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之河》劇組,追《十七層》的人也不少。


    主要是《十七層》是周播,就算他們正在拍攝另一部劇,在忙碌的間隙裏也能夠追看這部劇。


    隨著劇情的展開,陸嚴河飾演的天才跟陳碧舸飾演的女混混逐漸變得默契,相互配合,一次次地帶領大家通過危險的關卡。


    他們兩個人之間明明沒有愛情的描寫,可是,網上關於他們的cp粉卻逐漸多了起來。


    任何一部影視劇其實都是這樣。


    任何一組人物關係都可能一些奇奇怪怪的火花而被觀眾認為有cp感。


    很多時候,甚至導演和編劇在塑造這對人物關係的時候,根本沒有往這個方向想過,但是戲一播出來,卻獲得了遠超他們預想的反應。


    《十七層》當然不是。


    陸嚴河和陳碧舸身為男女主角,本身就是這部劇中最關鍵的一對人物關係。就算他們不是一對情侶,也有著大量的對手戲。


    在這種過程中,自然會發生很多的化學反應。


    也就是觀眾們所說的cp感。


    在這部劇的一開始,陸嚴河因為天才病,有點不合群,無法融入他們這個群體。這個時候就是陳碧舸對他比較關照。後麵,陳碧舸陷入險境,其他人都準備放棄她了,是他執拗地一定要去救她。在戲中,兩個人之間差著很大的年齡,交手也完全沒有往曖昧的方向去拍,某種程度上,封七月老師是把這對人物關係往“互相救贖”的方向在寫。


    這一點也在第九集、兩人的過去在記憶閃回中揭示,達到了情緒的高點。


    -


    《沉默之河》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跟著陳玲玲好幾部戲的老人了。


    一部戲是怎麽製作出來的,他們很清楚。


    饒是如此,他們追看《十七層》的過程中,也還是很容易被劇情打動。


    最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陸嚴河在《十七層》中的表現。


    跟劇中很多其他人物不太一樣的是,陸嚴河這個角色沒有比較大爆發的、所謂高光的戲份。


    他的情緒是完全內斂的,幾乎不暴露出來的。看上去,他這個角色並不是很難演——當然,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不明就裏的情況下,觀眾很容易以為這是因為這個角色本身是主角,而不是因為陸嚴河的演技。可是,真正懂戲劇的人就知道,陸嚴河這個角色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就是因為他用了很大的功力去塑造這樣一個不同於常人的天才,而不是演了一個情緒特別起伏、有著多麵性、複雜性的人物。


    -


    “都說演員要找豐富的、複雜的人物去演,好像隻有這樣才能夠去展現一個演員的演技有多高超,那實際上這一次《十七層》也告訴大家了,把一個人物形象、一個臉譜式的人物演到極致,一樣是成功的,一樣讓人印象深刻。”


    《電視評論》在一篇關於《十七層》的評論文章中,再一次對陸嚴河的表演盛讚。


    “我們不要為了戲劇而戲劇,也不要為了人物而人物,我們得接受,有的時候,一個人他就是沒有那麽多的麵。一個人物能不能深入人心,關鍵中的關鍵仍然是演員到底是以人物的狀態在演,還是在演一種狀態。”


    “據說,陸嚴河在一開始演這部戲的時候很難找到切入點,因為這種類型的角色並不少見,他擔心自己演的跟其他人沒有什麽不一樣。可以說,如果陸嚴河一直糾結這一點,那他會跟很多同樣有追求的演員一樣,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至少在這部戲、這個角色上,給出一個不好的呈現。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演員,在遇到問題之後,他第一時間選擇了放棄自己的追求,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摹仿,先確保這個角色的塑造效果。”


    “我們都見過很多有追求的、有才華的演員去琢磨一個角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瘋魔不成活。但是,我們似乎很難見到一個這樣的演員,會因為暫時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方式,所以幹脆了當地選擇模仿,並且大方承認這件事。”


    “當然,現在我們也都看到了,陸嚴河在《十七層》中的表演仍然很好,他在模仿中找到了一種屬於他陸嚴河的演繹方式,再一次證明了他在表演上的天賦。”


