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寺之外,展悅三人登門。


    開門的是一個年輕和尚,那和尚額頭之上的一隻眼睛似乎已經有開眼的痕跡。見到展悅等人,他的目光便被通明神女和南宮未來吸引。


    他未曾窺見那通明神女真容,隻覺其氣質超凡脫俗,無與倫比。反觀南宮未來,她周身縈繞的靈氣、佛性與秀雅,三者巧妙融合,宛若林間跳躍的精靈,山中幽居的女妖,以及廟堂中莊嚴慈悲的佛女,三位一體,交相輝映。這一幕,令這位年少和尚心馳神往,他平生所見,未有如此絕色佳人,一時間,竟看得癡了,忘卻了周遭的一切。


    “喂,小和尚,你看什麽看?”南宮未來忍不住嗬斥道。


    那小和尚這才回過神來,連忙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請問幾位施主,是來借宿的嗎?”


    展悅直接問道:“這廟中可有一位名為苦禪大師的高僧?”


    小和尚聞言解釋道:“本寺名為苦禪寺,曆代苦禪寺主持都會繼承苦禪的法號,自然是有苦禪大師的。但你們來的不是時候,我師父前不久已經圓寂了。”


    展悅並沒有意外,這麽說自己是找到對的地方了。


    “幾位施主,請裏麵請。”小和尚以他那溫和而誠摯的語調,輕輕引領著展悅三人步入庭院深處。未料,他竟在瞬間,毫無征兆地自顧自啜泣起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讓展悅三人不禁相視愕然,滿心疑惑在彼此之間悄然蔓延。


    “小和尚,你哭什麽?”南宮未來問道。


    小和尚解釋道:“我師父剛死,雖然我已看破生死,卻並未看破紅塵,剛剛在女施主麵前失態,乃是我修行不穩,佛法低微,想起師父平日教誨,深感愧對師父,這才流下淚來。”


    神女聞言看了展悅一眼,似乎在說看看人家。


    展悅無語了,這小和尚因為見到南宮未來看得入迷,竟然深感愧疚,愧對師父教誨。自己要是他,不得日日哭夜夜哭啊。純,太純了,不愧是這深山老林的和尚,就是單純,展悅表示自愧不如。


    “我是你師父的一位故人,你師父是否有一件遺物要交給我?”展悅問道。


    聽到這句話,那小和尚傻眼了,“又來一個...”


    “什麽又來一個....”展悅心裏嘎噔一下,暗道不妙。


    “我師父的確留了一件遺物,說是之後自有人來取。可是...東西隻有一件,你已經是第七個來問的人了。”小和尚又要哭了,這一次是委屈。


    “第...第七個?”展悅懵了,啥意思,那老和尚不會是逗自己玩的吧。“那東西還在麽?”


    小和尚點了點頭,“還在的,第一個人來問的時候我已經打算給他,但馬上又有一個人來索要,我就不知道給誰。沒想到不久之後,又一個接著一個的來人,都說是師父的故人,都來要師父的遺物。你已經是第七個了。”


    展悅的嘴角不自覺地輕輕抽搐,一旁,南宮未來目睹他這般模樣,頓時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笑聲如銀鈴般清脆,回蕩在空中。通明神女此刻眼中也閃過一抹迷惘。她心中暗自思量,為何那夢中私密所托之事,為何別人會知道?莫非這其中還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微妙緣由?


    “哎,小師傅,我們能否在貴寺借宿幾日?”展悅問道,他自然不願意就這麽離去,隻是眼下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強迫這小和尚交出他師父的遺物,隻能先住下來看看,看看到底怎麽回事。


    “自然是可以的,我苦禪寺別的不說,房間還挺多的,幾位裏麵請。”小和尚很是熱情地邀請眾人進入裏麵。


    此刻,展悅等人終於得以窺見苦禪寺的全貌。這座寺廟規模宏大,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想。它不僅占地麵積極為廣闊,而且建築群落也並非他們心中所揣測的那般頹敗不堪。置身於此,很難相信這樣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寺,竟隱匿於深山之中,遠離塵囂。


    “這裏的香火應該不多吧,你們苦禪寺有多少人,為何要在這種地方蓋這麽多一座寺廟?”展悅好奇道。


    “阿彌陀佛,施主有所不知。”小和尚解釋道:“這座大山名為不歸山,就是因為山中常有野獸出沒,又有各種精怪以及毒蟲瘴氣,危險非常。但這座山之中同樣藏著許多珍貴的藥材。周圍許多村鎮的人都以進山采藥為生,常年有人遭遇意外,從而無法歸家....故這座山名為不歸山。”


    “這座苦禪寺,乃是初代苦禪大師修建,那時候寺廟也不大,隻有五六個人在這兒常住。但有了這樣一座寺廟根植在此處,對於那些進山采藥的采藥人卻是天降福緣。許多采藥人迷路時便聽著敲鍾之聲往寺廟而來,受傷時在寺廟之中修養,餓了渴了在寺廟之中補充。因此,這座寺廟也曾救人無數。那些采藥人有時也主動來這兒,帶來一些錢財和物資。苦禪寺慢慢越來越大,上一任苦禪大師也是我師父,乃是中途出家,出家之前是個富商,雖然出家時已經散去大部分家財,但剩下的錢還是足夠將整個苦禪寺擴大數倍。如今寺廟之中包括我在內已有僧人十八人。”小和尚認真說道。


    展悅聽聞之後,心中湧起一股由衷的敬意。盡管他素來不信佛,能背誦《心經》也不過是因這部佛經名聲顯赫且篇幅精煉,但他從未否認佛門之中確有慈悲為懷的真性情之人。譬如那首任苦禪大師,試想在這等偏遠之地修建佛寺,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而他之所以費盡心力,全然是為了給那些深入山林采藥的行者提供一處庇護,而非為了世俗的功名利祿。畢竟,這山巒深處,除了那些以藥為生的采藥人,鮮有人跡踏足。


    三人很快就被小和尚帶到了客房,小和尚認真提醒道:“幾位施主,山中的夜晚很危險,不要隨便離開屋子,更不要離開寺廟,否則我們無法保證施主的安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物為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攀龍附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攀龍附鳳並收藏萬物為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