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裏紅妝


    在裴寓衡懷抱中不過一刹,她就被妥善放置在了花轎中。


    離身之際,她伸出手勾住了他的衣袖,兩人隔著紅蓋頭視線膠著在一起,他低沉的笑聲響在轎中。


    “左側車壁上給你備了些糕點,記得在路上拿了吃。”


    說完,他傾身上前,將她驚地往後躥了躥,他道:“莫怕。”


    手裏被塞入了一個暖手爐,秋風順著掀起的簾子湧入又被打斷,轎邊的馬蹄聲響起。


    “起轎!”


    她聽見秋日裏的寒蟬聲帶有穿透力的嗡鳴,聽見道邊恭喜的人伸手叫嚷著搶喜錢,聽見吹奏的歡喜。


    視線內一片紅,沉下心來,她握緊了手中的鏤空小暖手爐。


    花轎被抬向裴府,一箱箱嫁妝被從亭主府抬出,就墜在接親隊伍後麵。


    紅綢綁在箱子中央,每一個箱子都敞開著讓大家得以瞧見,在最前方的那個箱子中赫然是銅板,每一枚都刷的鋥亮,能明顯看到在銅板的另一側,裝著顏色形狀不一的錢袋。


    怕箱子不蓋會掉落,還特意用紅繩纏繞。


    在這個箱子後麵,裝的樸素至極的百家被,細密的針腳透出了做被之人的用心。


    緊接著,被抬出的是一箱個頭大小,相差不多,賣相好看的番薯。


    這三箱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嫁妝,引來不少人的竊竊私語。


    銅板還能解釋成棲霞亭主嫁過去的花銷,可百家被?總不可能她懷孕了,最後一箱子番薯算怎麽回事。


    棲霞亭主怎麽也是女帝的義女,怎麽前三箱嫁妝這麽俗氣普通。


    有來自鹹滿州的商人瞧見那三箱,卻感歎曾經的裴州長和七郎還沒有忘記他們,不禁淚充雙眼,給大家解釋起來,這三箱都是鹹滿州人的心意。


    在確定兩人婚期的時候,裴寓衡就將要成婚的消息傳回了鹹滿州,第三箱番薯是百姓們特意挨家挨戶挑出的最好番薯,讓前來洛陽參加二人大婚的庫狄蔚文給稍了過來。


    不是鹹滿州的人,感受不到他們對裴寓衡和宣月寧的感激。


    圍觀的百姓恍然大悟,原來是鹹滿州的人給送的,怪不得都排在女帝出的嫁妝前麵,他們還為棲霞亭主的大膽捏了把汗。


    女帝有旨,一應規矩按照公主來,嫁妝自然也出了一份,庫房裏各國上貢的珍品,諸如品質上好的皮草、珍惜藥材、綾羅綢緞、珍品古玩、古董瓷器、珠寶頭麵,應有盡有。


    這些有的都緊緊湊在一起,看得人眼饞又可惜。


    那狐狸皮和虎皮分開放啊!都擠在一個箱子作甚,看看抬箱子的人,都累的青筋出來了。


    還有那珍品古玩,別像隨手放箱子裏一般,不能分成三個箱子,個挨個,你得拿軟布包裹,磕壞了怎麽辦。


    豐厚的隻能拚命往一個箱子裏塞,塞到放不進去才換另一個箱子,沉甸甸的厚實嫁妝,饒是如此,也有二十三抬。


    足見女帝對宣月寧和裴寓衡的愛戴。


    這份嫁妝不光是給宣月寧,也是給的裴寓衡,沒見裏麵還有幾箱子藥材和古籍。


    緊隨其後被抬出的就是鄭家給宣月寧的嫁妝,一般世家大族對於給嫡子嫡女的聘禮和嫁妝都是有數的,但自家兒郎自家心疼,多數人會再偷偷添補些。


    到宣月寧這就是按照嫡女規格給她出的嫁妝,和其他人比算不得豐厚,但遠勝一般人家,但前有女帝出的嫁妝,後有裴寓衡的聘禮和大家給的添妝。


    這些嫁妝就不那麽好看了,一看就是不走心的。


    沒有飛票、沒有地契,讓小娘子拿什麽去夫家立足,娘家不重視,夫家也會低看你一眼。


    得虧宣月寧不需要鄭家假惺惺的親情,裴寓衡和宣夫人更巴不得宣月寧將裴家當自己家,鄭家有多遠起開多遠,這才避免新娘子初嫁人就被磋磨的命運。


    可圍觀百姓不懂啊,就覺得鄭家太過分,你要是不喜歡棲霞亭主,那你別認人啊!


