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林滔滔不絕的一口氣說完後,在場的300多人全部傻眼了,一個個張大了嘴,不知道該說什麽。
“司…司令,這…這會不會太誇張了?這麽多副炮和防空炮,而且還都是全封閉式裝甲炮塔,再加上艦身增加的裝甲,噸位起碼得再飆上一大截呀!”
過了好半晌,船廠的總負責人,才結結巴巴的道,要真如司令說的那樣改裝,艦身恐怕要像刺蝟一樣,插滿密密麻麻的大小炮管。
“沒事兒,更換新型動力係統後,哪怕再增加一兩萬噸,航速都不會下降的。”
王林一擺手,他之所以更換全新的動力係統,就是怕現在的動力係統hold不住他的改裝。而且這艘戰艦當初德國設計時,考慮到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基爾運河,艦身比較短,比較寬,看起來有些臃腫,以便減少吃水深度,所以即便增加1萬噸,吃水最多不會超
過半米,影響並不大。
“司令,這真的能行嗎?這工程量是不是太大了點?”邊上的一名設計師咽了咽口水,興奮中又帶著忐忑,其他人也大多如此,都是直直的望著王司令。
“工程量確實有些大,但咱們有的是時間,不著急,一步步來。”
王林不在意的道,反正太平洋戰爭沒爆發之前,他的這艘超級巨艦是絕不會出動的。
而現在也才40年,還有一年多時間,完全足夠改裝了,畢竟大多數東西他都是直接兌換,隻要安裝一下就可以了。
看起來雖然有些複雜,但真正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後,就簡單多了。
“那司令,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麽?”眾人見王林都這樣說了,心裏也沒了顧慮,開始摩拳擦掌起來,但又不知該如何下手。
王林起身,雙手向下壓了壓,就開始安排任務起來,那就是各司其職,內外同步改造,各小組負責自己的那塊。
動力小組負責拆除原先的動力係統,並安裝新的動力係統。
供電小組負責挑選合適的艙室,設計線路等,裝甲防護小組則是一邊維修戰艦,一邊加強裝甲,其餘小組同樣一邊研究自己武器的布局,一邊督促工人施工。
會議結束後,眾人立馬就開始動工起來,除了這300技術負責人外,王林再次調了3000名普通工人和高級工人,準備三班倒,停人不停工。
接下來的幾天,一船船的鋼材和武器設備被運來,王司令的積分也是如流水般的嘩啦嘩啦的流出。
他計算了一下,這艘戰艦想要改裝完畢,起碼得花1億積分,但這是值得的。
因為一旦按照他的要求改裝完成,大和號在他的鎮洋號麵前就是個渣,他的鎮洋號將真正成為永不沉沒的戰艦。
王林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那些需要自己設計的武器裝備上,比如機槍塔和防空炮塔,以及震爆發射器。
這次的海戰證明,護衛艦和驅逐艦也不能少,有了足夠的鋼材後,王林一口氣打算同時建造10艘護衛艦。
新型驅逐艦的圖紙也出爐了,開始鋪設龍骨,為了謹慎起見,先試造一艘,而幾名設計師也沒閑著,開始設計萬噸級的巡洋艦。
175毫米大炮和炮彈,同樣要王司令親自參與研製,再加上機械製造廠的精密機床和大型設備已經安裝完畢,裝甲車的生產和武器生產線也迫在眉睫。
一時間王林忙的是腳不沾地,徹底陷入到了武器研究的海洋中,每天隻睡4個小時,白天去造船廠,晚上則去裝甲車製造廠。
好在諸多食品藥品製造廠,李小姐倒是打理的井井有條,其他瑣事劉若兮也都包圓了,不然王司令真的會崩潰不可。
但徐耀光和兩艘航母的艦長卻是不得不來找王司令,因為幾十架艦載機,實在太少了。
“司令,你怎麽和美國沒有訂購艦載機呀?”兩人見這些天來拉的全部都是機器設備,一架飛機也沒有,哪裏還忍得住?
“老子訂不訂購還要你們來管?”王林正煩躁裝甲車的事,見兩人還敢三番兩次來煩他,頓時勃然大怒。
“司令小鬼子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再來,但正所謂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呀,沒有足夠的艦載機配合,光憑那20座炮台恐怕守不住呀!”
