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來的猝不及防,蘇之合與蘇之勁走的第二日,錦州城戒嚴,任何人不得進出。城內到處都是慌慌張張一片,刺史劉芳隻留了千餘人馬守城,坐鎮錦州。
蘇之文委實嚇壞了,竟難得低了頭,親自去了刺史府,刺探消息,歸來之後臉色煞白,眼瞧著便似乎是搖搖欲墜的模樣,連帶著趙氏也嚇得夠嗆。蘇頌芝更是聯絡了城內孫家的些許人脈,當日就帶著孫文竹“告辭”了,至於她準備如何出城,卻是無人知道的。
黃氏與袁氏都是知情的,如今心裏縱然萬般擔憂,表麵上也是波瀾不驚。這場壓下了整個蘇家的豪賭已然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幾日之後,錦州城尚且還算寧靜,趙氏卻是坐不住了。“老爺,眼下這局勢可如何是好?就憑一個小小的錦州城,難不成當真能打下滄州不成?我可是聽說了的,滄州的兵馬是錦州的十數倍,兵多將廣,又是沈家人守著,到時候滄州沒打下來,京城若是派兵過來……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啊!”趙氏邊說著,聲音都跟著顫抖了似的。
蘇之文輕歎了口氣,“我何嚐不知道?隻是如今我那兩個兄弟都牽扯進去,便是與你我無半點關係又如何?還不是一樣的死無葬身之地。哥哥糊塗啊,這是拉了全家人陪葬的火坑啊。”
“不行,這可不行。老爺,咱們走吧!小姑不也走了嗎?咱們且先去投奔我哥哥,總比在這裏等死的強。”趙氏急聲道。
蘇之文早已萌生退意,聽此也覺得當下隻得如此,於是竟當真收拾了家當,拋下了老娘和嫂嫂弟妹,便要走了。
蘇芷晴起先是不知道的,隻吃了午飯,照例在院子裏散步消食,正巧碰上心事重重的蘇朔南。
“哥哥這是……”
“妹妹可知,父親正在房中收拾家當。”蘇朔南眼神複雜道,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蘇芷晴愣了愣,才意識到此話背後的意思,一時之間竟隻覺啼笑皆非,“這又能去哪裏呢?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便是逃的了一時,難不成還能逃一輩子嗎?謀反大罪,向來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蘇芷晴喃喃道,“罷了,便叫他們去吧,橫豎眼下是攔不住的。哥哥若不願受那奔波之苦,不若尋個地方躲起來,想二叔遍尋不見你,自是不會再等的。”蘇芷晴毫不避諱道。自然她亦知道,蘇朔南如今也是內心忐忑。
想這幾日,家裏又有誰是吃的下的?
身家性命便在於此,無論多大的贏麵都抵不過這幾日的煎熬,更何況,蘇芷晴知道,此番勝算尚不夠五五之數。
“大哥稍安勿躁,我曾聽父親提過,此番重在兵貴神速四字,不出半個月,局勢定是要見分曉的。”蘇芷晴笑道,蘇朔南聽此,果然放下心來。
當夜,蘇朔南不知蹤影,蘇之文實在找不到兒子後,在妻女的鼓動下終究是無奈,準備趁著夜色離開。趙穎聽聞蘇朔南沒走,竟是說什麽也不肯走的。蘇之文連兒子都顧不得,哪裏管的了這個侄女。
第二日,黃氏聽聞蘇之文趙氏蘇如絮並趙斌齊齊失蹤後,輕笑起來,“罷了,隨他們去吧,我是攔不住的。”
於是蘇家難得有了小半個月的寧靜。
這寧靜一直持續到二十日後的清晨,天還未亮,喊殺聲便將整個錦州城都早早的叫了醒。蘇家距離城門還有些距離,隻能聽見些許模模糊糊的聲響。街道上,騎著馬的士兵橫衝直撞,亂糟糟的亂成一團。
黃氏被薛媽媽喚醒,聽聞也隻歎息,“如今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這府裏,每一個知情人都是早早便做了最壞的打算,舉家赴死,不過如此。不幸生在亂世,便是活著,又有幾多清閑可享?
