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燧先前已經回憶了自己小時候見過的鐵鏵犁,以及腦子裏麵所有有關鏵犁的知識。


    大隋時期的鏵犁,上轅是直的,而且很長,比後世的曲轅至少長二到三尺。


    而且結構龐大而複雜,所以很笨重,破土的深度就很有限。


    再者,直轅前麵也沒有可以活動的轉盤,犁地轉彎非常不便;鏵犁尖頭下方也沒有破土的分脊線,犁頭的阻力比較大。


    李燧把自己的鐵鏵犁圖樣拿了出來,給他們做了介紹。


    眾人自然依舊驚異無比:“倒是比以前的鏵犁短了兩尺多,中間也沒有了橫擔、支架!特別是上麵的曲轅構造,這是神來之筆!二郎大才……”


    “前麵的這個可以活動的龍頭,也是別具一格……”


    “簡潔百倍……”


    李燧聽著眾人的讚揚,很有些得意:它經過千百年改造,自然與眾不同!


    接下來就安排他們開始加工這兩樣東西,以便十幾日之後,邀請封縣令等人前來查看:


    “幾位師傅,這東西我急著要,麻煩你們抓緊加工出來,工錢加倍!”


    “好的,請鄉正放心……”眾人紛紛點頭,他們都是老木匠,隻要有圖樣,做出這個東西很簡單。


    李燧道:“中午,我請各位喝酒……”


    說完,他又忙著看自己的增加的驚訝值:480點!


    至於那鐵製(鋼製)的鏵犁頭,其實很簡單,采用鑄鐵即可,並非某些人說的必須用鋼。這是因為鑄鐵硬度很高,便於破土。


    隻要不是有意破壞,鑄鐵鏵犁也不是那麽容易壞的!


    當然,采用高碳鋼是最好的,既可以保證硬度,又有一定的柔軟性。


    不過鋼(镔鐵)很貴,加之這裏無煉鋼廠,因此李燧暫時沒有進行煉鋼的計劃。


    ……


    十二日後。


    望海鄉,竹溪旁。


    一架五六丈高的水車矗立在小溪之上,馬上就要完工了。


    加工的作坊就在竹溪之旁,五六個工人日夜趕工,主持者當然是姚木匠,李燧擔任監工。


    現場圍了二十幾個人,大多數人是滿臉稚氣、掛著鼻涕的肮髒小孩,他們一邊在溪水裏麵摸魚、撈螃蟹,高興地玩耍,一邊忙著看熱鬧。


    程咬金看著已經成型的水車笑道:“二郎,這第一架水車,就記在我身上,算我捐贈的行不?”


    李燧笑道:“好啊,我就給他個名字,叫咬金大水車!”


    程咬金忙搖搖頭:“那能用我的名字?我想,不如叫他百家富!你想啊,這水要是引過去,那旱田就變成了水田,至少五六十家人受益!水田的收成比旱田高得多的!”


    李燧一聽,你個程咬金,也不取個好聽的名字,百家富這個名字多俗氣啊!於是他開玩笑說道:


    “以我之見,不如叫程吐錢,那竹筒裏麵吐出來的水,除了灌溉農田,一年舂米,也能賺不少錢!”


    程咬金大笑道:“你還說我俗呢,這個名字不是更俗氣?”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說道:“我來取個名字,叫大業之源!”


    李燧一聽,不由得一愣!


    他轉頭一看,卻是一個二十四五歲的華衣男子,身後還跟著兩個明顯是護衛的跟班。


    細看去,那人身高五尺三四,麵目白淨,儒雅非常,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大業之源?這可是現在的年號!他為何取這個名字?李燧不由得心裏一動。


    他快步走過去,拱手作揖行禮道:“在下望海鄉鄉正李燧,郎君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敢問郎君高姓大名?”


    那人還沒有開口,他身後的一個護衛搶先說道:“李鄉正,此乃新任的郡丞宇文三郎!你還不快快行禮!”


    宇文士及?他是當今皇帝的駙馬,是左衛大將軍宇文述的三子!


    李燧忙行禮道:“原來是宇文郡丞到了,未及迎接,望恕罪!”


    旁邊程咬金也過來行了禮,作了自我介紹。


    宇文士及一聽程咬金是濟北郡人,道:“濟北郡?我在那裏當了一年縣令呢!程氏可是當地的望族,幸會!”


    程咬金說道:“寒門小姓而已,哪敢稱什麽望族?”


    介紹完畢,那宇文士及並未就坐,而是詳細詢問了這個水車的功能。


    其實他剛才已經看出些大概來了,現在又聽了李燧的介紹,滿臉敬佩:


    “這是誰發明的?如果要是在全國推廣,對農業的發展可是不可估量!叫他大業之源也不為過!”


    李燧剛準備要假裝謙虛幾句,一旁的程咬金心直口快道:“三郎,這是李二郎發明的!我看,三郎取的這大業之源名字,非常不錯。”


    宇文士及讚歎道:“哦?原來是李二郎發明了這功在千秋的農具!真是了不得!


    二郎,不知道還有幾天可以完工,我要看看它的運轉效果,然後上奏聖上,將此車在全國推廣!依我想來,有了這個東西,一年糧食增加幾十萬石沒有問題!”


    李燧道:“三郎過譽了!一個小小的水車,算不了什麽的!”


    宇文士及說道:“二郎謙虛了,一年增加幾十萬擔糧食還是小事情啊?雖然說這些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不過依然有很多地方缺水靠天,青黃不接,食不果腹呢!”


    李燧一聽,這個宇文士及倒也是知曉民間疾苦的人,與那些高官子弟完全不同,心裏對他有了不少的好感。


    這時程咬金又說道:“三郎,這還不算什麽,李二郎還發明了一種新式的鐵鏵犁,目前已經在生產出來兩架,在務本裏進行試驗。


    那東西要是推廣開來,比這個水車的用處怕是還要高不少!我昨日看過了,村民們的反應極好,三郎要不要去看一看!”


    宇文士及臉色更加驚異:“新式的鐵鏵犁?難道人們用了千百年的鐵鏵犁,還需要改進嗎?”


    程咬金大笑道:“三郎有所不知,這東西可是比現在的大鏵犁要靈巧百倍的!若是在全國推廣,可能一年增加百萬石糧食也不在話下!”


    宇文士及道:“哦?百萬石?既然有此等工具,我倒是想馬上看一看!”


    李燧一看,這程咬金吹牛有些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