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的黑了下來,就連鳥雀們也都返窩了,而李文遠卻依然沒有回來。
李王氏將繡活做了個差不多之後,祝福了兩姐弟去屋裏呆著,畢竟雖然是夏天,可當黑天到來之後蚊蟲還是會一團團的飛了出來。
為了避免兩個小家夥無辜喂了蚊蟲,李王氏早早的將屋裏的蚊蟲拿了衣裳趕了一遍後,放下了門簾來。
奈何依然還是會有漏網之蚊,李王氏也隻好讓小石頭又吃了一會母乳的同時,讓妞寶兒在房間繼續聽聲打蚊。
妞寶兒自然是聽話的,而且她如今也已經重新從執掌八十九歲老太的身體習慣起了這具充滿了生命力的身體。
妞寶兒隻要想起來,這可憐的小丫頭才八歲就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魂魄,隻為了換取一世的安居樂業一家人,便被她的小小年紀就如此無私而感動。
因此,每當李王氏吩咐了自己事情時,妞寶兒幹起來絕對是十分的痛快。
小石頭同妞寶兒在屋裏打蚊蟲玩的時候,李王氏便去了廚房準備晚飯。
雖然說隻是簡單的米湯一鍋,再加上專門給兩個孩子準備剝皮的煮雞蛋,倒也是不錯的。
妞寶兒瞧著家裏的一切,便通過神識跟管家寧希進行了聯係,因此妞寶兒按照市場價格花費了一百個綁定金幣,獲取到了前往個人倉庫帶回現實世界的權限。
隻不過,按照王主空間的規定,但凡是王主空間裏所購買到的東西在個人倉庫之中的話,原主人不得將這些帶到現實世界的東西進行任何他用!
因此,妞寶兒隻是拿了一瓶總共二十顆飽食丹就返回了現實世界。
至於看到妞寶兒前腳消失後腳又出現在原地的小石頭,因著年齡還太小的關係,是不會記得這一幕的。
因著家裏已經敗落下來的關係,原本老宅子的許多房屋都早已每逢下雨就漏水的存在。
再加上李家在當地本就跟王家一般都是外鄉人的關係,因此平日裏平日裏是不會有客人上門來走動串門的。
為了方便,也為了保護一些還能用的東西被耗子之類的東西所沾染上贓物。李王氏將一些本是在大廳裏的飯桌碗筷之類的全部的搬到了主臥的外間裏
這飽食丹可是個好東西,據稱是修仙界的人拿了不少的靈草仙物煉製出來的,別瞧著外表是黑不溜秋的存在,可是隻要吃下一顆。那麽一個月裏便不需要在吃什麽充饑之物了!
如此一來,一個月下來便也可以節省下不少的糧食和錢財。
而弟弟小石頭正是年齡小的時候,由著飽食丹的功效,相信可要比每天一個煮雞蛋來得更有營養和全麵的。
想到此處,妞寶兒將其中的六粒飽食丹倒出之後。親眼瞧著弟弟石頭乖巧的當了糖豆吃下後,自己這才也拿出來了六顆飽食丹吞進了肚子裏。
原本著妞寶兒是想教小石頭撒謊,就說這些丹藥是白胡子老頭送給他們的,可是轉念一想又決定了下來,這樣的謊話自己撒就好了,反正自己也不到四歲,沒有必要再把小石頭牽扯進來學騙人的。
想明白之後,妞寶兒交代了小石頭老老實實的呆在這裏玩墜鈴後,便拿著剩下的八粒飽食丹興奮的跑去了廚房。
廚房之中,李王氏還在點火。之因著今日裏的柴微微有點潮濕的關係,因此嗆出來了很多的煙的同時,也叫李王氏在裏麵一陣的咳嗽起來。
“娘!娘!咳咳咳!”妞寶兒剛剛拿著瓷瓶衝進了廚房之中,興奮勁便被廚房裏的濃煙所衝散了。
李王氏一瞧妞寶兒進來了,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活,將妞寶兒急急地帶出了廚房裏。
一直到離開廚房有段距離不在嗅到嗆人的煙味之後,李王氏這才緊緊地蹲了下來,仔細瞧著妞寶兒有沒有被嗆到的同時,詢問出聲道:“妞寶兒,你沒嗆到喉嚨吧?好端端的你怎麽跑來廚房了?為什麽不在屋裏照顧弟弟呢?”