    ……


    《電視評論》這篇評論文章對陸嚴河的誇獎,占到了這篇文章四分之一的篇幅。


    但是,這篇文章也直接點出了陸嚴河在《十七層》這部劇拿獎的可能性不高。


    “《十七層》最有希望幫陸嚴河拿到的獎也就是金鼎獎,眾所周知,金鼎獎更看重觀眾口碑,而藍絲帶偏向藝術性,紅河獎偏向主旋律,《十七層》從題材上就基本上可以跟後麵兩個獎項劃清界限了。偏偏金鼎獎在七月份就已經頒過了,當時剛開播的《十七層》並不符合申報條件,《十七層》想要衝刺金鼎獎,要等到明年七月份才行,隔了一年的時間,《十七層》現在的熱度基本上起不到為這部劇保駕護航的作用,而《十七層》又是一部群像劇,陸嚴河的表演雖然好,跟其他的男主角比起來,戲份和發揮空間還是少了一點,人物表演的空間也受到限製。”


    “相比起《十七層》,我更看好《沉默之河》為陸嚴河帶來第一座最佳男主角的獎杯。”


    ……


    任何一個演員都繞不開“拿獎”這件事。


    有哪個演員不想拿獎呢?


    陸嚴河很坦誠,他很想拿。


    演戲以來,他目前唯一拿過的一個獎項就是金鼎獎的最佳男配角。


    事實上,這個獎項對陸嚴河的重要性在過去這一年凸顯得很明顯。


    因為這個獎項,陸嚴河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不被別人嘲“自吹自擂”,也因為這個獎項,陸嚴河現在是影視圈主流所力捧的年輕演員代表,包括《電視評論》這樣的主流雜誌在內,都會以一種自己人的態度來為他保駕護航。


    獎項之於演員,簡單就是,就是“高度”二字。


    這代表著行業對你的認可。


    陸嚴河一直說自己不急著衝獎,也是因為他年紀輕輕就拿了金鼎獎,這已經足夠他躺幾年,躺到三十歲都行,有這個底氣,才可以不急。


    但是,如果說真有希望拿獎,他當然也想。


    哪個人會嫌自己拿獎拿得早。


    -


    這天,在《沉默之河》的拍攝現場,陸嚴河拍完一場戲,到導演的帳篷下麵吃盒飯。


    陳玲玲捧著盒飯跟他一起吃,突然就提到了拿獎的事情。


    “小陸,我看網上有不少人都在議論你可以靠哪部戲拿最佳男主角的事情。”陳玲玲說,“很多人都說《沉默之河》可能會為你贏得第一個最佳男主角的獎杯,你心裏麵怎麽想的?”


    陸嚴河大方地承認,說:“如果可以拿獎的話,當然好啊。”


    陳玲玲見陸嚴河就這麽承認了,也笑了,說:“但是,我得提前跟你說一下啊,《沉默之河》未必符合咱們國內那幾個大獎的申報條件。”


    “嗯?”陸嚴河一愣,不明白為什麽。


    陳玲玲說:“咱們這部戲的出品方是maxine,主要製作公司是海外公司,雖然回頭應該也會在國內播出,但這跟目前國內幾大獎項的申報條件都不符合。”


    陸嚴河反應了過來。


    《沉默之河》的劇組基本上就是陳玲玲自己的團隊,現場很少見到maxine的人,陸嚴河都忘了這部劇的投資方和出品方都是美國的這家流媒體公司,陳玲玲團隊隻是承製這部作品的拍攝者而已。


    這樣一來,《沉默之河》確實就不符合國內獎項的申報條件了。


    “沒事。”陸嚴河笑著搖搖頭,“能有希望拿獎當然是好事,拿不了獎也沒什麽,我也不是為了拿獎才接的這部戲。”


    陳玲玲點頭。


    “你心裏麵清楚就行。”


    她又一笑,說:“當然了,咱們這部劇要是在maxine播得不錯,也許你能去衝擊一下海外的獎項。”


