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平靜
重生之農女的幸福人生 作者:藕圓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夫妻兩個膩歪了半天,眼看都要半夜了,仲子敬才依依不舍的放過了王麗,讓她去休息了。
等到王麗腳步輕飄飄的上樓休息了,羅琴才打開門探頭看了看,正好看到仲父也從書房裏出來。
“這兩個孩子,聊起天來,都不看看現在都幾點了。”
羅琴有點不高興,平常都是早早就休息了的,早知道今天會這樣,她肯定早就趕著老頭子回房休息了。
“行了,孩子們又不是故意的,早點睡吧。”
仲父背著手,進房間睡了。
羅琴想想,確實不能怪這兩個孩子,於是搖搖頭,也進房間休息去了。
睡著前還跟仲父說:“我看,在樓上也裝一台電話好了,省的以後他們小兩口說話不方便,咱們老的夾在裏頭也不自在。”
之後的日子,過的很是平穩。
仲父照常上下班,隻是到了周末,待在家裏的時間多了許多,連婆婆與朋友們的交往也少了。
以往一個星期裏,總有一半的時間,王麗會跟著婆婆在外頭拜訪,現在,連著大半個月了,羅琴也沒出去見過誰。
前段時間羅琴終於找人買了台縫紉機回來,就安放在樓上王麗臥室隔壁的房間裏。
那間房間本來是間小書房,因為麵積太小了,人一多就轉不過身,仲子敬姐弟都更喜歡使用樓下仲父的書房,就一直閑置著。
現在王麗看書又習慣在自己房間裏看,家裏平時又沒有其他人,這間房間現在正好收拾出來給王麗日常縫紉用。
王麗看看書房,確實挺小的。不過,安放一台縫紉機和一張大長桌還是綽綽有餘的,安放完了,還能擺個架子,放置布匹以及製作好的衣服。
等到安放完了,王麗一會摸摸縫紉機,一會比劃比劃大長桌。又打量打量架子。高興的謝過羅琴:“媽,這裏真的都給我一個人用嗎?真是太好了!”
羅琴看王麗高興的樣子,心裏也很舒服。
沒有誰願意看到自己精心的安排落不到個好字。
“這裏還是小了點。阿麗你喜歡就好。”
王麗笑的眯了眼:“媽,這間房間光線多好啊,我最喜歡了。”
又翻翻架子上擺放的兩匹青色的呢料:“媽,這上半年也能買到呢料嗎?這料子摸起來可真舒服啊。”
羅琴笑著說:“這是以前你大姐拿過來的。我和你爸年紀大了,冬天也冷。就懶得拿去讓裁縫做了,現在家裏有你,就拿過來了。”
王麗上下看了看羅琴,又抱起一匹呢料。想要抱到羅琴身邊比劃一下,可她這動作嚇得羅琴連忙製止:“阿麗,你別動。這料子一整匹十好幾斤重,你可別扭了腰了啊。”
王麗看羅琴緊張的樣子。想起來現在不是在屋裏,連忙放下呢料,摸摸腰說:“媽,我這不是一下子忘了嗎,你別擔心,我好的很。”
她心說,這也就是在城裏了,要是在鄉下屋裏,懷孕算什麽?就算是懷孕七八個月了,還不是一樣要上工,一樣要割稻插秧挑擔子的,誰家的媳婦都是這麽過來的,而且每隔個幾年,就能聽說誰誰家的上工的時候把孩子生在了田裏了。
這個年代,農村的婦女生育後也沒多少時間休息的,經常是在床上躺三天休息休息,然後照樣又起來幹活了,不到半個月,就能繼續上工掙工分,至於坐月子,那是城裏人才有的享受。
她這邊想的多,那邊羅琴已經板了臉訓她:“阿麗,你現在可不比往常,你是有身子的人了,平時可不能再這麽毛手毛腳的,這要是扭了腰動了胎氣可怎麽辦?女人這身子骨,懷孕的時候養不好,以後生產的時候可是要吃苦頭的。”
王麗沒想到羅琴說的是這個,她還以為她關心的是不能傷到她肚子裏的孩子呢。
她紅著臉低頭感動的說:“媽,謝謝你,我以後會注意的。”
很快她又摸著呢料親熱的對羅琴說:“媽,你看這青色的呢料,你和爸要是一人做一件外套多好看啊,天氣剛開始冷的時候穿,又精神,又保暖,我給你們一人裁一件吧。”
不等羅琴拒絕:“媽~我都沒能孝敬你們什麽,就讓我做兩件衣服孝敬你們吧。”
她說話的時候尾聲拉的老長的,很有一股撒嬌的味道,羅琴連生了三個女兒,可這三個女兒都在部隊裏長大,一個比一個還要英朗,哪裏會在她麵前撒嬌?
