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夏夜,永壽宮。
隆慶帝借著燭光批閱著奏折。入夏以來,諸如夏糧豐收、國庫收入增長之類的好消息,一個又一個的傳入他的耳中。
隆慶帝誌得意滿,他經常在心中說:父皇,兒臣做皇帝,做的比你稱職。
司禮監掌印孟衝今夜當值,伺候在隆慶帝的身邊。
孟衝始終是伺候了隆慶帝十多年的人。幾個月過去了,隆慶帝竟把他偷盜傳國玉璽的事兒忘在了腦後,對他依舊存著七分的信任。
隆慶帝道:“張居正年初定的幾項新政,如今都收到了成效!百姓的負擔減輕了,國庫的收入增加了!既利了國,又利了民!首輔李春芳碌碌無為,遲早,朕要讓張居正做首輔。”
隆慶帝的話是欣喜之餘的自言自語。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孟衝轟然跪倒:“皇上,萬萬不可讓張居正任首輔啊!”
隆慶帝皺起了眉頭:“你倒說說,這是為何?說的對,朕赦你的罪。說的不對,朕要治你內宦幹政之罪!”
孟衝侃侃而談:“皇上,世間之人,要麽貪財、要麽貪名。譬如,前朝的嚴嵩父子就是貪財者;前朝的禮部侍郎萬安良則是貪名者。可有一種人,比貪財、貪名者要危險一萬倍、可怕一萬倍。”
隆慶帝問道:“哦?哪種人?”
孟衝道:“就是貪權的人!貪權者腹中懷著狼子野心。都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管多大的權力,到了貪權者的手上,他都會嫌權力還不夠大!”
隆慶帝笑道:“你該不會想說,張居正就是你說的那種貪權者吧?”
孟衝點頭:“皇上聖明!他年初製定的幾項新政雖好。可他跟皇上商量過麽?如今內閣之中,李春芳老首輔不管事。陳以勤和趙貞吉全力支持張居正。張居正說太陽是黑的,恐怕陳、趙二人都會附和:真比墨還黑。至於郭樸,已然被這三人架空了。坊間紛傳,張居正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影子首輔!這幾項新政,他繞開了皇上,直接在內閣開了票擬,將政令傳達到了兩京一十三省!他這是實打實的擅權啊!”
隆慶帝口中喃喃著:“這幾條新政,他的確沒跟朕商量,就跟內閣的人去辦了。”
孟衝又道:“奴婢聽說,張居正有一次跟同年老友們飲宴,喝多了酒,大談什麽君臣共治。什麽叫君臣共治?無非是他張閣老想分皇上的權力!笑話!從古至今,天下最高的權力隻能掌握在一個人手裏,那就是君王!張居正想要分皇上的權力,就是心懷不軌,覬覦皇位!”
隆慶帝道:“你是說張居正想謀反?言過其實了。不過嘛,聽你這麽一說,朕略有所悟。張居正的確嫌自己的權力不夠大。有時候,他的手伸的太長了。”
孟衝再道:“皇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先帝爺當初明知嚴嵩貪獰。為何卻一意要用嚴嵩?因為嚴嵩雖然貪財,可他心裏清楚,他的權勢是先皇給的!先皇讓他做什麽,他會無條件的去做!奴婢聽說,前兩日,皇上覺得江南改稻為桑的國策不妥。張居正卻引經據典,借著孟聖人的話,將皇上好一頓駁斥?最終改稻為桑繼續施行。這正是張居正想要分君父之權的表現!”
隆慶帝聞言,皺起了眉頭:“你說的很有道理。”
隆慶帝其人,孱弱敦厚。凡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孟衝按照前幾日邵大俠教他的話,肆無忌憚的攻擊著張居正。隆慶帝竟信了孟衝的話七八分。
孟衝咽了口吐沫,繼續說道:“張居正在朝廷內擅權不說。還廣為結交邊軍將領!戚繼光跟張居正的關係眾人皆知!戚繼光有一回竟然說:無太嶽,便無今日之元敬!笑話!他戚繼光手裏要是沒有兵權,怎麽能打勝仗?而他的兵權,是皇上給的,不是什麽張居正給的!”
隆慶帝歎道:“啊呀!照你所說,這張居正的確是心懷叵測啊!”
孟衝道:“沒錯!皇上斷然不可不防張居正!”
