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您說您是我親爹!”
“做子女的能瞞著爹娘麽?”
“況且東西是您給我的,您知道了舍得罰我麽?”
“您還說您要幫我還錢呢,肯定舍不得罰我!”
“而且……而且您既然幫我還了錢,那我以後就不會再欠賬了,自然也用不著去賣您給我的賞賜!”
皇帝覺得自己的腦子好像有點問題,不然怎麽會覺得尹桃說得對?
“你這個丫頭啊!”皇帝不知道該如何說尹桃了,隻覺得她一顆赤子之心難得,作為帝王,兒女在他麵前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的,同時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透著別樣的目的。
隻有尹桃,什麽都不求,反而還顛兒顛兒地跑來獻她花重金買來並培育的高產糧食。
“你怎麽想的就敢去借二十萬兩黃金去買所謂的高產麥種?你難道不怕這麥種是假的麽?”覺得便是他也不會做這樣的事兒。
尹桃笑道:“是沈嘯決定的,西山五府雪災的時候,百姓們根本就沒有糧食吃,大雪封山,凍死餓死的極多,那個時候的西山五府跟地獄沒什麽區別。
若不是我爹當時覺得那些人收糧食很奇怪,就跟著買了不少糧食囤積起來,後來雪災來臨,我們村,包括相鄰的幾個村都靠著那些糧食才勉強活下一部分的人。
沈嘯說當時西山大營一樣缺糧食,士兵們餓著肚子迎戰西涼人……
他說如果真能有高產的糧食,那老百姓手中說不定就能多留點兒存糧,等遇到災難的時候也能挺過去。
而軍隊也是一樣的,百姓們的糧食多了,朝廷手裏的糧食便隻會更多,朝廷的糧食多了,便不會虧待軍隊。
他說,他當時很害怕,害怕沒死在戰場上,反倒不戰而亡!(餓死)”
“沈嘯也怕遇到騙子,但是這個西域商人是他從山匪手上救下來的,因著怕他蒙騙我們,沈嘯扣押了他的兒子和隨從……
若這般還是被騙了,沈嘯說那就是天意……
不過即便如此,我和他也願意試一試,失敗了大不了我們背十幾二十年的債而已。萬一成功了呢?”
“父皇,這錢您可一定要還啊,我聽說前朝皇帝從民間拿任何東西都不給錢,弄得民怨沸騰……”
“在你眼裏,父皇就是那等賴賬的人麽?”皇帝聞言就拉長了個臉,事實上,如果換個人敢這般跟他說話,他絕對會當場發飆。
質疑皇帝,想死了不是!
可尹桃這般卻讓皇帝覺得她是在自己麵前毫無遮攔,至誠至真。
“不是,父皇是最好的皇帝,我在民間就常常聽從前朝活到現在的老人們說,前朝就像是地獄,等到父皇當政之後,他們才有了當人的感覺。
才覺得活下去其實還是有奔頭的,所以父皇是明君,是好皇帝。
可是我聽說很多官員表麵上聽父皇的話,出了宮就瞎來。
這些人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成天隻想著自己個兒的腰包,甚至打著父皇的旗號去幹一些損害父皇顏麵,卻中飽私囊的事情。
好比這錢,父皇吩咐下頭的人去還,他們打著父皇的旗號隻還一半就讓人銷毀借據怎麽辦?
難道錢莊還能抗命不成?
到時候父皇是出了二十萬兩黃金,可是錢莊能收到多少?
就好比西山五府雪災的時候,父皇派人賑災,父皇是撥款撥糧撥得足足的,但最終分到老百姓手中……真的沒有多少好。”
“真的,父皇,當初我就是百姓……”尹桃似乎怕皇帝不相信,就拍著胸脯道。
皇帝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道:“朕派人去還錢的時候就通知你一起去,你瞧著他們還錢!”
尹桃說的事情他清楚麽?
他是清楚的,但是貪腐這種事情屢禁不絕,但是又不能放任不管……
“桃兒覺得這種事兒要如何杜絕?”皇帝隨口問道,尹桃笑著搖頭說:“我可沒有啥好主意,我連管家都管不好,不過我管不好家就少用人。
別人家的下人都有一兩百號人,我以前還住國公府的時候,我的院子裏就有二十二個人服侍。
人多了,花銷多不說還亂,事兒沒做好就各種推脫。
可現如今我的院子裏攏共不過三個人,其中有一個還是孩子的乳母。然後我就發現,用三個人跟用二十二個人的區別並不大。”
“好比清掃院落的粗使婆子,一個婆子難道就不能多掃幾個院子?非要一個院子用一個甚至是兩個?”
