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頭鐵到底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作者:青鋒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周國丈沒想到今兒個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被好外孫給揭了短,以後這張老臉可往哪裏擱?
“太子你還年輕,你肯定聽錯了!”
周奎幹脆死不認賬,“皇後壓根就沒給過我錢,一兩都沒有,你年輕貪玩,聽錯了情有可原,以後這樣的話切莫亂說!”
朱慈烺實在不理解自己的母後知書達理,善良溫柔,怎麽會有個恬不知恥的父親?
懶得跟他多費唇舌,今天就強行募捐了,有本事你去南京告狀去!
“嘉定伯你少廢話,母後有沒有給你錢你自己心知肚明,今日滿朝文武大部分都捐餉了,張國丈父子也捐了兩萬五千兩白銀,你就不有所表示嗎?”
周奎丟了麵子,決心頭鐵到底:“最多兩千兩!”
身後的兒子周康也跟著父親頭鐵,衝著鑾台上的朱慈烺嚷嚷:“你這孩子分不清遠近麽?這可是你外祖父,這是當朝國丈,怎麽說話的?”
“大膽!”
李從良手中拂塵一揮,站出來維護主子,“當朝國丈又怎樣?太子現在身負監國之職,代表的就是大明天子,周國舅此話簡直是蔑視朝堂,來人,轟出去!”
“且慢!”
朱慈烺高喊一聲,阻止了準備攆人的太監。
周康這才一臉得意的道:“這還像個話,我可是當朝國舅,太子爺的親舅舅,誰敢攆我?”
“既然你知道是我的舅舅,那麽請問你外甥現在遇到了困難,你這個舅舅打算捐多少?”
朱慈烺正襟端坐,用嚴厲的眼神盯著周康,沉聲問道。
周康整理了下衣冠,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你姥爺不是說了麽,捐兩千兩!”
朱慈烺勃然大怒:“真是冥頑不靈,宗人府的官員何在?即刻剝奪周康的子爵爵位,貶為庶民,等解了京城之圍後給我逐出北京,永遠不許進京!”
“啊……我是你舅舅啊!”
周康急的癱倒在地,撒潑打滾,“哪有外甥打舅的道理,還有沒有王法?”
“咆哮朝堂,罪加一等,拖出去杖責四十!”
朱慈烺怒氣更盛,揮手吩咐值班的侍衛把周康拖出去,“給我狠狠的打!”
沒想到熟悉的外孫在監國之後竟然完全變了個人,周奎大驚失色,急忙替兒子求情:“太子爺息怒,你舅……周康他失言了,太子爺休要和他一般見識,老朽願意捐錢助餉。”
“捐多少?”朱慈烺橫眉怒問。
周奎猶豫了片刻,為了保住兒子的子爵,決定出點血。
“我捐……捐六千、不,捐八千兩吧?”
“哼……嘉定伯在京城經營了三十多家店鋪,每年光壽禮就收五六千兩,你老家有良田千畝,房屋數百間,你拿我朱慈烺當叫花子麽?”
朱慈烺並不打算放過這位卑鄙的外公,不抄你的家已經是給母後麵子了,說著話伸出了一根手指頭,“給我捐這些!”
周奎哭喪著臉道:“一萬兩?我的女兒喲……你爹好命苦哇,行,我捐、我捐一萬兩!”
朱慈烺冷笑一聲:“一萬兩?我說的是十萬兩?”
“啊……”
周奎大吃一驚,差點犯了心髒病,當場暈死過去。
太醫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壓胸口,就差做人工呼吸了,一陣忙活總算把周奎救醒。
“哎呦……我的女兒啊,你爹好命苦啊!”
周奎盤膝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你說你好好的去南京做什麽?這不你爹和你哥被人欺負了,逼捐啊,堂堂的太子逼捐啊!”
“妹妹喲,有人要打哥的板子,你到底管不管啊?還要剝奪我的爵位,還要把我逐出京城,我死了算啦……”
周康也在坐在地上抹眼淚,與父親一唱一和的叫嚷。
許多文官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周國丈,金鑾殿上哭哭啼啼,就像潑婦罵街,成何體統?還不快快起來!”
“讓他哭,讓他叫!”
