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蘇澤不在永樂城中,以往年節期間由蘇澤主持的郡公府宴會就取消了。


    但是陳留公主邀請了諸大臣的妻子們在永樂城設宴,這期間陳留公主將蘇澤的兒子蘇賢展示給眾官眷們,永樂城中一時充滿了對蘇澤繼承人“早慧”的稱讚聲。


    其實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哪裏能看出什麽早慧不早慧啊,這些話都是赴宴的功臣官員家眷們傳出來的。


    目的自然也是很簡單,那就是讓眾臣下看到蘇澤繼承人在永樂城,讓他們感覺到安心。


    任何一個集團,如果沒有繼承人都是讓人不安的。


    世子的大位已經定了,陳留公主也非常“大度”的,將安娘子和呂秀寧兩人也認作是蘇澤的妾室,將她們的女兒納入宗族,成為蘇澤的庶女。


    甚至陳留公主還貼心的將呂秀寧派往定州,讓她去貼身伺候蘇澤。


    其中安娘子的女兒是蘇澤的庶出長女,年紀最大,如今已經四歲了,到了咿呀學語的年紀了。


    蘇郡公突然多了兩個庶出的女兒,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整個永樂城官眷圈子的轟動。


    原因自然也很簡單,如今蘇澤的親族並不多,這兩個庶女,是那些想要進步大臣最好的聯姻對象!


    不過這種事情,普通的臣屬就不要想了,隻有那些功勞最大,追隨蘇澤最早的功臣們,才有機會迎娶蘇澤的女兒。


    政務堂從正月初一開始放假,因為是戰亂時候,所以隻休到初五。


    蘇綽難得在家休息,和妻子荀氏難得聊起了家常。


    荀氏也是出身世族,談吐優雅,兩人婚後也一直都是舉案齊眉,隻是也不知道是蘇綽過於繁忙,還是其他什麽原因,至今夫妻還有子嗣。


    荀氏也試圖給蘇綽納妾,但是都被蘇綽拒絕。


    蘇綽還提出要從兄長蘇亮那邊過繼一個兒子的想法,隻不過蘇亮生子也晚,長子去年才出生。


    要過繼也斷然沒有過繼嫡長子的說法,反正蘇氏也有後了,蘇綽倒是也不著急。


    這種亂世,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生孩子都晚。


    荀氏說道:“嫂嫂本來想要讓勉兒和封家結親的,但是現在似乎改變了主意。”


    嫂嫂就是蘇亮的妻子陸氏了,勉兒則是蘇亮去年才誕下的嫡長子蘇勉,而封家則是封述家了。


    封述的年紀其實和蘇亮差不多大,但是他妻子是公認的有福之人,至今已經誕下了三子二女。


    蘇綽搖頭說道:


    “和郡公結親也未必是什麽好事,駙馬都尉也不是這麽好當的,我看兄長未必願意。”


    荀氏也連連點頭,如果她能誕下一個兒子,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娶皇室貴女。


    當年大魏蘭陵公主的例子還在眼前呢!


    荀氏反駁說道:


    “咱們主母,還有去蜀中的南陽公主,不是很賢惠嗎?”


    蘇綽也不知道如何反駁,隻是說道:


    “主母是不同的。”


    荀氏想了想,好像陳留公主這樣的反而是異類,而且陳留公主幼時喪父,在皇室也未必感受到多少恩情。


    但是聽說蘇郡公十分寵愛這兩個女兒,怕是日後這個駙馬都尉難當。


    蘇綽又問道:“侯景的娘子年後就要待產了吧?”


    荀氏點點頭,他倒是有些奇怪,丈夫從來不關心這些女人之間的事情,竟然會對侯景家產子的事情這麽上心?


    蘇綽說道:


    “侯景獨在蜀中,要多多關照他的家人,這是讓他安心,也是讓郡公安心。”


    荀氏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她也是世家女,自然知道,自古以來,在外征討的大將總是會讓主君忌憚的。


    即使主君不忌憚,那眼紅嫉妒的臣子也會上眼藥。


    蘇綽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當年蘇澤就和群臣講過“猜疑鏈”的理論。


    隻要一方心存惡意,那無論什麽舉動都可以解釋為叛亂先兆,而一旦陷入到互相猜疑中,那局勢就會失控。


    當年伐蜀的鄧艾,鍾會,最後都不得善終。


    蘇澤給蘇綽的私信中,也說明他的態度,隻要侯景沒有異心,他是想要讓侯景善終的,畢竟蘇澤不是司馬昭,他的戰功是能壓得住侯景的。


    好在自從婚後,侯景沉穩了不少,他到了蜀中沒有學鄧艾的囂張跋扈,沒有委任過一名重要的官員,自己部下的功勞也都上書幕府請功,沒有染指蜀地的民政權力。


    侯景能這麽知進退,怕是和妻子李氏有關。


    所以蘇綽專門關照妻子多多照看李氏,隻要李氏能給侯景生下兒子和女兒,那侯景就會更加的安分,好好為蘇澤效力。


    荀氏突然說道:“會不會是侯景家?”