現在聽了王麗這話,心裏就舒服的跟在熱水裏泡過一樣,笑眯眯的說:“你做是可以,但是不能累著了。”
王麗連連點頭,肚子裏還有個孩子呢,她怎麽可能做事不顧孩子的安危。
她就天天的上午看書,下午到縫紉間裏做一個小時,然後出去和羅琴在大院裏散散步,遇到人了,就停下來說說話。
等到她懷孕滿了三個月了,羅琴就開始在外頭宣揚她兒媳婦進門就懷孕的事了。
“……是啊,我那兒媳婦進門就懷上了,什麽?早不說,哎,還不是怕孩子小,嚇著了,這滿了三個月了,孩子也穩定了,不就跟大家說了麽。”
羅琴現在是在大院裏遇到一個人,就要跟人說說她要抱孫子的話,很快,原本隻有交好的少部分人家知道的事情,滿大院全都知道了。
有那兒媳婦結婚好幾年都沒能抱上孫子的就酸溜溜的當麵恭喜,背後回家對著兒媳婦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指桑罵槐,委屈得兒媳婦含著眼淚跑來找王麗的麻煩,被王麗給頂回去了:“又不是我讓你婆婆找你麻煩的,你跑來找我做什麽?”
現在王麗可是越來越硬氣了,她背後有公婆丈夫挺著呢。
她這段時間跟著羅琴也看清楚了,大院裏並不是人人都像她這麽幸運,婆家人待她和氣,也並不是個個都腦子清楚,在外頭知道該說什麽,該做什麽。
這裏的人,比她多的,也就是從小就能接觸到上層的消息,又耳濡目染的早早掌握了對外交際該有的態度。
可是這些東西都是後天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到的,而先天就缺乏的,可就沒辦法了。
比如說,腦子不清楚。(未完待續)
等到王麗腳步輕飄飄的上樓休息了,羅琴才打開門探頭看了看,正好看到仲父也從書房裏出來。
“這兩個孩子,聊起天來,都不看看現在都幾點了。”
羅琴有點不高興,平常都是早早就休息了的,早知道今天會這樣,她肯定早就趕著老頭子回房休息了。
“行了,孩子們又不是故意的,早點睡吧。”
仲父背著手,進房間睡了。
羅琴想想,確實不能怪這兩個孩子,於是搖搖頭,也進房間休息去了。
睡著前還跟仲父說:“我看,在樓上也裝一台電話好了,省的以後他們小兩口說話不方便,咱們老的夾在裏頭也不自在。”
之後的日子,過的很是平穩。
仲父照常上下班,隻是到了周末,待在家裏的時間多了許多,連婆婆與朋友們的交往也少了。
以往一個星期裏,總有一半的時間,王麗會跟著婆婆在外頭拜訪,現在,連著大半個月了,羅琴也沒出去見過誰。
前段時間羅琴終於找人買了台縫紉機回來,就安放在樓上王麗臥室隔壁的房間裏。
那間房間本來是間小書房,因為麵積太小了,人一多就轉不過身,仲子敬姐弟都更喜歡使用樓下仲父的書房,就一直閑置著。
現在王麗看書又習慣在自己房間裏看,家裏平時又沒有其他人,這間房間現在正好收拾出來給王麗日常縫紉用。
王麗看看書房,確實挺小的。不過,安放一台縫紉機和一張大長桌還是綽綽有餘的,安放完了,還能擺個架子,放置布匹以及製作好的衣服。
等到安放完了,王麗一會摸摸縫紉機,一會比劃比劃大長桌。又打量打量架子。高興的謝過羅琴:“媽,這裏真的都給我一個人用嗎?真是太好了!”
