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姝嫁人
洛陽依舊繁華阜勝,青色昭雲的縫隙中漸漸透出奪目明亮的金光來。
自女帝下旨賜婚雙姝同時出嫁後,禮部官員便拿著小本在三家奔走,宣夫人的意思最好是將婚事定在十月初十,氣候正好。
他們家早早就為婚事做準備,期盼著宣月寧嫁回來。
可蕭府當家主母知悉女帝賜婚,不大滿意,若非兒子死強著不退婚,哪有她鄭亦雪嫁進來的機會,一個鄭家假嫡女,竟要嫁給她兒,是以,用時間太緊,沒做什麽準備為由,想拖到明年,興許還能有轉機退婚。
蕭子昂娶誰都一樣,無所謂什麽時候娶,娶親也不過是遮人耳目,但他架不住裴寓衡三天兩頭的找茬,隻好去哄母親,既然是女帝下旨賜婚,莫要做的太過了些。
蕭家軟了下來,隻盼是結親不是結仇,他們兩家都說要將婚事在年前定下,鄭家再不同意,想以多養兩天女兒為由也不行了,朝堂之上就已經跌盡顏麵,再固執,名聲還要不要了。
是以,三家合計,將婚事定在了十一月初八。
婚期一定,人也安穩了下來,宣月寧的婚嫁之物由禮部官員按照公主規格負責,鄭家隻需出她一份嫡女嫁妝即可。
她的嫁衣和裴寓衡的婚衣圖樣,已被畫了出來,直接交由禮部官員,讓他們去做。
公主規格鄭亦雪自是享受不到,她的東西都由鄭府準備,宣月寧可小心眼的緊,囑咐拿圖紙的官員,大洛僅此一份圖樣,她可不想成婚那日和人穿一樣的衣裳。
不過就是不把嫁衣給鄭亦雪,都是小事。
待嫁衣做好給來時,宣月寧直接讓他們送去了亭主府,李夫人上次攔她被懟,也懶得理她,現在鄭家拿她當不存在,倒是方便她來回出入。
奈何她女紅實在不過關,在宣夫人和兩個婢女的指點下,先在手帕上練習無數遍,才在嫁衣上象征似的動了幾針。
別說她,就連宣夫人都怕她將嫁衣給戳露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十月初五,這日,裴寓衡帶著自己用賣了一幅字換來的銀錢,費心整理收集出的聘禮,來了鄭家下聘。
與他同行的,少不了蕭子昂。
鄭府鄭延輝真是連看都不想看,拿著兩家遞上的禮單,隨意打量了兩眼。
蕭子昂帶來的東西名貴奢華,什麽紅珊瑚、南海珍珠、翡翠盆景,但不實用,放至普通百姓家,恐怕會將他們樂壞,但在鄭府眼中就有些敷衍了。
再觀之裴寓衡,所帶之物不華美,樸實得緊,古玩古籍十分之少,反倒珠寶首飾單獨擺了一個小箱子,一看就是為宣月寧備下的。
高下立見,裴寓衡對宣月寧的心思,彰然若揭。
紅木箱子都敞開著,兩方相對,誰都能看清對方所帶之物,蕭子昂這廝當著鄭延輝的麵就敢拱手道:“淳元好心思。”
裴寓衡一身銀袍,腰間玉帶還鑲嵌著一塊拇指大小的紅寶石,貴氣的仿若驕縱的小侯爺,這身衣裳還是宣月寧親自給設計的,他極少穿,總是顯得他比較稚嫩,可宣月寧就喜歡看他年少之姿意氣風發的模樣,他便穿了過來。
他自定下婚事,就紅不離身,不管穿什麽,身上都得戴著紅物件,要討個吉利,平日穿官袍時,還要在腕間戴根紅繩。
任誰看了,都能察覺到他掩飾下的欣喜與期盼。
下聘禮的日子,他不欲與蕭子昂起衝突,且心情尚好,便頷首道:“彼此彼此。”
鄭延輝著人將蕭子昂的聘禮收入庫房,裴寓衡的東西全交由了宣月寧,而後被女帝派來的人抬到了亭主府。
棲霞亭主被賜婚,他鄭家就得退居三舍。
