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很殷勤地說:“姐,你果然慧眼識桃。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血桃,是我們的本地特產。它在端午節前二十天到半個月成熟,果肉津甜,多汁……“
他臉上的笑容,燦然若桃。
“喏,就像這樣,用手輕輕一掰,就可以分為兩半,果肉與核完全分離。核上不沾一點果肉,果肉上也不沾一點核的碎渣,吃起來既爽口又方便,剛摘的血桃先是脆甜脆甜的,放兩天以後,就會變成稍糯甜一些,適合不同人的口感。姐,你看,它裏麵更紅呢,像滴血,所以叫血桃。”曾平掰開了一個,又遞給胡馨文和李景明,每人一半。
“嗯!小時候,我們家也有一棵這樣的血桃樹……我還記著該怎麽挑選,顏色越鮮豔的,表麵紅暈麵積越大的桃,越甜。”李景明咬了一口,嘎嘣脆甜。
“對,果肉呈大紅色或紫紅色,肉質相對較硬,脆甜。它不是中華血桃,中華血桃的產地在南陽,隔著好幾千裏地呢。這種桃子,它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比那兒的血桃更高,達百分之十一以上,風味獨特,不知道算不算極品。聽說,當年的彭玉麟除了愛梅花,就最愛這種血桃了,還朝貢給太後老佛爺呢……我打算,明年花點心思,大量種植。叔,你看,要不要得?”曾平說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可喜的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小霸王,他終於想正事啦!
“這是好事情呀,發展本地特色種植,有強大的競爭力,首先占領本土市場,還可以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曾平這是個想法好,李景明自然讚許。
“姐,你覺得好不好吃?”他眼睛發光,看著胡馨文。
“真好吃!比北京蜜桃更加有滋有味,應該說,既有色相,又有口感,更多的是滋味,真好。”
得到胡馨文的肯定之後,曾平傲嬌地說:“不是吹的,它又香又甜又漂亮,美人似的,香脆可口,甜度無法比擬。”
胡馨文拿他打趣:”看你說的,難不成,你準備跟這桃仙姑娘談戀愛呀?“
”成啊!可惜我不知道這桃仙姑娘住在哪棵樹,不然,我還真的甘願做秋翁呢,寫一本感人肺腑的遇仙記。“
曾平笑嗬嗬地說:“我已經叫人買了三箱血桃,一箱枇杷,都是一個一個精選的……明天給姐帶回北京呢。”
曾平說著,特意指了一指,碼好在沙發後麵的四個塑料箱子。
胡馨文繞過去,看了一下,叫苦著道:“這怎麽好意思,雖然好吃,我也拿不動這麽多呀!”
“這有什麽為難的”,曾平快人快語地說:“怎麽不好意思,你是遠道而來的貴客,這一點水果,隻能略表心意……叔,你明天在這邊送上火車,到北京叫人接站就是。它是跟著姐坐車,又不用肩挑背駝的,是吧。”
“好了好了,這是人家曾平的一番盛情呢,也不枉他的一番心意,不枉結交一場……曾平,你快別這麽說啦!你叫我叔,叫她姐,好像我們倆個亂什麽、倫似的。”
李景明望著胡馨文,又轉頭望著曾平,見曾平被說得反而尷尬了,繼續道:“其實,我們倆年齡也差不多,私底下,我們還是叫兄弟吧!希望我們倆,一直友好,親密無間。”
曾平點燃一根煙,“嗯”了一聲,笑嗬嗬地同意。
“我們現在過來,不是拿血桃哦,是來談工作的。你看,街上的白線已經畫好了,明天能不能叫人把你沙場裏麵的鏟車開過來?我見過那鏟車,馬力大,估計一天時間就可以完工。等工作麵一整理出來,就可以進料了,爭取在端午節之前,讓山門大變樣,到時候讓你叔回來剪彩,拍電視,臉上多有光呢!”李景明把握好節奏,談起了正事。曾平聽了,一口答應,“好,兄弟一句話!我馬上安排,順便讓沙場今天就騰出地方,趕在汛期之前,多進幾船沙卵,決不耽誤事。”
李景明很欣慰,又對他說:“對頭。兄弟果然做得事,有條理,有大將風範。以後我們兄弟倆同心同德,好好發展……冒昧地跟你提一下,你把手底下那些人,也改造改造,賺錢致富,才是正道。這樣子一來,也可以提高你的格局。現在,哪裏還需要什麽打打殺殺的?太原始了。”
曾平也滿臉喜色,雙手握住他的手,有些激動地說:“兄弟說得太在理啦!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這樣掏心掏肺地跟我說話,證明你的內心裏,已經把我曾平當成了自家人……我正有此意,不謀而合呢。這不,我正在琢磨著種植血桃!讓他們參與,誰都有事做,有錢賺,才是根本。他們現在整日混混,是什麽原因?缺銀子唄!等到誰都有錢了,誰還去打架鬧事、冒風險的?隻怕花再多錢請都請不動了,這就是安定唄……辦好了這些事,也算我曾平積德吧。我自己也可以解脫出來,就像兄弟說的,放大格局,換一種新的活法。”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
難得的感悟!
