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鄭森要走文途,那正中朱慎錐的下懷,他不僅暗中把原本應該在南京國子監的鄭森弄到了京師,而且還在安排下找了一個頗有名氣的司業當了鄭森的老師。
這個司業在儒林中的名氣不小,學問也不差,更是做得一手好文章。當鄭森的老師是綽綽有餘,未來在這個老師的引導下,鄭森哪怕學不出什麽成果來,但對於忠君愛國,君臣父子這些必然耳聞目染,不管是否能影響到鄭森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總比鄭森放之任之要強許多。
至於對鄭芝龍的下手,朱慎錐還在準備過程中,這個不急得一時。目前福建那邊的官員調整已在進行過程中了,隨著福建各級官員的陸續調整,再加上錦衣衛在福建的滲透和活動,已有了些許效果。
此外,在朱慎錐的授意下,錦衣衛還在暗中拉攏鄭芝龍的舊部,意圖分化瓦解鄭氏集團內部力量。但短時間還看不出效果,朱慎錐也不急,這件事要徐徐圖之,不能操之過急。再加上現在鄭鴻逵已去了歐羅巴,隻要在他回來之前有處置結果就足夠了。
說起去歐羅巴的使團,轉眼間已離開了大明已有三個多月了,按照時間來算,船隊應該已大約過了半程,再花差不多的時間就能抵達歐羅巴。
印度洋上,七艘蓋倫船揚帆航行,它們的目標是果阿。
果阿作為印度洋西海岸的重鎮,這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在,也是葡萄牙船隊來往歐羅巴和大明的重要補給地。
這支艦隊就是從澳門出發,負責承擔大明使團前往歐羅巴的艦隊,艦隊上懸掛著葡萄牙的旗幟,還有瑞典王國和波蘭國王的旗幟。
此外,還有一麵許多年前曾經印度洋出現過的旗幟,但如今已沒多少人知道這麵旗幟的來曆了,這麵旗幟上麵的圖案是北鬥七星,也叫北鬥七星旗,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曾經使用過這麵北鬥七星旗作為大明的旗幟,而在兩百年後,北鬥七星旗再一次來到了這片大洋,豎立在高高的桅杆上迎風飄揚。
艦隊的旗艦依舊是阿道夫來大明時所乘坐的自由號,而在它的左邊是勇敢者號,右邊是在澳門加入艦隊的海洋女神號,這三艘蓋倫船在整個艦隊的中央位置,同前後各兩艘蓋倫船組成了這支艦隊。
大明正使王夫之就在自由號上,相比剛才出使的時候,現在的王夫之恐怕回到大明再熟悉他的人也很難認出他來了。
作為翰林院侍讀,王夫之可是文人中的佼佼者,在大明的時候王夫之平日極為注意儀表,行止有度,舉手投足之間無不帶著士人的氣度,可如今的王夫子不僅曬的黝黑,臉上的長須也亂成了一團麻,皮膚黑裏透紅還因為紫外線強烈的緣故有些蛻皮,文弱的身子壯實了許多,頭上沒有戴冠,僅僅隻是用布包了頭,穿著短裳,下身的褲子褲管卷到了膝蓋部位,腳上連鞋都沒穿,光著一雙腳丫,瞧著就和沿海地區的漁民沒什麽兩樣。
“大人,這天太熱了,您喝點水,可別中暑了。”王夫之正眺望著前方,由於天氣的炎熱讓他時不時抬手擦拭汗水,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回頭一看,是跟隨自己出使的隨從之一,手裏拿著一個葫蘆向王夫之遞去,關切地說道。
“謝了。”王夫子點點頭,伸手取過,拔開葫蘆蓋放到嘴邊就喝了一口,一口水進了嘴裏,王夫子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因為長時間的航行,船上儲存的淡水已經略微變質了,這水雖然煮沸後放涼還加了茶葉,但這個怪味依舊難以下咽。
不過王夫之並沒在意,在這三個月中,王夫之經曆了艦隊從澳門出發,然後進入南海,再航行到南洋諸島,通過麻六甲,然後折返北上,再沿著印度洋繼續向西,直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這些日子中,王夫之深刻體會到了在大海航行的不易,海洋變幻莫測,航海的風險極大,不僅要麵臨隨時可能變化的天氣和風暴,還要防備可能出現的其他危機,比如海盜等等。