亭主府內,宮燕兒和崔珺瑤一左一右將宣月寧夾在中間,她們二人是為她添妝來的。
宣月寧自打回了洛陽,這還是崔珺瑤頭一次見她。
巴掌大的小臉掛滿了不舍,她已經定下婚期,是母親那邊的族人,崔棱舍不得她,打算再留她兩年,正好她的未婚夫在備戰進士科考,明年入洛陽,待他考上進士後,由崔棱運作一番,將人留在洛陽,小兩口在他眼皮子底下,誰也欺負不了她。
她甚是依賴宣月寧,抱著她的胳膊撒嬌,“沒想到我們幾人中,月寧是最先嫁人的,我還以為我會是最快的。”
宣月寧捏了捏她的鼻頭,“恨嫁了?再過兩年就輪到你了。”
她們兩人說著話,都默契的繞過了宮燕兒,宮燕兒此生隻要陪帝身側,就不會有嫁人的機會,權利唾手可得,卻也失了相夫教子的機會。
看著自顧自下棋的宮燕兒,她暗想她又哪裏需要郎君。
宣月寧拿著汗巾替哭成了淚人的崔珺瑤擦拭,“我隻是嫁人,又不是遠離洛陽,想我了,大可去裴府找我。”
宮燕兒勸慰道:“是極,你是沒瞧見裴少卿如何寵她,還沒娶到,就事事聽她的,婚後必不會圈著她的。”
“我在越州就知道了,”崔珺瑤不服氣的說,“看裴少卿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在裴家說一不二的,他們家兩個孩子怕他的緊,偏生月寧讓他多披件衣裳他就披,讓他多吃兩口他就吃,那時同他們一桌吃飯,真是羨煞我也。”
被她們一打趣,宣月寧雙頰染紅。
夜晚,她才打開她們送來的添妝小盒,崔珺瑤送的是一匣子飛票,這小娘子,怕不是將自己這麽多年的攢下的體己都給她送來了,小傻子。
再觀之宮燕兒送的東西,她差點手一抖沒拿住,竟是洛陽城外有錢都買不到的地契,甚至還有一間洛陽的鋪子,真是太過貴重。
她們的嗬護,讓她紅了眼眶,隻待日後十倍百倍的回送還去,轉念一想又有些羞,看來她這愛錢的形象是深入人心了。
在十月二十五這日,宮燕兒再次來了亭主府,她被特意請來的有福女眷圍著,一起看嫁妝。
有福女眷有的是與崔棱交好的同僚妻子,自己關門弟子要娶的媳婦,他當然得關照一二。
還有一些是皓月坊的主顧,通過宮燕兒穿線搭橋和她們這些貴婦有了聯係,當今陛下態度已然十分明朗,十分看重棲霞亭主和裴少卿,她們有機會同其交好,當然要過來一趟,回家也好和家中夫君說上一說。
亭主府的花園中,氣氛融洽,宣夫人現下是裴寓衡的母親,兩家議親不好過來,宣月寧雖和這些夫人都不熟稔,可有個宮燕兒在,招待一活被她悉數攬了過去。
臨近年末,各地奏章雪花似的飛進宮中,她作為陛下的內舍人,本就忙的腳不沾地,可還是百忙之中來了亭主府,充當了宣月寧阿姊角色。
有福女眷誰也沒提起宣月寧的親生母親李夫人,鄭家今日也邀請洛陽夫人們過去看鄭亦雪的嫁妝,她定是在鄭府主持,無暇分身過來。
就好像比著似的,你做什麽,我也要做,想用這種方式磋磨宣月寧服軟,怎麽可能如他們所願。
親生母親愛過來不過來,她宣月寧才不在意。
她從鼻端哼笑了一聲,不是以往想到鄭家就嘲諷的嗤笑,而是全然不在乎,什麽意味都不包含其中的單純笑,她真是迫不及待成親後回裴家。
“各位夫人還請移步。”
庫門敞開,裏麵準備的嫁妝驚了一眾有福女眷。
這……這……
她們舉手用汗巾擋臉,掩飾自己的失態,再一看其他人,便一個兩個撲哧笑了起來,原是大家都做了同樣的動作。
棲霞亭主真是好福氣啊。
眨眼間,便到了十一月初八該迎親的日子。
