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壽這個人沒讀過什麽書,不知道什麽家國天下、忠奸賢愚,名利這些東西他連概念都沒有,“理想”這兩個字怎麽寫他都要好好想一想。123456789他就像是個還未開蒙孩子,人生尚處於混沌狀態,目測他還會這樣混沌一輩子,老子口中讚許“愚民”,大約就是他這個模樣。
不過他心裏也有一把標尺,用來品評人好與壞。昨天晚上,魏忠賢叫他去,說,皇後整天皇上耳邊說一些“閹宦不得幹政”鬼話,你給我盯著她去!高永壽立馬小聲嘀咕:“那這個皇後還挺正直嘛。”
他畏懼魏忠賢,心裏雖不情願,也隻得乖乖來了。
他來沒幾天,就把魏忠賢老底給張嫣交代清清楚楚。他年紀小,所見所聞甚少,大多都是茶餘飯後從祖輩那裏聽來。據高永壽講,三十年前,魏忠賢還不叫這個名兒,村裏人都喚他魏四。魏四農家子弟出身,卻不愛種地,城裏花街柳巷、酒館賭坊到處留有他足跡。一次與城中惡少賭博,他輸了,輸很慘,褲子都被人扒了,視麵子為身家性命魏四惱羞成怒,情急之下大聲喊出:“我他媽進宮當太監還債還不成嗎?”
話是喊出去了,但真要割,還是需要很大勇氣。二十歲魏四躺醜妻旁邊,整整思索了一夜,終決定豁出去一次。全家老小都很支持,賣了房子替他攢下動刀加保養費,堂堂男子漢魏四,就這樣成了不陰不陽人。
等他滿懷希望去應征時,人家告訴他,年紀太大,我們不收。
魏四當場暈了。
那以後,魏四無臉回家,寄居京郊大小破廟,以乞討為生。這段日子裏,他曾偶遇一個算命先生,那先生見他大驚,道,君過五十,當大貴。這話魏忠賢聽過就忘了。也許是老天眷顧,讓他進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暹家裏做仆人。魏四對孫太監非常仰慕,幹活相當賣力,勤勞樸實他終於引起了這位大頭注意,成功進入了皇宮。123456789
那是萬曆十五年事了。進宮後日子,村裏人就不大清楚了,不過他們想象,魏忠賢應該過得不怎麽樣,不然他家不會一直都是幾間破茅草房,而且聽人說,魏忠賢經常到宣武門外碧雲寺找和尚聊天,求和尚開解,他天天掃地,掃到何年何月才能出頭?
講到這裏,高永壽停下問張嫣:“娘娘你猜,那大和尚怎麽說?”
“這個我怎麽猜出來?”張嫣笑。
“那和尚是這樣說……”高永壽以手做掃把,比劃掃地,口中抑揚頓挫道,“掃一屋,再掃一屋,或可掃天下。”
張嫣心裏驚了一驚,這些神乎其神話,她本是不信,可是自己身上應驗後,她又覺得邪乎了。照如今情勢發展下去,魏忠賢哪一天想“掃”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她正沉思著,一轉眼見吳敏儀走了進來,麵色憤慨。瞅了她一眼,默立一旁。張嫣對高永壽說:“你出去看看,八公主和羅綺來了沒有?”