“是呀司令,艦載機才是根本,如果咱們守不住膠州,一切都得完蛋呀。”
“司令,那艘霧島號停著也是停著,不如也改裝成航母吧。”
三人沒管王司令發火,依然湊了上去喋喋不休。
“97艦攻雖然載彈量大,但戰場生存率太低了,訂購那麽多有個屁用,我打算以後改進一下自己生產。”王林黑著臉道,對小鬼子的九七艦攻,他已經有些看不上了。
“哦!司令那什麽時候改進?”三人眼睛頓時一亮,對司令的能力他們毫不懷疑。
從邊上那輛看起來有非常漂亮的戰車,就能體現的出王司令的水平。
“老子現在哪有時間給你們弄飛機?過一陣子再說吧!快滾。”
王林擺了擺手,繼續和一眾技術師傅們研究起戰車來。
三人見狀,也隻得悻悻離去,因為他們知道再不走,就要挨打了。
三人走後,看著麵前這輛履帶式步兵戰車,王林有些蛋疼,這是他按照前世86式步兵戰車的圖紙生產的零配件,然後再兌換一些關鍵部件,組裝起來的。
全車重20噸,可搭載8名步兵,頂部裝備了一門24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和一挺12.7毫米機槍,公路時速45公裏,越野時速15公裏,最遠行程可達300公裏。
雖然性能不錯,但讓王林遺憾的是,除了發動機外,還有許多精密的部件需要他兌換。
每輛加起來也要10多萬積分,要是這樣,那還搞個屁,他的想法是除了發動機,其餘零件要全部自己生產。
最終為了達到這些要求,王林砍掉了許多係統,使得戰車的性能大幅下降,但依然可以媲美四五十年代的步戰車。
“就這樣定型了,接下來就是設計生產線,生產相關設備進行批量生產,這些事你們自己搞吧,對了,還有輪式步戰車,也要抓緊,知道嗎?”經過反複的測試後,王林點點頭,丟下一句,就飛快的逃離了機器製造廠。
“司…司令,這…這會不會太誇張了?這麽多副炮和防空炮,而且還都是全封閉式裝甲炮塔,再加上艦身增加的裝甲,噸位起碼得再飆上一大截呀!”
過了好半晌,船廠的總負責人,才結結巴巴的道,要真如司令說的那樣改裝,艦身恐怕要像刺蝟一樣,插滿密密麻麻的大小炮管。
“沒事兒,更換新型動力係統後,哪怕再增加一兩萬噸,航速都不會下降的。”
王林一擺手,他之所以更換全新的動力係統,就是怕現在的動力係統hold不住他的改裝。而且這艘戰艦當初德國設計時,考慮到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基爾運河,艦身比較短,比較寬,看起來有些臃腫,以便減少吃水深度,所以即便增加1萬噸,吃水最多不會超
過半米,影響並不大。
“司令,這真的能行嗎?這工程量是不是太大了點?”邊上的一名設計師咽了咽口水,興奮中又帶著忐忑,其他人也大多如此,都是直直的望著王司令。
“工程量確實有些大,但咱們有的是時間,不著急,一步步來。”
王林不在意的道,反正太平洋戰爭沒爆發之前,他的這艘超級巨艦是絕不會出動的。
而現在也才40年,還有一年多時間,完全足夠改裝了,畢竟大多數東西他都是直接兌換,隻要安裝一下就可以了。
看起來雖然有些複雜,但真正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後,就簡單多了。
“那司令,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麽?”眾人見王林都這樣說了,心裏也沒了顧慮,開始摩拳擦掌起來,但又不知該如何下手。
王林起身,雙手向下壓了壓,就開始安排任務起來,那就是各司其職,內外同步改造,各小組負責自己的那塊。
動力小組負責拆除原先的動力係統,並安裝新的動力係統。
供電小組負責挑選合適的艙室,設計線路等,裝甲防護小組則是一邊維修戰艦,一邊加強裝甲,其餘小組同樣一邊研究自己武器的布局,一邊督促工人施工。