    陳玲玲這話說得讓陸嚴河都下意識地搖頭笑。


    這很難。


    這不是什麽別的原因,純粹是雖然《沉默之河》是一部maxine投資製作的劇,卻仍然還是一部華語劇,不是英語劇。而且,主演陣容全部都是華人。這種劇要得到全世界觀眾的喜歡,太難。


    而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影響力,是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主流獎項的關注的。


    陸嚴河:“導演,我對獎項真的沒有那麽執著。”


    陳玲玲卻是有一點在意的。


    《鳳凰台》剛剛結束的金鼎獎上,雖然顆粒無收,但提名卻拿了不少,唯獨陸嚴河的最佳男配角提名掉了。


    本來在大家的印象中,這是板上釘釘的。


    陳玲玲私下打聽,才知道,陸嚴河在《鳳凰台》中的表演可圈可點,但是因為他飾演的那個角色就缺乏人物性,反而有點偏向於古偶式的狗血,讓評委們覺得這樣一個角色不值得馬上又為陸嚴河帶來一個提名,所以才沒有他。


    陸嚴河之前靠《黃金時代》拿了金鼎獎最佳男配角,這也成為了他這兩年繼續拿獎的一個障礙。


    這當然也無可厚非,隻不過陳玲玲自己有點覺得可惜罷了。


    而《沉默之河》這部劇因為投資方和出品方的問題,也大概率無法競爭國內的主流獎項。


    -


    這件事當然也瞞不過什麽都能挖出來的網絡大神們。


    當很多人都在期望著《沉默之河》這部劇能夠幫陸嚴河衝擊最佳男主角的時候,馬上就有人點出了這一點。


    《沉默之河》不符合國內獎項的申報資格。


    一時間,很多人為此感到遺憾。


    那陸嚴河等於接下來一到兩年都很難再衝刺主流獎項了。


    -


    “《沉默之河》不能為嚴河衝獎,這有點可惜啊。”連盧慶珍都忍不住跟陳梓妍惋惜道。


    陳梓妍:“慶珍,你也覺得可惜嗎?”


    “嗯。”盧慶珍點頭。


    “這樣多好。”陳梓妍卻嫣然一笑。


    “好?”


    “你覺得,如果《沉默之河》中嚴河的表演真的到了能拿獎的水平,他拿獎的希望大嗎?”陳梓妍直接問。


    盧慶珍微微一愣。


    “或者這麽說,最近二十年,電視劇三大獎有三十歲以下拿最佳男主角的男演員嗎?”陳梓妍問。


    盧慶珍想了想,搖頭,“沒有。”


    “所以說,就算嚴河《沉默之河》中的表演很好,大概率也會因為他的年齡而不把這個獎項給他。咱們國內評獎,多多少少還是看資曆,看年齡,尤其是那種人氣極高的演員,拿獎的難度就越大。畢竟國內的主流獎項,基本上都是評委會製度,就那麽七八個人決定出獎項的歸屬,越是這樣,越難突破常規,發生奇跡。現在一個《十七層》,一個《沉默之河》,都營造出一種嚴河不拿獎很可惜的輿論氛圍,那這樣的輿論氛圍積累下來,之後就能成為嚴河去衝獎的一個助力。”陳梓妍說,“對現階段的嚴河來說,他的演技遠遠沒有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也遠遠沒有到封神的階段,能夠擁有這樣的期待感以及評價,光是這種風向,就已經是很大的榮耀了。”


    盧慶珍點頭。


    “你這麽說,我就理解了。”


    陳梓妍:“主要是我也沒有想到,大家對嚴河的期待已經到了他隻要演一部合適的戲就一定會拿獎的地步。嚴河的觀眾緣和路人緣,似乎總是超出我的預料。每當我往上提高一分,結果就會告訴我,我仍然還是低估了。”


    盧慶珍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十七層》一播,嚴河血厚的程度,可以跟國內最厚的那幾個人比了。”盧慶珍直接說,“講實話,演員就是靠角色吃飯,一個角色吃一輩子的都有,嚴河這幾部戲能不能吃一輩子不知道,但是這幾年肯定是夠了,這幾部戲的角色濾鏡,夠陸嚴河吃幾年的了。光是《黃金時代》裏的那個角色,現在網上的熱度都不低,很多營銷號說到青春少年、最佳男友這種人設的時候,都還是會以嚴河在《黃金時代》中的角色為例,足以見到大家對這個角色有多大的濾鏡了。”