    認了人還不把人家當親閨女疼,瞧瞧這些嫁妝,忒磕磣。


    提到鄭家認親一事,不可避免想到同一日出嫁的鄭亦雪,有好事的百姓,特意跑到鄭府去看,然後回來賊兮兮道:“你們是沒瞧見鄭十一娘的嫁妝,和棲霞亭主一模一樣,不過比棲霞亭主多裝了十抬。”


    同樣的東西多裝十抬,那豈不是箱子輕輕。


    大家不約而同露出了輕蔑的神色。


    這可真是冤枉鄭家了,認鄭亦雪當義女後,沒有厚此薄彼,給兩人的嫁妝都是一樣的,也沒有故意多裝幾箱。


    會比鄭亦雪的多,完全是宣月寧要將嫁妝數控製在公主規格中,要是不擠壓,光女帝給的嫁妝就會超過數量,何況還有眾人給的添妝。


    兩相一對比,同一日成婚,鄭亦雪的親事慘淡不已,鬧婚沒鬧起,新郎官冷冰著一張臉,一點喜氣都沒有不說,帶到蕭府的嫁妝和宣月寧豐厚的嫁妝比起來,宛若薄紙。


    又是一把喜錢撒了出來,也不知道宣夫人為了這場婚禮,準備了多少銅板。


    宣月寧一邊在花轎中心疼這些散出去的銅板,責備裴寓衡不知道賺錢艱辛,一邊又有自己備受重視的愉悅感。


    等晚上,她定要好好問問,一共撒出去多少銅板。


    百姓們喜氣洋洋的撿著喜錢,數著嫁妝數,同身邊的人說:“這都過去近四十抬嫁妝了,我看亭主府那還有沒抬出來的,棲霞亭主身家當真豐厚。”


    “還不都是陛下的恩賜,不然就靠鄭家那點嫁妝,嘿,裴府那麵的人說,迎親隊伍還沒走到。”


    “就這麽一段路,還沒走到?”


    “那可不是,得把嫁妝全抬出來啊。”


    裴寓衡和宣月寧的迎親隊伍要繞著洛陽走上大半圈,趕在吉時方可入府,那長長一眼望不到頭的嫁妝,引人豔羨不已。


    可謂是十裏紅妝。


    待最後一箱嫁妝從亭主府抬出,打頭的裴寓衡也終於要走到裴府門前。


    在路上花費不少時間,宣夫人都已經在裴家招待起賓客們了。


    花橋一停,宣月寧連忙將手裏的暖手爐放在身後,腦子也來不及想東想西,任由裴寓衡彎腰將她抱起。


    她溫熱的手心隔著衣裳燙在他的肩膀上。


    他低頭眷戀的看了一眼自己懷裏的她,抱著她跨過火盆。


    火盆前鋪了二個布袋子,裴寓衡將宣月寧輕輕放在上麵,道了句:“軟,小心。”


    蓋頭下,她看見自己踩在紅色布袋上,哪裏有他說的軟,他不是還穩穩的牽著她的手嗎。


    她邁開一隻腳踩實前麵的布袋,立即就有人將後麵的布袋給她移到前麵來,一直保證足不沾地。


    布袋的“袋”字,諧音“代”,傳代之意,是要她傳宗接代啊。


    蓋頭下的她,又聽著旁邊的全喜嬤嬤在二人身邊撒著穀豆,說著成串吉利話,雙頰宛如紅霞。


    下意識抓緊了裴寓衡的手,他用力回握,燥熱的手被他冰涼包裹,便不緊張了,她終於要徹徹底底成為裴家人了。


    就這樣一路走進拜堂的地方,高公公那熟悉的嗓音便響了起來,由他來主持。


    蒲團就放在二人身前,透過蓋頭隱約可見高堂之上,坐了兩個人。


    有高公公在,除了宣夫人,另一人是誰呼之欲出。


    女帝今日竟作為她的母親親自前來。


    她都已經做好今日隻拜宣夫人一人的準備,李夫人和鄭延輝,他們定是去蕭府的,於她而言,宣夫人就是她的母親,她樂意之至。


    可在和鄭亦雪同一日成婚時,親生父母寧願去做她的高堂,也不願來她這裏,終究還是讓她覺得諷刺,在客人麵前也分外不好看。


    女帝一來,局勢立馬轉變。


    鄭延輝和李夫人,難道還比不過女帝。


    她何德何能,得此厚愛。


    膝蓋跪在蒲團上,腰部一彎,重重磕了下去,從今往後,她就是裴家婦了!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禮成,送入洞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成病嬌心尖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珣並收藏重生成病嬌心尖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