騷亂聲持續了半日多,黃氏並未叫府裏的下人出去打探消息,小七倒是仗著輕功來去了許多回。
“京城派人攻城,劉刺史正在組織防事。”
“咱們雖然人少,但火藥弓箭充足,尚且可以抵擋一陣。”
“敵軍攻城足足攻了一個時辰,還是退了。”
“敵軍後頭有了騷亂,像是有人來回援了。”
“小姐,北邊滄州來了消息,蘇將軍得手了!滄州營已盡在掌握之中!”
“刺史大人說,他仿佛看見黃將軍的軍旗了!”
“真是黃將軍!黃將軍護送著太子殿下過來,正巧剿滅了攻城的叛軍!”
消息一聲好過一聲,聽聞太子殿下已至,蘇芷晴才終於放下心來的癱在了椅子上。如此說來,這第一道關卡,終是過了的。
當日黃昏,蘇之勁先一步回了家。他已將京城能夠抽調的資金和糧草都盡數帶回,並開始聯絡南邊的生意夥伴,采購糧草。
顯然,這筆買賣,他是談妥了的。
聽聞蘇之文和趙氏早在半個月前就連夜走了,蘇之勁一笑了之,並不在意,隻與黃氏道,“如今可是要麻煩嫂子了。這錦州城內,最好的住處便是這蘇府,如今隻怕全家老小都要騰出地方來,暫做太子行宮。我那外宅……小是小了些,布置的倒也算精致,我已著人去收拾,隻怕待會兒要勞煩嫂子親自張羅,搬個家。”
黃氏聽了,點頭道,“都是一家人,哪裏的話,隻是你可知你大哥何時能回來?”
“隻怕得有些時日,滄州那邊有不少事得他親自處理。”蘇之勁答道。如此黃氏眼神便是一暗,卻也仍是強打起精神來。
說是搬家,大多好物件卻都是留了下來,緊著太子用,包括那些個丫鬟婆子小廝,統統都是留下了的。蘇府的這些下人們本是為了戰事人心惶惶,如今聽說竟有機會伺候當朝太子,個個都興奮起來。
蘇芷晴幫著黃氏張羅著搬了家,及至最後,卻是老太太那兒邁不過這個坎兒。之前家裏事諸人都是瞞著她的,到了如今卻是瞞不住了,隻得和盤托出。
聽聞蘇之文帶著家眷去了趙氏的娘家,老太太氣的臉色煞白,直恨聲叫著不肖子孫,卻也是沒了別的辦法。
如此收拾了整夜,第二日清早,這臨時的太子行宮,總算是騰了出來。
太子殿下感懷蘇家忠心,要接見蘇家全員。至此,蘇芷晴終於頭一回見到了當朝太子秦懷瑾。
蘇家廳堂內,秦懷瑾端坐上首,他今年不過十八歲,正是偏偏少年郎,穿著杏黃五爪龍祥雲紋袍子,頭上一頂朝雲冠鑲著顆龍眼般大小的珍珠,看上去器宇軒昂,儀態不凡。他身旁並無侍者,隻有一少年作書生打扮,立在一旁,麵色蒼白如紙,身形頗為瘦削。
蘇之勁在前,領著全家老小齊齊跪在,高呼千歲。秦懷瑾見此,急忙將蘇之勁扶起來,喊著愛卿平身。因了蘇家老太太是老者,秦懷瑾賜了她的座,老太太激動得紅了臉,險些沒背過氣去。
秦懷瑾一一掃過蘇家老小,頗有些詫異道,“孤且記得蘇愛卿曾言你在家中行三,如今蘇之合將軍人在滄州,你那二哥……”
蘇之勁倒也不尷尬,他早已料到太子殿下會問起此事,便道,“我二哥素來清高,閑雲野鶴慣了,起先是不知此事的,正是巧了的,與二嬸出遊去了。如今二房餘下的是我這侄兒,亦是蘇家最年長的一個,朔南還不上前,讓太子殿下瞧瞧。”
蘇朔南便起身上前,朝太子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草民蘇朔南,拜見太子殿下。”不卑不亢的模樣,倒是有幾分氣度。
秦懷瑾頗有些意外得看了蘇之勁一眼。蘇家二爺父親剛去了沒多久,就出遊,說出去誰信呢?隻帶了妻女卻不帶兒子,此事頗有些蹊蹺的很。
蘇芷晴自進了屋,便一直跪在後麵,低著頭。
世人追逐功名利祿,不過是為了封妻蔭子。此番蘇家為了太子也算耗盡心思,此番召見,不過是“論功行賞”罷了。
隻可惜,眼下蘇家最年長的子嗣尚且不過十三歲,又有何可封的,隻得先賞了些財物,待三四年後,再做安排了。蘇芷晴對這些並不在意,待有了機會,隻偷偷抬頭去瞄秦懷瑾的模樣,但見他鼻梁挺直,薄唇微抿,即便相隔二百年,蘇芷晴還是辨認出了秦家人的模樣,眼底不禁劃過一絲笑意。
