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紅顏枯骨
金烏東升高掛,越州從一片死寂中活了過來,笙歌遍地。
三人艱難地從百姓們的包圍中衝了出來,一向愛惜自己形象的裴寓衡,頭發散了,衣裳亂了,腳上的鞋都被擠丟了一支,此時的臉色當真是跟鍋蓋一個色。
再觀之崔棱,他平日裏穿的都是舒適的粗布麻衣,今兒可是寬袖長袍一應俱全,可也和裴寓衡一樣狼狽,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兩位遭到土匪打劫。
宣月寧就走在兩人後麵,眼睛都不知道該看哪裏,生怕裴寓衡回個頭自己笑出聲。
崔棱背著手,他今日為了維護愛女,揭露了自己在越州的事,想來很快就會被傳出去,他隱士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三人去了府衙,宣夫人便留在了崔府繼續開導崔珺瑤。
聽見報信的奴仆誇張的說郎君和裴郎是如何“舌戰群雄”,將那些賊子說的啞口無言,被黃州長判了刑,崔珺瑤最後一絲顧忌都沒有了。
當即就提筆作詩一首,將這整夜的擔驚受怕和感受到的安慰盡數寫之,在崔棱回來時,還主動拿給他點評。
崔棱見女兒都能作詩,喜得是老淚縱橫,一個勁說她這首詩作的好,並連連向宣夫人道謝,他家夫人不在家,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哄女兒。
還道他已經派人去接回家的夫人,這幾日就麻煩夫人了,他想讓崔珺瑤多去裴家坐坐,他這幾日定會忙於那幾個賊子之事,萬怕疏忽了崔珺瑤。
宣夫人一口應下,她何嚐不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女子,那黃州長對崔棱的態度,她也看在心裏,是以昨晚才沒阻止裴寓衡跟著他們出去。
再說崔珺瑤這種一看就讓人心生憐愛的小娘子,她是真心歡喜的,昨晚還遭了那麽大的變故,身邊連個上了年紀的婆婆都沒有,要是她自己一個人鑽了牛角尖,那才叫後悔莫及。
崔珺瑤的詩由崔棱手裏到了裴寓衡手中,宣月寧一邊聽著崔棱同宣夫人寒暄,一邊看著這詩恍惚。
昨晚事情發生的太快,她整個人都處於一種極度緊繃的狀態,這下終於有機會發散一下思維,她一下就想到過去一件不怎麽起眼的小事。
崔棱和裴寓衡一個當朝宰相,一個血腥酷吏,是什麽促使他們兩人彼此相遇,成就忘年交,還讓裴寓衡如此驕傲之人,甘願折下頭顱,拜其為師?
兩人都曾感歎相遇太晚,還曾一起複遊越州,當時的裴寓衡是為了給阿娘和兩個孩子遷墳吊唁,那崔棱是為了什麽回來的?
她曾聽坊間言,崔棱當隱士居住的小院從未讓人賣過,還特意讓奴仆日日打掃,精心照料。
這一片的鄰居搬家的搬家,賣房的賣房,很快這一趟房的人都走空了,被崔棱全買了回來。
有人曾經聽見過崔家小院傳出的壓抑哭聲,連道這個地方不吉利,他鄰居家就死過人,他家也沒能逃脫詛咒,好端端的人就煙消玉損了。
她眸光幽深落在崔珺瑤身上,仔細想來,上一世崔棱是隱藏身份三年之久才去的洛陽,可這一世,他早早就揭露了自己隱士身份。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變故?是因為這一世他家的鄰居不再是空院,而是他們家,在賊子剛剛落在他家院裏,還來不及做什麽的時候,被她和裴寓衡用一把火給阻止了嗎?
