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閔詞的話令花傾城一驚,心底暗道:“果然是隻有曆代南詔王才能繼承的巫蠱嗎?既然如此,又怎會流傳在外?據聞,這種巫蠱,是曆代南詔王臨終前口口相傳的,因此世上無人知曉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蠱毒。
國君接過司空閔詞遞上來的錦盒,並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別有深意地看著司空閔詞,道:“你是如何尋到石觀音的?又是在何處尋到的?”
司空閔詞似乎是習慣了這樣的質問,隻是微微頓了頓,便答道:“兒臣年幼時曾患惡疾,恰巧被雲遊四海的石觀音所救。她為兒臣醫治了三個月,兒臣痊愈後深感其恩,這些年便一直保持著書信聯係。此次,兒臣是在無量山找到她的。”
“無量山?距此少說也有5日行程,你7日之內,如何能一個來回?”戚夫人滿臉的不信,趾高氣昂地說道。
司空閔詞剛毅的臉上像是染上一層薄霜,冷得令整間屋子的溫度瞬間下降。他沒有說話,隻是目光陰沉地看著戚夫人,逼得她有些心虛地退到國君身後,這才輕聲道:“事在人為。”
花傾城此時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表。眼前的男子,說得輕描淡寫,花傾城卻仿佛看到了那沒日沒夜的狂奔,馬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地倒在地上;那男子,披星戴月,擁著懷裏的錦盒……國君打開錦盒,臉色數變,半晌,才強作鎮定般將盒內的東西拿出,錦盒卻緊緊地握在手上,沒有放下,轉身,將一顆散發著靈芝幽香的藥丸遞給傾城,道:“傾城,服下它。”
“陛下,這藥來曆不明,萬一太子妃服下後有什麽差池怎麽辦?”戚夫人見狀連忙拉住國君的手臂,阻止道。
國君近乎粗魯地推開戚夫人的手,沉著臉道:“任何人都可能騙孤,她絕對不會!”
眾人驚訝,麵麵相覷。尤其是戚夫人,一臉的不信。花傾城驚訝之餘敏銳地發現了眾人臉色的變化。戚夫人一臉的不敢相信;薑後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閔詞依舊麵無表情,看不出情緒;朝歌明顯地幸災樂禍;稟祀則寒著臉,使勁地給自己的母親使眼色,暗示她趕緊退後。
國君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略有些尷尬地別過臉,對花傾城說道:“傾城,服下它。”
花傾城接過,二話不說,仰頭將藥丸吞了進去,喝了一口薑皇後遞過來的水,才道:“父皇,南詔有明文規定,南詔王是不能隨意離開南詔的。”
國君點了點頭,深思了一會兒,對著花傾城柔聲問道:“傾城,你的身體,能受得住這一路的千裏跋涉嗎?”