短短三個月中,他們這支艦隊就遭遇了兩次風暴和一次海盜的偷襲,前者雖然危險,可因為艦隊的指揮官和船長的豐富經驗,最終有驚無險地渡過。而後者才是風險最大的,如果不是他們艦隊先發現了海盜,並且船上攜帶著火炮,再加上艦隊指揮官沉著應戰,還有他的副使鄭鴻逵作為大明水師提督的作戰經驗協助,說不定就吃了大虧。
雖然最終擊退了這股海盜,可他們艦隊中也有兩艘船受損,最終無奈隻能臨時在大占海口靠港,請求當地給與停泊和修整。
在大占海口停靠了半個月,等船隻修繕完畢,重新補給後艦隊再次啟航,繼續朝著印度洋西海岸的果阿而去。眼下離果阿已經不遠了,按照航圖最多也就四五日就能抵達果阿,等到了果阿,艦隊會再一次進行修整,這一次修整後就會前往非洲,等到了非洲東海岸的莫桑比克島,將是穿過非洲後的最後一次補給,然後繞過好望角,隨後向西北航行,最終抵達目的地歐羅巴的葡萄牙首都裏斯本。
王夫之在這三個月裏經曆的一切是他之前從未經曆過的,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
作為一個旱鴨子,王夫子一開始就暈船,之後雖然靠毅力解決了暈船問題,可船上惡劣的條件和多變的氣候和隨時可能遭遇的風險讓他深受體會。但麵對這一切,王夫之並沒退卻,因為他知道自己肩負的任務,而且根據他和船長、船員的溝通中得知,目前進行的前一半航行相對而言還算是最安全的區域,相比大西洋惡劣多變的氣候,印度洋、南海的航行條件要好太多了,眼下遭遇的僅僅隻是開胃小菜,真正的風險還在後頭呢。
慢慢抿著水,喝多了這帶著怪味的水也習慣了不少,船上沒有淡水是要死人的,而且南海和印度洋氣候炎熱,不喝水人也支撐不下去,何況工作強度極大的水手們都喝這樣的水,他王夫之雖然是使團的正使,也無法例外。
“而農老弟!你怎麽在這?”正當王夫之喝著水的時候,副使鄭鴻逵也上了甲板,瞧見王夫之的身影就笑著打著招呼快步走了過來。
“日漸兄!”王夫之笑笑,朝著鄭鴻逵拱了拱手,鄭鴻逵的穿著和王夫之也好不到哪裏去,一樣都是一身短打,不過他的上衣全部敞開著,露出了胸口一片黑叢叢的胸毛,再加上魁梧的身軀還有多日不打理滿臉的大胡子,瞧著和個山大王沒什麽兩樣。
目光落在王夫之手中的葫蘆上,鄭鴻逵咧嘴笑了起來:“船上不便,讓而農老弟受委屈了,這水的滋味不好喝吧?”
“沒什麽,既然上了船就依船上的規矩,既然別人喝得,我如何喝不得,再者,我身為正使更當以身作則,日漸兄你說呢?”王夫之淡淡笑了笑,繼續把葫蘆嘴放到口中抬頭飲了一口。
見他如此,鄭鴻逵哈哈大笑,衝著王夫子豎起大拇指:“文官我見多了,可像而農老弟這樣的文官我還是頭一次遇見,不說別的,而農老弟的這副做派就能稱得上一聲漢子,要知道普通人上船出海都不一定熬得過去,何況而農老弟這樣的文曲星呢。”
王夫之哭笑不得搖搖頭,他和鄭鴻逵這些日子呆時間久了,兩人早就熟絡了。雖然兩人一個是正使一個是副使,一個是文官是一個武將勳貴,可王夫之並不歧視鄭鴻逵,而且因為鄭鴻逵的出身在船上時常討教對方,而鄭鴻逵也很耐心地為王夫之解釋海上一些注意事項,包括他在海上的經驗等等,雙方接觸的很是融洽。
而且在之前遭遇海盜的時候,鄭鴻逵更是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他所帶著的水師精銳在擊退海盜過程中出了大力,而且也是因為鄭鴻逵協助艦隊指揮官的指揮和應戰,這才擊退了海盜,保全了整個艦隊,於此王夫之更對鄭鴻逵刮目相看。
“給,喝這個吧。”見王夫之繼續喝水,鄭鴻逵朝身後一摸,取出一個略小的葫蘆來,順手遞給了王夫之。王夫之下意識接過葫蘆看著鄭鴻逵,鄭鴻逵也不說話,隻是笑著點頭示意。
王夫之把水葫蘆蓋上,遞給了身後隨從,然後拔開鄭鴻逵給他的葫蘆蓋子,湊到鼻下微微一聞,頓時一股淡淡的酒氣從葫蘆裏冒了出來。
“這是酒?”