可要是沒有昨晚上那一把火,崔家所有人都陷在沉睡中,那幾個賊子對崔珺瑤豈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這讓一個讀過書,識過字的小娘子如何能忍受。
宣月寧似乎都可以透過崔珺瑤嬌俏的容顏,瞥見那死氣沉沉的紅顏枯骨,恐怕是她掙紮了三年,終還是不堪折辱,自盡身亡。
崔棱大受刺激,憤而去了洛陽。
她記得在崔棱當了宰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女帝,增《大洛律法》一條:強迫女子者判斬立決,之後他大力整頓大洛風氣,進屋偷盜刺字判刑者不計其數,大洛風氣為之一清。
甚至一段時間內達到了夜不掩門的地步,不少小娘子都暗暗感激崔棱,而其當代大儒的名頭也因此遭受非議,這可是行的重典啊。
若是這改變是建立在崔珺瑤一條鮮活生命上,就一切都對的上了。
她背脊冒出一層冷汗,震驚的看向那個被誇獎的不好意思的崔珺瑤,隻想道一聲何其不公。
這個天真俏麗而又嬌憨可愛的小娘子,竟在前世死在了小院中,她眸中有水光浮現,憋悶的緊。
遂咬著牙扭過頭不去看她。
裴寓衡首先發現了她情緒的不對勁,將手中寫的確實不錯的詩歸還給一旁的婢女低聲問道:“怎麽?”
宣月寧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沒人搭理她還好,可他這樣輕輕一問,“啪嗒”一滴淚落了下來,砸進腳前的地麵中。
她慌亂地想從袖子裏找汗巾擦一擦,越著急越找不到。
看她手忙腳亂的模樣,裴寓衡默默從袖中拿出她的汗巾,手腕停頓片刻,最後還是耐著性子,用兩根手指捏著將其覆在了她的臉上。
眼前黑了下去,她伸手捂住臉頰,連帶著裴寓衡那隻手一並蓋住了。
裴寓衡整個人都僵硬住了,他能清晰的感受到濕潤的東西蹭過指尖,身上浮起一層細密的疙瘩,他將這歸結為嫌棄宣月寧的眼淚。
索性宣月寧失態隻是一瞬,很快就擦幹眼淚恢複了往日神采。
她和裴寓衡的小動作,崔棱和宣夫人沒看見,可全被一直注視著宣月寧的崔珺瑤看到了,她那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從她的身上,看到裴寓衡身上,又從裴寓衡身上看到宣月寧身上,然後露出一個了然的笑。
突然對上這樣的笑容,宣月寧一愣,果然看見崔珺瑤被她抓包後又很快轉過了頭。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宣月寧早就發現崔珺瑤這個小娘子有個很愛看她的毛病,便有意問道:“五娘受了驚嚇,有沒有想吃的菜,我別的不會,做些東西給你壓壓驚還是可以的。”
崔珺瑤雙手猛地放在胸前握在一起,特別像她在蕭府時別人送給蕭子昂的那隻小鬆鼠,她察覺失禮很快就放了開來,“這,可以嗎?”
宣月寧笑眯眯道:“自是可以的。”
“父親?”崔珺瑤期待的看著她父親,頻頻給他打眼色。
宣七娘做的飯!你還不趕緊答應!
崔棱見到她這幅小女兒姿態,差點再次哭出來,隻好同意了她,還讓她多和宣月寧玩耍,並再次向宣夫人道謝,她教導出了一對優秀的兒女。
經過一晚上的相處,崔珺瑤麵對宣月寧多了兩分熟稔,便期期艾艾的說她最喜歡吃的東西。
宣月寧不住點頭應了,還問她,她還會其他的菜,要不要嚐一嚐。
小娘子聽說她還有手藝沒施展出來,眼睛都要綠了,什麽昨晚房間進了賊子,全被忘在了腦後,就像宣夫人說的,他碰都碰到過她,她還能因為他不吃飯了!