花傾城心中暗喜,前往南詔,必定途徑父帥鎮守的屏南城,9年了,9年了,終於可以見到父帥了。花傾城盡量壓製住內心的興奮,答道:“父皇,臣妾不想死,臣妾要活著,看大商繁榮昌盛,看花家福祉綿延……”9年前,大明宮裏,一身孝服的花傾城流著淚說:“小舅舅,娘親臨終前最遺憾的是不能親眼看見大商繁榮昌盛,花家福祉綿延……”這一句話,平息了一場所謂鐵證如山的通敵叛國大案,即將傾覆的大廈又被重新扶了起來,傲然屹立。
國君動容,伸手去摸花傾城的腦袋,手掌裏柔順的秀發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國君此時背對著眾人,唯獨花傾城一人真切地看見了,大滴大滴的淚水在國君不再年輕的臉上滑落,滴落在錦被上瞬間就消失了。花傾城心底發酸,仿佛9年前大明宮裏的那一幕出現在彼此眼前。
“你知道孤為什麽叫他們全部退下嗎?”意氣風華的國君坐在上方,居高臨下地問道。
年幼的花傾城兩隻手揪住自己素白的孝服,突然就跪下,哭得淚流滿麵,仿佛傾盡了一生的淚水,一會兒撲在父親身上,一會兒又忍不住去拉昏迷中的哥哥那雙冰冷的手。
國君側目,雙手緊緊地扣在龍椅的把手上,極力地控製住自己,不讓自己走下去抱起那個無助的孩子。
“陛下,花家自先祖起便追隨先帝,戎馬一生,屢立戰功。先祖膝下本有八子,可如今卻隻留下父帥這一脈單傳。我的叔叔伯伯們都死在了戰場上,就連先祖也因戰傷而病逝。陛下還不是太子還不是國君的時候,父帥便追隨著您,一路為您披荊斬棘、出生入死,就因為花家的人都相信,相信司空家的聖明,相信國君。”花傾城哭了許久,數月來連番變故,她一直忍著,甚至連母親去世時都咬破了唇不讓自己哭出來。可此刻,花傾城覺得委屈,一封錯漏百出的告密信,一道來曆不明的虎符,就抹殺了花家兩代人的忠誠,否定了父帥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
“母親帶我們前往屏南和父帥會合,卻一路被殺手追殺。母親最終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見不著屏南的父帥,也看不到錦陵的小哥哥……您知道嗎?母親臨走前,滿腹遺憾,臨死都沒能合上眼。”花傾城仰著臉,倔強地看著上方的人再也無法淡定。國君三步並作一步,從上方走了下來,卻又在花傾城麵前停住,躊躇著不敢上前,似乎害怕聽到什麽自己不想聽的東西。
花傾城聲音哭得沙啞,本該童稚天真的聲音此時聽起來卻沉悶蒼涼得不像是一個9歲的孩子發出的:“她恨不能親眼看見大商繁榮昌盛,花家福祉綿延……小舅舅,就連我的母親,都一心記掛著大商的安危,何況是我那立誓效忠您的父帥。”
國君聽罷如遭雷擊,雙目頓時通紅,眼底有淚,卻不曾落下,隻是在眼眶裏轉了轉,然後又消弭於無形;手,緊了又鬆,鬆了又緊,最終,他扶起地上的花傾城,道:“大商一定會繁榮昌盛,花家也一定會福祉綿延。”
這一刻,9歲的花傾城知道自己贏了。花家,清名詔天下;父帥,依舊會流芳千古。可是花傾城並不開心,甚至說,她小小的內心裏充滿了悲哀,本能地去看地上昏迷中的父帥,暗中祈禱,但願他永遠都不要知道,不要知道這汙名來的無由,也去的荒唐。
後來,局勢逆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告密者自縊,留書承認誣陷花家,假造虎符,並將父帥的排兵布陣圖賣給了北燕,向父帥下毒,才讓北燕一路攻城掠寨、勢如破竹。父帥官複原職,領兵抗敵,無雙隨軍。母親追封一品誥命夫人,自己則被欽點為太子正妃。
花傾城站在大商第一高樓上,目光幽深得不像是一個9歲的女孩。花傾城緊緊地盯著錦陵城裏人頭湧動的兵馬列出來的陣勢,自此看去,那隻是一片紅色的烈火,國君傾全國之兵力,孤注一擲。父帥在大明宮裏立下軍令狀,北燕進一尺自斷一臂,花家軍誓與大商共存亡。花傾城站在高樓上淚流滿麵,心疼地喃喃道:“父帥啊,大商已經是陛下的棋盤,而您隻是一顆卒……”
畫麵裏的女孩哭泣的側臉在花傾城腦海裏揮散不去。花傾城抬眸,9年後,女孩已長大,昔日意氣風華的帝王如今已是強弩之末,靠著以往的威嚴,統治著這個貌似太平的國家。
國君定了定心神,收回自己的思緒,轉身背對著花傾城時又是一副威嚴莊重的模樣,冷著聲音道:“閔詞、稟祀、朝歌你們三人護送傾城前往南詔,帶著朕的親筆信函,去請南詔王為傾城解除蠱毒。”
司空朝歌立馬回道:“父皇,兒臣反對!”