“對!”鄭鴻逵點頭道:“海上航行尤其是遠航淡水補給不易,但淡水儲存一般過個十日左右就會有味,時間久了不僅難喝,而且容易喝出病來。”
“我大明雖有水師,但很少遠航,一般隻是來往日本、南海等地,算起來也不過區區幾日時間,就算遭遇風暴最多也是偏航,不至於在海上漂泊太久,所以對此並不注重。但歐羅巴的船隻不同,他們時常來往歐羅巴和大明甚至他們所謂的新大陸,有時候航行海上十天半個月都算短的,長的時候一月甚至月餘都有,這麽久的時間,淡水不堪使用,隻能另想辦法,相比於淡水,酒水卻能長期儲存,所以往往遠航的海船都會儲存一部分淡酒水,以供淡水補充不足之需。這葫蘆裏就是我今天問人討要來的淡酒水,滋味同我大明的酒水略有不同,雖然不怎麽樣,但比起變質的淡水可算好多了。”
“我這等粗人常年出海無妨,而農老弟卻是文人,又是使團正使,身子可需小心在意,這幾日暫且喝這淡酒,盡量少喝那些水,等到了下一個補給港就好了,喝吧。”
王夫之這才明白鄭鴻逵的好意,感激地朝他拱拱手道了聲謝,舉起葫蘆就喝了一口。淡酒入口,雖口味和自己習慣的酒水的確不同,可相比變質的淡水卻要強了許多,而且酒水下肚,本有些疲乏的精神頓時一振,再加上吹來的海風,讓王夫之心情瞬間暢快了不少。
這個司業在儒林中的名氣不小,學問也不差,更是做得一手好文章。當鄭森的老師是綽綽有餘,未來在這個老師的引導下,鄭森哪怕學不出什麽成果來,但對於忠君愛國,君臣父子這些必然耳聞目染,不管是否能影響到鄭森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總比鄭森放之任之要強許多。
至於對鄭芝龍的下手,朱慎錐還在準備過程中,這個不急得一時。目前福建那邊的官員調整已在進行過程中了,隨著福建各級官員的陸續調整,再加上錦衣衛在福建的滲透和活動,已有了些許效果。
此外,在朱慎錐的授意下,錦衣衛還在暗中拉攏鄭芝龍的舊部,意圖分化瓦解鄭氏集團內部力量。但短時間還看不出效果,朱慎錐也不急,這件事要徐徐圖之,不能操之過急。再加上現在鄭鴻逵已去了歐羅巴,隻要在他回來之前有處置結果就足夠了。
說起去歐羅巴的使團,轉眼間已離開了大明已有三個多月了,按照時間來算,船隊應該已大約過了半程,再花差不多的時間就能抵達歐羅巴。
印度洋上,七艘蓋倫船揚帆航行,它們的目標是果阿。
果阿作為印度洋西海岸的重鎮,這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在,也是葡萄牙船隊來往歐羅巴和大明的重要補給地。
這支艦隊就是從澳門出發,負責承擔大明使團前往歐羅巴的艦隊,艦隊上懸掛著葡萄牙的旗幟,還有瑞典王國和波蘭國王的旗幟。
此外,還有一麵許多年前曾經印度洋出現過的旗幟,但如今已沒多少人知道這麵旗幟的來曆了,這麵旗幟上麵的圖案是北鬥七星,也叫北鬥七星旗,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曾經使用過這麵北鬥七星旗作為大明的旗幟,而在兩百年後,北鬥七星旗再一次來到了這片大洋,豎立在高高的桅杆上迎風飄揚。
艦隊的旗艦依舊是阿道夫來大明時所乘坐的自由號,而在它的左邊是勇敢者號,右邊是在澳門加入艦隊的海洋女神號,這三艘蓋倫船在整個艦隊的中央位置,同前後各兩艘蓋倫船組成了這支艦隊。
大明正使王夫之就在自由號上,相比剛才出使的時候,現在的王夫之恐怕回到大明再熟悉他的人也很難認出他來了。
作為翰林院侍讀,王夫之可是文人中的佼佼者,在大明的時候王夫之平日極為注意儀表,行止有度,舉手投足之間無不帶著士人的氣度,可如今的王夫子不僅曬的黝黑,臉上的長須也亂成了一團麻,皮膚黑裏透紅還因為紫外線強烈的緣故有些蛻皮,文弱的身子壯實了許多,頭上沒有戴冠,僅僅隻是用布包了頭,穿著短裳,下身的褲子褲管卷到了膝蓋部位,腳上連鞋都沒穿,光著一雙腳丫,瞧著就和沿海地區的漁民沒什麽兩樣。