高永壽眉開眼笑,顛顛跑了出去。
吳敏儀近前,低聲道:“娘娘,掌印太監事黃了。王公公上書請辭,陛下把奏折壓下,似乎不打算再下詔任命他了。”
臣子對皇帝任命再三請辭,是大明官場不成文慣例,這一點雙方都很清楚,不過是謙虛謙虛,沒人當真。
可是天啟當真了。王安奏疏中說,他年老體邁,難當大任,也許是看不慣皇帝對客魏二人縱容,他奏疏中還說,臣願領罪不領官。
天啟看了就有些不高興。客氏旁涼涼道,王安這樣說,分明是不把陛下放眼裏,他也確實老不像樣了,陛下何不順了他意,放他家休養?“
“經她一挑唆,陛下生氣了,現他也不說給王公公這個職位,也不說不給,真叫人提心吊膽。123456789”吳敏儀愁眉歎氣。
張嫣緩緩道:“其實我覺得,陛下一開始就不想讓王安來做。”看著吳敏儀驚疑神色,她說:“他似乎對王安不太信任,這一點我也不太明白,王安是先帝舊臣,當年移宮時也曾百般照顧他,把他從西李手裏解救出來。以陛下性情,他心裏應該對王安極感激才是。”
吳敏儀神色變了一變,又恢複如常,不再言語。
門口響起歡笑聲,高永壽和羅綺跟著徽媞進來,一起給她行禮。吳敏儀愁著眉頭退出去。張嫣笑接著她們,道:“請坐。”
再一次打量羅綺,張嫣發現了以往沒發現特點。也許是練過武緣故,羅綺身段苗條,舉動輕盈靈活,眼神總顯出剛毅神色,這給她俏麗麵龐增添了幾分英氣。
高永壽猴子一樣她身邊亂竄,她悄悄瞥一眼張嫣,回頭瞪他,高永壽立馬安靜下來,委屈地摳著手指頭。
張嫣笑道:“你們方才說什麽高興事?”
“回娘娘,”徽媞不大愛說話,羅綺替她答道,“聽說王公公辭了司禮監掌印,婢子替我們娘娘和公主感到高興。”頓了頓,羅綺又苦笑道:“不瞞娘娘,自我們家娘娘和公主被王公公趕到冷宮後,沒少受他手底下奴才欺負,冬天裏少炭火、少冬衣,夏天沒見過一塊冰,其他東西不用說了。公主身體不好,這兩年冬天都是病著過來。”
徽媞笑看了她一眼,扭頭對張嫣說:“沒她說那麽慘。”
張嫣看她小小年紀,就這樣懂事,心裏加心疼,柔聲道:“你缺了什麽,可以跟你皇兄說呀。你母親是你母親,你是你,你是他親妹妹,他當然會護著你。”
徽媞笑道:“不好,皇兄剛登極時候,忙得連覺都沒睡,這種事怎好來煩他?即便他管了,下麵人不聽話,也沒多大用。”
她早慧如此,張嫣隻剩下歎息了。
“對了,八公主。”默了半晌,張嫣問道,“當年先帝駕崩時,西李娘娘是不是挾持了陛下?”
這個問題太敏感,站她位置,實不應該過問。不過不問清楚,她心裏疑惑就沒法解答。八公主是好人選,她親曆過這件事,孩子目光總要單純一些,也許能給她真實答案。
“反正,她就是把他叫到暖閣裏,不讓出去見大臣,”提到西李,徽媞語氣有些些輕視和厭惡,“她很可笑,想當皇貴妃又不好意思說……”
“公主,”羅綺輕聲打斷她,“皇貴妃是先帝爺臨去前交代禮部冊封,娘娘要它不是天經地義嗎?哪裏可笑?”
徽媞麵色譏諷:“可是她手段著實低劣,她想把皇兄帶身邊,一步不離……”
“那也是先帝爺臨去時交代。”羅綺再次說。她看不慣西李對女兒無情,也為徽媞偏激歎氣,這樣下去,母女兩個勢必形同水火。
徽媞依舊聲音平平:“她確實挾持了皇兄,不過隻是想保住富貴,她霸住乾清宮不走,也是這個原因。禦史左光鬥上書說她將要垂簾聽政,釀成武後之禍,笑死我了,她哪裏有武則天一丁半點本事?”
張嫣也哭笑不得。誰都知道武則天是李世民妾,李世民死後,搖身一變,成了李世民兒子李治女人。這情況,與泰昌天啟父子如此相似,左光鬥這樣說,是什麽意思?
羅綺忽道:“娘娘,你是不是想知道陛下對王安態度?”
張嫣讚賞地看著她,點了點頭。
“娘娘,”羅綺唇角勾起,笑得微妙,“陛下已經有了魏忠賢,何須王安呢?王安忠誠,是對先帝。況且,他一直瞞著陛下和外廷東林黨來往,內臣結交外官,這是大忌。”
張嫣訝道:“他和外官有來往?你又怎麽知道?”
