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得了一大片竹林, 便命人去通知作坊那邊及時去挑選合用的竹子。
作坊如今的管事是腦筋靈活、想出蘆葦造紙的鄧慶,他不僅得了李元嬰許下的賞金, 還在李元嬰這裏掛上了號。
今年入冬後, 鄧慶便帶著人陸陸續續地采收周圍的蘆葦,這東西一般是無主之物, 誰都可以收割。作坊這邊人手不夠,他隻需出點小錢便能讓周圍的人主動把杆子長得足夠高的蘆葦送過來。
遠郊一帶, 本應處於農閑時期的百姓們紛紛眉開眼笑地把蘆葦送到鄧慶管著的造紙作坊裏去,換些錢糧讓家人過個好年。
鄧慶忙完蘆葦的采收,作坊便緊鑼密鼓地按照反複調整過的葦紙製作工序開工。若是沒有意外, 第一批蘆葦會在李二陛下生辰之前趕製出來,等著李元嬰過來驗收。哪怕不能,工坊這邊也有早前造出來的葦紙囤著,可供李元嬰拿出去獻寶。
李元嬰說是要等明年開春在給李二陛下送寶貝,實際上李元嬰根本等不到那時候, 他準備在李二陛下生辰那天就送出去!
聽李元嬰派人來說前頭那片皇家山林的竹子全被李元嬰要來了,鄧慶精神一振。
竹子這東西比蘆葦貴一些, 但勝在長得快, 一年四季都能咻咻咻地長, 漫山遍野都能種!而且鄧慶發現這幾種好找的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改變紙張的色澤、軟硬以及韌度!
鄧慶當下便激動地帶著人去看竹子, 想著有這麽多竹子在, 他們再也不愁產不出足夠的紙張了!
李二陛下生辰前一天, 工坊那邊便派人把新造好的葦紙送進宮。李元嬰打開其中一卷一看, 但見這紙比如今朝廷慣用的藤紙差不到哪裏去,瞧著要輕薄一些,卻又更有韌性,不易撕裂!
李元嬰歡喜不已,拿出造紙方子看了又看,確定用的材料都便宜得不得了,大大降低了造紙成本,才把這些東西都收到早前備好的錦盒裏,準備明天拿去獻給李二陛下當生辰禮。
柳寶林也在操心這件事,入夜了還過來問李元嬰:“生辰禮當真備好了嗎?”
李元嬰道:“備好了,皇兄一準會喜歡的。”
柳寶林見李元嬰信心滿滿,便也不再多問,隻叫人把從庫房收拾出來的寶物放到李元嬰房中當備用的生辰禮。她說道:“凡事都有意外,這個你也帶去,萬一你準備的不適合,就把這個送上去。”
李元嬰打開柳寶林讓人帶來的錦盒,發現裏頭是太上皇留給他的寶貝。
李元嬰滿口答應,等柳寶林一走則把寶貝藏到枕頭裏麵去,嚴肅告誡身邊伺候的人:“不許把這個帶去,這是耶耶留給我的,我要留著當傳家寶,可不能送出去!”
左右自是喏然應是。
李元嬰挨著錦盒睡下,夜裏夢見太上皇了。
太上皇把他抱到膝上和別人說話,他聽著覺得太無趣,手便不安分起來,偷偷伸手去拔太上皇的胡子。
太上皇哎喲一聲,低頭瞪他一眼,他頓時開心地笑了起來。
小孩子嘛,最喜歡看別人誇張的動作、聽別人誇張的聲音,你一句我一句地嘮嗑他才愛聽呢!
太上皇看他笑得沒牙沒眼,也樂了,不僅沒罵他,還和別人誇:“你們看看,我這幺兒個頭小,手勁還挺大,都能拔我胡子了!”
有太上皇寬縱,他便不覺得拔人胡子有什麽不對,還覺得特別好玩,最愛趁別人不注意偷偷地拔,聽別人痛叫出聲。連他皇兄也沒能幸免,慘遭他禍害過兩回!
李元嬰早上睜開眼,看著太陽從外麵照了進來,灑落滿室清光。
他恍恍惚惚地坐起來,感覺自己還身在大安宮,不過揉揉眼睛看清楚周圍的一切,他便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誰的胡子都能亂拔的小孩了。
李元嬰歎了口氣。
聽到動靜進來伺候李元嬰洗漱更衣的人見李元嬰歎氣,不由問:“殿下怎麽了?”