朱慈烺冷笑著起身,走到鑾台的最前麵背著雙手怒視周奎父子,“就算他爺倆今天哭出花來,不給國庫上繳十萬兩銀子,也別想離開紫禁城!”
看朱慈烺說的斬釘截鐵,周奎抹了把假惺惺的眼淚,爬起來問道:“十萬兩銀子,你讓我去哪裏弄?
再說了,我又不做官,我是個商人,就算我有十萬兩銀子,我不捐能怎麽地?
是太祖規定的可以逼捐啊,還是成祖規定的可以明搶?就算監了國也不能無法無天,為所以為吧?”
朱慈烺一臉鄙夷,冷聲道:“你不是官員不假,但你是伯爵,每年都在吃朝廷俸祿,就有責任為君分憂!再一個,你敢說經商的時候沒有官商勾結,沒有強買強賣,沒有巧取豪奪?”
“沒有!”
周奎仗著自己是皇後的親爹,仗著自己是朱慈烺的外祖父,當下把心一橫,決心頑抗到底。
“今兒個我還一兩銀子也不捐了,你把我的嘉定伯也免了吧,要命一條,要錢沒有!”
朱慈烺早有心理準備,厲喝一聲:“錦衣衛何在?把周奎父子給我關在南薰殿,然後上門徹查周氏父子的商鋪,查清有無賄賂官員,有無巧取豪奪,有無缺斤短兩,有無偷稅……”
考慮著畢竟是周皇後的親爹,是這具身體的外祖父,多少要注意點輿論影響;所以朱慈烺下令把這爺倆關進閑置的南薰殿,而不是直接投進天牢。
“遵旨!”
展昭答應一聲,親自上陣,帶著十幾個錦衣衛把指桑罵槐的周奎父子推出了皇極殿。
一提起收稅,朱慈烺就氣不打一處來。
明朝窮的叮當響怨不得別人,自建國以來,稅收隻針對種田的百姓,卻從來不收商人的賦稅。
天啟的時候,魏忠賢屢次建議征收商業稅,沒想到還沒實施朱由校就嗝屁了。
朱由檢上台後把魏忠賢抄了家,發了一筆橫財,依舊維持祖宗的製度,對商賈免征賦稅。
當然,不收商業稅這件事也不能全怪朱由檢,是他祖宗朱重八開的這個頭,他隻是墨守成規而已。
再一個,農民就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已經被欺壓習慣了。
而商人要麽就是官員直接參與,要麽就是利益共享,已經習慣了免費的午餐,如果沒有強硬的手段,貿然征收商業稅,大概率會造成商人階級的不滿。
但朱慈烺也知道,現在的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不向商賈征稅,不向勳貴官僚開刀,大明隻有等死!
不過,朱慈烺也知道征收商業稅暫時不是時候,最起碼也要等著解了北京之圍才能把這件事提上日程,否則引起商賈的不滿,怕是有人要打開城門迎闖王。
“魏藻德,出列!”
沒有從周奎身上弄到錢,這讓朱慈烺很是不爽,決定再次收拾魏藻德。
做事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兵部尚書張縉彥被抄了家,難道能讓你魏藻德在家享清福,吃香的喝辣的?
魏藻德心中暗自叫苦,隻能硬著頭皮出列:“太子殿下召喚庶民有何吩咐?我隻是一介草民,想要幫助朝廷也是有心無力,上次已經捐了三千兩,家裏快揭不開鍋了!”
“哼……想跟張縉彥去作伴嗎?”朱慈烺冷哼一聲,殺氣畢露。
“臣……我捐、捐!”
魏藻德誠惶誠恐,恨得牙根癢癢,不過胳膊拗不過大腿,隻能認栽。
“兩萬兩!”
朱慈烺以不容拒絕的口吻伸出了兩根手指頭。
魏藻德幾乎要死了,拉著臉道:“我哪裏有……”
“兩萬五千兩!”
“行、行、行……我捐!”
魏藻德扛不住了,再負隅頑抗下去怕是一個銅板都不給自己剩下,又沒有人家周奎的底氣頭鐵到底,隻能低頭認慫。
“我魏藻德好歹是大明的臣子,與陛下君臣一場,我就舍命陪君子,回家賣掉所有家產,給太子爺湊夠兩萬兩。”
“兩萬五千兩!”朱慈烺以不容抗拒的口氣道。
魏藻德還價失敗,隻能忍痛答應:“那就兩萬五千兩,我把女兒也賣了!”