隆慶帝問:“可他沒有貪贓枉法,朕總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罷了他的官。再說了,他是能臣。他在內閣的這一年多,國庫收入翻了番。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朕如果罷了他,好比是失了一條左膀右臂。”
孟衝鎮靜的說道:“正如皇上所言。張居正的確很有能力。千裏馬隻有拴上韁繩,才能成為真正的良駒。奴婢以為,皇上應該給張居正的脖子上套上一根韁繩!”
隆慶帝連忙問:“什麽韁繩?”
孟衝道:“這根韁繩,就是高拱!高拱與張居正一向不和。如果皇上重新啟用高拱,就能讓高拱製衡張居正!凡事得中即成,失中則毀。得中又須不偏、不過、不及。朝廷之中,任何一位重臣的勢力過大,都會讓朝局失中。隻有重臣們相互製衡,皇上的權力才能永固!大明皇朝才能延續萬萬年!”
隆慶帝點頭:“嗯!有道理!先皇曾對我說過:‘一定要讓廠衛相爭,切勿讓廠衛合流!’高拱和張居正,就像是錦衣衛和東廠。朕要讓這二人相互製衡,才能防止其中一人尾大不掉!”
孟衝將邵大俠那晚教他的話,全部鸚鵡學舌,說給了隆慶帝聽。見隆慶帝被說服了,孟衝長出了一口氣,心想:嗬!這邵大俠真是無雙國士!
隆慶帝思忖一番,終於下定了決心:“朕這就下旨,重新啟用高拱,將他召入內閣!”
孟衝似乎是有意將挑撥離間進行到底。他道:“皇上,這件事要不要跟內閣的人商議?”
隆慶帝麵露不悅:“朕是皇帝!朕要用誰,何須與旁人商議?!”
孟衝連忙叩首:“奴婢多嘴。奴婢知錯。”
隆慶帝道:“你有何罪?今夜聽你一席話,讓朕醍醐灌頂!朕這些時日,的確太過放縱張居正了!君臣共治?可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太祖爺打出來!最高的權柄,隻能掌控在朕手裏!因為朕才是太祖爺的嫡係子孫,張居正頂多算是朕的一個仆人罷了!”
隆慶帝借著燭光批閱著奏折。入夏以來,諸如夏糧豐收、國庫收入增長之類的好消息,一個又一個的傳入他的耳中。
隆慶帝誌得意滿,他經常在心中說:父皇,兒臣做皇帝,做的比你稱職。
司禮監掌印孟衝今夜當值,伺候在隆慶帝的身邊。
孟衝始終是伺候了隆慶帝十多年的人。幾個月過去了,隆慶帝竟把他偷盜傳國玉璽的事兒忘在了腦後,對他依舊存著七分的信任。
隆慶帝道:“張居正年初定的幾項新政,如今都收到了成效!百姓的負擔減輕了,國庫的收入增加了!既利了國,又利了民!首輔李春芳碌碌無為,遲早,朕要讓張居正做首輔。”
隆慶帝的話是欣喜之餘的自言自語。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孟衝轟然跪倒:“皇上,萬萬不可讓張居正任首輔啊!”
隆慶帝皺起了眉頭:“你倒說說,這是為何?說的對,朕赦你的罪。說的不對,朕要治你內宦幹政之罪!”
孟衝侃侃而談:“皇上,世間之人,要麽貪財、要麽貪名。譬如,前朝的嚴嵩父子就是貪財者;前朝的禮部侍郎萬安良則是貪名者。可有一種人,比貪財、貪名者要危險一萬倍、可怕一萬倍。”
隆慶帝問道:“哦?哪種人?”
孟衝道:“就是貪權的人!貪權者腹中懷著狼子野心。都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管多大的權力,到了貪權者的手上,他都會嫌權力還不夠大!”
隆慶帝笑道:“你該不會想說,張居正就是你說的那種貪權者吧?”
孟衝點頭:“皇上聖明!他年初製定的幾項新政雖好。可他跟皇上商量過麽?如今內閣之中,李春芳老首輔不管事。陳以勤和趙貞吉全力支持張居正。張居正說太陽是黑的,恐怕陳、趙二人都會附和:真比墨還黑。至於郭樸,已然被這三人架空了。坊間紛傳,張居正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影子首輔!這幾項新政,他繞開了皇上,直接在內閣開了票擬,將政令傳達到了兩京一十三省!他這是實打實的擅權啊!”
