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路順風
手裏的麵團一個失誤差點被宣月寧擀成兩半,心裏最先浮現出的就是又有媒人登門,裴寓衡是不是想要答應婚事,才和阿娘起了爭執。
想到這裏連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慌張爭先恐後地湧出來,一時間將她釘在了原地,還是兩個孩子一前一後跑過來找她,她才放下手裏的麵團跟著出去。
在看見院子裏的裴寓衡時,腳步一頓,然後若無其事般走了過去,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之前種種氣憤好像都成了笑話一般,想著想著還有些委屈,也不是不讓他成親,可總得找個好些的小娘子,都沒有真心的婚事,日後又能圓滿了?
宣夫人伸手指著裴寓衡,“月寧,你說,你同意你阿兄不讓我們跟著去鹹滿縣嗎?”
她還沉浸在自己腦補的成親畫麵中,想也未想張口就道:“那必然是不同意的,是誰家……”而後撐開了那雙杏眼,調子轉了八遍,“鹹滿縣?朝廷的任命下來了?”
裴寓衡點頭,有些遲疑,卻還是道:“是,此去路途遙遠不說,鹹滿縣位於大洛北方,經常有敵來犯,那裏並不太平,甚至稱得上清貧。”
所以,想將你們留在洛陽,不跟著他過去受苦,就在洛陽等著他回來就好。
宣月寧為自己之前升起的那不知名的憤怒羞愧,繼而將心神沉浸在了鹹滿縣上,沒有開口回答裴寓衡的話。
她立馬就想到了微妙的平衡,發榜那日裴寓衡遊街於洛陽,就連鄭梓睿都沒有他引人注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洛陽裴家是第一個見不得他的,留在洛陽無異於將他置身於豺狼虎豹之中。
而女帝也有自己的打算,本次科考除卻世家大族外的新科進士,大多都任命於大洛各地,即是有心鍛煉,給女帝反饋消息,亦是投了女帝的誠,熬過最初的年月,就是翻身之際。
今科第一名去苦地鹹滿縣,哪裏是肥缺,分明是變相的流放,焉知要在那裏呆上幾年才能回洛陽,恐怕這也是那些不想見裴寓衡過的好之人想要看到的。
雖然清苦,可鹹滿縣的地理位置代表了它的重要性,不起眼的小縣,是個極其重要的樞紐,隻要在那裏幹的好,靠功績重回洛陽是眼見有可能的。
大約就是為了裴寓衡到底去何地,世家大族和女帝兩股勢力齊齊施壓,他的任命才遲遲未下,拖了近兩月之久,同窗好友全讓他送了個遍,等接到結果,一看卻是鹹滿縣。
既滿足了世家大族們不留他在洛陽之意,又滿足了崔棱的錘煉之意。
想通關鍵之處,她對裴寓衡道:“正是因為路途遙遠那個地方又清苦,才要都跟著你去才是,不然誰幫著你處理宅院之事,總不能讓縣令老爺一邊處理政事,一邊犯著病苦兮兮地喝藥。”
裴寓衡讓她這充滿描述性的話逗笑了,“隻是不願讓你們跟著我去吃苦。”
“吃苦?去個鹹滿縣就是吃苦了?”宣月寧兩隻小手叉腰,繞著裴寓衡左走了一圈,右走了一圈,“八品縣令給你當,跟著你過去我們就是縣令的阿娘和阿妹,這日子還叫吃苦?”
繞完後,她像回事的擠兌,“莫不是,你有了心儀的小娘子,不想讓我和阿娘過去礙事?”
“哪裏來的心儀小娘子。”他輕聲說,怕驚擾了麵前的宣月寧似的。
她一拍小手,“這就是了,去當縣令治理一縣還能比剛到越州的日子苦?阿娘你說,我們是嫌貧愛富的人嗎?”