“大人,這天太熱了,您喝點水,可別中暑了。”王夫之正眺望著前方,由於天氣的炎熱讓他時不時抬手擦拭汗水,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回頭一看,是跟隨自己出使的隨從之一,手裏拿著一個葫蘆向王夫之遞去,關切地說道。
“謝了。”王夫子點點頭,伸手取過,拔開葫蘆蓋放到嘴邊就喝了一口,一口水進了嘴裏,王夫子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因為長時間的航行,船上儲存的淡水已經略微變質了,這水雖然煮沸後放涼還加了茶葉,但這個怪味依舊難以下咽。
不過王夫之並沒在意,在這三個月中,王夫之經曆了艦隊從澳門出發,然後進入南海,再航行到南洋諸島,通過麻六甲,然後折返北上,再沿著印度洋繼續向西,直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這些日子中,王夫之深刻體會到了在大海航行的不易,海洋變幻莫測,航海的風險極大,不僅要麵臨隨時可能變化的天氣和風暴,還要防備可能出現的其他危機,比如海盜等等。
短短三個月中,他們這支艦隊就遭遇了兩次風暴和一次海盜的偷襲,前者雖然危險,可因為艦隊的指揮官和船長的豐富經驗,最終有驚無險地渡過。而後者才是風險最大的,如果不是他們艦隊先發現了海盜,並且船上攜帶著火炮,再加上艦隊指揮官沉著應戰,還有他的副使鄭鴻逵作為大明水師提督的作戰經驗協助,說不定就吃了大虧。
雖然最終擊退了這股海盜,可他們艦隊中也有兩艘船受損,最終無奈隻能臨時在大占海口靠港,請求當地給與停泊和修整。
在大占海口停靠了半個月,等船隻修繕完畢,重新補給後艦隊再次啟航,繼續朝著印度洋西海岸的果阿而去。眼下離果阿已經不遠了,按照航圖最多也就四五日就能抵達果阿,等到了果阿,艦隊會再一次進行修整,這一次修整後就會前往非洲,等到了非洲東海岸的莫桑比克島,將是穿過非洲後的最後一次補給,然後繞過好望角,隨後向西北航行,最終抵達目的地歐羅巴的葡萄牙首都裏斯本。
王夫之在這三個月裏經曆的一切是他之前從未經曆過的,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
作為一個旱鴨子,王夫子一開始就暈船,之後雖然靠毅力解決了暈船問題,可船上惡劣的條件和多變的氣候和隨時可能遭遇的風險讓他深受體會。但麵對這一切,王夫之並沒退卻,因為他知道自己肩負的任務,而且根據他和船長、船員的溝通中得知,目前進行的前一半航行相對而言還算是最安全的區域,相比大西洋惡劣多變的氣候,印度洋、南海的航行條件要好太多了,眼下遭遇的僅僅隻是開胃小菜,真正的風險還在後頭呢。
慢慢抿著水,喝多了這帶著怪味的水也習慣了不少,船上沒有淡水是要死人的,而且南海和印度洋氣候炎熱,不喝水人也支撐不下去,何況工作強度極大的水手們都喝這樣的水,他王夫之雖然是使團的正使,也無法例外。
“而農老弟!你怎麽在這?”正當王夫之喝著水的時候,副使鄭鴻逵也上了甲板,瞧見王夫之的身影就笑著打著招呼快步走了過來。
“日漸兄!”王夫之笑笑,朝著鄭鴻逵拱了拱手,鄭鴻逵的穿著和王夫之也好不到哪裏去,一樣都是一身短打,不過他的上衣全部敞開著,露出了胸口一片黑叢叢的胸毛,再加上魁梧的身軀還有多日不打理滿臉的大胡子,瞧著和個山大王沒什麽兩樣。
目光落在王夫之手中的葫蘆上,鄭鴻逵咧嘴笑了起來:“船上不便,讓而農老弟受委屈了,這水的滋味不好喝吧?”