胡馨文見他們倆越說越投緣,有心讓他們打住:“瞧這投緣的,你們倆是不是要桃園三結義呀!時候不早了,我們還得趕回去看老爺子呢。”
“別!別。嫂子,必須吃完飯再走。”曾平一開心,加上一急,話就跑偏了。
“剛剛還叫姐呢,叫得我呀,感動得不要不要的。現在又叫嫂子啦……晚飯就不在你家吃了。這幾天,你喝了不少酒,要保養一下身體是真。”胡馨文笑著說。
“姐,當然是姐。還是姐好,知道關心我……我今晚,特意燉了烏雞湯,兩隻呢!清熱解毒的。我知道你們以工作為重,一定會回來……這幾天我們一直是在一起喝大酒的,今晚,不喝酒,隻喝湯,給老革命也帶一罐回去,你們倆也省得回家張羅晚飯,抓緊一分一秒,好繼續你儂我儂的……哈哈。”
李景明差點忘了,打蛇隨棍上,原來這是曾平與生俱來的本能。
他隻得笑著應承道:“那好吧!難得兄弟這麽有心……恭敬不如從命,我們倆就不客氣啦。不喝酒,隻喝湯,要得吧。”
ps:讀友們,新書幼苗,急需愛心守護,下節必然更精彩。(未完待續)
他臉上的笑容,燦然若桃。
“喏,就像這樣,用手輕輕一掰,就可以分為兩半,果肉與核完全分離。核上不沾一點果肉,果肉上也不沾一點核的碎渣,吃起來既爽口又方便,剛摘的血桃先是脆甜脆甜的,放兩天以後,就會變成稍糯甜一些,適合不同人的口感。姐,你看,它裏麵更紅呢,像滴血,所以叫血桃。”曾平掰開了一個,又遞給胡馨文和李景明,每人一半。
“嗯!小時候,我們家也有一棵這樣的血桃樹……我還記著該怎麽挑選,顏色越鮮豔的,表麵紅暈麵積越大的桃,越甜。”李景明咬了一口,嘎嘣脆甜。
“對,果肉呈大紅色或紫紅色,肉質相對較硬,脆甜。它不是中華血桃,中華血桃的產地在南陽,隔著好幾千裏地呢。這種桃子,它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比那兒的血桃更高,達百分之十一以上,風味獨特,不知道算不算極品。聽說,當年的彭玉麟除了愛梅花,就最愛這種血桃了,還朝貢給太後老佛爺呢……我打算,明年花點心思,大量種植。叔,你看,要不要得?”曾平說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可喜的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小霸王,他終於想正事啦!
“這是好事情呀,發展本地特色種植,有強大的競爭力,首先占領本土市場,還可以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曾平這是個想法好,李景明自然讚許。
“姐,你覺得好不好吃?”他眼睛發光,看著胡馨文。
“真好吃!比北京蜜桃更加有滋有味,應該說,既有色相,又有口感,更多的是滋味,真好。”
得到胡馨文的肯定之後,曾平傲嬌地說:“不是吹的,它又香又甜又漂亮,美人似的,香脆可口,甜度無法比擬。”
胡馨文拿他打趣:”看你說的,難不成,你準備跟這桃仙姑娘談戀愛呀?“
”成啊!可惜我不知道這桃仙姑娘住在哪棵樹,不然,我還真的甘願做秋翁呢,寫一本感人肺腑的遇仙記。“
曾平笑嗬嗬地說:“我已經叫人買了三箱血桃,一箱枇杷,都是一個一個精選的……明天給姐帶回北京呢。”
曾平說著,特意指了一指,碼好在沙發後麵的四個塑料箱子。
胡馨文繞過去,看了一下,叫苦著道:“這怎麽好意思,雖然好吃,我也拿不動這麽多呀!”