李王氏是知道的。自家的妞寶兒想來嗓子不好,因此,李王氏最是擔心妞寶兒會被煙嗆到之後再次引發了舊疾。
也正是如此的關係,平日裏隻要是做飯。李王氏就絕對不會允許妞寶兒進廚房的。
妞寶兒平日裏也十分的聽話,很少叫自己像今日裏這般的不省心過,李王氏一想到女兒如此的反常行徑,連忙將妞寶兒拉到懷裏仔細查看了一番,間沒有什麽毛病發生之後這才鬆了口氣。
“娘,妞寶兒和小石頭剛才在房子裏看到白胡子老爺爺了!白胡子老爺爺有給了聽話的小石頭和妞寶兒一整瓶的這東西!。妞寶兒和小石頭都吃了六粒了,還剩下八粒,娘全吃!”妞寶兒說著揚了揚手中的青花小瓷瓶,並乖巧的將東西遞到了愣在原地中的李王氏手中。
“白胡子老爺爺?小石頭還在裏麵?”李王氏一聽,愣了下子,不會是家裏有人牙子趁著自己不在屋裏,要偷了小石頭去賣吧?
想到此處,李王氏連忙將妞寶兒抱起,快速的朝著主屋跑去,一路疾聲道:“小石頭!小石頭!”
妞寶兒也才四歲,小石頭若是真的被人牙子騙走了,李王氏自然是怨不得妞寶兒的,畢竟妞寶兒也隻有四歲,她哪裏會懂的什麽人牙子的厲害處?那可是會叫她們姐弟倆從此天涯兩隔呢?
“娘?弟弟在玩墜鈴呢,白胡子老爺爺走了之後,我才去找你的呢!”妞寶兒總算是明白李王氏為何剛才如此反常了,連忙在李王氏疾奔的懷裏一陣的解釋。
難不成李王氏以為自己碰到人販子了,被人拿了糖來哄忽悠走了小石頭?
想到此處,妞寶兒笑出聲來,叫李王氏仔細聽墜鈴的獨特響音。
“叮鈴!叮鈴!”那墜鈴的聲音十分的悅耳和動聽。
聽李王氏提起過,這枚墜鈴可是有來頭的好東西!
據傳李家的傳家寶明麵上是那枚玉佩,可是真要論起價值來卻是這枚墜鈴!
隻不過,這件事兒確是李家的媳婦一輩口傳一輩的下來,至於原因,卻是李王氏也不知曉的。
李王氏隻知道,這枚墜鈴是李家祖上的某一代老祖宗所傳下來的,並交代了下去,李家墜鈴隻傳兒媳不傳兒,若無兒媳便要隔代傳給孫兒媳!
