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倒是勉強通過了會試,有了貢士資格,可以參加殿試。但他的傳統學問和新派知識都很平常,扔到三甲裏都不靠前,能獲得探花的榮譽百分百得益於名氣。


    《天工開物》的作者,雖然這本書裏沒有什麽是宋應星發明創造的,但能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成係統的把這些並不算高雅的學問總結出來,也算是一種能力。


    洪濤打算試一試這位大拿能不能一邊下到基層接受磨練,一邊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接受新事物,將來成為工業部門的管理者。


    不錯,就是管理者而不是創造者。宋應星的優勢在整合總結,還能耐住寂寞、頂住壓力,並沒展現出創造力,至少從曆史記載中沒看出來。這些特質更適合成為管理者,而不是探索者。


    張春更是意外,他既沒有孫元化的天賦也不帶宋應星的榮譽光環,且考試成績中規中矩。三甲靠前、二甲墊底的水平。之所以能一躍成為榜眼,全靠一個特別意外的特點,性格。


    錦衣衛最初奏報的時候就提過,群毆的舉子見到有人倒地不起全慌了,哄然做鳥獸散。唯獨這家夥沒跑,聲稱敢作敢當,身正不怕影子歪。


    且說到做到,即便讓惡名在外的錦衣衛抓住好一頓嚇唬,也堅持不承認打死了人,更沒有出賣在場的任何一個人,包括對手。


    洪濤對他的評價就四個字:左都禦史!非要加上前綴的話是六個字:未來有可能的!


    新政是需要具備嫻熟政治手腕和聰慧頭腦的人才,但也不能全像自己似的做事毫無底線,為了達到目的陰損毒辣缺德帶冒煙,必要的門麵和名聲多少得兼顧點。


    而張春這樣有堅持還有膽量的性格,就是未來監察部門的最佳人選。當然了,想成為禦史甚至都禦史,光考中了進士沒用,還得經過幾年的磨礪。


    如果能在爾虞我詐、物欲橫流、爭權奪利的官場之中始終保持本質不褪色,又學會了更多政治手腕和技巧,才能勉強勝任。


    但洪濤不打算把他們安排到六部、六科、五院、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等任何一個部門裏,更不想外派到地方任職。


    眼下廣東和福建也沒有太合適的位置,即便有也沒人有時間帶著他們慢慢適應,那裏已經成了激烈的戰場,不適合新兵鍛煉。


    參謀部,洪濤要把本科頭三甲都送入參謀部裏磨練。在那裏他們不光能接觸到新學和新政,還不會被龐大的官場體係所吞噬。


    至於說參謀部裏有沒有合適的職位,這個不用擔心。海軍有參謀、陸軍有參謀、造船廠、機械廠、鑄造廠、煉鐵廠、製堿廠、紡紗廠、毛紡廠、海運衙門和海關裏也有參謀,連朝廷裏同樣有總參謀部。


    如果需要的話,礦山和煉焦窯裏也能馬上安排參謀部入駐。參謀部在洪濤的手裏,早就脫離了軍事用途的局限,而是成了一個集情報、監管、計劃、後勤和軍事用途於一體的多麵手了,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沒有任何部門可以管轄。


    可惜的是至今為止,朝廷裏也沒人察覺到了這個潛在的危險,而是更多把目光集中到了海軍、陸軍、海關和廣東、福建等地去了。


    說起名人光環,在這屆會試舉子當中,真可謂群星閃耀。除了宋應星之外,還有袁崇煥、錢謙益、周廷儒、莊際昌。隨便拿出哪一個都不比宋應星差,甚至有過之。


    要論管理統籌能力、對朝堂政治的理解深度,他們也比狀元、榜眼、探花強了不少。但一甲隻有三個名額,洪濤隻能從自身需要出發,再配合當前的形勢選擇讓誰往前靠靠,讓誰向後退退。


    其實給個二甲也不低了,四千多名舉子爭先恐後的擠上獨木橋,但最終能得到進士頭銜的僅有三百多位,不足十分之一。


    “和葉向高商量下,由內閣或者兵部上個題本,裁撤天津三衛,改為天津直隸州,讓黃道周去當知州,再配上幾名海戶司的孩子幫襯。


    與他講清楚,這裏工廠林立,青壯雲集,又有海軍基地和海運衙門,人員貨物往來頻繁。扼守屏障的事情不用他操心,朕隻想盡快把天津州變成商賈往來的繁華所在,有本事就使出來,不用畏手畏腳。”


    除了本科前三名,最讓洪濤滿意的還有兩名來自福建的新科進士,泉州的莊際昌和漳州的黃道周。


    在知道了竭雲樓裏的吵架原因和內容之後,洪濤覺得他們就是年輕弱化版的李贄。讀的聖賢書不假,可心裏一點都不信聖人教化,反倒是對如何做生意挺熱衷也挺在行。


    這可能就是榜樣的力量吧,自打李贄入閣當了大學士,他在泉州老家就成了榜樣。而成為兩廣總督力推新政之後,又讓他的形象在福建更高大了一截。


    本就有經商傳統的泉州和漳州百姓,視李總督為媽祖和財神之後的第三位祈禱對象,不光信還學,更要發揮繼承,莊際昌就是典型。


    而黃道周則更崇拜能文能武的袁可立,在策問裏多次提到過用海軍護送商船去南洋乃至西洋貿易的想法,並詳細計算了每趟的成本和收益,從紙麵上看確實穩賺不賠!


    既然這樣就別在朝堂裏熬資曆了,也不用到六部或者六科裏混日子,直接派個實職幹著試試。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溜溜才清楚。即便不太成功,仗著年輕也還有學習改進的餘地。


    莊際昌的年齡要比黃道周大八歲,為人比較沉穩。洪濤打算派給周道登當屬下,利用其在福建的所見所聞和親身體會,讓山東的新政更順暢更容易落地。


    黃道周不是骨子裏有侵略性還喜歡海軍崇拜袁可立嘛,正好他的偶像就在大沽口。這下就不用遙拜了,坐鎮天津州當好大管家吧,天天給海軍擦屁股,看看擦多久能把腦子裏的偶像變成嘔像,應該不會超過三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明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名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名字並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