裏頭君臣正是其樂融融,但聽外頭有腳步聲疾走而入,“啟稟太子殿下,葉昭葉將軍身受重傷,被蘇將軍派人送回來了。”
“葉昭怎麽了?”秦懷瑾顯是極重視葉昭的,也對他極熟悉,聽那傳信之人如是說,立時變了臉色驚呼出聲。
而比他更緊張的,還有一直立在他身邊,沉默多時的少年。
“殿下……咳咳……”那人一出聲便不禁咳嗽起來,身體微微顫抖。
秦懷瑾忙道,“沛林不可動氣,且先與孤去看看。”
少年人輕輕點頭,道了聲,“是。”
見此蘇之勁忙帶著家眷告辭了。
待人都走了,秦懷瑾輕歎了一口氣道,“沛林快坐吧,你身體不好,本就不該久站。如今你哥哥傷重,我便隻能依仗你一人了。”
那喚“沛林”的少年正是葉昭同父異母的弟弟葉楚,沛林乃是其字。聽秦懷瑾如此說,便搖搖頭道,“願為太子效忠者,何等千千萬萬,林家、黃家,乃至方才見過的蘇家都是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哪裏那麽簡單。蘇之勁是個急功近利的,孤能得他相助,不過是因了蘇之合的緣故,你要他做任何一件事,都得拿出誠意來。且瞧他那樣子……”秦懷瑾沉默了半晌,才慢慢開口道,“蘇家子弟都尚且年幼,如今蘇之勁又是我們糧草軍餉的依仗,蘇朔南年紀輕輕,我總不放心委任他官職。孤想與蘇家聯姻,沛林以為如何?”
葉楚沉吟片刻道,“隻怕太子妃那裏……”
提及太子妃,秦懷瑾眼裏劃過一絲狠厲和不滿,“如今卻是顧不得那麽許多了!”<
蘇之文委實嚇壞了,竟難得低了頭,親自去了刺史府,刺探消息,歸來之後臉色煞白,眼瞧著便似乎是搖搖欲墜的模樣,連帶著趙氏也嚇得夠嗆。蘇頌芝更是聯絡了城內孫家的些許人脈,當日就帶著孫文竹“告辭”了,至於她準備如何出城,卻是無人知道的。
黃氏與袁氏都是知情的,如今心裏縱然萬般擔憂,表麵上也是波瀾不驚。這場壓下了整個蘇家的豪賭已然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幾日之後,錦州城尚且還算寧靜,趙氏卻是坐不住了。“老爺,眼下這局勢可如何是好?就憑一個小小的錦州城,難不成當真能打下滄州不成?我可是聽說了的,滄州的兵馬是錦州的十數倍,兵多將廣,又是沈家人守著,到時候滄州沒打下來,京城若是派兵過來……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啊!”趙氏邊說著,聲音都跟著顫抖了似的。
蘇之文輕歎了口氣,“我何嚐不知道?隻是如今我那兩個兄弟都牽扯進去,便是與你我無半點關係又如何?還不是一樣的死無葬身之地。哥哥糊塗啊,這是拉了全家人陪葬的火坑啊。”
“不行,這可不行。老爺,咱們走吧!小姑不也走了嗎?咱們且先去投奔我哥哥,總比在這裏等死的強。”趙氏急聲道。
蘇之文早已萌生退意,聽此也覺得當下隻得如此,於是竟當真收拾了家當,拋下了老娘和嫂嫂弟妹,便要走了。
蘇芷晴起先是不知道的,隻吃了午飯,照例在院子裏散步消食,正巧碰上心事重重的蘇朔南。
“哥哥這是……”
“妹妹可知,父親正在房中收拾家當。”蘇朔南眼神複雜道,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蘇芷晴愣了愣,才意識到此話背後的意思,一時之間竟隻覺啼笑皆非,“這又能去哪裏呢?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便是逃的了一時,難不成還能逃一輩子嗎?謀反大罪,向來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蘇芷晴喃喃道,“罷了,便叫他們去吧,橫豎眼下是攔不住的。哥哥若不願受那奔波之苦,不若尋個地方躲起來,想二叔遍尋不見你,自是不會再等的。”蘇芷晴毫不避諱道。自然她亦知道,蘇朔南如今也是內心忐忑。
想這幾日,家裏又有誰是吃的下的?