“然後就是出去辦事兒的,難道非得固定的人去采買辦事兒麽?為什麽不今兒我讓這個人上街去給我買東西,明兒讓另外一個去?
我發現同樣一件事情讓同一個人辦久了,這辦事兒的人就容易起貪念,同時也會想出很多種法子來貪墨。
可是若是讓不同的人去辦,起貪念的人就會少,因為你去買餅花十文錢,為啥換個人去隻花八文錢……
除開這些個好處,那養仆從的錢節約下來幹些什麽不好?不管是買吃的還是買穿的,難道是吃的不香?還是穿的不好看!”
皇帝皺眉尋思著尹桃的話,半響他便笑了起來:“先賢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話著實在理,治理一國跟治理一家一樣!
你的意思我明白,大梁的官員的確是太多了,屍位素餐之輩太多,同時,官員辦事缺乏監查之人,這樣就容易滋生貪腐,也讓貪腐禁而不絕!”
“你給了父皇啟發,父皇要好好想一想……”皇帝沉吟起來。
“那女兒就告辭了,改日再進宮來看父皇!”尹桃見狀就起身告辭,皇帝心裏想著事情,也就忘了要留尹桃吃飯的事兒。
等趙氏派人來請的時候他才反應過來尹桃已經走了。
皇帝心裏頓時就愧疚了起來,他命人開私庫取錢去幫尹桃還債,同時又命人抬了一千兩黃金去沈府給尹桃。
他這個貼心的閨女簡直太窮了,他得補貼點兒。
皇帝這兩年因著鹽鐵等生意入賬不少,所以人就有點小膨脹。
“把錢還了,借條拿到之後記得問郡主那批種子在何處!”皇帝吩咐道。
(尹桃,這波操作太秀了,轉手就掙二百萬兩銀子!沈嘯養兵的錢有了!)
“做子女的能瞞著爹娘麽?”
“況且東西是您給我的,您知道了舍得罰我麽?”
“您還說您要幫我還錢呢,肯定舍不得罰我!”
“而且……而且您既然幫我還了錢,那我以後就不會再欠賬了,自然也用不著去賣您給我的賞賜!”
皇帝覺得自己的腦子好像有點問題,不然怎麽會覺得尹桃說得對?
“你這個丫頭啊!”皇帝不知道該如何說尹桃了,隻覺得她一顆赤子之心難得,作為帝王,兒女在他麵前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的,同時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透著別樣的目的。
隻有尹桃,什麽都不求,反而還顛兒顛兒地跑來獻她花重金買來並培育的高產糧食。
“你怎麽想的就敢去借二十萬兩黃金去買所謂的高產麥種?你難道不怕這麥種是假的麽?”覺得便是他也不會做這樣的事兒。
尹桃笑道:“是沈嘯決定的,西山五府雪災的時候,百姓們根本就沒有糧食吃,大雪封山,凍死餓死的極多,那個時候的西山五府跟地獄沒什麽區別。
若不是我爹當時覺得那些人收糧食很奇怪,就跟著買了不少糧食囤積起來,後來雪災來臨,我們村,包括相鄰的幾個村都靠著那些糧食才勉強活下一部分的人。
沈嘯說當時西山大營一樣缺糧食,士兵們餓著肚子迎戰西涼人……
他說如果真能有高產的糧食,那老百姓手中說不定就能多留點兒存糧,等遇到災難的時候也能挺過去。
而軍隊也是一樣的,百姓們的糧食多了,朝廷手裏的糧食便隻會更多,朝廷的糧食多了,便不會虧待軍隊。
他說,他當時很害怕,害怕沒死在戰場上,反倒不戰而亡!(餓死)”
“沈嘯也怕遇到騙子,但是這個西域商人是他從山匪手上救下來的,因著怕他蒙騙我們,沈嘯扣押了他的兒子和隨從……
若這般還是被騙了,沈嘯說那就是天意……
不過即便如此,我和他也願意試一試,失敗了大不了我們背十幾二十年的債而已。萬一成功了呢?”