洛陽依舊繁華阜勝,青色昭雲的縫隙中漸漸透出奪目明亮的金光來。
自女帝下旨賜婚雙姝同時出嫁後,禮部官員便拿著小本在三家奔走,宣夫人的意思最好是將婚事定在十月初十,氣候正好。
他們家早早就為婚事做準備,期盼著宣月寧嫁回來。
可蕭府當家主母知悉女帝賜婚,不大滿意,若非兒子死強著不退婚,哪有她鄭亦雪嫁進來的機會,一個鄭家假嫡女,竟要嫁給她兒,是以,用時間太緊,沒做什麽準備為由,想拖到明年,興許還能有轉機退婚。
蕭子昂娶誰都一樣,無所謂什麽時候娶,娶親也不過是遮人耳目,但他架不住裴寓衡三天兩頭的找茬,隻好去哄母親,既然是女帝下旨賜婚,莫要做的太過了些。
蕭家軟了下來,隻盼是結親不是結仇,他們兩家都說要將婚事在年前定下,鄭家再不同意,想以多養兩天女兒為由也不行了,朝堂之上就已經跌盡顏麵,再固執,名聲還要不要了。
是以,三家合計,將婚事定在了十一月初八。
婚期一定,人也安穩了下來,宣月寧的婚嫁之物由禮部官員按照公主規格負責,鄭家隻需出她一份嫡女嫁妝即可。
她的嫁衣和裴寓衡的婚衣圖樣,已被畫了出來,直接交由禮部官員,讓他們去做。
公主規格鄭亦雪自是享受不到,她的東西都由鄭府準備,宣月寧可小心眼的緊,囑咐拿圖紙的官員,大洛僅此一份圖樣,她可不想成婚那日和人穿一樣的衣裳。
不過就是不把嫁衣給鄭亦雪,都是小事。
待嫁衣做好給來時,宣月寧直接讓他們送去了亭主府,李夫人上次攔她被懟,也懶得理她,現在鄭家拿她當不存在,倒是方便她來回出入。
奈何她女紅實在不過關,在宣夫人和兩個婢女的指點下,先在手帕上練習無數遍,才在嫁衣上象征似的動了幾針。
別說她,就連宣夫人都怕她將嫁衣給戳露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十月初五,這日,裴寓衡帶著自己用賣了一幅字換來的銀錢,費心整理收集出的聘禮,來了鄭家下聘。
與他同行的,少不了蕭子昂。
鄭府鄭延輝真是連看都不想看,拿著兩家遞上的禮單,隨意打量了兩眼。
蕭子昂帶來的東西名貴奢華,什麽紅珊瑚、南海珍珠、翡翠盆景,但不實用,放至普通百姓家,恐怕會將他們樂壞,但在鄭府眼中就有些敷衍了。
再觀之裴寓衡,所帶之物不華美,樸實得緊,古玩古籍十分之少,反倒珠寶首飾單獨擺了一個小箱子,一看就是為宣月寧備下的。
高下立見,裴寓衡對宣月寧的心思,彰然若揭。
紅木箱子都敞開著,兩方相對,誰都能看清對方所帶之物,蕭子昂這廝當著鄭延輝的麵就敢拱手道:“淳元好心思。”
裴寓衡一身銀袍,腰間玉帶還鑲嵌著一塊拇指大小的紅寶石,貴氣的仿若驕縱的小侯爺,這身衣裳還是宣月寧親自給設計的,他極少穿,總是顯得他比較稚嫩,可宣月寧就喜歡看他年少之姿意氣風發的模樣,他便穿了過來。
他自定下婚事,就紅不離身,不管穿什麽,身上都得戴著紅物件,要討個吉利,平日穿官袍時,還要在腕間戴根紅繩。
任誰看了,都能察覺到他掩飾下的欣喜與期盼。
下聘禮的日子,他不欲與蕭子昂起衝突,且心情尚好,便頷首道:“彼此彼此。”
鄭延輝著人將蕭子昂的聘禮收入庫房,裴寓衡的東西全交由了宣月寧,而後被女帝派來的人抬到了亭主府。
棲霞亭主被賜婚,他鄭家就得退居三舍。
亭主府內,宮燕兒和崔珺瑤一左一右將宣月寧夾在中間,她們二人是為她添妝來的。
宣月寧自打回了洛陽,這還是崔珺瑤頭一次見她。