羅琴看王麗高興的樣子,心裏也很舒服。
沒有誰願意看到自己精心的安排落不到個好字。
“這裏還是小了點。阿麗你喜歡就好。”
王麗笑的眯了眼:“媽,這間房間光線多好啊,我最喜歡了。”
又翻翻架子上擺放的兩匹青色的呢料:“媽,這上半年也能買到呢料嗎?這料子摸起來可真舒服啊。”
羅琴笑著說:“這是以前你大姐拿過來的。我和你爸年紀大了,冬天也冷。就懶得拿去讓裁縫做了,現在家裏有你,就拿過來了。”
王麗上下看了看羅琴,又抱起一匹呢料。想要抱到羅琴身邊比劃一下,可她這動作嚇得羅琴連忙製止:“阿麗,你別動。這料子一整匹十好幾斤重,你可別扭了腰了啊。”
王麗看羅琴緊張的樣子。想起來現在不是在屋裏,連忙放下呢料,摸摸腰說:“媽,我這不是一下子忘了嗎,你別擔心,我好的很。”
她心說,這也就是在城裏了,要是在鄉下屋裏,懷孕算什麽?就算是懷孕七八個月了,還不是一樣要上工,一樣要割稻插秧挑擔子的,誰家的媳婦都是這麽過來的,而且每隔個幾年,就能聽說誰誰家的上工的時候把孩子生在了田裏了。
這個年代,農村的婦女生育後也沒多少時間休息的,經常是在床上躺三天休息休息,然後照樣又起來幹活了,不到半個月,就能繼續上工掙工分,至於坐月子,那是城裏人才有的享受。
她這邊想的多,那邊羅琴已經板了臉訓她:“阿麗,你現在可不比往常,你是有身子的人了,平時可不能再這麽毛手毛腳的,這要是扭了腰動了胎氣可怎麽辦?女人這身子骨,懷孕的時候養不好,以後生產的時候可是要吃苦頭的。”
王麗沒想到羅琴說的是這個,她還以為她關心的是不能傷到她肚子裏的孩子呢。
她紅著臉低頭感動的說:“媽,謝謝你,我以後會注意的。”
很快她又摸著呢料親熱的對羅琴說:“媽,你看這青色的呢料,你和爸要是一人做一件外套多好看啊,天氣剛開始冷的時候穿,又精神,又保暖,我給你們一人裁一件吧。”
不等羅琴拒絕:“媽~我都沒能孝敬你們什麽,就讓我做兩件衣服孝敬你們吧。”
她說話的時候尾聲拉的老長的,很有一股撒嬌的味道,羅琴連生了三個女兒,可這三個女兒都在部隊裏長大,一個比一個還要英朗,哪裏會在她麵前撒嬌?
現在聽了王麗這話,心裏就舒服的跟在熱水裏泡過一樣,笑眯眯的說:“你做是可以,但是不能累著了。”
王麗連連點頭,肚子裏還有個孩子呢,她怎麽可能做事不顧孩子的安危。
她就天天的上午看書,下午到縫紉間裏做一個小時,然後出去和羅琴在大院裏散散步,遇到人了,就停下來說說話。
等到她懷孕滿了三個月了,羅琴就開始在外頭宣揚她兒媳婦進門就懷孕的事了。
“……是啊,我那兒媳婦進門就懷上了,什麽?早不說,哎,還不是怕孩子小,嚇著了,這滿了三個月了,孩子也穩定了,不就跟大家說了麽。”
羅琴現在是在大院裏遇到一個人,就要跟人說說她要抱孫子的話,很快,原本隻有交好的少部分人家知道的事情,滿大院全都知道了。
有那兒媳婦結婚好幾年都沒能抱上孫子的就酸溜溜的當麵恭喜,背後回家對著兒媳婦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指桑罵槐,委屈得兒媳婦含著眼淚跑來找王麗的麻煩,被王麗給頂回去了:“又不是我讓你婆婆找你麻煩的,你跑來找我做什麽?”
現在王麗可是越來越硬氣了,她背後有公婆丈夫挺著呢。
她這段時間跟著羅琴也看清楚了,大院裏並不是人人都像她這麽幸運,婆家人待她和氣,也並不是個個都腦子清楚,在外頭知道該說什麽,該做什麽。
這裏的人,比她多的,也就是從小就能接觸到上層的消息,又耳濡目染的早早掌握了對外交際該有的態度。
可是這些東西都是後天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到的,而先天就缺乏的,可就沒辦法了。
比如說,腦子不清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