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錦州城城門正要緩緩關上。城頭的大紅燈籠也已經diǎn亮,這時候依稀飛來一騎。城上哨兵定睛一看,是前方斥候,趕緊扯著嗓子喊道:“開城門!”


    斥候氣喘籲籲地喊道:“前方敵情,建奴三萬大軍來犯淩河城!”他的馬跑得太快,一下翻到在城門口,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斥候來不及顧及,和守衛一起前去稟報。


    沒過多久,錦州總兵吳襄拿著一封他大舅子的書信,臉色難看。“五萬,建奴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拿下淩河城。我那大舅子有危險了。”他沉思良久,臉上焦慮萬分,眉毛都糾結在一起。


    “不對!”吳襄瞳孔一縮,“不是說三萬金兵嗎?怎麽密信中寫的是五萬?”


    宋偉道:“總兵大人,莫非這情報有誤?要不要派探子去偵查一番?”


    “報!建奴兩萬大軍陳兵大淩河!”聲音從門外傳來。


    吳襄瞳孔一縮,趕緊走到地圖旁。“三萬正麵進攻,兩萬阻斷後方支援,皇太極果然好手段!好在我那老丈人有先見之明,調集了一萬關寧鐵騎,死守淩河城,那皇太極應該不會強攻。”


    宋偉diǎndiǎn頭道:“看著架勢,八成是要圍城打援。不過這情報兩個時辰前傳來的,祖總兵怎知會有五萬精兵,而不是三萬?”宋偉心思縝密,看出了這密信之中的疏漏之處。


    吳襄低頭繼續看下去,不由吃驚道說不出話來,兩隻手顫抖著,差diǎn連信紙都拿不住。一旁的宋偉目光一凝,道:“總兵大人,怎麽……”


    “大……大……淩河城的,竟然不是關寧鐵騎!那一萬精兵,竟然被安置在了廣寧中屯衛!”


    “什麽?”宋偉一驚,那關寧鐵騎怎麽可能在祖大成那邊?明明是看著那一萬關寧鐵騎出城的。


    吳襄繼續看下去,把整封密信讀完。連呼吸都不敢大出一口,完全是屏息凝視的狀態下,看完了一整封信。“李代桃僵,好一個李代桃僵!”


    “總兵大人這是何意?那一萬關寧鐵騎不再大淩河鎮守,那淩河城還保得住?”宋偉不解地問道。


    吳襄抬起頭,看了眼城頭的大明旗,道:“你認為,這淩河城中是一萬關寧鐵騎,還是一萬征兵,效果有差嗎?”


    “難道祖將軍提前就未卜先知了?如此貿然之舉,也太危險了吧?”宋偉驚駭道。


    吳襄搖搖頭,道:“這不像是我那大舅子的手筆。”


    “難道是孫老帥?”


    吳襄依舊搖頭,道:“這樣的險棋,不像這兩人所為,倒像是一個初露崢嶸的帥才所為。看來我那大舅子身邊多了一位高人。五萬金兵,我大明還真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在淩河城守下來。與其被人甕中捉鱉,不如先發製人,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招險棋,看上去險象環生,實則是險中求穩,即使淩河城全軍覆沒,我大明精銳得以保全。我真是越來越好奇,這一招是誰想出來的。”


    宋偉眉頭緊皺,道:“如果是這樣,那祖將軍不是必死無疑了?”在他看來,連一萬大明精銳都守不住的淩河城,如今就剩下那一萬雜牌軍,還怎麽守?


    “看看吧。看完記得燒了。”吳襄將密信交給宋偉,隨後走出房門。


    宋偉狐疑地接過密信,“這……”他已經說不出話,這計劃……太冒險了吧?


    吳襄雙手負背,站在門外自歎道:“不管淩河城一戰是勝是負,都將是一場千古難忘的血戰。”


    三萬金兵安營紮寨,井然有序安頓下來。營帳之中,八旗旗主,幾個貝勒還有蒙古可汗圍坐在一起。


    “怎麽樣,消息打探清楚了嗎?”


    “估摸地差不多了。一萬關寧鐵騎,兩萬民工。加起來才和我們這一路人馬相當。按我說,直接攻城,殺他娘的。”三貝勒揮勢喝道。


    “太魯莽了。我們女真和蒙古的兒郎,馬上功夫一流,要是遊騎作戰,也隻有那關寧鐵騎可以相較量。如今他們被我等困在城中,後方支援又被切斷。我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圍城打援。”皇太極道,“諸位意下如何?”


    幾位旗主、可汗紛紛diǎn頭,道:“天聰汗果然英明。我等本就不擅長攻城,何況那城牆我看上去就感覺古怪,明晃晃地,不知道是用什麽築成的。這樣圍城打援,把他們餓死在城中,我等也不會傷亡太大。如此甚好!”


    “哈哈,那就這麽定了。明日吩咐八旗子弟,在城周圍挖四道壕溝,再築起一尺高的土牆,我倒要看看,他祖大壽還能撐多久!”皇太極拿起桌上的羊奶,“來,我等以奶代酒,幹了!”


    “幹了!”


    “幹了!”


    唯獨莽古爾泰,臉色陰晴不定,有些怨恨地捏著手中的那杯羊奶。臂腕上的青筋如虯龍般蠕動著。


    夜色涼如水,入秋之後,更加明顯。站在城頭的楊帆看著那星星diǎndiǎn的千帳燈,不覺有些悵然,他不知道自己做得對還是錯,不知道這次會死多少人。但他知道一diǎn,那就是這次,大明的將士不會吃人,不會吃大明的子民。要麽戰死,要麽站在勝利地巔峰,將大明旗插在敵人的屍堆上。


    “想什麽呢?”祖大壽走上城頭。


    楊帆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就這麽站著。“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麽要打仗?”


    祖大壽將那碗黍米粥放到楊帆麵前,“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下去。”


    “難道就不能和平共處嗎?”楊帆問道,這是問祖大壽,也是在問自己。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戰爭,沒有一個世紀是和平、寧靜的,即使在二十一世紀,戰火也是未斷過。


    祖大壽雙手負背,道:“楊子,我知道你看不慣死亡。在順天府下,我殺了那敗類的時候,我就從你眼睛之中看出來了。你對於死亡很抗拒,但我要告訴你,和平最好的方式,那便是消滅敵人,這樣就和平了。”


    楊帆臉色慘白地呢喃道:“和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消滅敵人……和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消滅敵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明大黃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軍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軍事並收藏漢明大黃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