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明見我如此爽快,登時說道:“葉大師,你放心,這趟如果能徹底解決我的問題,我絕不會讓你有丁點損失,該付的款項我肯定付,大師如此爽快,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
當下我便和秦海明約定,兩日後讓杜先生再到秀水村取貨,我重新為點心刀製一個木匣,臨走時我用隨身帶的覆子錢和紅線為秦海明在臥室裏結了一個簡單的禦法陣,姑且能抵擋一下女大靈的騷擾。
小趙見我在臥室裏鼓搗,心裏非常不樂意,但礙於秦海明的麵子,隻好說晚上搬去隔壁客房睡,秦海明也沒說什麽,便答應了。
我和陳瞎子連夜坐杜先生的車回鄉下,臨走時本想去看看珞小溪和呂小布,無奈時間倉促,兩天內製成一個精美的木匣本就緊張,於是一狠心直接走了。
望著城市裏星星點點的燈火,我不由得感慨,人都是好逸惡勞的動物,就算我在鄉下避禍,就算有陳瞎子教我本事,有高小林為我保駕護航,我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屬於城市。
我回去以後便開始加班加點,把壓箱底的棺材板都翻出來仔細雕琢,實際上隻用了一天一夜便完成了所有工作,於是打電話通知杜先生可以取貨了。
第三天一大早,杜先生喜滋滋地帶著司機來找我,還是老規矩,我反複交代了注意事項以後,杜先生一臉黑線地告訴我,秦海明和老婆從我走了以後,就厭勝是否是科學理論展開了長時間的討論,到最後竟然吵了起來。
我無奈地陪笑,自古以來所有學科都和玄學作對,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舉頭三尺有神明,好多事隻能意會不可言傳,說來說去隻是一個感受的問題。
既然厭勝已經做好,我便告訴杜先生,這個東西放入指定位置七日後,我和陳瞎子自然會去秦家把那個女大靈給收了。杜先生喜不自勝,連連道謝,我目送他離去的時候,心裏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這幾天鄉下都在籌備過年的事情,我沒事也幫著陳三娘置辦年貨,家家戶戶似乎都要把一年的收成在過年的幾天浪費完似的,幾乎每家人都覺得集市上的東西不要錢,這種氛圍在城裏很少見。我也樂得清閑,光看熱鬧的集市就足夠打發時間了。
這天我和高小林喜滋滋地扛著幾十斤臘肉回家的時候,忽然看到村口人群騷動,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
我們倆擠了半天才從人群裏擠到稍微靠前的位置。
隻聽人群裏竊竊私語,好像在議論什麽。
“喂,他李家嬸子,好像胡家的人回來了!”
“張叔,你說的可是以前那個跑了的紙紮匠?”
“你們別亂說,是胡家的人,但是不是紙紮匠……”
“不是紙紮匠會是誰,難不成又來了個姓胡的人家?”
“肯定是胡家的人,你看那頭的幌子都打出來了,叫什麽胡什麽紙的……”
“糊紙吧你!連字兒都認不全……”
我和高小林本來就是看熱鬧的,循聲望去,隻見村南頭據說是胡家祖宅的位置上,以前那個破敗的老房子竟然開了大門,當前站著一個黑臉漢子,足有一米九高,全身上下除了眼睛稍微白點以外,連衣服都是通體黝黑。
而當空飄著的幌子上,赫然印著一個隸書的招牌:胡記紙品坊。
“難道那個紙紮匠回來了?”高小林撓撓頭,頭油裏的頭皮屑跟下雪似的飛舞,“不對呀,按陳瞎子的說法,那紙紮匠現在怕得有八十了吧,還能繼續開店?”
我沉默著沒說話,隻看那幌子上的字體雖然是隸書,但幌子周邊的設計卻頗具現代風格,不像是一個傳統老紙紮匠的風格。
“喲,咋還支上燈籠了!”人群裏有人喊了一聲。
隻見從大門裏走出兩個同樣穿著黑衣的男子,均是相貌俊朗身形高挑,一人一邊挑起一盞寫著“胡”字的紅燈籠,給掛到屋簷下了。
人群裏再度傳來了看熱鬧時特有的嗡嗡聲。
隻見那兩個黑衣男子身後,走出來一個全身穿著黑衣的女子,相貌清麗,一張瓜子臉上盈盈帶笑,一頭烏黑的長發如同瀑布一般披肩而下,看得我眼睛都有些直了。
見眾人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那女子又是儼然一笑,朗聲對眾人說道:“各位鄰裏鄉親,大家好!”