“父皇,這錢您可一定要還啊,我聽說前朝皇帝從民間拿任何東西都不給錢,弄得民怨沸騰……”
“在你眼裏,父皇就是那等賴賬的人麽?”皇帝聞言就拉長了個臉,事實上,如果換個人敢這般跟他說話,他絕對會當場發飆。
質疑皇帝,想死了不是!
可尹桃這般卻讓皇帝覺得她是在自己麵前毫無遮攔,至誠至真。
“不是,父皇是最好的皇帝,我在民間就常常聽從前朝活到現在的老人們說,前朝就像是地獄,等到父皇當政之後,他們才有了當人的感覺。
才覺得活下去其實還是有奔頭的,所以父皇是明君,是好皇帝。
可是我聽說很多官員表麵上聽父皇的話,出了宮就瞎來。
這些人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成天隻想著自己個兒的腰包,甚至打著父皇的旗號去幹一些損害父皇顏麵,卻中飽私囊的事情。
好比這錢,父皇吩咐下頭的人去還,他們打著父皇的旗號隻還一半就讓人銷毀借據怎麽辦?
難道錢莊還能抗命不成?
到時候父皇是出了二十萬兩黃金,可是錢莊能收到多少?
就好比西山五府雪災的時候,父皇派人賑災,父皇是撥款撥糧撥得足足的,但最終分到老百姓手中……真的沒有多少好。”
“真的,父皇,當初我就是百姓……”尹桃似乎怕皇帝不相信,就拍著胸脯道。
皇帝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道:“朕派人去還錢的時候就通知你一起去,你瞧著他們還錢!”
尹桃說的事情他清楚麽?
他是清楚的,但是貪腐這種事情屢禁不絕,但是又不能放任不管……
“桃兒覺得這種事兒要如何杜絕?”皇帝隨口問道,尹桃笑著搖頭說:“我可沒有啥好主意,我連管家都管不好,不過我管不好家就少用人。
別人家的下人都有一兩百號人,我以前還住國公府的時候,我的院子裏就有二十二個人服侍。
人多了,花銷多不說還亂,事兒沒做好就各種推脫。
可現如今我的院子裏攏共不過三個人,其中有一個還是孩子的乳母。然後我就發現,用三個人跟用二十二個人的區別並不大。”
“好比清掃院落的粗使婆子,一個婆子難道就不能多掃幾個院子?非要一個院子用一個甚至是兩個?”
“然後就是出去辦事兒的,難道非得固定的人去采買辦事兒麽?為什麽不今兒我讓這個人上街去給我買東西,明兒讓另外一個去?
我發現同樣一件事情讓同一個人辦久了,這辦事兒的人就容易起貪念,同時也會想出很多種法子來貪墨。
可是若是讓不同的人去辦,起貪念的人就會少,因為你去買餅花十文錢,為啥換個人去隻花八文錢……
除開這些個好處,那養仆從的錢節約下來幹些什麽不好?不管是買吃的還是買穿的,難道是吃的不香?還是穿的不好看!”
皇帝皺眉尋思著尹桃的話,半響他便笑了起來:“先賢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話著實在理,治理一國跟治理一家一樣!
你的意思我明白,大梁的官員的確是太多了,屍位素餐之輩太多,同時,官員辦事缺乏監查之人,這樣就容易滋生貪腐,也讓貪腐禁而不絕!”
“你給了父皇啟發,父皇要好好想一想……”皇帝沉吟起來。
“那女兒就告辭了,改日再進宮來看父皇!”尹桃見狀就起身告辭,皇帝心裏想著事情,也就忘了要留尹桃吃飯的事兒。
等趙氏派人來請的時候他才反應過來尹桃已經走了。
皇帝心裏頓時就愧疚了起來,他命人開私庫取錢去幫尹桃還債,同時又命人抬了一千兩黃金去沈府給尹桃。
他這個貼心的閨女簡直太窮了,他得補貼點兒。
皇帝這兩年因著鹽鐵等生意入賬不少,所以人就有點小膨脹。
“把錢還了,借條拿到之後記得問郡主那批種子在何處!”皇帝吩咐道。
(尹桃,這波操作太秀了,轉手就掙二百萬兩銀子!沈嘯養兵的錢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