巴掌大的小臉掛滿了不舍,她已經定下婚期,是母親那邊的族人,崔棱舍不得她,打算再留她兩年,正好她的未婚夫在備戰進士科考,明年入洛陽,待他考上進士後,由崔棱運作一番,將人留在洛陽,小兩口在他眼皮子底下,誰也欺負不了她。
她甚是依賴宣月寧,抱著她的胳膊撒嬌,“沒想到我們幾人中,月寧是最先嫁人的,我還以為我會是最快的。”
宣月寧捏了捏她的鼻頭,“恨嫁了?再過兩年就輪到你了。”
她們兩人說著話,都默契的繞過了宮燕兒,宮燕兒此生隻要陪帝身側,就不會有嫁人的機會,權利唾手可得,卻也失了相夫教子的機會。
看著自顧自下棋的宮燕兒,她暗想她又哪裏需要郎君。
宣月寧拿著汗巾替哭成了淚人的崔珺瑤擦拭,“我隻是嫁人,又不是遠離洛陽,想我了,大可去裴府找我。”
宮燕兒勸慰道:“是極,你是沒瞧見裴少卿如何寵她,還沒娶到,就事事聽她的,婚後必不會圈著她的。”
“我在越州就知道了,”崔珺瑤不服氣的說,“看裴少卿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在裴家說一不二的,他們家兩個孩子怕他的緊,偏生月寧讓他多披件衣裳他就披,讓他多吃兩口他就吃,那時同他們一桌吃飯,真是羨煞我也。”
被她們一打趣,宣月寧雙頰染紅。
夜晚,她才打開她們送來的添妝小盒,崔珺瑤送的是一匣子飛票,這小娘子,怕不是將自己這麽多年的攢下的體己都給她送來了,小傻子。
再觀之宮燕兒送的東西,她差點手一抖沒拿住,竟是洛陽城外有錢都買不到的地契,甚至還有一間洛陽的鋪子,真是太過貴重。
她們的嗬護,讓她紅了眼眶,隻待日後十倍百倍的回送還去,轉念一想又有些羞,看來她這愛錢的形象是深入人心了。
在十月二十五這日,宮燕兒再次來了亭主府,她被特意請來的有福女眷圍著,一起看嫁妝。
有福女眷有的是與崔棱交好的同僚妻子,自己關門弟子要娶的媳婦,他當然得關照一二。
還有一些是皓月坊的主顧,通過宮燕兒穿線搭橋和她們這些貴婦有了聯係,當今陛下態度已然十分明朗,十分看重棲霞亭主和裴少卿,她們有機會同其交好,當然要過來一趟,回家也好和家中夫君說上一說。
亭主府的花園中,氣氛融洽,宣夫人現下是裴寓衡的母親,兩家議親不好過來,宣月寧雖和這些夫人都不熟稔,可有個宮燕兒在,招待一活被她悉數攬了過去。
臨近年末,各地奏章雪花似的飛進宮中,她作為陛下的內舍人,本就忙的腳不沾地,可還是百忙之中來了亭主府,充當了宣月寧阿姊角色。
有福女眷誰也沒提起宣月寧的親生母親李夫人,鄭家今日也邀請洛陽夫人們過去看鄭亦雪的嫁妝,她定是在鄭府主持,無暇分身過來。
就好像比著似的,你做什麽,我也要做,想用這種方式磋磨宣月寧服軟,怎麽可能如他們所願。
親生母親愛過來不過來,她宣月寧才不在意。
她從鼻端哼笑了一聲,不是以往想到鄭家就嘲諷的嗤笑,而是全然不在乎,什麽意味都不包含其中的單純笑,她真是迫不及待成親後回裴家。
“各位夫人還請移步。”
庫門敞開,裏麵準備的嫁妝驚了一眾有福女眷。
這……這……
她們舉手用汗巾擋臉,掩飾自己的失態,再一看其他人,便一個兩個撲哧笑了起來,原是大家都做了同樣的動作。
棲霞亭主真是好福氣啊。
眨眼間,便到了十一月初八該迎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