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純音樂專輯造成的轟動太大,325和107兩個聯誼寢室都齊齊跑來校門口觀看了。


    粗略數一數扛著攝像機的記者,竟然有60多家,大帥哥胡平忍不住感慨:「他媽的什麽叫牛逼?這才是真的牛逼!老李這回牛逼大發了!」


    話糙理不糙,胡平雖然爆粗口,但兩個聯誼寢的人感同深受!


    什麽叫牛逼?


    牛逼就是我不說,讓你們自己聽,讓你們自發地狂熱,讓你們覺得我牛逼,讓你們像瘋子一樣瞻仰我的大名,這才是牛逼的最高境界!


    很顯然,10首世界級的純音樂就是這麽牛逼的存在。


    具體牛到什麽境界?


    就這麽說吧,純音樂專輯問世10多天以來,複旦大學校如今已經成了後世所謂的網紅打卡點,


    滬市的居民和媒體記者經常成群結隊的來校門口蹲守,或散散步。


    其中不乏高級知識分子。且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在心裏越對李恒身懷崇敬之意,因為他們能明白每一首曲子都不簡單。


    很多人並不是說要打擾李恒,完全是出於本能,就是想見識一下李恒的廬山真麵目。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嘛,電視裏的人和真人往往有很大區別,這些人被純音樂專輯洗腦了,於是想看看李恒真人模樣,然後好回去跟夥伴們吹吹牛皮。


    純音樂專輯上市10多天,經過廣大電視新聞媒體發酵,經過很多音樂界的大咖公開推薦,再有李恒上春晚時的人氣積累,市場幾乎沒怎麽經曆培育期,就直接進入了爆護模式。


    各地市場傳來的戰績他娘地直接拉滿,數據好的一塌糊塗。


    不僅國內銷售數據喜人,國外各項營銷網絡也正在逐步擴展,一切都好的超乎想象。


    望著如雪花般飄來的亮眼成績,李恒暗暗慶幸,慶幸認識了餘老師,慶幸這專輯是由餘老師來操刀運作,要不然,別說國外的銷售渠道,就連國內他都不一定搞得定。


    奶奶個熊的!這就是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嘛,在周母眼裏麵色平靜的李恒此時心裏卻快樂瘋了一能不樂嗎?


    這可都是小錢錢和名望啊!


    沒看到現在報紙清一色地把他標榜為「傳奇音樂家」嗎?記住是音樂家!雞兒的,真是成就感爆棚!


    到現在,廬山村的名人教授都服氣了,整個複旦大學的老師們都服氣了,26號小樓就該如此,


    就該提供給李恒。


    經此一事,複旦大學在國內外名氣大增,大大增加了曝光度,所有人都對李恒就一個字,一個大寫的「服」。


    周詩禾小姑盯著同在閣樓上納涼的李恒看了小半天,臨了忍不住問:


    「李恒,你小小年紀怎麽這麽沉得住氣?不去校門口看看?那些記者來自全國各地,可都是為你而來。」


    聽聞,閣樓上安靜了,沒了交談聲。


    麥穗、周詩禾、孫曼寧、周母和昨晚趕來的葉寧有一個算一個,同時扭頭對向李恒,想瞧瞧他的反應。


    尤其是剛剛得到消息的葉寧,眼珠子bulingbuling地亂轉,跟著說:「對啊,李恒,你怎麽能是這反應呢?


    你沒看到大夥都替你高興壞了,我們嘰嘰喳喳聊了大半天,都在聊你的事,你咋就一句話不說呢?要知道我回學校之前,我大伯母還特意打聽你的情況,問你有沒有對象咧?」


    聽到有瓜吃,孫曼寧立馬插嘴:「寧寧,這是什麽意思?」


    葉寧歪歪嘴:「你傻啊!能是什麽意思?我堂姐那麽高傲的一人,卻因為愛上李恒同未婚夫分手了,放棄了牛津大學,如今更是遠遠躲到美國不回國,我大伯母發愁唄,想走李恒的路線把我堂姐引回來唄。」