再說,他們不都已經被抓進牢判了刑,她還怕什麽,當即宣月寧說一道菜,她點一道菜的頭,跟在宣月寧身後,都快成小尾巴了。
在崔家逗留了會兒,裴家一家人回了院子。
滿院狼藉。
早已氣絕身亡的大黃僵挺著屍體在槐樹下,散開的十隻雞有聰明地飛上了槐樹樹冠,還有在牆角湊在一起咕咕的。
裝魚的大缸被裴寓衡打碎,裏麵的魚流了出來現在已經成了翻著白眼的死魚。
最頭疼的便是院子中間那一堆燃燒殆盡的灰。
可還沒等動手收拾,聽見他們家門響動,周圍的鄰居們都冒了出來,他們各家的親戚在陪著他們去衙門那領了丟失的財務,就待在他們家。
此時裴家人一回來,他們就聞訊而出了。
一個個麵帶感激,那些賊子偷的哪是錢,是他們一家人的命啊,沒了這錢,怎麽過冬,一家生機可該怎麽辦。
他們魚貫而入,手裏拿著雞鴨魚肉,還有那本就不富裕的,帶著幾張剛出鍋的胡餅,不由分說地塞給了宣夫人。
家家都不容易,宣夫人哪裏能要,還是宣月寧見他們一片真心,才勸阿娘收下了,日後他們得了好東西,再給送回去也一樣。
宣夫人無奈應了,這滿院子哪裏有能下腳的地方,他們都不用宣夫人開口客氣趕人,自發地動手幫著收拾起來。
“阿婆,這可使不得,我們娘幾個自己能收拾的過來。”
“昭兒、驥兒,你們幫著大伯去抓雞。”
“月寧和寓衡也來搭把手。”
宣夫人剛做了安排,那些人就蜂擁而上,團團推搡著裴寓衡回屋,“嫂子,裴郎是要讀書的,要不是他昨晚上一把火,還記住了賊子的臉,那些殺千刀的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抓到,他可不能幹活。”
別說裴寓衡,他們家所有人連手都沒伸上,就被人給搶著幹了,不一會兒,他們家院子就恢複如初,幹幹淨淨。
還不等宣夫人回屋拿東西謝他們,他們就紅著臉推搡間匆匆告辭了。
裴家小院再次恢複平靜,他們陪著裴璟昭將大黃葬在了槐樹下,看著小丫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宣月寧向她承諾道:“再給你要一隻養好不好?”
裴璟昭直搖頭,“不養了,再也不養了,嗚嗚。”
揉了揉她的發,宣月寧便窩進廚房做飯去了,答應給崔珺瑤做的菜一道沒落。
飯後,裴寓衡和她一起收拾被翻亂的書房,不解的問:“為何對她那麽好?”
他在崔府就發現了,宣月寧對崔珺瑤,有一種看兩個孩子的慈愛目光,可崔珺瑤比她還要大上三歲,還有在崔府她那慌亂的模樣,是為何?
宣月寧沉默地將自己的圖樣一張張放好,才輕輕說:“隻是覺得,作為小娘子的她昨晚受了那麽大的驚嚇,不容易罷了。”
說完,她就知道以裴寓衡的聰明,不會輕易相信,便皺著眉頭故意凶巴巴的問:“我的錢呢?你不是說能給我要回來嗎?”
裴寓衡見她彎著腰,半張臉隱在暗處看不真切,便知她有事瞞著自己,但她不說,他也無意追究,畢竟崔珺瑤隻是個小娘子。
他隻是怕宣月寧知道了崔棱的身份,是故意接近崔珺瑤的,見她神情不像,是真心實意交朋友,便將此事放下,“我一會兒就去給你要。”
宣月寧直起身子抻了抻,插著腰道:“你現在就去!”