羅綺道:“去年有言官彈劾外廷官員楊漣,說他交結王安,做大移宮一事,圖謀封拜。楊漣移宮中來回奔走,一直叫囂西李娘娘有垂簾聽政想法,攪得外廷內廷人心惶惶。本來很簡單一件事,被他們弄得極為複雜,陛下登基後,給主張移宮那幾個東林官員都升了官。我看這是趁亂漁利。”
張嫣道:“你對東林黨有看法?”
她越來越對羅綺刮目相看了,這個處深宮中女孩,竟對朝野之事了解那麽多,連東林黨都有所耳聞。東林本是無錫一家書院,以講學聞名天下,江南學子慕名前往者不計其數,朝野之中也有人與之唱合,這股政治力量崛起於萬曆時期,其成員皆以君子自居,非東林者皆視為小人,時間長了,被他們排擠官員也相互抱團,以地域劃分為齊楚浙三大黨,結成聯盟,共同圍剿東林。萬曆末期,東林黨被萬曆狠狠打壓,泰昌一登基,就把幾十年來一直背後支持他東林官員全部召回京城。他死後,他兒子繼續執行他政策,東林黨再次崛起。
羅綺不好意思地笑道:“談不上看法,隻是我個人一些想法。東林黨確實清高廉潔,但是他們隻懂得效忠皇家,卻從未為百姓為這個國家做過什麽實事,整日把才智精神都耗權力鬥爭漩渦中。”
張嫣笑道:“你這短短幾句話,說出了你對東林黨看法,也說出了你對皇家態度,我雖不讚同,但我理解。”
三人待到夕陽西下時才走,張嫣站到窗戶邊,看著他們三個笑鬧背影,忽然就覺得有些孤單。吳敏儀走了過來,看著她欲言又止。張嫣目注著外麵隨風飄落茉莉花瓣,輕輕道:“我知道,你想讓我去求陛下,把掌印位置給王安。”她無力歎道,“可是陛下也得聽我啊。我幾句話,他想鞏固皇權麵前,能頂什麽用呢?”
夕陽灑她年輕臉上,有些蒼涼味道。abdefg
不過他心裏也有一把標尺,用來品評人好與壞。昨天晚上,魏忠賢叫他去,說,皇後整天皇上耳邊說一些“閹宦不得幹政”鬼話,你給我盯著她去!高永壽立馬小聲嘀咕:“那這個皇後還挺正直嘛。”
他畏懼魏忠賢,心裏雖不情願,也隻得乖乖來了。
他來沒幾天,就把魏忠賢老底給張嫣交代清清楚楚。他年紀小,所見所聞甚少,大多都是茶餘飯後從祖輩那裏聽來。據高永壽講,三十年前,魏忠賢還不叫這個名兒,村裏人都喚他魏四。魏四農家子弟出身,卻不愛種地,城裏花街柳巷、酒館賭坊到處留有他足跡。一次與城中惡少賭博,他輸了,輸很慘,褲子都被人扒了,視麵子為身家性命魏四惱羞成怒,情急之下大聲喊出:“我他媽進宮當太監還債還不成嗎?”
話是喊出去了,但真要割,還是需要很大勇氣。二十歲魏四躺醜妻旁邊,整整思索了一夜,終決定豁出去一次。全家老小都很支持,賣了房子替他攢下動刀加保養費,堂堂男子漢魏四,就這樣成了不陰不陽人。
等他滿懷希望去應征時,人家告訴他,年紀太大,我們不收。
魏四當場暈了。
那以後,魏四無臉回家,寄居京郊大小破廟,以乞討為生。這段日子裏,他曾偶遇一個算命先生,那先生見他大驚,道,君過五十,當大貴。這話魏忠賢聽過就忘了。也許是老天眷顧,讓他進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暹家裏做仆人。魏四對孫太監非常仰慕,幹活相當賣力,勤勞樸實他終於引起了這位大頭注意,成功進入了皇宮。123456789
那是萬曆十五年事了。進宮後日子,村裏人就不大清楚了,不過他們想象,魏忠賢應該過得不怎麽樣,不然他家不會一直都是幾間破茅草房,而且聽人說,魏忠賢經常到宣武門外碧雲寺找和尚聊天,求和尚開解,他天天掃地,掃到何年何月才能出頭?