    「哇!按照你的意思,你大伯母想把葉展顏學姐許配給你李恒?」孫曼寧表情十分誇張,


    周母和小姑對視一眼,心道這廬山村沒白呆,每天都能從李恒身上聽到新瓜,天天不重樣。


    上上下下瞅了瞅李恒的外表,就算風韻猶存的周母也不得不承認,這李恒長相氣質沒得說,挺招女人喜歡的,還好!女兒沒讓自己失望,沒有中招。


    暗暗留心女好多天了,周母沒有發覺任何端倪和異樣,懸著的心算是徹底踏實了。隻要不和女兒掛上鉤,李恒身上的緋聞再怎麽多她都不關心,反而樂見其成看看熱鬧,打發打發日子。


    葉寧斜眼:「就算我大伯母沒明說,可我們又不是笨蛋,怎麽能聽不出?我大伯母顯然對李恒動了歪心思。」


    孫曼寧呼呼地問:「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葉寧說:「能怎麽回答?我和李恒關係這麽鐵,不好說他妻妾成群哈,隻說李恒在學校很受歡迎,不缺女生追求。


    不過我大伯母有著迷之自信,對我堂姐的長相十分有信心。呼,可她也不想想,要是真的有信心,葉展顏怎麽會躲到美國去?」


    說這話的葉寧嘴角上揚,幸災樂禍之情溢於言表,從小被別人口裏的堂姐壓製壞了,一朝得報,她一時表情都沒控製住。


    知曉葉寧和葉展顏之間的愛恨情仇,麥穗和周詩禾沒聲,隻是下意識把目光投射到李恒身上。


    被女生喜歡,李恒從初中開始就漸漸變得麻木了,隻不過葉展顏學姐是這些女生裏最出類拔萃的罷了,但他如今自顧不暇,哪還有心情去招惹她呀,直接算球,同樣提不起任何心思。


    李恒對葉寧的話置若罔聞,卻很有禮貌地回複周家小姑,半真半假玩笑道:


    「小姑,其實我也蠻激動的,隻是你們都在,我不好顯得太過。」


    麥穗她們都叫小姑,李恒沒搞特殊,跟著一起叫,大家都覺得沒什麽不對。


    小姑笑著說:「這才對,不然你太冷靜理智了,就嚇人了。」


    接著她繼續講:「到現在我有些理解詩禾為什麽寒暑假要留下來幫你忙了,這十首曲子太過經典。我就是好奇,你這小腦瓜子是怎麽想出來的這些?」


    好奇?


    大家夥都好奇,全世界都好奇!


    這樣的傳世級別曲子,人家得一首兩首就能流芳百世,可李恒一下子掏出10首,名氣一下子就嗖嗖得彪向臨了天際線。想讓人不記住都難。


    就如中國第一代國際鋼琴大家巫漪麗親自打電話問學生周詩禾:「這李恒真是你在複旦大學的同學?」


    周詩禾溫婉回答:「是。」


    電話那頭的巫漪麗沉默一會,低聲讚歎道:「了不起!很了不起!我們國家終於出了個世界級音樂家了。


    這兩天有20多個國外同行打電話問我這事,要不然我還沒注意到這張專輯,注定名垂千史矣,


    詩禾,你可以和他多多往來,對提升你的音樂造詣有好處。」


    巫漪麗是國內國外公認的鋼琴大師,能和她保持往來的,能敢把電話打到她家裏的,哪個是無名之輩?哪個不是大名鼎鼎的牛人?


    聽到這話,周詩禾腦海中情不自禁浮現出了一幕:自己在彈鋼琴時,李恒在身側靜靜對著自己發呆的一幕。


    她又不傻,聰慧如她,自然能清楚這代表著什麽?