為錢執迷不悟的宣小娘子,裴寓衡當然也很了解,怕今晚拿不到錢她睡不好,他無奈應了。
到了衙門,黃州長二話不說就將裴家的錢交予了他。
識時務、懂是非、有手段,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愧是長安裴郎。”
“自是,比之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躲在屏風後的崔棱背手走出,看著裴寓衡的背影,對黃州長道,“鄉貢生的名額給我留一個。”
金烏東升高掛,越州從一片死寂中活了過來,笙歌遍地。
三人艱難地從百姓們的包圍中衝了出來,一向愛惜自己形象的裴寓衡,頭發散了,衣裳亂了,腳上的鞋都被擠丟了一支,此時的臉色當真是跟鍋蓋一個色。
再觀之崔棱,他平日裏穿的都是舒適的粗布麻衣,今兒可是寬袖長袍一應俱全,可也和裴寓衡一樣狼狽,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兩位遭到土匪打劫。
宣月寧就走在兩人後麵,眼睛都不知道該看哪裏,生怕裴寓衡回個頭自己笑出聲。
崔棱背著手,他今日為了維護愛女,揭露了自己在越州的事,想來很快就會被傳出去,他隱士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三人去了府衙,宣夫人便留在了崔府繼續開導崔珺瑤。
聽見報信的奴仆誇張的說郎君和裴郎是如何“舌戰群雄”,將那些賊子說的啞口無言,被黃州長判了刑,崔珺瑤最後一絲顧忌都沒有了。
當即就提筆作詩一首,將這整夜的擔驚受怕和感受到的安慰盡數寫之,在崔棱回來時,還主動拿給他點評。
崔棱見女兒都能作詩,喜得是老淚縱橫,一個勁說她這首詩作的好,並連連向宣夫人道謝,他家夫人不在家,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哄女兒。
還道他已經派人去接回家的夫人,這幾日就麻煩夫人了,他想讓崔珺瑤多去裴家坐坐,他這幾日定會忙於那幾個賊子之事,萬怕疏忽了崔珺瑤。
宣夫人一口應下,她何嚐不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女子,那黃州長對崔棱的態度,她也看在心裏,是以昨晚才沒阻止裴寓衡跟著他們出去。
再說崔珺瑤這種一看就讓人心生憐愛的小娘子,她是真心歡喜的,昨晚還遭了那麽大的變故,身邊連個上了年紀的婆婆都沒有,要是她自己一個人鑽了牛角尖,那才叫後悔莫及。
崔珺瑤的詩由崔棱手裏到了裴寓衡手中,宣月寧一邊聽著崔棱同宣夫人寒暄,一邊看著這詩恍惚。
昨晚事情發生的太快,她整個人都處於一種極度緊繃的狀態,這下終於有機會發散一下思維,她一下就想到過去一件不怎麽起眼的小事。
崔棱和裴寓衡一個當朝宰相,一個血腥酷吏,是什麽促使他們兩人彼此相遇,成就忘年交,還讓裴寓衡如此驕傲之人,甘願折下頭顱,拜其為師?
兩人都曾感歎相遇太晚,還曾一起複遊越州,當時的裴寓衡是為了給阿娘和兩個孩子遷墳吊唁,那崔棱是為了什麽回來的?
她曾聽坊間言,崔棱當隱士居住的小院從未讓人賣過,還特意讓奴仆日日打掃,精心照料。
這一片的鄰居搬家的搬家,賣房的賣房,很快這一趟房的人都走空了,被崔棱全買了回來。
有人曾經聽見過崔家小院傳出的壓抑哭聲,連道這個地方不吉利,他鄰居家就死過人,他家也沒能逃脫詛咒,好端端的人就煙消玉損了。
她眸光幽深落在崔珺瑤身上,仔細想來,上一世崔棱是隱藏身份三年之久才去的洛陽,可這一世,他早早就揭露了自己隱士身份。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變故?是因為這一世他家的鄰居不再是空院,而是他們家,在賊子剛剛落在他家院裏,還來不及做什麽的時候,被她和裴寓衡用一把火給阻止了嗎?