“反對什麽?”國君睨著眸子問道。
“朝歌!”薑後連忙拉過司空朝歌,使勁地拽著他。
司空朝歌乖乖地住了嘴,倒不是真的懼於國君的威嚴,隻是,那句“反對”脫口而出,當真被問起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反對什麽。
花傾城習慣性地環視一圈,發現戚夫人和司空稟祀明顯地不悅,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那一疊寫著“衝喜”字樣的宣紙上,心下一轉,當即明白了這其中的玄機。戚家收買了欽天監,以“衝喜”為由,想把自己和司空稟祀湊作一對,這樣一來,司空稟祀便可以穩坐太子之位了。一口氣收買這麽多人,還都是身居要職的欽天監,戚家的勢力不容小窺啊!的確,較之空有嫡出身份的朝歌,司空稟祀強大的後盾確實令他勝出不少,這大概也是大部分朝臣紛紛向戚家靠攏的原因了。二皇子雖不得寵,卻長袖善舞、八麵玲瓏、處事有方,戚夫人更是寵冠後宮,再加上戚家龐大的家族勢力,怎麽看,都比朝中無人、衝動魯莽的和碩王要有優勢。
花傾城涼涼地笑了笑,對朝堂裏大部分人來說,二皇子是最好的選擇,三皇子次之,大皇子根本就不用選擇,且不說他已經成親,就光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出身也早將他排除在這場儲位之爭之外了。盡管國君金口玉言,皇室子弟隻要德才兼備就有機會當太子,但誰心裏都清楚,皇位隻會傳給二皇子、三皇子之中的一個。
“父皇,兒臣聽聞大哥的皇妃素來身體孱弱,此去南詔路途遙遠,兒臣想,大哥還是留下照顧皇妃的好。”司空稟祀滿臉善意地說道。
花傾城挑眉,想他果然八麵玲瓏,他這話不過是在提醒眾人大皇子早就失去了參選的資格。
國君並不急著接話,隻是饒有深意地看著司空閔詞。
司空閔詞波瀾不驚地答道:“思顏的哥哥上個月生了個兒子,前日滿月。思顏前往娘家道賀去了,托人捎信來說,要在娘家小住一段。”
孟思顏,司空閔詞的皇妃,平民出身,其父是民間頗負盛名的私塾先生,很受百姓愛戴。
“閔詞還是一道去吧,你年長一些,要好好看著兩個弟弟,確保傾城安然無恙地抵達南詔。”國君不再讓其他人有說話的機會,接著又道,“著人下去準備一下,明日一早就出發。”
“父皇,可否讓臣妾身邊的宮人隨行?”花傾城見國君似乎有意離去,連忙道。
國君點了點頭,對薑後吩咐道:“你安排一下,找幾個妥帖的人跟著。”
“父皇,此一去路途遙遠,若是路上我們兄弟之間意見有所不同,該聽誰的?”司空稟祀逮著機會立馬問了出來。
國君沒有說話,隻是目光來回地在他們三人身上巡視。
“錦陵縣丞倒是個妥帖的人,這些年幫著挽月閣處理了不少瑣事,臣妾還聽說他曾在北燕、西衛、南詔、東楚各國遊曆過。”花傾城漫不經心地說道。
國君頷首,道:“那就命錦陵縣丞跟著吧,沿途一切事物聽從他的安排。”
國君剛說完,戚夫人馬上冒了出來,反對道:“錦陵縣丞一介下臣,怎麽能讓堂堂皇子聽從他的調令?”