雖未的孫兒媳,自然是李家的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後,生下的兒子所娶回家門的新兒媳了。
據傳,墜鈴的秘密也是李家一脈誕生的原因,這些也都是李王氏在嫁給了李文遠多年之後生養下了小石頭時,由了鄰居家的嬸娘連同著上了鎖的盒子一塊送過來的。
瞧模樣,李文遠的親娘在臨死前,便已經背著李文遠把這件事兒給辦妥了。
否則,以李文遠的脾性,也定然是會拿了這祖傳下來的墜鈴一塊去抵押了銀子去賭坊翻本的。
因著家裏窮的叮當響了,就連當初給妞寶兒繡出來的花老虎也偷偷的被李文遠換成了二十個銅板。因此,當到了小石頭時,能夠玩的也隻是這枚在所有人眼裏都不值分文的一枚馬車鈴鐺了。
說起來,這枚馬車鈴鐺李文遠是記不得了,可是他卻還是記得家中早些年有馬車和車夫時,他最喜歡跟著母親上了馬車,就那麽趴在母親的腿上聽著叮鈴叮鈴的聲音在耳邊不斷響起。
一直到後來,李家破落,仆從遣散了,馬匹帶車也買了,那枚鈴鐺也被李文遠誤認為一同賣掉了。
可以說,那枚墜鈴的聲音就是李文遠的整個幼年時代裏最美好的記憶,因此,當李文遠瞧到兒子小石頭手中竟也有了一枚墜鈴玩後,壓根就沒有升起過什麽不靠譜的想法。
偶爾,李文遠偶爾贏了幾個銅板,心情有所開心時,還會回來拿了這墜鈴逗一逗小石頭。
奈何因著李王氏總是在旁邊瞧著,唯恐自己搶了兒子的墜鈴,叫李文遠十分的尷尬,因此後來倒也很少在碰這枚被李王氏當做了寶的墜鈴。
此刻,李王氏順著妞寶兒的提醒,再次聽到了熟悉的墜鈴聲響起和小石頭偶爾發出的一聲笑,這才鬆下了緊張到了極點的一口氣。
主房裏,李王氏全身虛脫的抱緊了妞寶兒和小石頭,直到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之後,這才將不知曉發生過什麽事情的小石頭給放開了,再次任由著這小東西玩耍起了墜鈴來。
“妞寶兒,你告訴娘,這些丹藥真是白胡子老爺爺給的?可是娘為什麽沒有瞧到家裏來人呢?”李王氏攔著妞寶兒詢問出聲。
“娘,白胡子老爺爺手一揮就騎著鶴在門口消失了呢,好像是飛上天了!”妞寶兒說的就像是真事一般,把李王氏給忽悠住了。
“你這傻孩子,怕是真的碰到神仙了!”李王氏歎息了一聲,也許女兒是真的見到了神仙吧?隻可惜神仙已經飛走了。
想到手上的丹藥,李王氏便倒出來了所有的丹藥,然後將小青花瓷瓶摔了個碎碎的。(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李王氏將繡活做了個差不多之後,祝福了兩姐弟去屋裏呆著,畢竟雖然是夏天,可當黑天到來之後蚊蟲還是會一團團的飛了出來。
為了避免兩個小家夥無辜喂了蚊蟲,李王氏早早的將屋裏的蚊蟲拿了衣裳趕了一遍後,放下了門簾來。
奈何依然還是會有漏網之蚊,李王氏也隻好讓小石頭又吃了一會母乳的同時,讓妞寶兒在房間繼續聽聲打蚊。
妞寶兒自然是聽話的,而且她如今也已經重新從執掌八十九歲老太的身體習慣起了這具充滿了生命力的身體。
妞寶兒隻要想起來,這可憐的小丫頭才八歲就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魂魄,隻為了換取一世的安居樂業一家人,便被她的小小年紀就如此無私而感動。
因此,每當李王氏吩咐了自己事情時,妞寶兒幹起來絕對是十分的痛快。
小石頭同妞寶兒在屋裏打蚊蟲玩的時候,李王氏便去了廚房準備晚飯。
雖然說隻是簡單的米湯一鍋,再加上專門給兩個孩子準備剝皮的煮雞蛋,倒也是不錯的。
妞寶兒瞧著家裏的一切,便通過神識跟管家寧希進行了聯係,因此妞寶兒按照市場價格花費了一百個綁定金幣,獲取到了前往個人倉庫帶回現實世界的權限。
隻不過,按照王主空間的規定,但凡是王主空間裏所購買到的東西在個人倉庫之中的話,原主人不得將這些帶到現實世界的東西進行任何他用!