    如果是一次兩次就算了,可次數多了,就算她想自欺欺人都沒辦法。


    等了一會,沒等到動靜,巫漪麗問:「詩禾,還在嗎?」


    思想開小差的周詩禾趕忙回過神,溫溫地應聲:「老師,我在。」


    巫漪麗問:「聽到我剛才的囑咐了?」


    周詩禾輕嗯一聲。


    巫漪麗繼續說叻:「你和他合作的曲目我認真聽了三遍,不錯,進步很明顯。


    尤其是這兩首《風居住的街道》和《雨的印記》,你是用了心的,投入了充沛感情,就算讓我來彈奏,都不一定有這個效果。平時多練練,要保持住。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們就會派上用場。」


    聽到老師讚美這兩首曲子,心知肚明是怎麽回事的周詩禾默然了許久,末了疑惑問:「派上用場?」


    巫漪麗點頭:「對,就在今天,有著名的交響樂團在打探你們的消息。


    另外,理查德.克萊德曼還想特邀你們去他的鋼琴演奏會當嘉賓,嗬,不過我拒絕了,我自私一回,留著年底自己的演奏會用,你可要幫老師穩住他啊,別讓人搶先了嘍。」


    周詩禾笑了笑,很少見到老師這樣一麵,這也從側麵證明了李恒的厲害,把老師都給折服了。


    昨晚上和老師打電話的場景在心頭一閃而過,周詩禾望向李恒的眼眸深處也升起了一絲佩服之情。


    瞧見不遠處的閣樓上有教授家人往這邊隱晦地指指點點,李恒鬱悶說:「看來以後平靜的日子沒有了,這地方要曝光了。」


    「暈哦!你就知足吧,你這麽一位大作家隱居這裏一年了,還不滿意呀!若我是你,早就屁顛屁顛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文壇最閃耀的十二月咯。」葉寧一個勁吐槽,實在是羨慕了,嫉妒了。


    當她和曼寧偷偷跑到校門口看到那副熱火朝天的場景後,葉寧終於懂了,終於理解為什麽漂亮如麥穗,也甘願做小了,甘願退居幕後了。實在是李恒太過優秀。


    或許,要是李恒願意,估計複旦大學有很多女生願意做他地下情人的吧。


    就算是複旦高材生又如何?傳奇作家加上傳奇音樂家,這兩頭銜隨便拉一個出來都能嚇死人,


    何況還兩個,又有多少女生能經得住這種暴擊?


    大概也就詩禾了吧!


    也就詩禾不為所動,在李恒麵前依舊泰之若然,思著想著,葉寧目光轉向了周詩禾,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渴望擁有詩禾的美貌和氣質李恒樂嗬嗬笑,不知道怎麽回複葉寧這話,


    因為人家說得十分中肯,能悄悄隱居一年已經是極限,現在隨著純音樂專輯曝光,這裏的秘密基地多半是保不住了。


    好在這是複旦大學,這是廬山村,多的是名人學者,風潮過後,他照樣能過上平靜生活。


    趙夢龍緊趕慢趕來到林樹森辦公室時,發現孫校長也在,登時想退出去。


    孫校長叫住他:「你是為那些記者而來?」


    沒想到學校消息這麽快,竟然已經得知外麵情況了,趙夢龍點了點頭:「現場有點亂。」


    孫校長說:「安排人手維護好秩序,學校會盡快聯係當事人。」


    口裏說的是聯係當事人,卻是孫校長親自找到餘淑恒,誇讚說:「你們這次做得不錯,狠狠給複旦漲了臉。」


    餘淑恒清雅一笑:「校長你是想找李恒吧?」


    孫校長沒客氣,直白問:「李恒有沒有準備怎麽應付這些記者?」


    餘淑恒沉吟一會說:「得親自問問他的想法。」


    聞言,孫校長雙手背在身後,率先朝廬山村走去。


    見狀餘淑恒放下手頭的事情,跟在了身後。


    路上,孫校長突然問:「你和李恒關係如何?」


    這問題十分突兀,餘淑恒不明所以,想了想回答:「還不錯。」


    孫校長回頭意味深長看她一眼,「有些事,情非得已的話,可以先辭職,到時候塵埃落定了再回來教書也是一樣的。不耽誤。」


    餘淑恒先是驚訝,然後就是釋然,孫校長和她奶奶是同窗好友,對方應該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當初她選擇來複旦任教也是有這方麵考慮的原因,畢竟上麵有相熟的長輩罩著,要方便很多,