國君不語,隻是警告般看了戚夫人一眼。戚夫人立即噤聲,諾諾地退到一旁。大事敲定,國君又讓太醫給花傾城開了些溫補的方子,便帶著眾人離開了。
晚間,花傾城從宮娥太監慌張慘白的神色上瞧出了端倪,逼問下才知道傍晚時,18位欽天監死在了各自家裏,雙手被砍,舌頭被生生割了下來。18個人,皆是血流殆盡而亡。花傾城一陣惡心,仿佛那血腥的場麵就在自己眼前,控製不住的一陣陣發寒。這皇宮,絕不是什麽榮華富貴鄉,是煉獄,人間煉獄!18條人命,18條活生生的人命啊!人命在這裏如草芥。父子、夫妻這些本該是是世上最親密的人,卻勾心鬥角,陰謀陷害層出不窮。花傾城悲哀地斜靠在錦被上,無言仰望這一室奢華的裝飾。夜明珠作燈,檀香木作凳,青銅繡花鏡,白玉如意,古漢瓷瓶……她突然產生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我要離開這兒,我必須離開這兒……”花傾城的心在呐喊。為了花家,這9年來,花傾城規規矩矩地待在挽月閣,足不出戶,原本是想這一生就這樣過吧,隻要太子妃姓“花”,花家就會安然無恙。可是這血腥的宮廷,花傾城用了9年的時間仍無法適應它。如果離開,又該怎樣才能罪不及父兄?不及花家呢?花傾城開始細細地思量起來。
次日,清晨,花傾城一早便醒了,麻木地任由宮人們幫自己梳洗穿戴完整,坐上步輦,然後七繞八拐地在皇城裏繞了一圈,再睜開眼時,已經出了那座輝煌的宮殿。花傾城麵前的紗簾被一隻纖細而熟悉的手掀開,碧雲紅著眼眶站在步輦外,道:“小姐。”
花傾城淺笑著遞出自己的手,由碧雲牽著下了步輦,定睛一看,司空閔詞、司空稟祀、司空朝歌皆是一身布衣,神色各異地立在馬旁,此時紛紛看了過來。司空閔詞麵無表情,保持著一貫的冷漠;司空稟祀友善一笑,風度翩翩;司空朝歌,冷哼一聲,鼻孔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臣連安參見太子妃,太子妃吉祥。”
“大人免禮,此去路途遙遠,辛苦大人了。”花傾城微微欠了欠身,溫婉地說道。
“太子妃多禮了,臣奉命行事自當極盡全力保護太子妃的安全。隻是陛下吩咐,此一路必須隱匿行蹤,隱瞞身份。太子妃是貴人,這一路要委屈您了。”連安作了作揖,拱手道。
花傾城心中明了,太子妃巫蠱纏身,若是傳了出去,有損國體。再者,兩大熱門皇位候選人都在這兒,傳了出去,恐怕路上就不那麽太平了。花傾城頷首,道:“我如今還在生死關頭,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委屈不委屈的,大人盡管便宜行事。”
“謝太子妃。”
“好了,你們說完沒有?還走不走了?一大早的把本王叫起來,現在卻在這裏磨磨唧唧的,煩不煩啊!”司空朝歌不耐煩地摻進花傾城和連安之間,不是滋味地打斷兩人的談話。
花傾城白了他一眼,自顧自的上了馬車。完全不理會身後氣得跺腳的司空朝歌。花傾城走著,打量著這一次的隊伍,除了三位皇子,便是五名隨從打扮的男子,個個虎背熊腰、目露精光。花傾城刻意看了一眼他們的腳,下盤穩紮,善肉搏,輕功嘛,約莫會差了些。花傾城的馬車旁還立著一名醫官打扮的宮女,遠遠的,花傾城就看見她擠眉弄眼的,於是向身邊的碧雲問道:“低語?”