    蘇綽笑了笑說道:


    “侯景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不知道,而且就算是要結親,也要三歲以後了,到時候的事情誰能知道?”


    荀氏點點頭,她又說起了一個八卦:


    “聽說陳留公主很中意於公的女兒,經常讓於家娘子帶著女兒去百丈樓和世子玩。”


    於家娘子就是李世哲的女兒李蕤娘了,她和於謹兩歲的女兒是他們婚後的嫡長女,據說很受陳留公主喜愛。


    蘇綽搖頭說道:


    “等到三歲以後再說了,再說郡公春秋正盛,做他的親家可不容易啊。”


    荀氏也點頭,麵對蘇澤這樣的主君,下一代繼承人是很難做的。


    而且誰知道他能活多久啊,看著對麵的蕭衍,都快將嫡長子熬死了。


    以李蕤娘的性格,估計她也未必想要和郡公家結親,隻是於謹到了這個位置,兒女婚事就不是簡單的婚事了,而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


    作為日後的皇室,這些功臣勳貴就算是不和他們結親,也不會放任他們互相結親,那樣形成一個勳貴姻親集團,對於皇室是極大的威脅。


    “我們兄弟二人列居高位,已經是高處不勝寒了,也虧著我們蘇氏子孫稀少,要不然反而是危險。”


    武功蘇氏其實到了兄弟二人這裏,本來已經衰落了。


    要不然當年蘇亮也不會給蕭寶夤做幕僚,蘇綽要靠著酈道元才能混上一個吏職。


    但如果蘇氏是一個龐大興盛的家族,怕是蘇氏兄弟有一人就要主動請辭了。


    蘇氏兄弟都是知道進退的聰明人,他們也一直低調做事,盡量做一個孤臣。


    “再說了,勉兒這一代,怕是難有出頭之日啊。”


    荀氏有些疑惑的說道:


    “郎君和大兄都是振興家族的人傑,勉兒的起點應該高多了,怎麽會沒有出頭之日啊。”


    蘇綽說道:


    “聽說宇文泰已經歸降了郡公,陳崇在幽州一騎擒將的事情你聽說了嗎?韋孝寬也做的很不錯。”


    “就是我和兄長一代老去,還有這些人壓在他們頭上呢,所以晚點生也好。”


    荀氏似懂非懂,不過聽說這些人也都是蘇澤麾下的頂尖人才,關鍵還非常的年輕。


    他們也算是第一代的從龍功臣,看來日後新朝要和西漢初年一樣,這幫功臣要蓋壓整整兩代人。


    “不過這些都是日後的事情,日後的事情誰知道。”


    “娘子,我們還是早早休息,早日誕下子嗣,也能讓兄長安心。”


    荀氏臉上一紅,婚後丈夫還從沒有這麽和她說過話,當下就輕聲應了一下,跟著蘇綽去了臥房。


    ——


    李氏女挺著大肚子,正在處理侯景府上的賬目。


    今年因為侯景滅蜀的功勞,不少人都送來了禮物,侯景府上在年前車水馬龍,羨煞了周圍的鄰居。


    但是李氏女卻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這些禮物都要一一回禮,侯景在外征戰立下大功已經是遭人記恨的事情了,如果收禮的事情處理不好,也會成為別人攻擊的武器。


    好不容易準備好了回禮,李氏女還有幾家要親自上門送。


    侯景這一年來逐漸逆轉的名聲,都是李氏女這麽努力出來的。


    好處是蘇郡公提倡節約,陳留公主也厭惡貴重禮物,所以永樂城的送禮風氣倒是不奢華,準備的回禮不用價值太高,隻需要用上心思就行。


    忙碌完了這些事情,李氏女回到家裏,又接到了娘家的消息。


    沒辦法,自己的親爹李構留在長安營造新城了,沒有返回永樂城過年,雖然是庶女,但現在的李氏女是李家在永樂城地位最尊崇的人,娘家的事情自然也要代管。


    原來是自己那個嫡出的弟弟,李構的嫡子李檢又鬧幺蛾子了。


    父親李構好不容易用功勞求來的崇文閣讀書機會,這家夥又因為在崇文閣鬥毆,被崇文閣學士祁泰給退了回來。


    家中正在為了這個祖宗鬧騰不安,李氏女對著侍女說道:


    “回去稟告娘,姑爺這邊軍中缺人,讓他去蜀中曆練一下。”


    這侍女自小和李氏女一同長大,她說道:“大娘子,李家對您又不好,您懷孕挺著大肚子,還要幫著操心娘家的事情,若是讓將軍知道了,怕是又要責罰我們不心疼娘子了。”


    “都是一家人,等到了軍中,軍令森嚴,也由不得李檢耍脾氣,將軍會幫著我好好教育他的,省的在永樂城給阿爺和將軍惹禍。”


    侍女噗嗤一笑,喜滋滋的去傳遞消息。


    李氏女捧著肚子,心中念的卻是蜀中的侯景。


    侯景卻是沒能過一個好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單機南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鳥先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鳥先行並收藏單機南北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