“這有什麽為難的”,曾平快人快語地說:“怎麽不好意思,你是遠道而來的貴客,這一點水果,隻能略表心意……叔,你明天在這邊送上火車,到北京叫人接站就是。它是跟著姐坐車,又不用肩挑背駝的,是吧。”
“好了好了,這是人家曾平的一番盛情呢,也不枉他的一番心意,不枉結交一場……曾平,你快別這麽說啦!你叫我叔,叫她姐,好像我們倆個亂什麽、倫似的。”
李景明望著胡馨文,又轉頭望著曾平,見曾平被說得反而尷尬了,繼續道:“其實,我們倆年齡也差不多,私底下,我們還是叫兄弟吧!希望我們倆,一直友好,親密無間。”
曾平點燃一根煙,“嗯”了一聲,笑嗬嗬地同意。
“我們現在過來,不是拿血桃哦,是來談工作的。你看,街上的白線已經畫好了,明天能不能叫人把你沙場裏麵的鏟車開過來?我見過那鏟車,馬力大,估計一天時間就可以完工。等工作麵一整理出來,就可以進料了,爭取在端午節之前,讓山門大變樣,到時候讓你叔回來剪彩,拍電視,臉上多有光呢!”李景明把握好節奏,談起了正事。曾平聽了,一口答應,“好,兄弟一句話!我馬上安排,順便讓沙場今天就騰出地方,趕在汛期之前,多進幾船沙卵,決不耽誤事。”
李景明很欣慰,又對他說:“對頭。兄弟果然做得事,有條理,有大將風範。以後我們兄弟倆同心同德,好好發展……冒昧地跟你提一下,你把手底下那些人,也改造改造,賺錢致富,才是正道。這樣子一來,也可以提高你的格局。現在,哪裏還需要什麽打打殺殺的?太原始了。”
曾平也滿臉喜色,雙手握住他的手,有些激動地說:“兄弟說得太在理啦!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這樣掏心掏肺地跟我說話,證明你的內心裏,已經把我曾平當成了自家人……我正有此意,不謀而合呢。這不,我正在琢磨著種植血桃!讓他們參與,誰都有事做,有錢賺,才是根本。他們現在整日混混,是什麽原因?缺銀子唄!等到誰都有錢了,誰還去打架鬧事、冒風險的?隻怕花再多錢請都請不動了,這就是安定唄……辦好了這些事,也算我曾平積德吧。我自己也可以解脫出來,就像兄弟說的,放大格局,換一種新的活法。”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
難得的感悟!
胡馨文見他們倆越說越投緣,有心讓他們打住:“瞧這投緣的,你們倆是不是要桃園三結義呀!時候不早了,我們還得趕回去看老爺子呢。”
“別!別。嫂子,必須吃完飯再走。”曾平一開心,加上一急,話就跑偏了。
“剛剛還叫姐呢,叫得我呀,感動得不要不要的。現在又叫嫂子啦……晚飯就不在你家吃了。這幾天,你喝了不少酒,要保養一下身體是真。”胡馨文笑著說。
“姐,當然是姐。還是姐好,知道關心我……我今晚,特意燉了烏雞湯,兩隻呢!清熱解毒的。我知道你們以工作為重,一定會回來……這幾天我們一直是在一起喝大酒的,今晚,不喝酒,隻喝湯,給老革命也帶一罐回去,你們倆也省得回家張羅晚飯,抓緊一分一秒,好繼續你儂我儂的……哈哈。”
李景明差點忘了,打蛇隨棍上,原來這是曾平與生俱來的本能。
他隻得笑著應承道:“那好吧!難得兄弟這麽有心……恭敬不如從命,我們倆就不客氣啦。不喝酒,隻喝湯,要得吧。”
ps:讀友們,新書幼苗,急需愛心守護,下節必然更精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