“是。”碧雲回答後,花傾城不再說話,隻是淡淡地笑著。碧雲又加了句,“原本是不想讓她跟來的,可她堅持要寸步不離地保護小姐。奴婢想,她的武功還不錯,必要時真的可以保護小姐,便使了些銀子,將她弄了進來。”
國君接過司空閔詞遞上來的錦盒,並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別有深意地看著司空閔詞,道:“你是如何尋到石觀音的?又是在何處尋到的?”
司空閔詞似乎是習慣了這樣的質問,隻是微微頓了頓,便答道:“兒臣年幼時曾患惡疾,恰巧被雲遊四海的石觀音所救。她為兒臣醫治了三個月,兒臣痊愈後深感其恩,這些年便一直保持著書信聯係。此次,兒臣是在無量山找到她的。”
“無量山?距此少說也有5日行程,你7日之內,如何能一個來回?”戚夫人滿臉的不信,趾高氣昂地說道。
司空閔詞剛毅的臉上像是染上一層薄霜,冷得令整間屋子的溫度瞬間下降。他沒有說話,隻是目光陰沉地看著戚夫人,逼得她有些心虛地退到國君身後,這才輕聲道:“事在人為。”
花傾城此時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表。眼前的男子,說得輕描淡寫,花傾城卻仿佛看到了那沒日沒夜的狂奔,馬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地倒在地上;那男子,披星戴月,擁著懷裏的錦盒……國君打開錦盒,臉色數變,半晌,才強作鎮定般將盒內的東西拿出,錦盒卻緊緊地握在手上,沒有放下,轉身,將一顆散發著靈芝幽香的藥丸遞給傾城,道:“傾城,服下它。”
“陛下,這藥來曆不明,萬一太子妃服下後有什麽差池怎麽辦?”戚夫人見狀連忙拉住國君的手臂,阻止道。
國君近乎粗魯地推開戚夫人的手,沉著臉道:“任何人都可能騙孤,她絕對不會!”
眾人驚訝,麵麵相覷。尤其是戚夫人,一臉的不信。花傾城驚訝之餘敏銳地發現了眾人臉色的變化。戚夫人一臉的不敢相信;薑後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閔詞依舊麵無表情,看不出情緒;朝歌明顯地幸災樂禍;稟祀則寒著臉,使勁地給自己的母親使眼色,暗示她趕緊退後。
國君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略有些尷尬地別過臉,對花傾城說道:“傾城,服下它。”
花傾城接過,二話不說,仰頭將藥丸吞了進去,喝了一口薑皇後遞過來的水,才道:“父皇,南詔有明文規定,南詔王是不能隨意離開南詔的。”
國君點了點頭,深思了一會兒,對著花傾城柔聲問道:“傾城,你的身體,能受得住這一路的千裏跋涉嗎?”
花傾城心中暗喜,前往南詔,必定途徑父帥鎮守的屏南城,9年了,9年了,終於可以見到父帥了。花傾城盡量壓製住內心的興奮,答道:“父皇,臣妾不想死,臣妾要活著,看大商繁榮昌盛,看花家福祉綿延……”9年前,大明宮裏,一身孝服的花傾城流著淚說:“小舅舅,娘親臨終前最遺憾的是不能親眼看見大商繁榮昌盛,花家福祉綿延……”這一句話,平息了一場所謂鐵證如山的通敵叛國大案,即將傾覆的大廈又被重新扶了起來,傲然屹立。
國君動容,伸手去摸花傾城的腦袋,手掌裏柔順的秀發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國君此時背對著眾人,唯獨花傾城一人真切地看見了,大滴大滴的淚水在國君不再年輕的臉上滑落,滴落在錦被上瞬間就消失了。花傾城心底發酸,仿佛9年前大明宮裏的那一幕出現在彼此眼前。