講到這裏,高永壽停下問張嫣:“娘娘你猜,那大和尚怎麽說?”
“這個我怎麽猜出來?”張嫣笑。
“那和尚是這樣說……”高永壽以手做掃把,比劃掃地,口中抑揚頓挫道,“掃一屋,再掃一屋,或可掃天下。”
張嫣心裏驚了一驚,這些神乎其神話,她本是不信,可是自己身上應驗後,她又覺得邪乎了。照如今情勢發展下去,魏忠賢哪一天想“掃”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她正沉思著,一轉眼見吳敏儀走了進來,麵色憤慨。瞅了她一眼,默立一旁。張嫣對高永壽說:“你出去看看,八公主和羅綺來了沒有?”
高永壽眉開眼笑,顛顛跑了出去。
吳敏儀近前,低聲道:“娘娘,掌印太監事黃了。王公公上書請辭,陛下把奏折壓下,似乎不打算再下詔任命他了。”
臣子對皇帝任命再三請辭,是大明官場不成文慣例,這一點雙方都很清楚,不過是謙虛謙虛,沒人當真。
可是天啟當真了。王安奏疏中說,他年老體邁,難當大任,也許是看不慣皇帝對客魏二人縱容,他奏疏中還說,臣願領罪不領官。
天啟看了就有些不高興。客氏旁涼涼道,王安這樣說,分明是不把陛下放眼裏,他也確實老不像樣了,陛下何不順了他意,放他家休養?“
“經她一挑唆,陛下生氣了,現他也不說給王公公這個職位,也不說不給,真叫人提心吊膽。123456789”吳敏儀愁眉歎氣。
張嫣緩緩道:“其實我覺得,陛下一開始就不想讓王安來做。”看著吳敏儀驚疑神色,她說:“他似乎對王安不太信任,這一點我也不太明白,王安是先帝舊臣,當年移宮時也曾百般照顧他,把他從西李手裏解救出來。以陛下性情,他心裏應該對王安極感激才是。”
吳敏儀神色變了一變,又恢複如常,不再言語。
門口響起歡笑聲,高永壽和羅綺跟著徽媞進來,一起給她行禮。吳敏儀愁著眉頭退出去。張嫣笑接著她們,道:“請坐。”
再一次打量羅綺,張嫣發現了以往沒發現特點。也許是練過武緣故,羅綺身段苗條,舉動輕盈靈活,眼神總顯出剛毅神色,這給她俏麗麵龐增添了幾分英氣。
高永壽猴子一樣她身邊亂竄,她悄悄瞥一眼張嫣,回頭瞪他,高永壽立馬安靜下來,委屈地摳著手指頭。
張嫣笑道:“你們方才說什麽高興事?”
“回娘娘,”徽媞不大愛說話,羅綺替她答道,“聽說王公公辭了司禮監掌印,婢子替我們娘娘和公主感到高興。”頓了頓,羅綺又苦笑道:“不瞞娘娘,自我們家娘娘和公主被王公公趕到冷宮後,沒少受他手底下奴才欺負,冬天裏少炭火、少冬衣,夏天沒見過一塊冰,其他東西不用說了。公主身體不好,這兩年冬天都是病著過來。”
徽媞笑看了她一眼,扭頭對張嫣說:“沒她說那麽慘。”
張嫣看她小小年紀,就這樣懂事,心裏加心疼,柔聲道:“你缺了什麽,可以跟你皇兄說呀。你母親是你母親,你是你,你是他親妹妹,他當然會護著你。”
徽媞笑道:“不好,皇兄剛登極時候,忙得連覺都沒睡,這種事怎好來煩他?即便他管了,下麵人不聽話,也沒多大用。”
她早慧如此,張嫣隻剩下歎息了。
“對了,八公主。”默了半晌,張嫣問道,“當年先帝駕崩時,西李娘娘是不是挾持了陛下?”
