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潘堅為並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時間……


    主要是這種專業論文,哪怕來個兩院院士,如果不是從事這個專業領域研究的,十有八九都看不懂。


    潘堅為作為這方麵的專業學者,也花了好幾天才把這篇論文的論證過程完全過了一遍,確定裏麵沒有任何問題。


    何況……


    這篇論文到底有沒有問題,成不成立,其實壓根就不需要質疑……


    僅僅隻過了十分鍾,潘堅為就輕咳了一聲,繼續開口道:“這篇論文,大家可以等會慢慢看。”


    “其實在4月18日下午3點35分,康博士已經在三沙和漠河,完成了相距四千公裏的量子通訊實驗,這也是人類曆史上首次超光速的幽靈量子通訊,另外……”


    潘堅為直接放出了兩張設計圖和實物圖。


    “就在四天前,康博士已經在實驗室,正式造出了千萬級的量子通訊芯片,這種量子通訊芯片數據的傳輸量可達111.57gb,在軍事、航天等領域,已經具備相當大的應用空間了。”


    “!!?”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再次愣住了!


    這尼瑪,他們還在翻論文,


    那邊真正的量子通訊芯片就已經做出來?!


    這速度,未免太可怕了吧!?


    如說這事是真的話,那關於這篇論文的真實性,確實已經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了。


    畢竟人家都已經把理論應用上,造出實物了,你還去質疑人家的理論有沒有問題?


    而且還是當著這麽多領導的麵,


    這不是找屎嘛!


    至於這事是不是真的……


    其實基本也不用懷疑。


    他們可以懷疑康馳對前沿理論探索的能力,也可以質疑他的技術路線選擇方向,


    但從來沒人,敢質疑他到底能不能把東西造出來,


    甚至連他造出來的東西到底好不好使,都不敢瞎評論。


    “沈首長剛剛說的那三千億,就是貸款給大漢芯業,用來提前布局量子通訊芯片製造產業的。”


    發言席上的潘堅為扭頭看向主席台上的幾位首長,沉聲說道:


    “雖然千萬級的量子通訊芯片已經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但康博士認為這還不夠,他的計劃是研發出最高可傳輸4tb數據量的,3.6億級量子通訊芯片,然後才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屆時需要的投入可能會更多。”


    “雖然量子通訊芯片受限於使用成本、體積等原因,目前的商用前景還不明朗,但這種無視距離、無視環境、無視幹擾,且無法竊取的全新通訊方式,在航天和國防領域,絕對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說是領先全球一百年,甚至三百年也毫不為過。”


    “所以我認為這個錢,無論如何我們也必須得投。”


    主席台上的老人,在整個會議中都隻是在傾聽,沒有發表意見。


    但聽完潘院士的話後,他終於點了點頭,對此表示了認可。


    “隻要是我們的學者搞科研出了成果,並且技術具有切實的應用價值,需要資源落地,國家肯定會全力支持。”


    他刻意強調了‘我們的學者’這幾個字,意思有點不言而喻。


    說白了,


    誰有本事搞出真正有用的技術來,那誰說話聲音就更大,國家就給他喂飯!


    也正是聽出了這層話的意思,汪偉森等人的心頓時就沉了下去。


    他們是先要吃飽飯,才能幹活,還不保證一定能有收成。


    但康馳是先幹活,種出了莊稼,然後直接賣給國家,吃飽飯後繼續幹活……


    如果把話說直白點、難聽點,就是國家已經提前給你們喂了奶,結果你們拿不出成果,還埋怨別人搶了你們的資源?


    這不瞎胡鬧嘛?


    隻能說康馳的這套玩法,對他們來說簡直無解。


    汪偉森都忍不住產生了一個念頭,


    要不然他也學學康馳,跳出國家科研機構,自己去搞個公司?


    不過搞私企的話,雖然有著非常大的自主決策權,但同時也意味著需要自行承擔風險,如果大量的投入沒出成果,可能分分鍾就暴斃了……


    但哪怕汪偉森身為科學院院士,也沒有絕對的信心保持成果輸出,


    還得為啟動資金操心頭痛。


    於是他果斷打消了這個想法。


    康馳的私企這套玩法,一般人還真玩不來……


    這場技術研討會在雙方的辯證中,或者說裴恒生的質疑中,似乎被帶偏了方向。


    不過這場會議說白了,其實也就是爭資源的,


    現在首長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資源就這麽多,康馳拿出了成果,國家就給他資源,這其中的合理性,根本不需要質疑。


    而且在潘堅為扔下新量子力學,和量子通訊芯片這兩枚重磅炸彈後,汪偉森等人之前的怒火,這會也基本熄得差不多了。


    人也清醒了。


    所以研討會的結果,其實就差不多已經算是定下來了。


    不過按照流程,接下來他們還是回歸主題,著重討論了一下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路線。


    在這個話題上,處於人工智能上遊的半導體產業學者,具有的話語權時期更大。


    張達遠和吳利鴻等人一致認為,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質上還是傳統的電腦和程序,隻不過功能更加強大,能夠處理和搜索的數據更多而已。


    “我們認為對人工智能的定義,應該是程序真正具備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能產生和人一樣的情感,它不需要我們通過寫代碼來告訴它要怎麽做,設計它的功能,而是可以自我完善升級。”


    “但這種人工智能,以目前矽基芯片運算原理,我認為根本就不存在誕生的可能性,所以我認為現在的人工智能研究,其實就是原本自動化程序的升級和延伸,我們需要放平心態和眼光,既不過份拔高它,也不輕易忽視它的重要性。”


    張達遠說完這段話後,潘堅為又緊接著補充道:


    “我讚同張院士的觀點,我認為人工智能如果真的存在,那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是量子計算機上,而且隨著康馳博士的對量子力學的完善,以及目前掌握的量子通訊芯片技術,對我們的量子計算機技術同樣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雖然受限於量子壽命,這項技術暫時無法製造出便攜的小型量子計算器,但配備量子捕捉器的大型量子計算機,已經具備了前置的技術條件。”


    “我們現在完全有能力和技術,來建造一台超高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超高量子比特?”汪偉森忍不住追問道,“這個超高是多少?”


    “像康博士的量子通訊芯片一樣,上千萬,甚至上億……在康馳博士的技術路線中,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聽到這個回答,現場又頓時一片嘩然!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