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那一場驚嚇,鼎國公府眾人都覺得劫後餘生,平靜過了一晚後,心裏的餘驚也沒散盡,入眼還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亭台樓閣,可心裏心態上去覺得恍如隔世。
鼎國公東方軒和世子東方渁還好,不論心裏做何想,表麵上還是一如往昔,照樣上朝入衙。
黎夫人晨起,就覺得身子發飄,頭發沉,一陣陣驚意從心底升起,竟然有不能支撐之態,原想稱病不去宮中祭喪,又怕皇家怪罪,雖說放過東方家不殺,卻也沒出言撫慰,到底聖心難測,還是萬分小心為是,說不得黎夫人強撐了起身,收拾整齊,準備去宮中祭喪,又怕二兒媳年輕不曉事稱病不出,忙打發身邊的吳氏去催。
吳氏還沒出二門,就見惟娉扶著潘紫的手過來了,穿戴整齊,儀態從容,並無驚魂未定之色。吳氏就想,這位二夫人看著嬌嬌弱弱,美豔滴滴,卻是個心胸堅強的,受了昨日那場驚嚇,居然沒事人一樣。
她不知道惟娉自小和父兄逃亡時遇到的危險有比昨日還厲害十分的,又有從東夏國逃亡的經曆,心裏承受壓力的強度也早在那時練出來了。隻是惟娉到底還記厭黎夫人不顧念東方熠的無情,對黎夫人隻草草一禮,板著嬌豔的小臉兒,翻卷濃密的長睫遮了明媚的眸子,一眼也不看黎夫人,更是緊閉著嫩汪汪的紅唇不發一言。
黎夫人雖惱惟娉無禮,心裏也知道昨天自己過份了,心裏略有愧疚,也不便發做責備惟娉,婆媳二人竟然相安無事地各自上了車,在國公府護衛護關下向皇宮而去。
到了皇宮,黎夫人下車,遇見的夫人們都相視含笑打招呼,與往昔並無不同,連皇後的早訓也與往日一樣。並沒多看國公府的女眷一眼,也沒冷落著……黎夫人和惟娉驚異地發現,昨日國公府被封府險被滿門抄斬的事,竟然無人知曉。
黎夫人第一時間裏高興起來。國公府的麵子總算保住了。
惟娉卻心中生寒。如果不是昨夜皇帝醒來,偌大的國公府連帶著府中千餘人就會於今晨悄無聲息地消失……權勢濤天又如何,也不過是帝王腳下的一隻螻蟻,生死皆在其一念間。她竟然可笑地以為帝王行事也要考慮後果,也要顧忌權力的平衡。原來,強勢的皇權麵前,根本就無顧忌,也不在意後果!
站在一旁看著那些頭戴花釵寶鈿,身穿翟衣的貴夫人們隨著鴻臚寺傳哭的號令或哭泣或跪拜,惟娉竟然生出又恐怖又好笑之感。何隻生死由他人,即是喜樂也是聽人號令,竟是半點不自由,還不如庶民百姓,天高皇帝遠。沒有兵亂時,也可安居樂業……
惟娉心裏生出一股衝動,隻想離開這裏,盡快離開這裏,找到東方熠,無妻二人遠走高飛,離這些人,離這皇城,離這權力的中心遠遠的,正胡思亂想間。沒注意鴻臚寺傳哭的號令居然停了,也沒注意一行人已經停在她麵前,直到一個聲音響起:
“夫人可是忠勇伯夫人莊氏惟娉?”
