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說,九八年洪災,為什麽會那麽齊心呢?”李景明望著濁浪排空的江麵,問道。


    這些年,他一直在外,不在家裏,對家鄉的記憶和情感,還停留在少年時期。


    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這一次,回答他的,是蕭誌祥。


    “原因其實很簡單,政府發錢唄。隻要給銀子,啥事都有人幹……我的親身經曆是這樣的:每一次在災區搶險,為了群眾的財產、人身安全,我們忙著轉移、疏散,忙著發幹糧,飲料。黨員幹部日以繼夜,苦口婆心,他們卻問了一句;除了發吃的,有補助沒有,多少錢一天?先給錢……說起來氣死人,我們管民政有一個小夥子,剛參加工作,姓許……他圍著堤壩,忙了整整一天,沒有吃飯,沒有喝水,想找個農家討一口開水喝,你猜怎麽著?那些群眾都忙著打麻將,沒人搭理他,更沒有人起身給他倒開水……跟電視裏十送紅軍的畫麵對比起來,這是不是強烈的對比。”


    觸目驚心。


    “像這樣的事例,太多了。昨天下午,我們去查看一個閘門,必須經過一片菜地。那一片菜地剛剛淌水,裏麵種著辣椒茄子。有一個農婦戴著鬥笠,坐在岸上守著,像薑子牙。她說,要想從菜地經過,必須給五百元。我們好說歹說,若洪水衝過來,別說菜了,地都蕩然無存。可是,她是油鹽不進,沒看到真金白銀,誰也說不動她……沒辦法,我隻有叫一個水性好的幹警,脫了衣服,繞過菜地遊過去……回來的時候,他滿眼都是淚,說是凍的……想不到吧,我們誓死捍衛的人,也有這樣的一部分。”


    李景明撐著雨傘,覺得眼角冰涼。


    他久久地沒有說話。


    凡事慢一拍要比快一拍要好,這也是領導的藝術。


    它不是教你磨洋工,而是要求你看看形勢,再做出判斷:有些事情該怎麽做,做到什麽分寸,都需要你來親自把握拍板。


    一會兒過去,他問楊凡:“村主任呢?這時候,他不現身,幹嘛去了……等會市裏來人,說不定還有電視跟拍,這樣子可搞不好。”


    “他早晨來了一下,說是家裏有事,現在還沒來……我打電話給他。”楊凡說。


    聽說書記上堤了,村主任飛也一樣跑過來了,故意做著氣喘籲籲的樣子。


    他叫鄭道生。


    作為李景明紮在故鄉那一根針,他跟李景明的關係比較近。他們原來也認識,他的弟弟,還是李景明的同學呢。


    “您親自來了?李書記。”這句話,算是打招呼。


    他的臉頰紅紅的,滿口酒氣。李景明知道,他對酒精形成依賴了,酒是他的命根子。他喝酒有很多傳奇故事,聽說把酒當水喝,當飯吃。就是晚上起夜撒泡尿,還必須掰過酒壺咕兩口。


    “又喝了?”


    他有一個綽號,叫酒瘋子……隻要工作紮實,不誤事,喝酒是個人愛好,都是鄉裏鄉親的,李景明也不好說什麽。


    跟著他來的,還有一個後生,鐵塔一般。


    他麵對各位領導的時候,自然表現得恭敬謙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樣子。但是,他的身上,還是掩飾不住江邊漢子的油滑和老成。


    隻見他磕巴了下,道:“我……兩個小時沒有喝酒了……在幫供銷社搬家呢。那裏的貨物有幾百種,淹掉了實在可惜。”


    李景明似有所悟的點點頭,又問:“你說誰?幫供銷社?”


    鄭道生不明白他的意思,臉色紅一塊白一塊,有些許疑惑,道:“是啊……”


    李景明點點頭,說:“我知道供銷社的承包人,叫李春和,他是一個勤快又本分的人,他在河邊長大的,知道未雨綢繆吧,應該早就做好準備了……那好,我現在打電話,慰問一下。”


    鄭道生聽他這樣說,瞬間臉就紅了,“難得李書記時刻惦記著故鄉呢,誰都認識……電話就不用打了。我幫他搬了一會,就去別家了……”


    他吭吭哧哧的,再也說不出什麽。


    李景明轉過臉,問何俐道:“何主任,村裏和居委會還有誰負責的?你把他找過來,我有話要問他。”


    “居委會就是你剛剛說的李春和負責呀……人家確實忙著搬貨物呢,我們等會過去看看他吧?”何俐答道。


    不愧自詡最懂民情,蕭誌祥坐在石墩上,慢吞吞地對鄭道生說:


    “國家每年為了鼓勵多種糧食,為了保證作物不受損失,政府給那麽多補貼,而事實怎樣呢?農村百分之四十的良田都撂荒了,在耕的也就是兩季變一季,隻供自家吃的口糧……防汛緊張時,有的群眾坐在家門口,高談國際局勢,高呼抵製日本產品,決不願意出來幫忙搶險,哪怕是義務燒一點開水。一些小青年,更是開著日係車,到處撈魚,釣魚,看大水,拿蘋果相機到處拍照,刷微博……鄭道生,你看,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那個鐵塔一樣的小夥子,醉醺醺地,大言不慚:“淹了怕什麽,下半年到政府上訪,總要解決的。”當時在場忙碌的人,私下都說,如果不怕說我們虐農,真要扇他幾耳光!


    李景明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對農村深厚的情感給他的影響非常之大。他的家鄉風景秀麗,綠樹掩映,肥沃田野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泥土香,也正因此,他能夠觸碰到土地,從小就知道了水如何流動,了解了水稻如何生長。


    他皺著眉頭,問鄭道生,“他是誰?”


    “我的侄子……”他轉過臉,對他的侄子嗬斥了一句。


    “平伢子,你別口沒遮攔,看不見李書記楊所長都在呀……沒大沒小的。這樣下去,是不得了呢……我們街上,有一位自以為很時尚的嫂子,其實不倫不類,沒有一點品味,男人外出打工,自己成天打麻將,村頭邊的街場上有些積水,她居然對我們說:你們這些人有些不作為,還不加快排澇,影響我們幾天沒有跳廣場舞……你們說,氣人不氣人!”


    酒瘋子急中生智,連忙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主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劍並收藏誰主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