李元嬰道:“馬上要過年了,過完年我就十二歲了,再不能當小孩子了。”
伺候的人說道:“隻要您想,您永遠都能當小孩子的。”
李元嬰想了想,覺得這話也對,他可有錢了,又是堂堂大唐王爺,想做什麽還不是隨他喜歡。再說了,哪怕他活到八十歲,他娘也會當他是小孩子的,到那時,他一準要當八十歲的老小孩!
李元嬰馬上高興起來,抱起自己準備好的錦盒就去尋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今日生辰,不上朝,安排好的行程是中午大宴群臣,晚上搞個家宴和兄弟兒女們聚聚。不過他起得比李元嬰早些,李元嬰跑過來時他已經用過早膳了,兕子她們也趕早過來祝過一輪壽。
李二陛下正在練字,聽人說李元嬰來了,示意左右讓人放他進來。
李元嬰抱著錦盒跑到李二陛下麵前,一看李二陛下在寫大字,馬上湊過去探頭探腦地看了幾眼,張口就誇:“皇兄您寫的字可真有精神,瞧著就有龍騰虎躍之勢,擺出去誰都會說好!”
李二陛下平時是受慣了誇的,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挺不錯,可不知怎地聽李元嬰這麽一誇,他就覺得不對味。這日是自己的生辰,李二陛下就不和李元嬰計較了:“一大早的,你怎地不睡懶覺了?”
李元嬰道:“今天是皇兄您的生辰,我當然得過來和您祝壽!怎麽樣?我來得夠早吧?我是第一個嗎?”
李二陛下道:“雉奴來過了。”
李元嬰:“……”
“兕子來過了。”
“……”
“城陽來過了。”
“……”
“衡山來過了。”
“……”
“高陽也來過了。”
“……”
李二陛下睨著李元嬰,慢悠悠地問:“你說你是不是第一個?”
李元嬰道:“起得早有什麽了不起的!我還給皇兄您準備了生辰禮!他們一準沒我送得早!”
這倒是,其他人都準備晚上統一送,沒有一大早就拿過來獻寶的。
李二陛下頓時好奇地問:“你準備了什麽生辰禮?”
李元嬰把李二陛下那幅墨跡已幹的墨寶推到一邊,拉李二陛下坐下,讓李二陛下親手打開自己帶來的錦盒。
李二陛下見他賣關子也不生氣,伸手把錦盒打開。
看裏麵放著一幅字畫一樣的東西,李二陛下覺得這小子太敷衍了,居然拿自己的字畫來當生辰禮。他取出那幅“字畫”準備好好批評李元嬰一番,攤開一看,卻發現李元嬰送的居然是一卷白紙!
李二陛下看向李元嬰,意思是讓他解釋解釋。這是拿錯了,還是準備說自己“禮輕情意重”?
李元嬰一點都不急,拉著李二陛下說:“皇兄您寫寫看,瞧瞧這紙好不好用!”
李二陛下不知他葫蘆裏賣什麽藥,不過還是叫人把李元嬰送來的紙攤開,提筆往上麵寫了起來。
李二陛下寫的是“惠風和暢”四個大字,出自他最為喜愛的《蘭亭集序》。
寫完之後,李二陛下細細觀察,發現這紙雖比他常用的紙薄,卻不洇墨,質量很不錯。可惜李二陛下常年用的都是上好的紙張,並不覺得這紙好到足以讓李元嬰拿來當生辰禮。
李二陛下道:“你就給朕準備了這樣的禮?”
李元嬰說道:“當然不是!”他把錦盒裏的另一張紙取了出來遞給李二陛下。這是鄧慶他們這兩年鑽研出來的心血,李元嬰砸了不少錢下去,眼下拿出來卻也不心疼,隻要是錢能弄到的東西,李元嬰都不會吝嗇。反正,這造紙新法獻給他皇兄,鄧慶那邊還是能造的!
李二陛下不知李元嬰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取過李元嬰遞來的文稿一看,眉目逐漸舒展開。他挑挑眉,轉頭問李元嬰:“這法子當真能造出這樣的紙?”
李元嬰道:“那是自然,我不是都給您帶來了嗎?”
李二陛下龍心大悅,難得誇了李元嬰一句:“好,這禮我很喜歡。”
李元嬰心滿意足,又給李二陛下說起這裏頭都有誰的功勞,什麽媚娘給出了主意啦,鄧慶出力最大啦,總之,每個人都很厲害,都為這份生辰禮出了一份力!