可要是沒有昨晚上那一把火,崔家所有人都陷在沉睡中,那幾個賊子對崔珺瑤豈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這讓一個讀過書,識過字的小娘子如何能忍受。
宣月寧似乎都可以透過崔珺瑤嬌俏的容顏,瞥見那死氣沉沉的紅顏枯骨,恐怕是她掙紮了三年,終還是不堪折辱,自盡身亡。
崔棱大受刺激,憤而去了洛陽。
她記得在崔棱當了宰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女帝,增《大洛律法》一條:強迫女子者判斬立決,之後他大力整頓大洛風氣,進屋偷盜刺字判刑者不計其數,大洛風氣為之一清。
甚至一段時間內達到了夜不掩門的地步,不少小娘子都暗暗感激崔棱,而其當代大儒的名頭也因此遭受非議,這可是行的重典啊。
若是這改變是建立在崔珺瑤一條鮮活生命上,就一切都對的上了。
她背脊冒出一層冷汗,震驚的看向那個被誇獎的不好意思的崔珺瑤,隻想道一聲何其不公。
這個天真俏麗而又嬌憨可愛的小娘子,竟在前世死在了小院中,她眸中有水光浮現,憋悶的緊。
遂咬著牙扭過頭不去看她。
裴寓衡首先發現了她情緒的不對勁,將手中寫的確實不錯的詩歸還給一旁的婢女低聲問道:“怎麽?”
宣月寧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沒人搭理她還好,可他這樣輕輕一問,“啪嗒”一滴淚落了下來,砸進腳前的地麵中。
她慌亂地想從袖子裏找汗巾擦一擦,越著急越找不到。
看她手忙腳亂的模樣,裴寓衡默默從袖中拿出她的汗巾,手腕停頓片刻,最後還是耐著性子,用兩根手指捏著將其覆在了她的臉上。
眼前黑了下去,她伸手捂住臉頰,連帶著裴寓衡那隻手一並蓋住了。
裴寓衡整個人都僵硬住了,他能清晰的感受到濕潤的東西蹭過指尖,身上浮起一層細密的疙瘩,他將這歸結為嫌棄宣月寧的眼淚。
索性宣月寧失態隻是一瞬,很快就擦幹眼淚恢複了往日神采。
她和裴寓衡的小動作,崔棱和宣夫人沒看見,可全被一直注視著宣月寧的崔珺瑤看到了,她那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從她的身上,看到裴寓衡身上,又從裴寓衡身上看到宣月寧身上,然後露出一個了然的笑。
突然對上這樣的笑容,宣月寧一愣,果然看見崔珺瑤被她抓包後又很快轉過了頭。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宣月寧早就發現崔珺瑤這個小娘子有個很愛看她的毛病,便有意問道:“五娘受了驚嚇,有沒有想吃的菜,我別的不會,做些東西給你壓壓驚還是可以的。”
崔珺瑤雙手猛地放在胸前握在一起,特別像她在蕭府時別人送給蕭子昂的那隻小鬆鼠,她察覺失禮很快就放了開來,“這,可以嗎?”
宣月寧笑眯眯道:“自是可以的。”
“父親?”崔珺瑤期待的看著她父親,頻頻給他打眼色。
宣七娘做的飯!你還不趕緊答應!
崔棱見到她這幅小女兒姿態,差點再次哭出來,隻好同意了她,還讓她多和宣月寧玩耍,並再次向宣夫人道謝,她教導出了一對優秀的兒女。
經過一晚上的相處,崔珺瑤麵對宣月寧多了兩分熟稔,便期期艾艾的說她最喜歡吃的東西。
宣月寧不住點頭應了,還問她,她還會其他的菜,要不要嚐一嚐。
小娘子聽說她還有手藝沒施展出來,眼睛都要綠了,什麽昨晚房間進了賊子,全被忘在了腦後,就像宣夫人說的,他碰都碰到過她,她還能因為他不吃飯了!