“太子你還年輕,你肯定聽錯了!”
周奎幹脆死不認賬,“皇後壓根就沒給過我錢,一兩都沒有,你年輕貪玩,聽錯了情有可原,以後這樣的話切莫亂說!”
朱慈烺實在不理解自己的母後知書達理,善良溫柔,怎麽會有個恬不知恥的父親?
懶得跟他多費唇舌,今天就強行募捐了,有本事你去南京告狀去!
“嘉定伯你少廢話,母後有沒有給你錢你自己心知肚明,今日滿朝文武大部分都捐餉了,張國丈父子也捐了兩萬五千兩白銀,你就不有所表示嗎?”
周奎丟了麵子,決心頭鐵到底:“最多兩千兩!”
身後的兒子周康也跟著父親頭鐵,衝著鑾台上的朱慈烺嚷嚷:“你這孩子分不清遠近麽?這可是你外祖父,這是當朝國丈,怎麽說話的?”
“大膽!”
李從良手中拂塵一揮,站出來維護主子,“當朝國丈又怎樣?太子現在身負監國之職,代表的就是大明天子,周國舅此話簡直是蔑視朝堂,來人,轟出去!”
“且慢!”
朱慈烺高喊一聲,阻止了準備攆人的太監。
周康這才一臉得意的道:“這還像個話,我可是當朝國舅,太子爺的親舅舅,誰敢攆我?”
“既然你知道是我的舅舅,那麽請問你外甥現在遇到了困難,你這個舅舅打算捐多少?”
朱慈烺正襟端坐,用嚴厲的眼神盯著周康,沉聲問道。
周康整理了下衣冠,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你姥爺不是說了麽,捐兩千兩!”
朱慈烺勃然大怒:“真是冥頑不靈,宗人府的官員何在?即刻剝奪周康的子爵爵位,貶為庶民,等解了京城之圍後給我逐出北京,永遠不許進京!”
“啊……我是你舅舅啊!”
周康急的癱倒在地,撒潑打滾,“哪有外甥打舅的道理,還有沒有王法?”
“咆哮朝堂,罪加一等,拖出去杖責四十!”
朱慈烺怒氣更盛,揮手吩咐值班的侍衛把周康拖出去,“給我狠狠的打!”
沒想到熟悉的外孫在監國之後竟然完全變了個人,周奎大驚失色,急忙替兒子求情:“太子爺息怒,你舅……周康他失言了,太子爺休要和他一般見識,老朽願意捐錢助餉。”
“捐多少?”朱慈烺橫眉怒問。
周奎猶豫了片刻,為了保住兒子的子爵,決定出點血。
“我捐……捐六千、不,捐八千兩吧?”
“哼……嘉定伯在京城經營了三十多家店鋪,每年光壽禮就收五六千兩,你老家有良田千畝,房屋數百間,你拿我朱慈烺當叫花子麽?”
朱慈烺並不打算放過這位卑鄙的外公,不抄你的家已經是給母後麵子了,說著話伸出了一根手指頭,“給我捐這些!”
周奎哭喪著臉道:“一萬兩?我的女兒喲……你爹好命苦哇,行,我捐、我捐一萬兩!”
朱慈烺冷笑一聲:“一萬兩?我說的是十萬兩?”
“啊……”
周奎大吃一驚,差點犯了心髒病,當場暈死過去。
太醫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壓胸口,就差做人工呼吸了,一陣忙活總算把周奎救醒。
“哎呦……我的女兒啊,你爹好命苦啊!”
周奎盤膝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你說你好好的去南京做什麽?這不你爹和你哥被人欺負了,逼捐啊,堂堂的太子逼捐啊!”
“妹妹喲,有人要打哥的板子,你到底管不管啊?還要剝奪我的爵位,還要把我逐出京城,我死了算啦……”
周康也在坐在地上抹眼淚,與父親一唱一和的叫嚷。
許多文官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周國丈,金鑾殿上哭哭啼啼,就像潑婦罵街,成何體統?還不快快起來!”
“讓他哭,讓他叫!”
朱慈烺冷笑著起身,走到鑾台的最前麵背著雙手怒視周奎父子,“就算他爺倆今天哭出花來,不給國庫上繳十萬兩銀子,也別想離開紫禁城!”