“你知道孤為什麽叫他們全部退下嗎?”意氣風華的國君坐在上方,居高臨下地問道。
年幼的花傾城兩隻手揪住自己素白的孝服,突然就跪下,哭得淚流滿麵,仿佛傾盡了一生的淚水,一會兒撲在父親身上,一會兒又忍不住去拉昏迷中的哥哥那雙冰冷的手。
國君側目,雙手緊緊地扣在龍椅的把手上,極力地控製住自己,不讓自己走下去抱起那個無助的孩子。
“陛下,花家自先祖起便追隨先帝,戎馬一生,屢立戰功。先祖膝下本有八子,可如今卻隻留下父帥這一脈單傳。我的叔叔伯伯們都死在了戰場上,就連先祖也因戰傷而病逝。陛下還不是太子還不是國君的時候,父帥便追隨著您,一路為您披荊斬棘、出生入死,就因為花家的人都相信,相信司空家的聖明,相信國君。”花傾城哭了許久,數月來連番變故,她一直忍著,甚至連母親去世時都咬破了唇不讓自己哭出來。可此刻,花傾城覺得委屈,一封錯漏百出的告密信,一道來曆不明的虎符,就抹殺了花家兩代人的忠誠,否定了父帥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
“母親帶我們前往屏南和父帥會合,卻一路被殺手追殺。母親最終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見不著屏南的父帥,也看不到錦陵的小哥哥……您知道嗎?母親臨走前,滿腹遺憾,臨死都沒能合上眼。”花傾城仰著臉,倔強地看著上方的人再也無法淡定。國君三步並作一步,從上方走了下來,卻又在花傾城麵前停住,躊躇著不敢上前,似乎害怕聽到什麽自己不想聽的東西。
花傾城聲音哭得沙啞,本該童稚天真的聲音此時聽起來卻沉悶蒼涼得不像是一個9歲的孩子發出的:“她恨不能親眼看見大商繁榮昌盛,花家福祉綿延……小舅舅,就連我的母親,都一心記掛著大商的安危,何況是我那立誓效忠您的父帥。”
國君聽罷如遭雷擊,雙目頓時通紅,眼底有淚,卻不曾落下,隻是在眼眶裏轉了轉,然後又消弭於無形;手,緊了又鬆,鬆了又緊,最終,他扶起地上的花傾城,道:“大商一定會繁榮昌盛,花家也一定會福祉綿延。”
這一刻,9歲的花傾城知道自己贏了。花家,清名詔天下;父帥,依舊會流芳千古。可是花傾城並不開心,甚至說,她小小的內心裏充滿了悲哀,本能地去看地上昏迷中的父帥,暗中祈禱,但願他永遠都不要知道,不要知道這汙名來的無由,也去的荒唐。
後來,局勢逆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告密者自縊,留書承認誣陷花家,假造虎符,並將父帥的排兵布陣圖賣給了北燕,向父帥下毒,才讓北燕一路攻城掠寨、勢如破竹。父帥官複原職,領兵抗敵,無雙隨軍。母親追封一品誥命夫人,自己則被欽點為太子正妃。
花傾城站在大商第一高樓上,目光幽深得不像是一個9歲的女孩。花傾城緊緊地盯著錦陵城裏人頭湧動的兵馬列出來的陣勢,自此看去,那隻是一片紅色的烈火,國君傾全國之兵力,孤注一擲。父帥在大明宮裏立下軍令狀,北燕進一尺自斷一臂,花家軍誓與大商共存亡。花傾城站在高樓上淚流滿麵,心疼地喃喃道:“父帥啊,大商已經是陛下的棋盤,而您隻是一顆卒……”
畫麵裏的女孩哭泣的側臉在花傾城腦海裏揮散不去。花傾城抬眸,9年後,女孩已長大,昔日意氣風華的帝王如今已是強弩之末,靠著以往的威嚴,統治著這個貌似太平的國家。
國君定了定心神,收回自己的思緒,轉身背對著花傾城時又是一副威嚴莊重的模樣,冷著聲音道:“閔詞、稟祀、朝歌你們三人護送傾城前往南詔,帶著朕的親筆信函,去請南詔王為傾城解除蠱毒。”
司空朝歌立馬回道:“父皇,兒臣反對!”