李二陛下很有耐心地聽完,才把他趕去玩兒。
作坊如今的管事是腦筋靈活、想出蘆葦造紙的鄧慶,他不僅得了李元嬰許下的賞金, 還在李元嬰這裏掛上了號。
今年入冬後, 鄧慶便帶著人陸陸續續地采收周圍的蘆葦,這東西一般是無主之物, 誰都可以收割。作坊這邊人手不夠,他隻需出點小錢便能讓周圍的人主動把杆子長得足夠高的蘆葦送過來。
遠郊一帶, 本應處於農閑時期的百姓們紛紛眉開眼笑地把蘆葦送到鄧慶管著的造紙作坊裏去,換些錢糧讓家人過個好年。
鄧慶忙完蘆葦的采收,作坊便緊鑼密鼓地按照反複調整過的葦紙製作工序開工。若是沒有意外, 第一批蘆葦會在李二陛下生辰之前趕製出來,等著李元嬰過來驗收。哪怕不能,工坊這邊也有早前造出來的葦紙囤著,可供李元嬰拿出去獻寶。
李元嬰說是要等明年開春在給李二陛下送寶貝,實際上李元嬰根本等不到那時候, 他準備在李二陛下生辰那天就送出去!
聽李元嬰派人來說前頭那片皇家山林的竹子全被李元嬰要來了,鄧慶精神一振。
竹子這東西比蘆葦貴一些, 但勝在長得快, 一年四季都能咻咻咻地長, 漫山遍野都能種!而且鄧慶發現這幾種好找的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改變紙張的色澤、軟硬以及韌度!
鄧慶當下便激動地帶著人去看竹子, 想著有這麽多竹子在, 他們再也不愁產不出足夠的紙張了!
李二陛下生辰前一天, 工坊那邊便派人把新造好的葦紙送進宮。李元嬰打開其中一卷一看, 但見這紙比如今朝廷慣用的藤紙差不到哪裏去,瞧著要輕薄一些,卻又更有韌性,不易撕裂!
李元嬰歡喜不已,拿出造紙方子看了又看,確定用的材料都便宜得不得了,大大降低了造紙成本,才把這些東西都收到早前備好的錦盒裏,準備明天拿去獻給李二陛下當生辰禮。
柳寶林也在操心這件事,入夜了還過來問李元嬰:“生辰禮當真備好了嗎?”
李元嬰道:“備好了,皇兄一準會喜歡的。”
柳寶林見李元嬰信心滿滿,便也不再多問,隻叫人把從庫房收拾出來的寶物放到李元嬰房中當備用的生辰禮。她說道:“凡事都有意外,這個你也帶去,萬一你準備的不適合,就把這個送上去。”
李元嬰打開柳寶林讓人帶來的錦盒,發現裏頭是太上皇留給他的寶貝。
李元嬰滿口答應,等柳寶林一走則把寶貝藏到枕頭裏麵去,嚴肅告誡身邊伺候的人:“不許把這個帶去,這是耶耶留給我的,我要留著當傳家寶,可不能送出去!”
左右自是喏然應是。
李元嬰挨著錦盒睡下,夜裏夢見太上皇了。
太上皇把他抱到膝上和別人說話,他聽著覺得太無趣,手便不安分起來,偷偷伸手去拔太上皇的胡子。
太上皇哎喲一聲,低頭瞪他一眼,他頓時開心地笑了起來。
小孩子嘛,最喜歡看別人誇張的動作、聽別人誇張的聲音,你一句我一句地嘮嗑他才愛聽呢!
太上皇看他笑得沒牙沒眼,也樂了,不僅沒罵他,還和別人誇:“你們看看,我這幺兒個頭小,手勁還挺大,都能拔我胡子了!”
有太上皇寬縱,他便不覺得拔人胡子有什麽不對,還覺得特別好玩,最愛趁別人不注意偷偷地拔,聽別人痛叫出聲。連他皇兄也沒能幸免,慘遭他禍害過兩回!
李元嬰早上睜開眼,看著太陽從外麵照了進來,灑落滿室清光。
他恍恍惚惚地坐起來,感覺自己還身在大安宮,不過揉揉眼睛看清楚周圍的一切,他便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誰的胡子都能亂拔的小孩了。
李元嬰歎了口氣。
聽到動靜進來伺候李元嬰洗漱更衣的人見李元嬰歎氣,不由問:“殿下怎麽了?”
