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很簡單,入股!拉兩國權貴入股,讓他們嚐到甜頭,剩下的麻煩自然會有人去出麵解決。誰在這個時候反對,誰就是在砸大家的飯碗。隻要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是兩國大汗也不敢硬攔。


    皇帝在皇家學院裏專門講過,這叫經濟戰爭。其使用成本比戰爭低,收益比戰爭高,在特定條件下優先級高於戰爭,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事實證明經濟戰爭的效果有時候確實比打打殺殺好,幾年下來布哈拉與哈薩克汗國境內的加工廠和棉花種植園八成都由大明商人控股,順帶著大明資本還在向礦山滲透。


    先後在布哈拉汗國發現了兩座比較大的金礦,在哈薩克汗國找到了儲量比較豐富的煤礦和鐵礦。同樣是由當地部族首領入股,大明商人提供技術和資金共同開采。


    這些股份可以帶來比放牧更穩定的收入,同時給附近族群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必然造成一些部族逐漸壯大起來。


    而這些部族的首領在汗國內部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最終影響到汗國的決策層更依賴、更偏向大明帝國。


    雖然進展速度比較慢,更費腦子和精力,不如戰爭來的直接,可一旦有了改變就不會輕易反彈,從長遠上計算還是賺的。


    有了穩定的鄰國,大明的西域特區就可以放心大膽發展了。尤其是西部地區,可以依靠鄰國的小麥、礦產和羊毛做深加工,再把產品返銷回去,形成完美的互補,很省力的賺取了大量資源。


    這次哈薩克汗國主動向大明皇帝貢獻公主,就是在表明進一步合作的態度。隨著葉斯穆汗年事已高,位於塔什幹、費爾幹納地區的部族有些不太安分。


    他們仗著與大明商人的合作快速壯大了部族,又守著土地比較肥沃、農牧業發達的費爾幹納穀地,要人有人、要糧有糧,現在又有了錢,有意無意的開始向地方割據模式發展。


    麵對此種狀況葉斯穆汗左右為難,派兵討伐,先不提勝敗,戰事一起,光是與大明帝國接壤地區的農場、加工廠就不知道要毀掉多少。大明皇帝是出了名的溺愛商賈,萬一來個出兵保護,汗國可能就要被動。


    坐視不理也不成,費爾幹納穀地是汗國人口最集中、稅賦最高的精華之地,如果真讓當地部族獨立了,汗國的損失會極大,照樣影響統治。


    打也不成、不打也不成,到底該咋辦呢?最終葉斯穆汗從大明禮部的使節嘴裏聽到了靈感。大明朝廷一直都在為皇帝沒有子嗣憂心忡忡,眼下皇後駕崩,正是為皇帝挑選妃子充實後宮的好機會。


    葉斯穆汗有個孫女,天生麗質,號稱汗國最美的姑娘,也正在婚配年齡。原本打算與布哈拉汗國通婚,現在正好貢給天朝上國皇帝。


    有了這條紐帶和這層關係,一方麵可以震懾費爾幹納穀地諸部落,一方麵也能獲得大明帝國的更多幫助。比如通往秋明的軌道,那玩意投資巨大,建好之後貨物流通量巨大,無論從什麽地方經過都會帶來巨額財富。


    “朕會讓禮部給葉斯穆汗回信,擇良辰吉日為阿伊莎公主冊封貴妃。你先在京小住幾日,等待陸軍參謀部召喚部署軍機之後再回哈密。”


    看完了駐哈薩克汗國大使親筆寫的密信,洪濤基本了解了葉斯穆汗把親孫女千裏迢迢送進京的意圖。可謂是一石三鳥,除了震懾國內不安定因素、爭取在修築軌道工程上獲利之外,還想趁機得到軍事上的保護。


    作為國王這麽做無可厚非,別說一箭三雕,就算隻能達到一個目標也要把親閨女、親孫女毫不猶豫的送出去,哪怕對方是個糟老頭子。


    那能不能答應這些要求呢?總體上講是可以的。連麵都沒見就答應將阿伊莎公主破格冊封為貴妃就是明確的回答。


    這些年哈薩克汗國還是比較配合也比較穩定的,對大明商人持開放態度,並有樣學樣的把費爾幹納穀地劃成了特區。能有一個政權穩定、政策配合的鄰國是好事,僅衝這點就該確保葉斯穆汗的統治繼續下去。


    “陛下,能不能容臣對大戰發表些個人見解?正好兩位總參謀長都在,若是有誤也好當麵指出。”黃太極沒有謝恩離開,從上衣兜裏掏出個小本子,眼中滿懷期待的光芒。


    “……為何不先交與陸軍參謀部討論?”都指揮使直接向總參謀部匯報作戰思路不太符合軍規,更沒資格參與禦前會議。但洪濤想了想,還是沒嗬斥,打算聽聽具體理由。


    “臣怕杜都督和丁參謀長聽不懂,從而延誤了戰機。”


    “黃太極,你這麽說是不是太狂妄了!”聽到黃太極的回答,宇航員很不高興,當場懟了回去。


    做為護送公主進京的將領,交了差本就不該在此多停留,結果還口出狂言,這也太不拿領導當回事了。杜文煥和丁順無論從資曆還是職務方麵都是陸軍裏的翹楚,憑什麽讓你在背後貶損,此風絕不可漲!


    “嗯,朕倒是讓你勾起興趣了。此處都是朕的左膀右臂,軍中大小事宜皆可過問,你不妨說說看有什麽奇思妙想是陸軍都督和陸軍參謀長不懂的!”


    洪濤也覺得黃太極這麽說話不太合適,但又不覺得他是個口無遮攔的莽漢,其中必有蹊蹺,所以還是打算聽完再做決定。


    麵對一屋子不太友好的目光,黃太極腦門上也見汗了。此次如果不能說服皇帝,以後在陸軍乃至大明軍隊中可能都不會有太好口碑了。


    “這是臣草擬的作戰計劃,請陛下禦覽。”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下從小本子裏抽出幾張迭起來的紙,雙手奉上。


    “……得,黃將軍所說並非妄言,杜文煥和丁順確實不懂,在座的諸位可能也不太懂。”


    來路不明的東西,即便皇帝想近距離接觸也是由王承恩代勞。洪濤就著王承恩的手歪頭看了幾分鍾,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示意兩位總參謀長也拿過去看看,然後轉頭問黃太極。


    “如果此次試驗成功了,你想不想獨領一軍,與陸軍和海軍並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明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名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名字並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