“反對什麽?”國君睨著眸子問道。
“朝歌!”薑後連忙拉過司空朝歌,使勁地拽著他。
司空朝歌乖乖地住了嘴,倒不是真的懼於國君的威嚴,隻是,那句“反對”脫口而出,當真被問起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反對什麽。
花傾城習慣性地環視一圈,發現戚夫人和司空稟祀明顯地不悅,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那一疊寫著“衝喜”字樣的宣紙上,心下一轉,當即明白了這其中的玄機。戚家收買了欽天監,以“衝喜”為由,想把自己和司空稟祀湊作一對,這樣一來,司空稟祀便可以穩坐太子之位了。一口氣收買這麽多人,還都是身居要職的欽天監,戚家的勢力不容小窺啊!的確,較之空有嫡出身份的朝歌,司空稟祀強大的後盾確實令他勝出不少,這大概也是大部分朝臣紛紛向戚家靠攏的原因了。二皇子雖不得寵,卻長袖善舞、八麵玲瓏、處事有方,戚夫人更是寵冠後宮,再加上戚家龐大的家族勢力,怎麽看,都比朝中無人、衝動魯莽的和碩王要有優勢。
花傾城涼涼地笑了笑,對朝堂裏大部分人來說,二皇子是最好的選擇,三皇子次之,大皇子根本就不用選擇,且不說他已經成親,就光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出身也早將他排除在這場儲位之爭之外了。盡管國君金口玉言,皇室子弟隻要德才兼備就有機會當太子,但誰心裏都清楚,皇位隻會傳給二皇子、三皇子之中的一個。
“父皇,兒臣聽聞大哥的皇妃素來身體孱弱,此去南詔路途遙遠,兒臣想,大哥還是留下照顧皇妃的好。”司空稟祀滿臉善意地說道。
花傾城挑眉,想他果然八麵玲瓏,他這話不過是在提醒眾人大皇子早就失去了參選的資格。
國君並不急著接話,隻是饒有深意地看著司空閔詞。
司空閔詞波瀾不驚地答道:“思顏的哥哥上個月生了個兒子,前日滿月。思顏前往娘家道賀去了,托人捎信來說,要在娘家小住一段。”
孟思顏,司空閔詞的皇妃,平民出身,其父是民間頗負盛名的私塾先生,很受百姓愛戴。
“閔詞還是一道去吧,你年長一些,要好好看著兩個弟弟,確保傾城安然無恙地抵達南詔。”國君不再讓其他人有說話的機會,接著又道,“著人下去準備一下,明日一早就出發。”
“父皇,可否讓臣妾身邊的宮人隨行?”花傾城見國君似乎有意離去,連忙道。
國君點了點頭,對薑後吩咐道:“你安排一下,找幾個妥帖的人跟著。”
“父皇,此一去路途遙遠,若是路上我們兄弟之間意見有所不同,該聽誰的?”司空稟祀逮著機會立馬問了出來。
國君沒有說話,隻是目光來回地在他們三人身上巡視。
“錦陵縣丞倒是個妥帖的人,這些年幫著挽月閣處理了不少瑣事,臣妾還聽說他曾在北燕、西衛、南詔、東楚各國遊曆過。”花傾城漫不經心地說道。
國君頷首,道:“那就命錦陵縣丞跟著吧,沿途一切事物聽從他的安排。”
國君剛說完,戚夫人馬上冒了出來,反對道:“錦陵縣丞一介下臣,怎麽能讓堂堂皇子聽從他的調令?”