因此,妞寶兒隻是拿了一瓶總共二十顆飽食丹就返回了現實世界。
至於看到妞寶兒前腳消失後腳又出現在原地的小石頭,因著年齡還太小的關係,是不會記得這一幕的。
因著家裏已經敗落下來的關係,原本老宅子的許多房屋都早已每逢下雨就漏水的存在。
再加上李家在當地本就跟王家一般都是外鄉人的關係,因此平日裏平日裏是不會有客人上門來走動串門的。
為了方便,也為了保護一些還能用的東西被耗子之類的東西所沾染上贓物。李王氏將一些本是在大廳裏的飯桌碗筷之類的全部的搬到了主臥的外間裏
這飽食丹可是個好東西,據稱是修仙界的人拿了不少的靈草仙物煉製出來的,別瞧著外表是黑不溜秋的存在,可是隻要吃下一顆。那麽一個月裏便不需要在吃什麽充饑之物了!
如此一來,一個月下來便也可以節省下不少的糧食和錢財。
而弟弟小石頭正是年齡小的時候,由著飽食丹的功效,相信可要比每天一個煮雞蛋來得更有營養和全麵的。
想到此處,妞寶兒將其中的六粒飽食丹倒出之後。親眼瞧著弟弟石頭乖巧的當了糖豆吃下後,自己這才也拿出來了六顆飽食丹吞進了肚子裏。
原本著妞寶兒是想教小石頭撒謊,就說這些丹藥是白胡子老頭送給他們的,可是轉念一想又決定了下來,這樣的謊話自己撒就好了,反正自己也不到四歲,沒有必要再把小石頭牽扯進來學騙人的。
想明白之後,妞寶兒交代了小石頭老老實實的呆在這裏玩墜鈴後,便拿著剩下的八粒飽食丹興奮的跑去了廚房。
廚房之中,李王氏還在點火。之因著今日裏的柴微微有點潮濕的關係,因此嗆出來了很多的煙的同時,也叫李王氏在裏麵一陣的咳嗽起來。
“娘!娘!咳咳咳!”妞寶兒剛剛拿著瓷瓶衝進了廚房之中,興奮勁便被廚房裏的濃煙所衝散了。
李王氏一瞧妞寶兒進來了,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活,將妞寶兒急急地帶出了廚房裏。
一直到離開廚房有段距離不在嗅到嗆人的煙味之後,李王氏這才緊緊地蹲了下來,仔細瞧著妞寶兒有沒有被嗆到的同時,詢問出聲道:“妞寶兒,你沒嗆到喉嚨吧?好端端的你怎麽跑來廚房了?為什麽不在屋裏照顧弟弟呢?”
李王氏是知道的。自家的妞寶兒想來嗓子不好,因此,李王氏最是擔心妞寶兒會被煙嗆到之後再次引發了舊疾。
也正是如此的關係,平日裏隻要是做飯。李王氏就絕對不會允許妞寶兒進廚房的。
妞寶兒平日裏也十分的聽話,很少叫自己像今日裏這般的不省心過,李王氏一想到女兒如此的反常行徑,連忙將妞寶兒拉到懷裏仔細查看了一番,間沒有什麽毛病發生之後這才鬆了口氣。
“娘,妞寶兒和小石頭剛才在房子裏看到白胡子老爺爺了!白胡子老爺爺有給了聽話的小石頭和妞寶兒一整瓶的這東西!。妞寶兒和小石頭都吃了六粒了,還剩下八粒,娘全吃!”妞寶兒說著揚了揚手中的青花小瓷瓶,並乖巧的將東西遞到了愣在原地中的李王氏手中。
“白胡子老爺爺?小石頭還在裏麵?”李王氏一聽,愣了下子,不會是家裏有人牙子趁著自己不在屋裏,要偷了小石頭去賣吧?
想到此處,李王氏連忙將妞寶兒抱起,快速的朝著主屋跑去,一路疾聲道:“小石頭!小石頭!”
妞寶兒也才四歲,小石頭若是真的被人牙子騙走了,李王氏自然是怨不得妞寶兒的,畢竟妞寶兒也隻有四歲,她哪裏會懂的什麽人牙子的厲害處?那可是會叫她們姐弟倆從此天涯兩隔呢?