看朱慈烺說的斬釘截鐵,周奎抹了把假惺惺的眼淚,爬起來問道:“十萬兩銀子,你讓我去哪裏弄?
再說了,我又不做官,我是個商人,就算我有十萬兩銀子,我不捐能怎麽地?
是太祖規定的可以逼捐啊,還是成祖規定的可以明搶?就算監了國也不能無法無天,為所以為吧?”
朱慈烺一臉鄙夷,冷聲道:“你不是官員不假,但你是伯爵,每年都在吃朝廷俸祿,就有責任為君分憂!再一個,你敢說經商的時候沒有官商勾結,沒有強買強賣,沒有巧取豪奪?”
“沒有!”
周奎仗著自己是皇後的親爹,仗著自己是朱慈烺的外祖父,當下把心一橫,決心頑抗到底。
“今兒個我還一兩銀子也不捐了,你把我的嘉定伯也免了吧,要命一條,要錢沒有!”
朱慈烺早有心理準備,厲喝一聲:“錦衣衛何在?把周奎父子給我關在南薰殿,然後上門徹查周氏父子的商鋪,查清有無賄賂官員,有無巧取豪奪,有無缺斤短兩,有無偷稅……”
考慮著畢竟是周皇後的親爹,是這具身體的外祖父,多少要注意點輿論影響;所以朱慈烺下令把這爺倆關進閑置的南薰殿,而不是直接投進天牢。
“遵旨!”
展昭答應一聲,親自上陣,帶著十幾個錦衣衛把指桑罵槐的周奎父子推出了皇極殿。
一提起收稅,朱慈烺就氣不打一處來。
明朝窮的叮當響怨不得別人,自建國以來,稅收隻針對種田的百姓,卻從來不收商人的賦稅。
天啟的時候,魏忠賢屢次建議征收商業稅,沒想到還沒實施朱由校就嗝屁了。
朱由檢上台後把魏忠賢抄了家,發了一筆橫財,依舊維持祖宗的製度,對商賈免征賦稅。
當然,不收商業稅這件事也不能全怪朱由檢,是他祖宗朱重八開的這個頭,他隻是墨守成規而已。
再一個,農民就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已經被欺壓習慣了。
而商人要麽就是官員直接參與,要麽就是利益共享,已經習慣了免費的午餐,如果沒有強硬的手段,貿然征收商業稅,大概率會造成商人階級的不滿。
但朱慈烺也知道,現在的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不向商賈征稅,不向勳貴官僚開刀,大明隻有等死!
不過,朱慈烺也知道征收商業稅暫時不是時候,最起碼也要等著解了北京之圍才能把這件事提上日程,否則引起商賈的不滿,怕是有人要打開城門迎闖王。
“魏藻德,出列!”
沒有從周奎身上弄到錢,這讓朱慈烺很是不爽,決定再次收拾魏藻德。
做事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兵部尚書張縉彥被抄了家,難道能讓你魏藻德在家享清福,吃香的喝辣的?
魏藻德心中暗自叫苦,隻能硬著頭皮出列:“太子殿下召喚庶民有何吩咐?我隻是一介草民,想要幫助朝廷也是有心無力,上次已經捐了三千兩,家裏快揭不開鍋了!”
“哼……想跟張縉彥去作伴嗎?”朱慈烺冷哼一聲,殺氣畢露。
“臣……我捐、捐!”
魏藻德誠惶誠恐,恨得牙根癢癢,不過胳膊拗不過大腿,隻能認栽。
“兩萬兩!”
朱慈烺以不容拒絕的口吻伸出了兩根手指頭。
魏藻德幾乎要死了,拉著臉道:“我哪裏有……”
“兩萬五千兩!”
“行、行、行……我捐!”
魏藻德扛不住了,再負隅頑抗下去怕是一個銅板都不給自己剩下,又沒有人家周奎的底氣頭鐵到底,隻能低頭認慫。
“我魏藻德好歹是大明的臣子,與陛下君臣一場,我就舍命陪君子,回家賣掉所有家產,給太子爺湊夠兩萬兩。”
“兩萬五千兩!”朱慈烺以不容抗拒的口氣道。
魏藻德還價失敗,隻能忍痛答應:“那就兩萬五千兩,我把女兒也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