惟娉從遐思中驚醒,未及答話。便快速打量了一番麵前的這些人。一個持拂力士,兩個尚宮,身後又有一幫宮娥和侍者。看打頭三人的服飾,品級都是後宮中最高的,三個人的腰杆都挺得筆直,麵貌都不年輕了。總有五十上下。再看在大殿中的貴夫人們,都還跪著,震驚地看著這邊。從眾人當中看過去,還可以看到莊夫疑惑的凝眉和黎夫人恐怖的臉。
惟娉不敢怠慢,施了個半禮,道:“正是。”
那中年力士一甩佛塵,端正著臉道:“太皇太後宣召忠勇伯夫人覲見。”
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後居然召見她小小的伯爵夫人!惟娉心裏一驚,怕是與昨日發生的事有關……惟娉隻是略一遲疑,知道推不掉,便道:“有勞力士與兩位姑姑代為引路。”
那一行人將惟娉圍在中間,眼光都不曾向跪在殿中的貴夫人們掃一眼,抬腳向外走去。
殿中的貴夫人們均覺詫異,這忠勇伯夫人竟然在不到十二個時辰間,被兩次招入後宮,此次居然是太皇太後……那鐵血的太皇太後,招一個伯爵夫人覲見卻是為何?眾人心裏疑慮,卻都不知所以。
黎夫人看著惟娉蓮步姍姍而行,看著那嬌俏的背影,她忽然想到,昨日中午,也是惟娉被接到宮中,然後就發生了那些事……冷汗立即的順著毛孔一齊湧了出來,她卻不敢再想下去了。
殿外早備好香車,一行人擁著惟娉來到車前。惟娉注意到潘紫在這行人之外,焦急地看著她,卻無法上前一步。宮娥扶了惟娉上車。或許,再也見不到潘紫了,也……見不到東方熠了。登車時惟娉冒出這樣的念頭。
香車轆轆在後宮的窄巷中穿行。不一時到了天頤宮門外。
惟娉在宮外下車,鑒於宮中的規矩,她也不好多看,低著頭在宮人的帶領下向前走。隻覺得這天頤宮很大,院子裏種植著一片片修竹,時有錦雞異鳥於竹葉間鳴唱;五步一侍,十步一崗地著人,卻不聞人聲。莊嚴肅穆美如仙宮,卻終歸少了些紅塵熱鬧的人氣。
行了一盞茶的功夫,終於登堂入室。惟娉就聽在她前麵引路的尚宮道:“太皇太後,忠勇伯夫人到了。”
一個威嚴而蒼老的聲音嗯了一聲。
惟娉身前的兩個尚宮閃到一旁。惟娉振袖抬手,施禮如儀地在緙絲牡丹鳳凰的地毯下跪拜下去,“拜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喜悅安樂。”
頭上傳來那個威嚴蒼老的聲音:“抬起頭來。”
惟娉慢慢抬頭,就見一個瘦如枯竹的老婦人坐在一把高椅上,灰衣常服無一絲紋飾,灰白的發挽著一個小發卷,頭上也沒戴飾物,隻額頭上勒了一道碧玉鑲嵌繡白牡丹的抹額,那衣飾打扮素淨之極,並不如尋常富家的內眷華貴。身邊圍侍的人卻個個華衣錦服,插珠帶寶,可被老婦一襯,富貴錦繡都成了紅塵俗物。
這老婦人好大的氣勢。
老婦人臉瘦得見棱見角,鼻子高突,唇色蒼白,一雙眼睛卻烱烱有神,如鷹如狼地盯著惟娉看。
惟娉這下知道皇帝那雙精光銳利的眼睛得自於誰了,分明就是這位老婦人的遺傳。(未完待續。)
鼎國公東方軒和世子東方渁還好,不論心裏做何想,表麵上還是一如往昔,照樣上朝入衙。
黎夫人晨起,就覺得身子發飄,頭發沉,一陣陣驚意從心底升起,竟然有不能支撐之態,原想稱病不去宮中祭喪,又怕皇家怪罪,雖說放過東方家不殺,卻也沒出言撫慰,到底聖心難測,還是萬分小心為是,說不得黎夫人強撐了起身,收拾整齊,準備去宮中祭喪,又怕二兒媳年輕不曉事稱病不出,忙打發身邊的吳氏去催。
吳氏還沒出二門,就見惟娉扶著潘紫的手過來了,穿戴整齊,儀態從容,並無驚魂未定之色。吳氏就想,這位二夫人看著嬌嬌弱弱,美豔滴滴,卻是個心胸堅強的,受了昨日那場驚嚇,居然沒事人一樣。
她不知道惟娉自小和父兄逃亡時遇到的危險有比昨日還厲害十分的,又有從東夏國逃亡的經曆,心裏承受壓力的強度也早在那時練出來了。隻是惟娉到底還記厭黎夫人不顧念東方熠的無情,對黎夫人隻草草一禮,板著嬌豔的小臉兒,翻卷濃密的長睫遮了明媚的眸子,一眼也不看黎夫人,更是緊閉著嫩汪汪的紅唇不發一言。
黎夫人雖惱惟娉無禮,心裏也知道昨天自己過份了,心裏略有愧疚,也不便發做責備惟娉,婆媳二人竟然相安無事地各自上了車,在國公府護衛護關下向皇宮而去。
到了皇宮,黎夫人下車,遇見的夫人們都相視含笑打招呼,與往昔並無不同,連皇後的早訓也與往日一樣。並沒多看國公府的女眷一眼,也沒冷落著……黎夫人和惟娉驚異地發現,昨日國公府被封府險被滿門抄斬的事,竟然無人知曉。
黎夫人第一時間裏高興起來。國公府的麵子總算保住了。
惟娉卻心中生寒。如果不是昨夜皇帝醒來,偌大的國公府連帶著府中千餘人就會於今晨悄無聲息地消失……權勢濤天又如何,也不過是帝王腳下的一隻螻蟻,生死皆在其一念間。她竟然可笑地以為帝王行事也要考慮後果,也要顧忌權力的平衡。原來,強勢的皇權麵前,根本就無顧忌,也不在意後果!
