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剩下的秦魏趙三國,其國力就算加起來,也遠遠不如楚國……


    即便楚國現在將‘三年不征稅、十年不抽丁’的大片新取得的疆域刨除在外、單以楚國腹地而論,其國力也碾壓剩下的牢秦、牢魏和牢趙了。


    不過,想要攻滅秦魏趙,其難度比之於滅韓、滅齊、滅燕,要十倍地增加!


    哪怕不考慮秦魏趙的人才眾多、趙章白起魏無忌等人不可小覷——單從地理條件上來考慮,就足以看出剩下這三個大國有多麽難打了——


    盤算一下現在剩下的三個大國——從東至西,分別是趙、魏、秦。


    趙國,位於山西。


    秦國,位於陝西。


    如果能用衛星地圖來看的話,就能看得出來——從山西到陝西,這都是什麽恐怖地勢?動輒便是逶迤蜿蜒、綿延數百裏甚至上千裏的丘陵、山脈……


    在這樣的群山之中的戰鬥,注定將是漫長而苦澀的。


    尤其是對於古代軍隊來說——沒有卡車、沒有飛機、甚至沒有足夠準確的地圖,無論是行軍還是運送輜重,一切都隻能靠自己的腳底板。


    楚軍一旦開始進攻西北這牢哥仨,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漫長的補給線的問題——即便對於強大而富庶的楚國來說,也很難派出足夠多的軍隊進入山區遠征作戰。


    沒有水路、全靠陸路。


    運輸補給輜重,將會有極高的損耗——一旦戰事曠日持久(在山區丘陵作戰,戰事曠日持久的幾率相當大),那麽進攻方的輜重路線就要經受極大的考驗。


    進攻這種山區國家,到底有多困難呢?


    舉個例子——


    在三國諸葛亮時期,根據考證,曹魏的人口數量約有450萬;而蜀漢雖然努力通過開發【南中】、掠奪人口等方式來發展國力,但人口數量也僅有94萬而已(數據考證自《晉書》、《通典》等)。


    而在古代王朝,人口數量其實就是國力的代名詞。


    從上述數據可見——在諸葛亮時期,曹魏的綜合國力應當是蜀漢的數倍之多……但礙於蜀漢地處巴蜀,北部有大片的【劍閣】山地作為天險,曹魏拿蜀漢根本沒什麽辦法。


    翻看一下三國史就會發現——在中後期,曹魏幾乎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蜀漢。


    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戰爭,幾乎全都是蜀漢這邊單方麵挑起來的!


    甚至哪怕諸葛亮六次北伐、像腳背上的癩蛤蟆一樣跳來跳去地膈應曹魏(沒有冒犯武侯的意思)……實力遠超蜀漢的曹魏也根本提不起來任何主動進攻蜀漢、嚐試著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麻煩的欲望。


    與之相對應的——曹魏在中後期,但凡主動大舉興兵,幾乎都是去打江東老孫的——曹魏軍隊圍繞著【合肥】周邊,和孫吳進行過殘酷的、反複地爭奪。


    這,就足以說明山區有多麽難打了。


    總得來說,打這種山區地形,就是吃力不討好——而且楚國很難發揮出兵多將廣的‘大體量’優勢。


    武軍雖然有十五萬之眾,但熊午良卻不能派出全數武軍主力出征西北……後勤根本吃不消。充其量,也就是派幾萬人出征罷了。


    這裏所謂的‘後勤吃不消’,並不是說楚國掏不出那麽多糧食。而是後方空有那麽多糧食,卻礙於道路的崎嶇險阻而運不過去!


    綜上所述——好打的韓、齊、燕都已經打完了,剩下的這牢哥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


    綜上所述——大楚的第五次北伐,很有可能將會是一場又臭又長的、逐個丘陵去爭奪的爛仗……但熊午良禦駕親征的決心仍然不會動搖——


    回想多年之前,秦魏韓聯軍在秦國國尉司馬錯的率領下進犯剛剛稱霸的大楚……


    彼時,包括熊午良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相信楚國輕易會敗。


    話說當時熊午良還想著淡出人們的視野、化解猜忌、實現退休躺平……既然楚國肯定不會敗,那就沒必要跟著大軍出征咯!於是熊午良稱病,在封地裏曬太陽。


    但,楚軍偏偏就敗了!


    數十萬楚軍被擊潰、上百萬人口流離失所……多年艱辛建立的霸業,被秦魏韓摧毀得一塌糊塗。


    後來,到底還是曲陽侯出山、傾盡思謀,以王都為誘餌,火燒三國聯軍——經曆好大一番波折,才免了咱們楚國亡國的命運。


    失地,可以被收回;霸業,可以重新建立。


    但是殉難的數十萬楚民,卻不能死而複生——這樣的教訓實在太慘痛了,自那以後,熊午良就徹徹底底長了記性——


    不論身體再疲憊、不論再怎麽想休息……但凡是能夠決定國運的大戰,熊午良必親征!


    ……


    “召公,你怎麽看?”熊午良望向召滑。


    召滑撫摸著胡須,慢悠悠道:“方才芍虎將軍、洪將軍都表達了看法……臣認為他們說得都對!”


    “如芍虎將軍所說——我三軍上下唯王命是從!軍心穩固、士氣高昂、上下同欲;楚國攜席卷韓齊燕三國、橫掃半個中原的勝勢而來,更兼上下同欲團結一心,豈能不勝哉?”


    胸毛怪似乎沒想到自己剛才那番話,居然還有這麽深的寓意,不禁高興得容光煥發,連連點頭。


    召滑繼續說道:“不過,也正如洪將軍所言——剩下三國,皆有地利,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打得下來的。”


    “我軍想要取勝,重在黑羽衛!”召滑一錘定音。


    “如果沒有黑羽衛暗中策動、瓦解敵軍戰心、收買敵國官吏、刺探地勢軍情……貿貿然衝進去,就算能贏,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啊!”


    熊午良連連點頭。


    是也!是也!


    曹魏征伐蜀漢的時候,要不是蜀漢內部有投降派煽風點火、荊州派係官員們鬱鬱不得誌而和北方的曹魏政權眉來眼去……曹軍又豈能輕易突破【劍閣】的天險?


    蜀漢,非是亡於敵軍之手,實亡於自己人之手啊!


    無論是後世據守險山的蜀漢政權,還是現在擺在楚國麵前的西北牢哥仨——若不能從其內部瓦解,單從外部發動進攻的話,進攻方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先打哪個?”熊午良問。


    召滑非常篤定,斬釘截鐵道:“先打魏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開局一塊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衣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衣見並收藏戰國:開局一塊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