身家性命便在於此,無論多大的贏麵都抵不過這幾日的煎熬,更何況,蘇芷晴知道,此番勝算尚不夠五五之數。
“大哥稍安勿躁,我曾聽父親提過,此番重在兵貴神速四字,不出半個月,局勢定是要見分曉的。”蘇芷晴笑道,蘇朔南聽此,果然放下心來。
當夜,蘇朔南不知蹤影,蘇之文實在找不到兒子後,在妻女的鼓動下終究是無奈,準備趁著夜色離開。趙穎聽聞蘇朔南沒走,竟是說什麽也不肯走的。蘇之文連兒子都顧不得,哪裏管的了這個侄女。
第二日,黃氏聽聞蘇之文趙氏蘇如絮並趙斌齊齊失蹤後,輕笑起來,“罷了,隨他們去吧,我是攔不住的。”
於是蘇家難得有了小半個月的寧靜。
這寧靜一直持續到二十日後的清晨,天還未亮,喊殺聲便將整個錦州城都早早的叫了醒。蘇家距離城門還有些距離,隻能聽見些許模模糊糊的聲響。街道上,騎著馬的士兵橫衝直撞,亂糟糟的亂成一團。
黃氏被薛媽媽喚醒,聽聞也隻歎息,“如今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這府裏,每一個知情人都是早早便做了最壞的打算,舉家赴死,不過如此。不幸生在亂世,便是活著,又有幾多清閑可享?
騷亂聲持續了半日多,黃氏並未叫府裏的下人出去打探消息,小七倒是仗著輕功來去了許多回。
“京城派人攻城,劉刺史正在組織防事。”
“咱們雖然人少,但火藥弓箭充足,尚且可以抵擋一陣。”
“敵軍攻城足足攻了一個時辰,還是退了。”
“敵軍後頭有了騷亂,像是有人來回援了。”
“小姐,北邊滄州來了消息,蘇將軍得手了!滄州營已盡在掌握之中!”
“刺史大人說,他仿佛看見黃將軍的軍旗了!”
“真是黃將軍!黃將軍護送著太子殿下過來,正巧剿滅了攻城的叛軍!”
消息一聲好過一聲,聽聞太子殿下已至,蘇芷晴才終於放下心來的癱在了椅子上。如此說來,這第一道關卡,終是過了的。
當日黃昏,蘇之勁先一步回了家。他已將京城能夠抽調的資金和糧草都盡數帶回,並開始聯絡南邊的生意夥伴,采購糧草。
顯然,這筆買賣,他是談妥了的。
聽聞蘇之文和趙氏早在半個月前就連夜走了,蘇之勁一笑了之,並不在意,隻與黃氏道,“如今可是要麻煩嫂子了。這錦州城內,最好的住處便是這蘇府,如今隻怕全家老小都要騰出地方來,暫做太子行宮。我那外宅……小是小了些,布置的倒也算精致,我已著人去收拾,隻怕待會兒要勞煩嫂子親自張羅,搬個家。”
黃氏聽了,點頭道,“都是一家人,哪裏的話,隻是你可知你大哥何時能回來?”