“娘?弟弟在玩墜鈴呢,白胡子老爺爺走了之後,我才去找你的呢!”妞寶兒總算是明白李王氏為何剛才如此反常了,連忙在李王氏疾奔的懷裏一陣的解釋。
難不成李王氏以為自己碰到人販子了,被人拿了糖來哄忽悠走了小石頭?
想到此處,妞寶兒笑出聲來,叫李王氏仔細聽墜鈴的獨特響音。
“叮鈴!叮鈴!”那墜鈴的聲音十分的悅耳和動聽。
聽李王氏提起過,這枚墜鈴可是有來頭的好東西!
據傳李家的傳家寶明麵上是那枚玉佩,可是真要論起價值來卻是這枚墜鈴!
隻不過,這件事兒確是李家的媳婦一輩口傳一輩的下來,至於原因,卻是李王氏也不知曉的。
李王氏隻知道,這枚墜鈴是李家祖上的某一代老祖宗所傳下來的,並交代了下去,李家墜鈴隻傳兒媳不傳兒,若無兒媳便要隔代傳給孫兒媳!
雖未的孫兒媳,自然是李家的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後,生下的兒子所娶回家門的新兒媳了。
據傳,墜鈴的秘密也是李家一脈誕生的原因,這些也都是李王氏在嫁給了李文遠多年之後生養下了小石頭時,由了鄰居家的嬸娘連同著上了鎖的盒子一塊送過來的。
瞧模樣,李文遠的親娘在臨死前,便已經背著李文遠把這件事兒給辦妥了。
否則,以李文遠的脾性,也定然是會拿了這祖傳下來的墜鈴一塊去抵押了銀子去賭坊翻本的。
因著家裏窮的叮當響了,就連當初給妞寶兒繡出來的花老虎也偷偷的被李文遠換成了二十個銅板。因此,當到了小石頭時,能夠玩的也隻是這枚在所有人眼裏都不值分文的一枚馬車鈴鐺了。
說起來,這枚馬車鈴鐺李文遠是記不得了,可是他卻還是記得家中早些年有馬車和車夫時,他最喜歡跟著母親上了馬車,就那麽趴在母親的腿上聽著叮鈴叮鈴的聲音在耳邊不斷響起。
一直到後來,李家破落,仆從遣散了,馬匹帶車也買了,那枚鈴鐺也被李文遠誤認為一同賣掉了。
可以說,那枚墜鈴的聲音就是李文遠的整個幼年時代裏最美好的記憶,因此,當李文遠瞧到兒子小石頭手中竟也有了一枚墜鈴玩後,壓根就沒有升起過什麽不靠譜的想法。
偶爾,李文遠偶爾贏了幾個銅板,心情有所開心時,還會回來拿了這墜鈴逗一逗小石頭。
奈何因著李王氏總是在旁邊瞧著,唯恐自己搶了兒子的墜鈴,叫李文遠十分的尷尬,因此後來倒也很少在碰這枚被李王氏當做了寶的墜鈴。
此刻,李王氏順著妞寶兒的提醒,再次聽到了熟悉的墜鈴聲響起和小石頭偶爾發出的一聲笑,這才鬆下了緊張到了極點的一口氣。
主房裏,李王氏全身虛脫的抱緊了妞寶兒和小石頭,直到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之後,這才將不知曉發生過什麽事情的小石頭給放開了,再次任由著這小東西玩耍起了墜鈴來。
“妞寶兒,你告訴娘,這些丹藥真是白胡子老爺爺給的?可是娘為什麽沒有瞧到家裏來人呢?”李王氏攔著妞寶兒詢問出聲。
“娘,白胡子老爺爺手一揮就騎著鶴在門口消失了呢,好像是飛上天了!”妞寶兒說的就像是真事一般,把李王氏給忽悠住了。
“你這傻孩子,怕是真的碰到神仙了!”李王氏歎息了一聲,也許女兒是真的見到了神仙吧?隻可惜神仙已經飛走了。
想到手上的丹藥,李王氏便倒出來了所有的丹藥,然後將小青花瓷瓶摔了個碎碎的。(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