宣夫人被宣月寧的插科打諢,氣撒了一半,“嫌貧愛富哪裏是你這樣用的,”又對裴寓衡道,“我知你的心意,如月寧所言,再苦也沒有以前的日子苦,你去哪我們就跟著你去哪,你不必顧忌。”
自裴寓衡過了七歲,她就再也沒有抱過他,此時卻伸出手擁抱了他,兒子長大了,比她都高,她已經無法再讓他靠在自己懷裏,幫他遮風擋雨。
反而是他瘦削有力的臂膀支撐著她,她將頭靠在裴寓衡的肩膀上,“寓衡,你記得,有你在,我們才是一家人,我絕不準你自己去鹹滿縣。”
裴寓衡喉結滾動了一下,僵硬著手腳不知如何是好,手腕被一抹溫熱握著,是宣月寧執起他的手放在了宣夫人的後背上,對上他的視線,衝他笑了笑,萬花盛開。
嘴裏那不舍的苦澀,全都變成了甜絲絲的蜜,他又何嚐想與她們分別,啞著嗓子道:“好,阿娘,我們一起去鹹滿縣。”
是,我們一起去鹹滿縣,無論風雨,一家人一起扛。
他的視線一直捕捉著宣月寧的身影,見她卸下重負般,腳步輕快地又轉進了廚房,嘴角勾著一抹笑。
來洛陽短短兩個月,就要再次啟程上路,不過這次再走,就不像從越州而出時的蕭索。
雖然自各家大臣知曉裴寓衡撈了半天,半個洛陽官職都沒撈到,反而被打發到鹹滿縣這種小地方,全都偃旗息鼓了,但可把裴家輕閑壞了,終於不用找借口應付他們了。
在走臨走之際,崔棱與裴寓衡秉燭夜談,就鹹滿縣的重要性,和對他未來之路的規劃同他詳細說了。
裴寓衡不是心胸狹隘之人,宣月寧都能看透的東西,他何嚐不知,反而真心實意感謝崔棱為他籌劃,鹹滿縣看著不好,卻是個實實在在能出功績的地方,豈不合他意。
兩人說了半天的朝堂之事,崔棱又殷殷叮囑,“淳元去了鹹滿縣也莫要忘了做詩,平日裏多跟我交流一下,可千萬要把做的詩給我寫信發來洛陽。”
裴寓衡紅唇定格,不知是同情那些被崔棱拉著臭顯擺的人,還是同情自己就是被炫耀的人,隻得無奈道:“謹遵師言。”
那些已經被崔棱變著花的誇裴寓衡今科卷子的人們,齊齊打了噴嚏,暗道不該啊,裴淳元都讓他們打發到鹹滿縣了,看崔棱這回還拿什麽炫耀,當他們門下沒有得意弟子嗎?
還真沒有裴寓衡這般優秀的,崔棱這個老匹夫!
不知不覺,裴寓衡的大名已經悄悄入了大洛近一半朝廷中人的眼。
知曉他們馬上就要趕往鹹滿縣,崔珺瑤抱著宣月寧哭的死去活來,讓人瞧見,非得認為這是情郎要走,宣月寧哄了好半天,又承諾會時時給她來信,才將她止住了哭。
哀怨的拿出一封信來交給宣月寧,“這是燕兒姊托我轉交給你的,她在宮中不便出來,話說你們兩個背著我什麽時候這般交好了?”
宣月寧掐了一把她的瓜子臉,拿著信在她眼前晃悠,“哪裏是背著你了,這不是光明正大的。”
“月寧!”
“好了,不逗你了,是我想多了解一下鹹滿縣的情況,可滿打滿算洛陽裏就隻有她能告訴我,這才問上一問。”
一縣之主,就是百姓的父母官,在當地,當真應了那句天高皇帝遠,可鹹滿縣卻是流水的縣令,從來留不住,三年一換縣令都是待的時間長的,大多待上一年就撈滿功績拿鹹滿縣當跳板,升官去了。
裴寓衡是打算在鹹滿縣大展拳腳的,去那兩眼一抹黑可怎麽行,她這才托宮燕兒替她打探些情況。
可情況卻不容樂觀,宮燕兒信中直言,那個地方因有軍隊駐紮,消息打探不易,具體情形還是要等他們到了才能知曉,隻是告訴他們,到那誰都別信。
等晚間將宮燕兒的信轉交給裴寓衡時,宣月寧還有些沒能幫到他的鬱悶。
裴寓衡慢條斯理地看完信,眼睛越過信看向垂頭喪氣的小娘子,久久出神,為他那已經有些按捺不住的心意而手腳冰涼。
想要自己一人去往鹹滿縣何嚐不是想給她一個機會,遠離自己。
半晌,他才道:“夜深了,去睡吧。”
洛陽街道兩旁的桃樹開的正豔,粉的、白的,朵朵花兒湊在一起,微風拂過,落下一地花瓣。
在他們收拾行李要趕往鹹滿縣時,鄭、蕭兩家當了一回洛陽百姓們的飯後談資,人人都道是鄭家十一娘欲要同蕭家郎君退親,被蕭家以其兒郎尚未在洛陽為由給推拒了。
哪怕是大洛這民風開放的朝代,小娘子退親一事也有傷風化,不少人都在推測問題是否出在那蕭家郎君身上,可有人道了,蕭家郎君已經官至監察史,還配不上一個鄭十一娘?
