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眾人全神貫注地聽著。


    大家都是聰明人,聞弦歌而知雅意。


    國師秦楓雖然對魏國公徐達的這條戰略大加讚賞,但其實言外之意是在說,以大明目前的國力來看,無法支撐這樣宏大的海陸分兵戰略。


    雖然看上去很美,在軍事上的實操性也可圈可點,但終究還是差在經濟上,無法成行,或者說,短期內無法成行。


    作為曾經執掌戶部的秦楓秦大人,盡管這些年已經淡出朝廷中樞,但誰不知道戶部尚書黃鐸,跑淳化縣跑得比自家後花園還勤快,隻怕秦楓對於整個戶部的掌控,還要遠遠超出眾人的認知之外。


    徐達的戰略提案,既然已經被委婉地淘汰,那麽剩下的就隻有太子朱標,以及四皇子朱棣的兩種方案了。


    那麽,國師大人會支持哪一位?


    驀地,禦書房裏的氣氛,變得極為微妙,緊張起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息靜氣,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死死盯著秦楓,想要第一時間從他的口中,看到那個被國師大人屬意的名字,到底是哪一位。


    要知道,國師大人的支持,那可是非同小可啊!


    說不定,還真有可能……


    嗯,不可說,不可說。


    ?


    以秦楓的敏銳,自然第一時間就注意到這種異常的氣氛變化,但是他對此表示不解。


    什麽情況?


    怎麽忽然間還緊張起來了,不就是討論一下大明未來的戰略方向麽,又不是馬上打仗,再說了,就算打仗,極大概率也用不上在場的這些老大人披掛上陣。


    緊張個什麽勁兒?


    至不濟,也就是大明遠航的艦隊铩羽而歸,但總不可能影響到大明本土。


    所以這份突如其來的緊張……


    呃!


    是這?


    秦楓的目光略略掃視,終於察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他們,這些人,居然在擔奪嫡問題?


    這不是扯麽!


    一念及此,秦楓心裏開始瘋狂吐槽。


    【奪嫡?】


    【朱標和朱棣?】


    【好家夥,你問問朱棣敢不敢這麽想!】


    【不論立長或是立賢,朱標都是無可爭議的王朝繼承人,隻要他不出什麽意外,這個皇位就是板上釘釘,沒有任何人能搶了去。】


    【別說朱標還在呢,就算朱標沒了,繼承人也應當是朱雄煐,怎麽都不可能落到朱棣頭上。】


    【嗯,或許是我改變了太多東西,在這個世界裏,並沒有朱允炆這種生物,否則就算朱雄煐依然跟另一個時空中遭受同命運,也不幸夭折,皇位還是輪不到朱棣。】


    【除非朱標這一支……幹脆絕了後,或許才有那麽一丟丟可能,要在剩下的皇子中,選一個皇帝出來。】


    【所以現在你們在瞎擔心個什麽勁兒?】


    【難道就因為朱棣打了個勝仗,在朝堂之上或是民間都有不錯的聲名,甚至說他作戰勇猛的樣子,像老朱當年打天下的風采?】


    【鬧呢!老朱可不光是會打仗啊!】


    【當皇帝,光會打仗可也是不太行的。】


    【就算是另一個時空裏的永樂大帝,要是沒有那個胖兒子給他鎮守後方,未必就有永樂盛世,甚至有可能這家夥在馬上掄起馬刀砍人砍得太過癮了,把自己往窮兵黷武的那個路上一帶,你就看吧,一帶一個不吱聲,哪怕馬上建立的功勳再卓著,到頭來也免不了一個晚節不保的評價。】


    【說到底,老百姓更多不是看你打下來多少地盤,是看你能給我吃幾天安穩飯。】


    【普天之下,皆為王土,這是上位者的追求和野望。】


    【但是具體到老百姓,王土再大,也沒有家裏的一畝三分地重要,朝廷打下了全球的疆土,也不能讓我家吃不上飯,穿不上衣。】


    【總之,想多了!】


    【就算是另一個時空中,朱棣的確搞出一個靖難之役,但這靖難之役真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甚至可以說玄幻小說都不敢這麽寫。】


    【靖難成功,本身就是玄幻,不足為憑。】


    【更何況,朱棣為什麽靖難,是因為很想當皇帝嗎?恐怕也未見得。更多的,隻是他不想坐以待斃,不想讓他那個好侄子,親手揮動屠刀,把他本來穩穩當當的腦袋給搬個家罷了。】


    【開玩笑,誰想死啊?】


    【哪怕是被朱允炆逼到自殺的那個悲催的朱柏,他也不見得是因為一句君臣父子,就對死亡沒有恐懼,就甘之如飴。】


    【不存在的!】


    【所以朱棣看到了朱柏的下場,要麽等死,要麽隻能幹一把了。】


    【後世史學家大多認為,朱棣自己可能都沒想著能成功!】


    【至於這一方時空,朱棣造反,搶他哥哥朱標的皇位?我說你們這些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怕是腦子裏都生了些貴恙吧,怎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一番心聲,朱元璋自然是聽得一字不漏。


    當然了,對於偷聽心聲慣犯來說,這麽多年過去,對於朱棣相關的內容,早就反複聽過多次,秦楓也隻帶了一個腦袋,不可能說出更新鮮的內容來。


    也正因為秦楓早就在心聲裏把四皇子朱棣分析得透透徹徹,這才打消了朱元璋的所有懷疑,再也不像一開始那樣,對這個在另一個時空中曾經篡位的兒子嚴防死守。


    其實朱元璋知道,群臣為什麽會有關於奪嫡的議論。


    也恰恰是因為秦楓!


    從出使大琉球國開始,秦楓就把當年還隻有十幾歲的四皇子朱棣帶在身邊,讓他經曆大場麵,讓他熟悉海上航行的經驗,讓他積累統率艦隊的經驗。


    後來,征討安南之戰,也是秦楓一力推動,才讓年僅二十歲的老四掛帥出征,最終還真的大獲全勝,凱旋還朝。


    漸漸地,就有一種聲音,說國師大人大約是支持這位四皇子的!


    正是因為秦楓的地位無與倫比,這才讓老四有了重量級的籌碼,甚至很多人開始考慮站隊問題,思考未來太子變更的可能性。


    但是能夠聽到心聲的朱元璋,卻比任何人都清楚。


    哪有什麽爭議?


    就算在秦楓的心裏,朱標的太子之位,也是堅如磐石,不可撼動的。


    朱棣,隻是秦楓打算大力培養起來的,用來劍指海外,用來開疆拓土的,一柄大明未來最鋒利的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西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西來並收藏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