中的幾個人,說道,“yin人/妻女。”又指了指另外的幾人,“打劫民舍。”最後再指了指剩下的幾人,“傷人性命。”那士兵立了立手中的標槍,隨即方才收了臉上的眼色,言道,“稟將軍,以軍法論處,yin人/妻女,傷人性命當處極刑,力斬無赦。打劫民舍之人,當受軍棍五十,逐出軍營。”
弓樞右手一拳頭敲在了自己的左手掌心上,忽而大叫一聲,隨即咧嘴笑道,“好小子,那幾個兵痞子我早就想撂一撂他們這些王/八羔子了。這事我讚成。”
楊釗一皺眉,他想的要比弓樞深上許多,那幾個遊手好閑的兵痞與朝中的一些顯達的官員多有所牽連,若是真就這般一下都給辦了,這事……可真不好說。
至於那些處以軍棍之人,軍中的棍子可不比外麵的,那棍子不僅壯實,前頭還帶著毛刺,而行刑之人更是往死裏去打的,一棍子下去,都要皮開肉綻,讓人叫苦不迭的,五十軍棍下去,怕是不死也殘。
“將軍……”楊釗小心的言道,雙眉好似一下緊緊的擰在了一處。
林將軍伸手揮罷,言道,“行刑吧。”
那跪在刑場中的一個麵目陰鷙的二十多歲光景的男子忽而抬頭陰狠的看了那年輕的將軍一眼,用幾近破了音的嗓子高聲叫道,“林子清,你不能殺我!”是幾個服刑的犯人之中唯一幾個沒有立時磕頭求饒的男子,那人的眼中怕是仍有著幾分強自的鎮定之色,他一字一頓的咬牙言道“你不能殺我,林子清。我是工部尚書司馬季的次子,你不能殺我。”
那男子直直的一路看著林子清一步步踱到了他的麵前,見那年輕的將軍麵上無波,隨著幾分多少讓他有些心驚的平靜,靜的讓人不由得生出幾分的心慌來。
他到底是一個文人,隻要他說出他自己的身份,那男子自顧的想到,隻要他說出來,不過是先前一個小小的參知政事,不過是……
林子清看著他,片刻之後,隻見那素來拉得極為平直的嘴角稍稍勾起了幾分帶著些僵冷的莫名嘲諷的笑意,那僵冷濃濃嘲諷的笑意在唇間一閃而過,笑罷,林子清忽而言道,“你可知,工部尚書司馬大人可有幾個兒子?”
林子清道,“你說,他會不會為了一個被他作為棄子的他眾多兒子中的一個來找我這個新任的鎮遠大將軍的麻煩?”他的聲音平淡的近乎無味,不急不緩,一字一句卻好似生生在眼前這人的心口割上了一道道鮮紅的口子,聲聲已如陣雷響在了那男子的耳邊一下下的炸開。
軍中的貴胄之後,說來也不過是可笑之極,那些個朝中的大官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有那麽個七八個兒子才是正屬正常,若真正是自己寶貝極了的兒子又怎會在明知“——這場仗不好打。”的情況下將他往火坑裏麵去送呢,如今的朝政之事更是重文輕武,說到底那些被送來疆場之上的多是些家中不得寵愛的庶子之流,一些想著能憑借著在軍中撈上些利益的棋子。
而棋子若是不能真正意識到他自己的身份,那麽,他們大概也就差不多沒了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愚不可及。
平日裏這些人定然是在長安城中作威作福慣了的人,即使是不得寵的庶子,憑著官家之子這個名號也足以讓他們行一些一般霸道的胡作非為之事了,如今一朝被送入軍營,這期間又何止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
想通了,也不過是簡單的令人發指的一些事實罷了。
林將軍沉聲道,“行刑吧。”
那士兵行了個軍禮之後,便道,“是,將軍。”單手一揮下,也道,“行刑。”
在這日的校場上,林將軍隻幹了兩件事,說“軍令如山”和……殺人。而至於後麵校場點兵之事都是由左右路將軍楊釗和弓樞完成的。
至於被處死的幾個匪軍,弓樞向林將軍來請示的時候,林將軍沉吟片刻後,道,“你看著,加封戰役的將士的急報將這幾人的名字報上去便是了。”
弓樞一拍腦門,一副齜牙咧嘴的說道,“那夥子老疙瘩們能信嗎?”
林子清緩緩勾了幾分自己的唇角,一瞬在拉扯變得平直的唇角邊一閃而過的笑意,“他們不信也得信。”頓了片刻,林子清又道,“弓將軍,你覺得這仗我們能打多久?”
弓樞砸吧砸吧嘴,想了片刻後,便說道,“最起碼也要兩三年了,可能不止,打完之後還要在邊疆守上一段的時間,麻煩事多著呢,七八年這仗都打得起。”
林子清伸手緩緩開始一下一下捏著自己的鼻梁,順口也接道,“你這話說的不錯,你都已經說了,快幾年後的事情了,那便自然很快就用不著我去煩心了。”
這話說得更不錯,待到東窗事發的時候,幾年都已經過去了,那些官員們即使想鬧也早已經鬧過了,事情早就過去了,班師回朝的時候還不是不痛不癢的事嗎?而皇帝也更不可能撤了他的大將軍,臨陣換將,本是兵家大忌。
……
待到弓樞拖著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樣出了將軍帳外的時候,正巧遇到了正要去營中的楊釗,楊釗一拍上他的後腦勺,弓樞便回過了神來。
終於回過了神的弓樞笑嗬嗬的拍了拍楊釗的肩膀,齜牙說道,“——這會子那皇帝小兒倒是難得靠譜些給我倆逮了個不錯的將軍來。”
——這哪是隻兔子,沒有豹子的獠牙,那也分明是隻狐狸,真正的狐狸!
楊釗:……
作者有話要說:遲到的聖誕快樂
謝謝醬油帝,土亢 ,陸家十一,綠吃蔥,風諾妖妖的聖誕快樂~
還有蘇木小小的地雷
終於趕上了哈哈~~趕在23:56發上來了~然後我繼續修修=-=
還有考試苦逼的筒子一起來碗內流滿麵吧qaq
完全什麽書都沒擼的學渣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