“我是胡記紙紮鋪的傳人,我叫胡蹇蕥,今兒起,胡記紙品坊就算開業啦!”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這個叫胡蹇蕥的美麗女子繼續笑著說道,“祖上在秀水村發家,自從爺爺去世以後,家裏就沒人繼承紙作的手藝,現在我把它改良了一下,重新開業,也請各位鄉裏近鄰照顧生意,小女在此謝過各位!”
“胡記的傳人?”人群裏有個聲音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回頭一看,竟然是鄔嬸兒,她略微有些肥胖的嘴唇翻了一下道,“喲,怕是來尋仇的吧……”
“這位阿姨,言過了。”胡蹇蕥微微一笑,望著鄔嬸兒說道,“爺爺在十幾年前離開秀水村,去了其他地方,反倒把家業做大了,這次隻是我覺得祖宅空著可惜,便尋來重新開個自己喜歡的作坊,和以前的事沒關係的!”
我品著她話裏的味道,似乎在和祖上的人劃清界限。
鄔嬸兒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隻見她哼了一聲,上前一步道:“這位小姑娘好年輕啊,說話底氣倒也足,想當年你爺爺犯了忌諱,被趕出村子,今兒你又作為胡家的傳人回來,誰知道安的什麽心!”
“你這女人怎麽說話的!”站在門口那個黑臉漢子見鄔嬸兒有些造次,忍不住喝了一聲。
“阿焱,別這樣說話,都是鄉裏鄉親的,別傷了和氣。”胡蹇蕥儼然一副大家閨秀的做派,輕喝了一聲黑臉漢子,轉頭對鄔嬸兒繼續道,“這位阿姨,小女實在不清楚祖上和村子裏的恩怨,這都過去兩代人了,您現在要掰扯,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呀!”
“他鄔嬸兒,這小姑娘長得慈眉善目的,你就別為難她了,既然都是以前村裏的人,人家用祖宅開個店,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人群裏有個男人忽然對鄔嬸兒說道,登時引起了一群男人的附和。
當下我便和秦海明約定,兩日後讓杜先生再到秀水村取貨,我重新為點心刀製一個木匣,臨走時我用隨身帶的覆子錢和紅線為秦海明在臥室裏結了一個簡單的禦法陣,姑且能抵擋一下女大靈的騷擾。
小趙見我在臥室裏鼓搗,心裏非常不樂意,但礙於秦海明的麵子,隻好說晚上搬去隔壁客房睡,秦海明也沒說什麽,便答應了。
我和陳瞎子連夜坐杜先生的車回鄉下,臨走時本想去看看珞小溪和呂小布,無奈時間倉促,兩天內製成一個精美的木匣本就緊張,於是一狠心直接走了。
望著城市裏星星點點的燈火,我不由得感慨,人都是好逸惡勞的動物,就算我在鄉下避禍,就算有陳瞎子教我本事,有高小林為我保駕護航,我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屬於城市。
我回去以後便開始加班加點,把壓箱底的棺材板都翻出來仔細雕琢,實際上隻用了一天一夜便完成了所有工作,於是打電話通知杜先生可以取貨了。
第三天一大早,杜先生喜滋滋地帶著司機來找我,還是老規矩,我反複交代了注意事項以後,杜先生一臉黑線地告訴我,秦海明和老婆從我走了以後,就厭勝是否是科學理論展開了長時間的討論,到最後竟然吵了起來。
我無奈地陪笑,自古以來所有學科都和玄學作對,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舉頭三尺有神明,好多事隻能意會不可言傳,說來說去隻是一個感受的問題。
既然厭勝已經做好,我便告訴杜先生,這個東西放入指定位置七日後,我和陳瞎子自然會去秦家把那個女大靈給收了。杜先生喜不自勝,連連道謝,我目送他離去的時候,心裏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這幾天鄉下都在籌備過年的事情,我沒事也幫著陳三娘置辦年貨,家家戶戶似乎都要把一年的收成在過年的幾天浪費完似的,幾乎每家人都覺得集市上的東西不要錢,這種氛圍在城裏很少見。我也樂得清閑,光看熱鬧的集市就足夠打發時間了。
這天我和高小林喜滋滋地扛著幾十斤臘肉回家的時候,忽然看到村口人群騷動,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
我們倆擠了半天才從人群裏擠到稍微靠前的位置。
隻聽人群裏竊竊私語,好像在議論什麽。
“喂,他李家嬸子,好像胡家的人回來了!”