“沒什麽,既然上了船就依船上的規矩,既然別人喝得,我如何喝不得,再者,我身為正使更當以身作則,日漸兄你說呢?”王夫之淡淡笑了笑,繼續把葫蘆嘴放到口中抬頭飲了一口。
見他如此,鄭鴻逵哈哈大笑,衝著王夫子豎起大拇指:“文官我見多了,可像而農老弟這樣的文官我還是頭一次遇見,不說別的,而農老弟的這副做派就能稱得上一聲漢子,要知道普通人上船出海都不一定熬得過去,何況而農老弟這樣的文曲星呢。”
王夫之哭笑不得搖搖頭,他和鄭鴻逵這些日子呆時間久了,兩人早就熟絡了。雖然兩人一個是正使一個是副使,一個是文官是一個武將勳貴,可王夫之並不歧視鄭鴻逵,而且因為鄭鴻逵的出身在船上時常討教對方,而鄭鴻逵也很耐心地為王夫之解釋海上一些注意事項,包括他在海上的經驗等等,雙方接觸的很是融洽。
而且在之前遭遇海盜的時候,鄭鴻逵更是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他所帶著的水師精銳在擊退海盜過程中出了大力,而且也是因為鄭鴻逵協助艦隊指揮官的指揮和應戰,這才擊退了海盜,保全了整個艦隊,於此王夫之更對鄭鴻逵刮目相看。
“給,喝這個吧。”見王夫之繼續喝水,鄭鴻逵朝身後一摸,取出一個略小的葫蘆來,順手遞給了王夫之。王夫之下意識接過葫蘆看著鄭鴻逵,鄭鴻逵也不說話,隻是笑著點頭示意。
王夫之把水葫蘆蓋上,遞給了身後隨從,然後拔開鄭鴻逵給他的葫蘆蓋子,湊到鼻下微微一聞,頓時一股淡淡的酒氣從葫蘆裏冒了出來。
“這是酒?”
“對!”鄭鴻逵點頭道:“海上航行尤其是遠航淡水補給不易,但淡水儲存一般過個十日左右就會有味,時間久了不僅難喝,而且容易喝出病來。”
“我大明雖有水師,但很少遠航,一般隻是來往日本、南海等地,算起來也不過區區幾日時間,就算遭遇風暴最多也是偏航,不至於在海上漂泊太久,所以對此並不注重。但歐羅巴的船隻不同,他們時常來往歐羅巴和大明甚至他們所謂的新大陸,有時候航行海上十天半個月都算短的,長的時候一月甚至月餘都有,這麽久的時間,淡水不堪使用,隻能另想辦法,相比於淡水,酒水卻能長期儲存,所以往往遠航的海船都會儲存一部分淡酒水,以供淡水補充不足之需。這葫蘆裏就是我今天問人討要來的淡酒水,滋味同我大明的酒水略有不同,雖然不怎麽樣,但比起變質的淡水可算好多了。”
“我這等粗人常年出海無妨,而農老弟卻是文人,又是使團正使,身子可需小心在意,這幾日暫且喝這淡酒,盡量少喝那些水,等到了下一個補給港就好了,喝吧。”
王夫之這才明白鄭鴻逵的好意,感激地朝他拱拱手道了聲謝,舉起葫蘆就喝了一口。淡酒入口,雖口味和自己習慣的酒水的確不同,可相比變質的淡水卻要強了許多,而且酒水下肚,本有些疲乏的精神頓時一振,再加上吹來的海風,讓王夫之心情瞬間暢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