隆慶帝口中喃喃著:“這幾條新政,他的確沒跟朕商量,就跟內閣的人去辦了。”
孟衝又道:“奴婢聽說,張居正有一次跟同年老友們飲宴,喝多了酒,大談什麽君臣共治。什麽叫君臣共治?無非是他張閣老想分皇上的權力!笑話!從古至今,天下最高的權力隻能掌握在一個人手裏,那就是君王!張居正想要分皇上的權力,就是心懷不軌,覬覦皇位!”
隆慶帝道:“你是說張居正想謀反?言過其實了。不過嘛,聽你這麽一說,朕略有所悟。張居正的確嫌自己的權力不夠大。有時候,他的手伸的太長了。”
孟衝再道:“皇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先帝爺當初明知嚴嵩貪獰。為何卻一意要用嚴嵩?因為嚴嵩雖然貪財,可他心裏清楚,他的權勢是先皇給的!先皇讓他做什麽,他會無條件的去做!奴婢聽說,前兩日,皇上覺得江南改稻為桑的國策不妥。張居正卻引經據典,借著孟聖人的話,將皇上好一頓駁斥?最終改稻為桑繼續施行。這正是張居正想要分君父之權的表現!”
隆慶帝聞言,皺起了眉頭:“你說的很有道理。”
隆慶帝其人,孱弱敦厚。凡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孟衝按照前幾日邵大俠教他的話,肆無忌憚的攻擊著張居正。隆慶帝竟信了孟衝的話七八分。
孟衝咽了口吐沫,繼續說道:“張居正在朝廷內擅權不說。還廣為結交邊軍將領!戚繼光跟張居正的關係眾人皆知!戚繼光有一回竟然說:無太嶽,便無今日之元敬!笑話!他戚繼光手裏要是沒有兵權,怎麽能打勝仗?而他的兵權,是皇上給的,不是什麽張居正給的!”
隆慶帝歎道:“啊呀!照你所說,這張居正的確是心懷叵測啊!”
孟衝道:“沒錯!皇上斷然不可不防張居正!”
隆慶帝問:“可他沒有貪贓枉法,朕總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罷了他的官。再說了,他是能臣。他在內閣的這一年多,國庫收入翻了番。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朕如果罷了他,好比是失了一條左膀右臂。”
孟衝鎮靜的說道:“正如皇上所言。張居正的確很有能力。千裏馬隻有拴上韁繩,才能成為真正的良駒。奴婢以為,皇上應該給張居正的脖子上套上一根韁繩!”
隆慶帝連忙問:“什麽韁繩?”
孟衝道:“這根韁繩,就是高拱!高拱與張居正一向不和。如果皇上重新啟用高拱,就能讓高拱製衡張居正!凡事得中即成,失中則毀。得中又須不偏、不過、不及。朝廷之中,任何一位重臣的勢力過大,都會讓朝局失中。隻有重臣們相互製衡,皇上的權力才能永固!大明皇朝才能延續萬萬年!”
隆慶帝點頭:“嗯!有道理!先皇曾對我說過:‘一定要讓廠衛相爭,切勿讓廠衛合流!’高拱和張居正,就像是錦衣衛和東廠。朕要讓這二人相互製衡,才能防止其中一人尾大不掉!”
孟衝將邵大俠那晚教他的話,全部鸚鵡學舌,說給了隆慶帝聽。見隆慶帝被說服了,孟衝長出了一口氣,心想:嗬!這邵大俠真是無雙國士!
隆慶帝思忖一番,終於下定了決心:“朕這就下旨,重新啟用高拱,將他召入內閣!”
孟衝似乎是有意將挑撥離間進行到底。他道:“皇上,這件事要不要跟內閣的人商議?”
隆慶帝麵露不悅:“朕是皇帝!朕要用誰,何須與旁人商議?!”
孟衝連忙叩首:“奴婢多嘴。奴婢知錯。”
隆慶帝道:“你有何罪?今夜聽你一席話,讓朕醍醐灌頂!朕這些時日,的確太過放縱張居正了!君臣共治?可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太祖爺打出來!最高的權柄,隻能掌控在朕手裏!因為朕才是太祖爺的嫡係子孫,張居正頂多算是朕的一個仆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