站在一旁看著那些頭戴花釵寶鈿,身穿翟衣的貴夫人們隨著鴻臚寺傳哭的號令或哭泣或跪拜,惟娉竟然生出又恐怖又好笑之感。何隻生死由他人,即是喜樂也是聽人號令,竟是半點不自由,還不如庶民百姓,天高皇帝遠。沒有兵亂時,也可安居樂業……
惟娉心裏生出一股衝動,隻想離開這裏,盡快離開這裏,找到東方熠,無妻二人遠走高飛,離這些人,離這皇城,離這權力的中心遠遠的,正胡思亂想間。沒注意鴻臚寺傳哭的號令居然停了,也沒注意一行人已經停在她麵前,直到一個聲音響起:
“夫人可是忠勇伯夫人莊氏惟娉?”
惟娉從遐思中驚醒,未及答話。便快速打量了一番麵前的這些人。一個持拂力士,兩個尚宮,身後又有一幫宮娥和侍者。看打頭三人的服飾,品級都是後宮中最高的,三個人的腰杆都挺得筆直,麵貌都不年輕了。總有五十上下。再看在大殿中的貴夫人們,都還跪著,震驚地看著這邊。從眾人當中看過去,還可以看到莊夫疑惑的凝眉和黎夫人恐怖的臉。
惟娉不敢怠慢,施了個半禮,道:“正是。”
那中年力士一甩佛塵,端正著臉道:“太皇太後宣召忠勇伯夫人覲見。”
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後居然召見她小小的伯爵夫人!惟娉心裏一驚,怕是與昨日發生的事有關……惟娉隻是略一遲疑,知道推不掉,便道:“有勞力士與兩位姑姑代為引路。”
那一行人將惟娉圍在中間,眼光都不曾向跪在殿中的貴夫人們掃一眼,抬腳向外走去。
殿中的貴夫人們均覺詫異,這忠勇伯夫人竟然在不到十二個時辰間,被兩次招入後宮,此次居然是太皇太後……那鐵血的太皇太後,招一個伯爵夫人覲見卻是為何?眾人心裏疑慮,卻都不知所以。
黎夫人看著惟娉蓮步姍姍而行,看著那嬌俏的背影,她忽然想到,昨日中午,也是惟娉被接到宮中,然後就發生了那些事……冷汗立即的順著毛孔一齊湧了出來,她卻不敢再想下去了。
殿外早備好香車,一行人擁著惟娉來到車前。惟娉注意到潘紫在這行人之外,焦急地看著她,卻無法上前一步。宮娥扶了惟娉上車。或許,再也見不到潘紫了,也……見不到東方熠了。登車時惟娉冒出這樣的念頭。
香車轆轆在後宮的窄巷中穿行。不一時到了天頤宮門外。
惟娉在宮外下車,鑒於宮中的規矩,她也不好多看,低著頭在宮人的帶領下向前走。隻覺得這天頤宮很大,院子裏種植著一片片修竹,時有錦雞異鳥於竹葉間鳴唱;五步一侍,十步一崗地著人,卻不聞人聲。莊嚴肅穆美如仙宮,卻終歸少了些紅塵熱鬧的人氣。
行了一盞茶的功夫,終於登堂入室。惟娉就聽在她前麵引路的尚宮道:“太皇太後,忠勇伯夫人到了。”
一個威嚴而蒼老的聲音嗯了一聲。
惟娉身前的兩個尚宮閃到一旁。惟娉振袖抬手,施禮如儀地在緙絲牡丹鳳凰的地毯下跪拜下去,“拜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喜悅安樂。”
頭上傳來那個威嚴蒼老的聲音:“抬起頭來。”
惟娉慢慢抬頭,就見一個瘦如枯竹的老婦人坐在一把高椅上,灰衣常服無一絲紋飾,灰白的發挽著一個小發卷,頭上也沒戴飾物,隻額頭上勒了一道碧玉鑲嵌繡白牡丹的抹額,那衣飾打扮素淨之極,並不如尋常富家的內眷華貴。身邊圍侍的人卻個個華衣錦服,插珠帶寶,可被老婦一襯,富貴錦繡都成了紅塵俗物。
這老婦人好大的氣勢。
老婦人臉瘦得見棱見角,鼻子高突,唇色蒼白,一雙眼睛卻烱烱有神,如鷹如狼地盯著惟娉看。
惟娉這下知道皇帝那雙精光銳利的眼睛得自於誰了,分明就是這位老婦人的遺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