有那消息靈通的不讓大家在傳,說是這鄭十一娘搭上了十一皇子,保不齊及笄後就嫁進了十一皇子府。
宣月寧端端正正坐在馬車中,巍峨的城牆就在身後,裴寓衡正和外麵的鄭梓睿說話,見到她昔日的阿兄,她終於分了絲心思放在鄭亦雪身上。
小道消息也並不全是空穴來風,話題中央的鄭十一娘和蕭家郎君,可不就是鄭亦雪和蕭子昂。
和前世一模一樣的軌跡,隻是時間早了些。
鄭亦雪憑借自己在洛陽的才女名聲,因一場意外和十一皇子相識後,便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戀。
十一皇子和蕭子昂,鄭家既舍不得和皇子搭上線又舍不得和蕭氏鬧翻,自然便是由她這個後找回來的便宜女兒,替鄭亦雪出嫁。
不過這回,鄭家沒了她該怎麽辦呢?別枝嫡女豈會乖乖聽話,將庶女嫁過去又折辱了蕭子昂。
她啊,就等著看鄭家如何化解。
馬車外,鄭梓睿的聲音分外有辨識度,“路途遙遠還望淳元保重身體,說不定我也會去鹹滿縣看望淳元。”
宣月寧歎了口氣,心道你可別去鹹滿縣了,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了,就不能去當官嗎?
大洛崇尚遊學,是以考中進士的人也有不少像鄭梓睿般,在外麵遊個兩年學,充實見聞,再回洛陽領職。
車壁被敲響,她掀起車簾疑惑向外看去,裴寓衡陰沉著一張臉,將腰間香囊擺正道:“八郎說要與你道別。”
鄭梓睿望著她,向她施禮,“七娘,一路順風。”
她恍惚地笑了一下,“八郎,你也是。”
手裏的麵團一個失誤差點被宣月寧擀成兩半,心裏最先浮現出的就是又有媒人登門,裴寓衡是不是想要答應婚事,才和阿娘起了爭執。
想到這裏連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慌張爭先恐後地湧出來,一時間將她釘在了原地,還是兩個孩子一前一後跑過來找她,她才放下手裏的麵團跟著出去。
在看見院子裏的裴寓衡時,腳步一頓,然後若無其事般走了過去,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之前種種氣憤好像都成了笑話一般,想著想著還有些委屈,也不是不讓他成親,可總得找個好些的小娘子,都沒有真心的婚事,日後又能圓滿了?
宣夫人伸手指著裴寓衡,“月寧,你說,你同意你阿兄不讓我們跟著去鹹滿縣嗎?”
她還沉浸在自己腦補的成親畫麵中,想也未想張口就道:“那必然是不同意的,是誰家……”而後撐開了那雙杏眼,調子轉了八遍,“鹹滿縣?朝廷的任命下來了?”
