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賀家人一路向南,行至山東濟南境內,恰好趕上了一場瑞雪。厚厚的積雪封閉了道路。


    橫豎去金陵的所謂“差事”並不著急。萬曆帝曾親口對賀六說過:“該遊山玩水遊山玩水,該停留歇宿停留歇宿。”


    賀六幹脆在濟南府的欽差行轅住了下來。打算雪融路淨之後,再向南行。


    如今,山東的巡撫是張文山。布政使則是賀六的老熟人葉向高。


    錦衣衛六爺途徑濟南。山東地方的文武官員們自然要拜會、宴請六爺。


    賀六不勝其煩,一律謝絕。唯獨葉向高宴請,賀六欣然應允。


    濟南,大明湖畔冬暖閣酒樓。


    賀六一家跟葉向高邊吃酒,邊欣賞著大明湖上的雪景。


    葉向高道:“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唉,可惜六爺來的不是時候。要是春天來濟南,咱們可以泛舟大明湖上。”


    賀六看了看葉向高:“濟南府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啊,出過辛稼軒,出過李清照。向高,你在濟南待的都發福了。”


    葉向高打趣道:“六爺莫要誤會。我可不是因為貪汙納賄、花天酒地變胖的。我家人都這樣。過了三十就發福。”


    賀六指了指自己的一頭白發:“真羨慕你這樣正值壯年的人啊。你六爺我現在衰老的隻剩下這一頭白發。”


    葉向高問:“六爺說哪裏話。您不老。您還能為皇上再辦三十年差呢。”


    賀六笑道:“再辦三十年差?那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的人。”


    葉向高尷尬的一笑:“六爺真是風趣。”


    賀世忠在一旁道:“葉兄,我爹的話可不是開玩笑。您雖久在山東為官,卻應該聽說過,現在京城官場人人背地裏稱我爹為‘賀屠夫’。京裏不知道多少人恨我爹恨的牙根癢。”


    葉向高道:“要辦事就要得罪人。六爺這些年,為朝廷,為三位皇上辦了多少事?自然得罪了無數的人。不過,我相信那些記恨六爺的,都是些貪官汙吏。真正的好官,都將六爺視為國柱。”


    賀六擺擺手:“向高,你為官多年,怎麽也學會了溜須拍馬的那一套?國柱二字,重若泰山。我賀六當不起。隻有胡宗憲、徐階、張居正那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國柱。”


    自三年前萬曆帝清算張居正。官場之中,無人敢說張居正的好話。誰說張居正是國柱,誰就犯了大忌。然而賀六卻從來不諱言張居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勞。


    葉向高道:“倒是下官失言了。我自罰三杯。”


    葉向高連飲三杯。賀六給他透了個信兒:“皇上如今重用青年才俊。我出京前,聽到了一些風聲。不出意外,用不了多長時間,朝廷會將你從山東調入京。地方的布政使調入京城,在部院曆練一番。很有可能,若幹年後你就能入閣了。”


    葉向高聞言雖不動聲色,心中卻是喜不自勝。做官的哪個不盼著升官?貪官們盼升官,是為了撈更多的銀子。清官盼升官,則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在暖冬閣喝完了酒,葉向高問道:“六爺,下官將你們送回欽差行轅?”


    賀六卻擺擺手:“來了大明湖,怎能不去鐵公祠,拜拜忠襄公鐵鉉?”


    葉向高聞言,領著賀六一家人,來到大明湖的西北岸。


    西北岸前,有一祠堂,四周環以曲廊,正是建文朝大忠臣鐵鉉的祠堂。


    鐵鉉,乃是永樂帝一生中最大的勁敵。永樂帝卻對這個曾經的對手大加褒揚,下旨在大明湖畔,為他修建了這座祠堂,永世受百姓香火。這其中自有因由。


    話說洪武帝駕崩,建文帝即位。建文帝削藩王兵權。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二年,北軍勢勝。先攻取了德州,又直撲濟南。


    坐鎮濟南城的南軍統帥,是出了名的廢物書生大帥李景隆。李景隆竟然沒有固守堅城,而是輕敵冒進,派兵出城迎戰朱棣,被北軍打得丟盔棄甲,四散而逃。


    濟南城,幾乎已經成為了朱棣的砧板魚肉。


    就在此時,一個人站了出來!此人便是時任山東參政鐵鉉!


    鐵鉉,河南鄧縣人,洪武年間入國子監,授禮科給事中,不久調任都督府斷事官。他能文能武,每每斷軍中案件,都明察秋毫,處理得當,得到了洪武爺的器重。洪武爺曾賜其“鼎石”二字褒獎。


    鐵鉉牢記著洪武帝當年的知遇之恩。靖難之役爆發後,他主動請纓,擔任山東參政,負責為李景隆的南軍督運糧餉,恪盡職守。


    李景隆敗逃。擺在鐵鉉麵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是投降朱棣。第二條路,是放棄濟南,南逃。第三條路,是繼續堅守濟南,與濟南城共存亡!


    第三條路,最為艱辛。圍困濟南的,是朱棣的十萬北軍。城中南軍,卻隻有三千。


    鐵鉉選擇了最為艱辛的一條路。他收攏殘兵,與諸將歃血為盟,慷慨涕零,表示願與濟南共存亡。


    濟南之戰,從建文二年五月打到了八月。濟南城是兵家要地。占據此地,朱棣進可以南下金陵,退可以劃黃河割據一方。他督促部將們,晝夜攻擊。


    鐵鉉這邊,依仗著濟南城高壁堅,拚死抵抗。並出奇兵,趁著夜色派出少數精銳人馬,焚毀了北軍的攻城器械。


    朱棣久攻不下急了眼。他聽聞濟南城中,糧草早已耗盡。守城軍民以草根為食。於是乎,他放棄了強攻。射書入城,招降鐵鉉。他希望鐵鉉像河北、德州的守將們一樣,放棄抵抗,歸順北軍。


    然而,鐵鉉不信什麽良禽擇木而棲,隻信忠臣不事二主!他不為朱棣利誘,反而將城中儒生高賢寧所作《周公輔成王論》綁在箭上,射給了朱棣,勸其效法周公,忠心輔佐建文帝。


    朱棣當然不會做什麽周公。他起兵南下,是為了取侄子朱允炆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見鐵鉉拒絕投降,紅了眼的朱棣打算掘了護城河堤,以水淹城!


    城中軍民很害怕。鐵鉉卻對他們說:“不用擔心,有妙計可破。用不了三天燕王就得退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鎮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胖的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胖的可樂並收藏錦衣鎮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