    不用時刻扯餘家身份來人。


    她雖然是餘家人,但很少用這個身份,更希望像普通人一樣隱藏於世,過自己的小日子。


    有些事情比較敏感,孫校長點到為止就沒再提及,要不是關係不錯,要不是有一次偶然發現小餘親自喂食物給季恒吃,要不是碰到過沈心,他也不會多談。


    兩人信步來到廬山村,抬頭就看到了閣樓上的一串人。


    見孫校長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李恒趕忙起身下樓,


    麥穗下意識想去幫他招待客人,但見到跟在後麵的餘老師後,又熄了心思。


    在一眾女人的注視下,李恒、餘老師和孫校長三人進了斜對麵25號小樓。


    倒三杯涼茶,三人落座在沙發上。


    孫校長觀察一陣李恒,噴噴兩聲:「不錯,咱們學校真是撿到寶了。」


    李恒樂嗬嗬賠笑,等對方說話。


    孫校長問:「你有沒有去校門口?」


    李恒搖頭:「太曬了,今天還沒出門,不過聽說了。」


    孫校長曬笑,「心夠靜。你有什麽想法?」


    李恒看向餘老師,征詢她意見。


    四目相視,餘淑恒眼神有光,仿佛在說:小男生,那些記者你想見就見,不想見就不見,一切有我。


    相處這麽久了,李恒讀懂了她的意思,頓時張口就來:「老師,我目前正在構思下一本新書,


    不想被打擾。」


    其實他在等時機,等奧運會這個風口,到時候一舉把安踏和li-heng這兩個品牌推上雲端。


    所以按他和李望的私下相商,現在還不是時候,不如讓輿論再發酵一會,最好是在此期間國外傳來重大利好消息,再漲一波他的名望,這樣有利於品牌促銷。


    聽到他在構思下一本新書,孫校長眼晴一亮,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決定是對的,是明智的,當即說:「那這事交給學校和餘老師來處理,就說你現在不在學校,在外麵有事。」


    關於這張專輯,餘老師是當事人之一,是參與者,雖說功勞沒李恒大,但有她出麵,也算是給了廣大媒體記者一個交代,免得背上自視甚高的罵名。


    李恒也好,餘淑恒也好,都沒提今天叫上周詩禾一起去處理記者問題。


    餘淑恒不提,是心裏大致猜到了他的小心思。因為周詩禾太過貌美,現在推出對方的話,容易在媒體麵前分走小男生的注意力,容易搶走風頭,這對後續打造品牌形象計劃不利。


    李恒是有這想法,但也不完全對。


    關於這張專純音樂輯,他從來沒想過去一個人貪功,隻是想把周詩禾安排在後麵和自己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或者最好是專訪。


    為此,他還征求過周詩禾的想法。周詩禾是知道他開辦鞋廠之事的,欣然同意。


    三人就記者的事商量一番,有著老道經驗的孫校長提了很多建議,得到了兩人的支持。


    最後,餘老師走進臥室,提了一個包包出來。包裏全是紅包,每個紅包金額還不小,足足有500元之多。


    在專輯發布之前,她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所以事先有所準備,打算用來賄賂各路記者朋友。


    而她為什麽這麽大方?每個紅包封令人膛目的500元?


    封普通工人幾個月的工資?


    一是她不缺錢,沒把這點小錢放心上。


    二是給李恒買名聲,好讓那些媒體回去大肆炒作,把音樂專輯和李恒的名氣推波助瀾到更上一層樓。


    三是和廣大媒體打好交道,未來還有用到人家的時候。


    都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嘛,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餘淑恒從來都不心疼,何況還是幫助自己將來想嫁之人,更是不遺餘力。


    孫校長和餘老師走了,把那些媒體記者都安排到了三教3108教室。


    「三教」是第三教學樓的簡稱,3108就是眾多學子戲稱第三教學樓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上課的地方。


    3108這個教室,算是複旦學子心裏的一塊精神聖地。白天,這裏是上課的教室。傍晚,這裏上演著一場又一場講座,關於文學、關於哲學、關於藝術怎麽講呢,3108教室有過太多的傳說,在這裏做過演講的,有裏根、李政道,還有數不清的大師們,今天輪到了李恒。


    雖然他沒有親自出席,但相信這些記者朋友會感受到被重視。


    ps:先更後改。


    聽,解釋一下,事業線大家不要催了啦,一直有鋪墊,慢慢看嘛,謝謝大佬們支持。


    (還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7我的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麻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麻竹並收藏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