這個問題太敏感,站她位置,實不應該過問。不過不問清楚,她心裏疑惑就沒法解答。八公主是好人選,她親曆過這件事,孩子目光總要單純一些,也許能給她真實答案。
“反正,她就是把他叫到暖閣裏,不讓出去見大臣,”提到西李,徽媞語氣有些些輕視和厭惡,“她很可笑,想當皇貴妃又不好意思說……”
“公主,”羅綺輕聲打斷她,“皇貴妃是先帝爺臨去前交代禮部冊封,娘娘要它不是天經地義嗎?哪裏可笑?”
徽媞麵色譏諷:“可是她手段著實低劣,她想把皇兄帶身邊,一步不離……”
“那也是先帝爺臨去時交代。”羅綺再次說。她看不慣西李對女兒無情,也為徽媞偏激歎氣,這樣下去,母女兩個勢必形同水火。
徽媞依舊聲音平平:“她確實挾持了皇兄,不過隻是想保住富貴,她霸住乾清宮不走,也是這個原因。禦史左光鬥上書說她將要垂簾聽政,釀成武後之禍,笑死我了,她哪裏有武則天一丁半點本事?”
張嫣也哭笑不得。誰都知道武則天是李世民妾,李世民死後,搖身一變,成了李世民兒子李治女人。這情況,與泰昌天啟父子如此相似,左光鬥這樣說,是什麽意思?
羅綺忽道:“娘娘,你是不是想知道陛下對王安態度?”
張嫣讚賞地看著她,點了點頭。
“娘娘,”羅綺唇角勾起,笑得微妙,“陛下已經有了魏忠賢,何須王安呢?王安忠誠,是對先帝。況且,他一直瞞著陛下和外廷東林黨來往,內臣結交外官,這是大忌。”
張嫣訝道:“他和外官有來往?你又怎麽知道?”
羅綺道:“去年有言官彈劾外廷官員楊漣,說他交結王安,做大移宮一事,圖謀封拜。楊漣移宮中來回奔走,一直叫囂西李娘娘有垂簾聽政想法,攪得外廷內廷人心惶惶。本來很簡單一件事,被他們弄得極為複雜,陛下登基後,給主張移宮那幾個東林官員都升了官。我看這是趁亂漁利。”
張嫣道:“你對東林黨有看法?”
她越來越對羅綺刮目相看了,這個處深宮中女孩,竟對朝野之事了解那麽多,連東林黨都有所耳聞。東林本是無錫一家書院,以講學聞名天下,江南學子慕名前往者不計其數,朝野之中也有人與之唱合,這股政治力量崛起於萬曆時期,其成員皆以君子自居,非東林者皆視為小人,時間長了,被他們排擠官員也相互抱團,以地域劃分為齊楚浙三大黨,結成聯盟,共同圍剿東林。萬曆末期,東林黨被萬曆狠狠打壓,泰昌一登基,就把幾十年來一直背後支持他東林官員全部召回京城。他死後,他兒子繼續執行他政策,東林黨再次崛起。
羅綺不好意思地笑道:“談不上看法,隻是我個人一些想法。東林黨確實清高廉潔,但是他們隻懂得效忠皇家,卻從未為百姓為這個國家做過什麽實事,整日把才智精神都耗權力鬥爭漩渦中。”
張嫣笑道:“你這短短幾句話,說出了你對東林黨看法,也說出了你對皇家態度,我雖不讚同,但我理解。”
三人待到夕陽西下時才走,張嫣站到窗戶邊,看著他們三個笑鬧背影,忽然就覺得有些孤單。吳敏儀走了過來,看著她欲言又止。張嫣目注著外麵隨風飄落茉莉花瓣,輕輕道:“我知道,你想讓我去求陛下,把掌印位置給王安。”她無力歎道,“可是陛下也得聽我啊。我幾句話,他想鞏固皇權麵前,能頂什麽用呢?”
夕陽灑她年輕臉上,有些蒼涼味道。ab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