再說,他們不都已經被抓進牢判了刑,她還怕什麽,當即宣月寧說一道菜,她點一道菜的頭,跟在宣月寧身後,都快成小尾巴了。
在崔家逗留了會兒,裴家一家人回了院子。
滿院狼藉。
早已氣絕身亡的大黃僵挺著屍體在槐樹下,散開的十隻雞有聰明地飛上了槐樹樹冠,還有在牆角湊在一起咕咕的。
裝魚的大缸被裴寓衡打碎,裏麵的魚流了出來現在已經成了翻著白眼的死魚。
最頭疼的便是院子中間那一堆燃燒殆盡的灰。
可還沒等動手收拾,聽見他們家門響動,周圍的鄰居們都冒了出來,他們各家的親戚在陪著他們去衙門那領了丟失的財務,就待在他們家。
此時裴家人一回來,他們就聞訊而出了。
一個個麵帶感激,那些賊子偷的哪是錢,是他們一家人的命啊,沒了這錢,怎麽過冬,一家生機可該怎麽辦。
他們魚貫而入,手裏拿著雞鴨魚肉,還有那本就不富裕的,帶著幾張剛出鍋的胡餅,不由分說地塞給了宣夫人。
家家都不容易,宣夫人哪裏能要,還是宣月寧見他們一片真心,才勸阿娘收下了,日後他們得了好東西,再給送回去也一樣。
宣夫人無奈應了,這滿院子哪裏有能下腳的地方,他們都不用宣夫人開口客氣趕人,自發地動手幫著收拾起來。
“阿婆,這可使不得,我們娘幾個自己能收拾的過來。”
“昭兒、驥兒,你們幫著大伯去抓雞。”
“月寧和寓衡也來搭把手。”
宣夫人剛做了安排,那些人就蜂擁而上,團團推搡著裴寓衡回屋,“嫂子,裴郎是要讀書的,要不是他昨晚上一把火,還記住了賊子的臉,那些殺千刀的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抓到,他可不能幹活。”
別說裴寓衡,他們家所有人連手都沒伸上,就被人給搶著幹了,不一會兒,他們家院子就恢複如初,幹幹淨淨。
還不等宣夫人回屋拿東西謝他們,他們就紅著臉推搡間匆匆告辭了。
裴家小院再次恢複平靜,他們陪著裴璟昭將大黃葬在了槐樹下,看著小丫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宣月寧向她承諾道:“再給你要一隻養好不好?”
裴璟昭直搖頭,“不養了,再也不養了,嗚嗚。”
揉了揉她的發,宣月寧便窩進廚房做飯去了,答應給崔珺瑤做的菜一道沒落。
飯後,裴寓衡和她一起收拾被翻亂的書房,不解的問:“為何對她那麽好?”
他在崔府就發現了,宣月寧對崔珺瑤,有一種看兩個孩子的慈愛目光,可崔珺瑤比她還要大上三歲,還有在崔府她那慌亂的模樣,是為何?
宣月寧沉默地將自己的圖樣一張張放好,才輕輕說:“隻是覺得,作為小娘子的她昨晚受了那麽大的驚嚇,不容易罷了。”
說完,她就知道以裴寓衡的聰明,不會輕易相信,便皺著眉頭故意凶巴巴的問:“我的錢呢?你不是說能給我要回來嗎?”
裴寓衡見她彎著腰,半張臉隱在暗處看不真切,便知她有事瞞著自己,但她不說,他也無意追究,畢竟崔珺瑤隻是個小娘子。
他隻是怕宣月寧知道了崔棱的身份,是故意接近崔珺瑤的,見她神情不像,是真心實意交朋友,便將此事放下,“我一會兒就去給你要。”
宣月寧直起身子抻了抻,插著腰道:“你現在就去!”
為錢執迷不悟的宣小娘子,裴寓衡當然也很了解,怕今晚拿不到錢她睡不好,他無奈應了。
到了衙門,黃州長二話不說就將裴家的錢交予了他。
識時務、懂是非、有手段,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愧是長安裴郎。”
“自是,比之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躲在屏風後的崔棱背手走出,看著裴寓衡的背影,對黃州長道,“鄉貢生的名額給我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