    陳梓妍:“那等《沉默之河》播出以後,嚴河又要被賦予一個角色濾鏡了,他演的這個角色,太慘了,慘得讓人心疼。”


    這時,陳梓妍的手機響了。


    “梓妍姐,剛才劉畢戈給我打電話,說《暮春》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了。”


    “啊——”剛剛還在說“每當我往上提高一分,結果就會告訴我,我仍然還是低估了”的陳梓妍發出一聲驚呼,把坐在她對麵的盧慶珍都給嚇了一跳。


    “消息公布了嗎?”


    “馬上公布。”陸嚴河說,“劉畢戈他也是剛接到的消息,之前一直不確定是不是主競賽單元。”


    陳梓妍這一刻感覺自己就像是被幸福擊中了心髒。


    當初陸嚴河要演《暮春》的時候,陳梓妍真的沒有敢想,這樣一部低成本的文藝片能夠為陸嚴河帶來什麽。


    掛了電話,陳梓妍臉上的笑容之燦爛,讓盧慶珍都感到驚訝。


    “什麽好消息讓你這麽興奮?”


    陳梓妍說:“嚴河的《暮春》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了。”


    盧慶珍露出驚喜之色。


    “真的嗎?這麽牛,我……我靠,嚴河這運氣夠好的啊。”盧慶珍一下都不知道說什麽了,“這消息一出來,估計又要炸了,我還記得當初這部電影消息出來的時候,多少人在嘲笑陸嚴河為了在電影裏演主角,這種低成本的小電影也接,當時很多唱衰的聲音。”


    “我都沒有想到,《暮春》能夠入圍威尼斯主競賽。”陳梓妍說,“當初嚴河說要演這部電影,我還說,不要對這部電影寄予太多的希望,黑馬不是那麽容易冒出來的,現在才發現,我也是在被啪啪打臉啊。”


    盧慶珍:“這是劉畢戈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吧?


    “是的。”陳梓妍說,“一般來說,新人的第一部長片是不會直接進入主競賽單元的,都是從地平線單元或者其他單元開始混起,四大電影節都是這個德性。”


    “劉畢戈他有法國電影圈的背景,也許背後有人出力。”盧慶珍說,“主競賽單元的選片也不是什麽電影質量更高就選哪個,很多不了解電影節的人會這麽認為,其實不是這麽回事,你難道還不知道情況嗎?”


    “我知道,主競賽單元選片會考慮導演知名度、主創人員的影響力、所在洲和國家地區等等因素,也不是說入選了主競賽單元的片子就比入選了其他單元的片子更好,可是,咱們必須要承認,在現行的體係下麵,主競賽單元才是一個電影節的門麵和基石,入選了主競賽跟沒入選終究是兩回事。”


    盧慶珍:“我知道,我的意思是,劉畢戈雖然是個新人導演,但他有法國電影圈的背景,他的第一部電影就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也不算多麽離譜。最關鍵的還是陸嚴河是真的運氣好,他實力強、有才華這些不說,哪還有人的運氣比得上他啊,挑一個項目就中一個項目,從來沒有無效拍戲,今年三月份的《三山》就讓他在西圖耳電影節大放異彩,現在又去了威尼斯,我看啊,他以後要成為國際電影節的常客了。”


    陳梓妍:“借你吉言啊,我也希望能夠這樣。”


    她忽然想到什麽,笑了笑,“我一開始本來給他大學四年的設計是多去客串一些大製作、大導演的電影,通過這四年先刷刷履曆,把履曆刷得漂亮一點,畢業後再全力猛攻,沒想到啊,計劃趕不上變化。”


    “是你的這個演員太牛了,天命之子。”盧慶珍笑言。


    -


    就正如盧慶珍所說的那樣,當陸嚴河主演的電影《暮春》入圍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消息出來以後,就如一個炸彈,把整個娛樂圈都給炸得震了震。