“張叔,你說的可是以前那個跑了的紙紮匠?”
“你們別亂說,是胡家的人,但是不是紙紮匠……”
“不是紙紮匠會是誰,難不成又來了個姓胡的人家?”
“肯定是胡家的人,你看那頭的幌子都打出來了,叫什麽胡什麽紙的……”
“糊紙吧你!連字兒都認不全……”
我和高小林本來就是看熱鬧的,循聲望去,隻見村南頭據說是胡家祖宅的位置上,以前那個破敗的老房子竟然開了大門,當前站著一個黑臉漢子,足有一米九高,全身上下除了眼睛稍微白點以外,連衣服都是通體黝黑。
而當空飄著的幌子上,赫然印著一個隸書的招牌:胡記紙品坊。
“難道那個紙紮匠回來了?”高小林撓撓頭,頭油裏的頭皮屑跟下雪似的飛舞,“不對呀,按陳瞎子的說法,那紙紮匠現在怕得有八十了吧,還能繼續開店?”
我沉默著沒說話,隻看那幌子上的字體雖然是隸書,但幌子周邊的設計卻頗具現代風格,不像是一個傳統老紙紮匠的風格。
“喲,咋還支上燈籠了!”人群裏有人喊了一聲。
隻見從大門裏走出兩個同樣穿著黑衣的男子,均是相貌俊朗身形高挑,一人一邊挑起一盞寫著“胡”字的紅燈籠,給掛到屋簷下了。
人群裏再度傳來了看熱鬧時特有的嗡嗡聲。
隻見那兩個黑衣男子身後,走出來一個全身穿著黑衣的女子,相貌清麗,一張瓜子臉上盈盈帶笑,一頭烏黑的長發如同瀑布一般披肩而下,看得我眼睛都有些直了。
見眾人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那女子又是儼然一笑,朗聲對眾人說道:“各位鄰裏鄉親,大家好!”
“我是胡記紙紮鋪的傳人,我叫胡蹇蕥,今兒起,胡記紙品坊就算開業啦!”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這個叫胡蹇蕥的美麗女子繼續笑著說道,“祖上在秀水村發家,自從爺爺去世以後,家裏就沒人繼承紙作的手藝,現在我把它改良了一下,重新開業,也請各位鄉裏近鄰照顧生意,小女在此謝過各位!”
“胡記的傳人?”人群裏有個聲音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回頭一看,竟然是鄔嬸兒,她略微有些肥胖的嘴唇翻了一下道,“喲,怕是來尋仇的吧……”
“這位阿姨,言過了。”胡蹇蕥微微一笑,望著鄔嬸兒說道,“爺爺在十幾年前離開秀水村,去了其他地方,反倒把家業做大了,這次隻是我覺得祖宅空著可惜,便尋來重新開個自己喜歡的作坊,和以前的事沒關係的!”
我品著她話裏的味道,似乎在和祖上的人劃清界限。
鄔嬸兒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隻見她哼了一聲,上前一步道:“這位小姑娘好年輕啊,說話底氣倒也足,想當年你爺爺犯了忌諱,被趕出村子,今兒你又作為胡家的傳人回來,誰知道安的什麽心!”
“你這女人怎麽說話的!”站在門口那個黑臉漢子見鄔嬸兒有些造次,忍不住喝了一聲。
“阿焱,別這樣說話,都是鄉裏鄉親的,別傷了和氣。”胡蹇蕥儼然一副大家閨秀的做派,輕喝了一聲黑臉漢子,轉頭對鄔嬸兒繼續道,“這位阿姨,小女實在不清楚祖上和村子裏的恩怨,這都過去兩代人了,您現在要掰扯,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呀!”
“他鄔嬸兒,這小姑娘長得慈眉善目的,你就別為難她了,既然都是以前村裏的人,人家用祖宅開個店,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人群裏有個男人忽然對鄔嬸兒說道,登時引起了一群男人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