“隻怕得有些時日,滄州那邊有不少事得他親自處理。”蘇之勁答道。如此黃氏眼神便是一暗,卻也仍是強打起精神來。
說是搬家,大多好物件卻都是留了下來,緊著太子用,包括那些個丫鬟婆子小廝,統統都是留下了的。蘇府的這些下人們本是為了戰事人心惶惶,如今聽說竟有機會伺候當朝太子,個個都興奮起來。
蘇芷晴幫著黃氏張羅著搬了家,及至最後,卻是老太太那兒邁不過這個坎兒。之前家裏事諸人都是瞞著她的,到了如今卻是瞞不住了,隻得和盤托出。
聽聞蘇之文帶著家眷去了趙氏的娘家,老太太氣的臉色煞白,直恨聲叫著不肖子孫,卻也是沒了別的辦法。
如此收拾了整夜,第二日清早,這臨時的太子行宮,總算是騰了出來。
太子殿下感懷蘇家忠心,要接見蘇家全員。至此,蘇芷晴終於頭一回見到了當朝太子秦懷瑾。
蘇家廳堂內,秦懷瑾端坐上首,他今年不過十八歲,正是偏偏少年郎,穿著杏黃五爪龍祥雲紋袍子,頭上一頂朝雲冠鑲著顆龍眼般大小的珍珠,看上去器宇軒昂,儀態不凡。他身旁並無侍者,隻有一少年作書生打扮,立在一旁,麵色蒼白如紙,身形頗為瘦削。
蘇之勁在前,領著全家老小齊齊跪在,高呼千歲。秦懷瑾見此,急忙將蘇之勁扶起來,喊著愛卿平身。因了蘇家老太太是老者,秦懷瑾賜了她的座,老太太激動得紅了臉,險些沒背過氣去。
秦懷瑾一一掃過蘇家老小,頗有些詫異道,“孤且記得蘇愛卿曾言你在家中行三,如今蘇之合將軍人在滄州,你那二哥……”
蘇之勁倒也不尷尬,他早已料到太子殿下會問起此事,便道,“我二哥素來清高,閑雲野鶴慣了,起先是不知此事的,正是巧了的,與二嬸出遊去了。如今二房餘下的是我這侄兒,亦是蘇家最年長的一個,朔南還不上前,讓太子殿下瞧瞧。”
蘇朔南便起身上前,朝太子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草民蘇朔南,拜見太子殿下。”不卑不亢的模樣,倒是有幾分氣度。
秦懷瑾頗有些意外得看了蘇之勁一眼。蘇家二爺父親剛去了沒多久,就出遊,說出去誰信呢?隻帶了妻女卻不帶兒子,此事頗有些蹊蹺的很。
蘇芷晴自進了屋,便一直跪在後麵,低著頭。
世人追逐功名利祿,不過是為了封妻蔭子。此番蘇家為了太子也算耗盡心思,此番召見,不過是“論功行賞”罷了。
隻可惜,眼下蘇家最年長的子嗣尚且不過十三歲,又有何可封的,隻得先賞了些財物,待三四年後,再做安排了。蘇芷晴對這些並不在意,待有了機會,隻偷偷抬頭去瞄秦懷瑾的模樣,但見他鼻梁挺直,薄唇微抿,即便相隔二百年,蘇芷晴還是辨認出了秦家人的模樣,眼底不禁劃過一絲笑意。
裏頭君臣正是其樂融融,但聽外頭有腳步聲疾走而入,“啟稟太子殿下,葉昭葉將軍身受重傷,被蘇將軍派人送回來了。”
“葉昭怎麽了?”秦懷瑾顯是極重視葉昭的,也對他極熟悉,聽那傳信之人如是說,立時變了臉色驚呼出聲。
而比他更緊張的,還有一直立在他身邊,沉默多時的少年。
“殿下……咳咳……”那人一出聲便不禁咳嗽起來,身體微微顫抖。
秦懷瑾忙道,“沛林不可動氣,且先與孤去看看。”
少年人輕輕點頭,道了聲,“是。”
見此蘇之勁忙帶著家眷告辭了。
待人都走了,秦懷瑾輕歎了一口氣道,“沛林快坐吧,你身體不好,本就不該久站。如今你哥哥傷重,我便隻能依仗你一人了。”
那喚“沛林”的少年正是葉昭同父異母的弟弟葉楚,沛林乃是其字。聽秦懷瑾如此說,便搖搖頭道,“願為太子效忠者,何等千千萬萬,林家、黃家,乃至方才見過的蘇家都是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哪裏那麽簡單。蘇之勁是個急功近利的,孤能得他相助,不過是因了蘇之合的緣故,你要他做任何一件事,都得拿出誠意來。且瞧他那樣子……”秦懷瑾沉默了半晌,才慢慢開口道,“蘇家子弟都尚且年幼,如今蘇之勁又是我們糧草軍餉的依仗,蘇朔南年紀輕輕,我總不放心委任他官職。孤想與蘇家聯姻,沛林以為如何?”
葉楚沉吟片刻道,“隻怕太子妃那裏……”
提及太子妃,秦懷瑾眼裏劃過一絲狠厲和不滿,“如今卻是顧不得那麽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