    大家對陸嚴河主演的這部電影還有印象呢。


    三月份進組拍的,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借此嘲笑陸嚴河,不理解陸嚴河為什麽要在那個《六人行》大爆的時候去演這麽一部低成本的文藝電影,還有甚者,直接諷刺陸嚴河是為了進軍電影圈,在電影裏演主角,才自降身價去演了這麽一部新人新作。


    其中,陸嚴河的一部分粉絲也很不理解,紛紛跑到陳梓妍和陸嚴河他們的微博下麵表示不滿,希望他們放棄這個拍攝計劃。


    當時這些風波鬧得滿城風雨。


    結果,沒幾個月過去,現在這部電影就傳出了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消息。


    -


    消息出來的第一時間,陸嚴河就收到了《沉默之河》劇組上上下下的祝賀。


    陸嚴河說了不知道多少遍謝謝。


    黃城還專門給他訂了一大束花,在全劇組的麵前送給他,上麵寫著一張祝賀的小卡片。


    陸嚴河受寵若驚,很不好意思,說:“黃總,我這隻是入圍而已,怎麽就給我送這麽大一捧花!”


    “入圍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咱們今年隻有兩部華語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你主演的《暮春》就是其中一部,這是值得我們所有人都感到驕傲的事情。”黃城說,“到時候再給我們抱一座獎杯回來,我們再給你慶功。”


    陸嚴河哭笑不得,說:“我現在這行動不便的樣子,還未必能去得成呢。”


    黃城驚訝地問,“你的情況到九月份還恢複不好嗎?”


    “難說,我現在感覺走路還是有點費勁兒,走幾步還行,多走幾步就扯到傷口,會很痛。”陸嚴河也有些無奈。


    這個情況,他也跟劉畢戈說了。


    按理說,他作為《暮春》的主演,尤其是唯一一個大明星,當然要陪劇組一起出席。


    可陸嚴河現在情況比較特殊。


    劉畢戈倒是說:“到時候你要是行動不便,我找人抬也要把你抬過去。”


    這當然隻能是戲言。


    黃城說:“咱們這部戲肯定是要延期拍攝了,暫時拍不完了。”


    陸嚴河聞言,露出遺憾的表情,問:“那怎麽辦?我、我九月份馬上就開學了,這個月的課還很多。”


    黃城說:“我們已經在玉明找景了,這段時間我們會加緊時間優先拍你在這邊的戲份,到時候能夠在玉明拍的戲,我們就挪到玉明去拍,等你不用上課的時間拍,實在拍不完的,那就隻能再在後麵補拍了。”


    “這是不是給你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陸嚴河問。


    黃城:“出這樣的意外,我們也隻能盡量補救,情況我們也跟maxine溝通過了,他們這邊派了人過來,專門就這件事進行了評估,對我們前期拍攝和剪輯好的素材還是滿意的,再加上得益於你帶動了《沉默之河》這段時間在咱們中國的熱度很高,很多平台都在爭搶版權,讓他們也挺重視這部劇,所以會再追加一筆補拍資金過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那就好。”陸嚴河鬆了口氣。


    他是真不想影響到這部戲的拍攝。


    黃城:“maxine對於你在咱們國內的號召力之強,感到很驚訝,他們專門在做調查和評估的時候才發現,你在國內的號召力比他們之前拿到的消息還要強大,問我為什麽,我說因為你這兩年的勢頭很猛,每隔幾個月,你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就會增長一大截,他們聽得一愣一愣的,對你上升的速度感到無比吃驚,還說就算是在美國也沒有見到過你這樣連著爆好幾部戲的演員。”


    “他們對你很感興趣,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來聯係你了。”黃城說,“他們雖然無法正式打入我們內地的市場,可對於華語劇集的開發一直很感興趣,對跟頂尖的、一線的華人演員合作也很感興趣。”


    陸嚴河說:“之前我跟他們的人見過一次,那一次見麵的感覺不是很好。”(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擇日走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不留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不留春並收藏擇日走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