裴寓衡點頭,有些遲疑,卻還是道:“是,此去路途遙遠不說,鹹滿縣位於大洛北方,經常有敵來犯,那裏並不太平,甚至稱得上清貧。”
所以,想將你們留在洛陽,不跟著他過去受苦,就在洛陽等著他回來就好。
宣月寧為自己之前升起的那不知名的憤怒羞愧,繼而將心神沉浸在了鹹滿縣上,沒有開口回答裴寓衡的話。
她立馬就想到了微妙的平衡,發榜那日裴寓衡遊街於洛陽,就連鄭梓睿都沒有他引人注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洛陽裴家是第一個見不得他的,留在洛陽無異於將他置身於豺狼虎豹之中。
而女帝也有自己的打算,本次科考除卻世家大族外的新科進士,大多都任命於大洛各地,即是有心鍛煉,給女帝反饋消息,亦是投了女帝的誠,熬過最初的年月,就是翻身之際。
今科第一名去苦地鹹滿縣,哪裏是肥缺,分明是變相的流放,焉知要在那裏呆上幾年才能回洛陽,恐怕這也是那些不想見裴寓衡過的好之人想要看到的。
雖然清苦,可鹹滿縣的地理位置代表了它的重要性,不起眼的小縣,是個極其重要的樞紐,隻要在那裏幹的好,靠功績重回洛陽是眼見有可能的。
大約就是為了裴寓衡到底去何地,世家大族和女帝兩股勢力齊齊施壓,他的任命才遲遲未下,拖了近兩月之久,同窗好友全讓他送了個遍,等接到結果,一看卻是鹹滿縣。
既滿足了世家大族們不留他在洛陽之意,又滿足了崔棱的錘煉之意。
想通關鍵之處,她對裴寓衡道:“正是因為路途遙遠那個地方又清苦,才要都跟著你去才是,不然誰幫著你處理宅院之事,總不能讓縣令老爺一邊處理政事,一邊犯著病苦兮兮地喝藥。”
裴寓衡讓她這充滿描述性的話逗笑了,“隻是不願讓你們跟著我去吃苦。”
“吃苦?去個鹹滿縣就是吃苦了?”宣月寧兩隻小手叉腰,繞著裴寓衡左走了一圈,右走了一圈,“八品縣令給你當,跟著你過去我們就是縣令的阿娘和阿妹,這日子還叫吃苦?”
繞完後,她像回事的擠兌,“莫不是,你有了心儀的小娘子,不想讓我和阿娘過去礙事?”
“哪裏來的心儀小娘子。”他輕聲說,怕驚擾了麵前的宣月寧似的。
她一拍小手,“這就是了,去當縣令治理一縣還能比剛到越州的日子苦?阿娘你說,我們是嫌貧愛富的人嗎?”
宣夫人被宣月寧的插科打諢,氣撒了一半,“嫌貧愛富哪裏是你這樣用的,”又對裴寓衡道,“我知你的心意,如月寧所言,再苦也沒有以前的日子苦,你去哪我們就跟著你去哪,你不必顧忌。”
自裴寓衡過了七歲,她就再也沒有抱過他,此時卻伸出手擁抱了他,兒子長大了,比她都高,她已經無法再讓他靠在自己懷裏,幫他遮風擋雨。
反而是他瘦削有力的臂膀支撐著她,她將頭靠在裴寓衡的肩膀上,“寓衡,你記得,有你在,我們才是一家人,我絕不準你自己去鹹滿縣。”
裴寓衡喉結滾動了一下,僵硬著手腳不知如何是好,手腕被一抹溫熱握著,是宣月寧執起他的手放在了宣夫人的後背上,對上他的視線,衝他笑了笑,萬花盛開。
嘴裏那不舍的苦澀,全都變成了甜絲絲的蜜,他又何嚐想與她們分別,啞著嗓子道:“好,阿娘,我們一起去鹹滿縣。”
是,我們一起去鹹滿縣,無論風雨,一家人一起扛。
他的視線一直捕捉著宣月寧的身影,見她卸下重負般,腳步輕快地又轉進了廚房,嘴角勾著一抹笑。
來洛陽短短兩個月,就要再次啟程上路,不過這次再走,就不像從越州而出時的蕭索。
雖然自各家大臣知曉裴寓衡撈了半天,半個洛陽官職都沒撈到,反而被打發到鹹滿縣這種小地方,全都偃旗息鼓了,但可把裴家輕閑壞了,終於不用找借口應付他們了。
在走臨走之際,崔棱與裴寓衡秉燭夜談,就鹹滿縣的重要性,和對他未來之路的規劃同他詳細說了。
裴寓衡不是心胸狹隘之人,宣月寧都能看透的東西,他何嚐不知,反而真心實意感謝崔棱為他籌劃,鹹滿縣看著不好,卻是個實實在在能出功績的地方,豈不合他意。
兩人說了半天的朝堂之事,崔棱又殷殷叮囑,“淳元去了鹹滿縣也莫要忘了做詩,平日裏多跟我交流一下,可千萬要把做的詩給我寫信發來洛陽。”
裴寓衡紅唇定格,不知是同情那些被崔棱拉著臭顯擺的人,還是同情自己就是被炫耀的人,隻得無奈道:“謹遵師言。”
那些已經被崔棱變著花的誇裴寓衡今科卷子的人們,齊齊打了噴嚏,暗道不該啊,裴淳元都讓他們打發到鹹滿縣了,看崔棱這回還拿什麽炫耀,當他們門下沒有得意弟子嗎?