會議結束後,眾人立馬就開始動工起來,除了這300技術負責人外,王林再次調了3000名普通工人和高級工人,準備三班倒,停人不停工。
接下來的幾天,一船船的鋼材和武器設備被運來,王司令的積分也是如流水般的嘩啦嘩啦的流出。
他計算了一下,這艘戰艦想要改裝完畢,起碼得花1億積分,但這是值得的。
因為一旦按照他的要求改裝完成,大和號在他的鎮洋號麵前就是個渣,他的鎮洋號將真正成為永不沉沒的戰艦。
王林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那些需要自己設計的武器裝備上,比如機槍塔和防空炮塔,以及震爆發射器。
這次的海戰證明,護衛艦和驅逐艦也不能少,有了足夠的鋼材後,王林一口氣打算同時建造10艘護衛艦。
新型驅逐艦的圖紙也出爐了,開始鋪設龍骨,為了謹慎起見,先試造一艘,而幾名設計師也沒閑著,開始設計萬噸級的巡洋艦。
175毫米大炮和炮彈,同樣要王司令親自參與研製,再加上機械製造廠的精密機床和大型設備已經安裝完畢,裝甲車的生產和武器生產線也迫在眉睫。
一時間王林忙的是腳不沾地,徹底陷入到了武器研究的海洋中,每天隻睡4個小時,白天去造船廠,晚上則去裝甲車製造廠。
好在諸多食品藥品製造廠,李小姐倒是打理的井井有條,其他瑣事劉若兮也都包圓了,不然王司令真的會崩潰不可。
但徐耀光和兩艘航母的艦長卻是不得不來找王司令,因為幾十架艦載機,實在太少了。
“司令,你怎麽和美國沒有訂購艦載機呀?”兩人見這些天來拉的全部都是機器設備,一架飛機也沒有,哪裏還忍得住?
“老子訂不訂購還要你們來管?”王林正煩躁裝甲車的事,見兩人還敢三番兩次來煩他,頓時勃然大怒。
“司令小鬼子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再來,但正所謂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呀,沒有足夠的艦載機配合,光憑那20座炮台恐怕守不住呀!”
“是呀司令,艦載機才是根本,如果咱們守不住膠州,一切都得完蛋呀。”
“司令,那艘霧島號停著也是停著,不如也改裝成航母吧。”
三人沒管王司令發火,依然湊了上去喋喋不休。
“97艦攻雖然載彈量大,但戰場生存率太低了,訂購那麽多有個屁用,我打算以後改進一下自己生產。”王林黑著臉道,對小鬼子的九七艦攻,他已經有些看不上了。
“哦!司令那什麽時候改進?”三人眼睛頓時一亮,對司令的能力他們毫不懷疑。
從邊上那輛看起來有非常漂亮的戰車,就能體現的出王司令的水平。
“老子現在哪有時間給你們弄飛機?過一陣子再說吧!快滾。”
王林擺了擺手,繼續和一眾技術師傅們研究起戰車來。
三人見狀,也隻得悻悻離去,因為他們知道再不走,就要挨打了。
三人走後,看著麵前這輛履帶式步兵戰車,王林有些蛋疼,這是他按照前世86式步兵戰車的圖紙生產的零配件,然後再兌換一些關鍵部件,組裝起來的。
全車重20噸,可搭載8名步兵,頂部裝備了一門24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和一挺12.7毫米機槍,公路時速45公裏,越野時速15公裏,最遠行程可達300公裏。
雖然性能不錯,但讓王林遺憾的是,除了發動機外,還有許多精密的部件需要他兌換。
每輛加起來也要10多萬積分,要是這樣,那還搞個屁,他的想法是除了發動機,其餘零件要全部自己生產。
最終為了達到這些要求,王林砍掉了許多係統,使得戰車的性能大幅下降,但依然可以媲美四五十年代的步戰車。
“就這樣定型了,接下來就是設計生產線,生產相關設備進行批量生產,這些事你們自己搞吧,對了,還有輪式步戰車,也要抓緊,知道嗎?”經過反複的測試後,王林點點頭,丟下一句,就飛快的逃離了機器製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