國君不語,隻是警告般看了戚夫人一眼。戚夫人立即噤聲,諾諾地退到一旁。大事敲定,國君又讓太醫給花傾城開了些溫補的方子,便帶著眾人離開了。
晚間,花傾城從宮娥太監慌張慘白的神色上瞧出了端倪,逼問下才知道傍晚時,18位欽天監死在了各自家裏,雙手被砍,舌頭被生生割了下來。18個人,皆是血流殆盡而亡。花傾城一陣惡心,仿佛那血腥的場麵就在自己眼前,控製不住的一陣陣發寒。這皇宮,絕不是什麽榮華富貴鄉,是煉獄,人間煉獄!18條人命,18條活生生的人命啊!人命在這裏如草芥。父子、夫妻這些本該是是世上最親密的人,卻勾心鬥角,陰謀陷害層出不窮。花傾城悲哀地斜靠在錦被上,無言仰望這一室奢華的裝飾。夜明珠作燈,檀香木作凳,青銅繡花鏡,白玉如意,古漢瓷瓶……她突然產生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我要離開這兒,我必須離開這兒……”花傾城的心在呐喊。為了花家,這9年來,花傾城規規矩矩地待在挽月閣,足不出戶,原本是想這一生就這樣過吧,隻要太子妃姓“花”,花家就會安然無恙。可是這血腥的宮廷,花傾城用了9年的時間仍無法適應它。如果離開,又該怎樣才能罪不及父兄?不及花家呢?花傾城開始細細地思量起來。
次日,清晨,花傾城一早便醒了,麻木地任由宮人們幫自己梳洗穿戴完整,坐上步輦,然後七繞八拐地在皇城裏繞了一圈,再睜開眼時,已經出了那座輝煌的宮殿。花傾城麵前的紗簾被一隻纖細而熟悉的手掀開,碧雲紅著眼眶站在步輦外,道:“小姐。”
花傾城淺笑著遞出自己的手,由碧雲牽著下了步輦,定睛一看,司空閔詞、司空稟祀、司空朝歌皆是一身布衣,神色各異地立在馬旁,此時紛紛看了過來。司空閔詞麵無表情,保持著一貫的冷漠;司空稟祀友善一笑,風度翩翩;司空朝歌,冷哼一聲,鼻孔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臣連安參見太子妃,太子妃吉祥。”
“大人免禮,此去路途遙遠,辛苦大人了。”花傾城微微欠了欠身,溫婉地說道。
“太子妃多禮了,臣奉命行事自當極盡全力保護太子妃的安全。隻是陛下吩咐,此一路必須隱匿行蹤,隱瞞身份。太子妃是貴人,這一路要委屈您了。”連安作了作揖,拱手道。
花傾城心中明了,太子妃巫蠱纏身,若是傳了出去,有損國體。再者,兩大熱門皇位候選人都在這兒,傳了出去,恐怕路上就不那麽太平了。花傾城頷首,道:“我如今還在生死關頭,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委屈不委屈的,大人盡管便宜行事。”
“謝太子妃。”
“好了,你們說完沒有?還走不走了?一大早的把本王叫起來,現在卻在這裏磨磨唧唧的,煩不煩啊!”司空朝歌不耐煩地摻進花傾城和連安之間,不是滋味地打斷兩人的談話。
花傾城白了他一眼,自顧自的上了馬車。完全不理會身後氣得跺腳的司空朝歌。花傾城走著,打量著這一次的隊伍,除了三位皇子,便是五名隨從打扮的男子,個個虎背熊腰、目露精光。花傾城刻意看了一眼他們的腳,下盤穩紮,善肉搏,輕功嘛,約莫會差了些。花傾城的馬車旁還立著一名醫官打扮的宮女,遠遠的,花傾城就看見她擠眉弄眼的,於是向身邊的碧雲問道:“低語?”
“是。”碧雲回答後,花傾城不再說話,隻是淡淡地笑著。碧雲又加了句,“原本是不想讓她跟來的,可她堅持要寸步不離地保護小姐。奴婢想,她的武功還不錯,必要時真的可以保護小姐,便使了些銀子,將她弄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