還真沒有裴寓衡這般優秀的,崔棱這個老匹夫!
不知不覺,裴寓衡的大名已經悄悄入了大洛近一半朝廷中人的眼。
知曉他們馬上就要趕往鹹滿縣,崔珺瑤抱著宣月寧哭的死去活來,讓人瞧見,非得認為這是情郎要走,宣月寧哄了好半天,又承諾會時時給她來信,才將她止住了哭。
哀怨的拿出一封信來交給宣月寧,“這是燕兒姊托我轉交給你的,她在宮中不便出來,話說你們兩個背著我什麽時候這般交好了?”
宣月寧掐了一把她的瓜子臉,拿著信在她眼前晃悠,“哪裏是背著你了,這不是光明正大的。”
“月寧!”
“好了,不逗你了,是我想多了解一下鹹滿縣的情況,可滿打滿算洛陽裏就隻有她能告訴我,這才問上一問。”
一縣之主,就是百姓的父母官,在當地,當真應了那句天高皇帝遠,可鹹滿縣卻是流水的縣令,從來留不住,三年一換縣令都是待的時間長的,大多待上一年就撈滿功績拿鹹滿縣當跳板,升官去了。
裴寓衡是打算在鹹滿縣大展拳腳的,去那兩眼一抹黑可怎麽行,她這才托宮燕兒替她打探些情況。
可情況卻不容樂觀,宮燕兒信中直言,那個地方因有軍隊駐紮,消息打探不易,具體情形還是要等他們到了才能知曉,隻是告訴他們,到那誰都別信。
等晚間將宮燕兒的信轉交給裴寓衡時,宣月寧還有些沒能幫到他的鬱悶。
裴寓衡慢條斯理地看完信,眼睛越過信看向垂頭喪氣的小娘子,久久出神,為他那已經有些按捺不住的心意而手腳冰涼。
想要自己一人去往鹹滿縣何嚐不是想給她一個機會,遠離自己。
半晌,他才道:“夜深了,去睡吧。”
洛陽街道兩旁的桃樹開的正豔,粉的、白的,朵朵花兒湊在一起,微風拂過,落下一地花瓣。
在他們收拾行李要趕往鹹滿縣時,鄭、蕭兩家當了一回洛陽百姓們的飯後談資,人人都道是鄭家十一娘欲要同蕭家郎君退親,被蕭家以其兒郎尚未在洛陽為由給推拒了。
哪怕是大洛這民風開放的朝代,小娘子退親一事也有傷風化,不少人都在推測問題是否出在那蕭家郎君身上,可有人道了,蕭家郎君已經官至監察史,還配不上一個鄭十一娘?
有那消息靈通的不讓大家在傳,說是這鄭十一娘搭上了十一皇子,保不齊及笄後就嫁進了十一皇子府。
宣月寧端端正正坐在馬車中,巍峨的城牆就在身後,裴寓衡正和外麵的鄭梓睿說話,見到她昔日的阿兄,她終於分了絲心思放在鄭亦雪身上。
小道消息也並不全是空穴來風,話題中央的鄭十一娘和蕭家郎君,可不就是鄭亦雪和蕭子昂。
和前世一模一樣的軌跡,隻是時間早了些。
鄭亦雪憑借自己在洛陽的才女名聲,因一場意外和十一皇子相識後,便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戀。
十一皇子和蕭子昂,鄭家既舍不得和皇子搭上線又舍不得和蕭氏鬧翻,自然便是由她這個後找回來的便宜女兒,替鄭亦雪出嫁。
不過這回,鄭家沒了她該怎麽辦呢?別枝嫡女豈會乖乖聽話,將庶女嫁過去又折辱了蕭子昂。
她啊,就等著看鄭家如何化解。
馬車外,鄭梓睿的聲音分外有辨識度,“路途遙遠還望淳元保重身體,說不定我也會去鹹滿縣看望淳元。”
宣月寧歎了口氣,心道你可別去鹹滿縣了,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了,就不能去當官嗎?
大洛崇尚遊學,是以考中進士的人也有不少像鄭梓睿般,在外麵遊個兩年學,充實見聞,再回洛陽領職。
車壁被敲響,她掀起車簾疑惑向外看去,裴寓衡陰沉著一張臉,將腰間香囊擺正道:“八郎說要與你道別。”
鄭梓睿望著她,向她施禮,“七娘,一路順風。”
她恍惚地笑了一下,“八郎,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