李元嬰道:“馬上要過年了,過完年我就十二歲了,再不能當小孩子了。”
伺候的人說道:“隻要您想,您永遠都能當小孩子的。”
李元嬰想了想,覺得這話也對,他可有錢了,又是堂堂大唐王爺,想做什麽還不是隨他喜歡。再說了,哪怕他活到八十歲,他娘也會當他是小孩子的,到那時,他一準要當八十歲的老小孩!
李元嬰馬上高興起來,抱起自己準備好的錦盒就去尋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今日生辰,不上朝,安排好的行程是中午大宴群臣,晚上搞個家宴和兄弟兒女們聚聚。不過他起得比李元嬰早些,李元嬰跑過來時他已經用過早膳了,兕子她們也趕早過來祝過一輪壽。
李二陛下正在練字,聽人說李元嬰來了,示意左右讓人放他進來。
李元嬰抱著錦盒跑到李二陛下麵前,一看李二陛下在寫大字,馬上湊過去探頭探腦地看了幾眼,張口就誇:“皇兄您寫的字可真有精神,瞧著就有龍騰虎躍之勢,擺出去誰都會說好!”
李二陛下平時是受慣了誇的,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字寫得挺不錯,可不知怎地聽李元嬰這麽一誇,他就覺得不對味。這日是自己的生辰,李二陛下就不和李元嬰計較了:“一大早的,你怎地不睡懶覺了?”
李元嬰道:“今天是皇兄您的生辰,我當然得過來和您祝壽!怎麽樣?我來得夠早吧?我是第一個嗎?”
李二陛下道:“雉奴來過了。”
李元嬰:“……”
“兕子來過了。”
“……”
“城陽來過了。”
“……”
“衡山來過了。”
“……”
“高陽也來過了。”
“……”
李二陛下睨著李元嬰,慢悠悠地問:“你說你是不是第一個?”
李元嬰道:“起得早有什麽了不起的!我還給皇兄您準備了生辰禮!他們一準沒我送得早!”
這倒是,其他人都準備晚上統一送,沒有一大早就拿過來獻寶的。
李二陛下頓時好奇地問:“你準備了什麽生辰禮?”
李元嬰把李二陛下那幅墨跡已幹的墨寶推到一邊,拉李二陛下坐下,讓李二陛下親手打開自己帶來的錦盒。
李二陛下見他賣關子也不生氣,伸手把錦盒打開。
看裏麵放著一幅字畫一樣的東西,李二陛下覺得這小子太敷衍了,居然拿自己的字畫來當生辰禮。他取出那幅“字畫”準備好好批評李元嬰一番,攤開一看,卻發現李元嬰送的居然是一卷白紙!
李二陛下看向李元嬰,意思是讓他解釋解釋。這是拿錯了,還是準備說自己“禮輕情意重”?
李元嬰一點都不急,拉著李二陛下說:“皇兄您寫寫看,瞧瞧這紙好不好用!”
李二陛下不知他葫蘆裏賣什麽藥,不過還是叫人把李元嬰送來的紙攤開,提筆往上麵寫了起來。
李二陛下寫的是“惠風和暢”四個大字,出自他最為喜愛的《蘭亭集序》。
寫完之後,李二陛下細細觀察,發現這紙雖比他常用的紙薄,卻不洇墨,質量很不錯。可惜李二陛下常年用的都是上好的紙張,並不覺得這紙好到足以讓李元嬰拿來當生辰禮。
李二陛下道:“你就給朕準備了這樣的禮?”
李元嬰說道:“當然不是!”他把錦盒裏的另一張紙取了出來遞給李二陛下。這是鄧慶他們這兩年鑽研出來的心血,李元嬰砸了不少錢下去,眼下拿出來卻也不心疼,隻要是錢能弄到的東西,李元嬰都不會吝嗇。反正,這造紙新法獻給他皇兄,鄧慶那邊還是能造的!
李二陛下不知李元嬰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取過李元嬰遞來的文稿一看,眉目逐漸舒展開。他挑挑眉,轉頭問李元嬰:“這法子當真能造出這樣的紙?”
李元嬰道:“那是自然,我不是都給您帶來了嗎?”
李二陛下龍心大悅,難得誇了李元嬰一句:“好,這禮我很喜歡。”
李元嬰心滿意足,又給李二陛下說起這裏頭都有誰的功勞,什麽媚娘給出了主意啦,鄧慶出力最大啦,總之,每個人都很厲害,都為這份生辰禮出了一份力!
李二陛下很有耐心地聽完,才把他趕去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