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錯愕之外,第二個感覺就是陰謀。自己走的時候皇後還好好的,怎麽就會因為中暑突然死亡了呢?會不會是某種陰謀,嫌皇後礙眼或者發現了什麽秘密被滅口。


    所以洪濤下達的頭一個命令就是給顧問處和東廠,要求他們秘密調查皇後暴斃一案,凡是與之有關的人員無論品階職位都可以暗中調查。


    接下來就該常規流程了,皇家在生老病死方麵都有成文的規定,不用他來操心。他也確實沒去操心,更沒攔著不讓過多耗費,等於變相默許了大操大辦。


    這也是一種補償,活著的時候沒怎麽體現出來皇後該有的尊崇,死後享受一次也算聊勝於無吧。自己能給她的也隻有這麽多,但願下輩子不要再碰上穿越者了。


    “陛下,譚副總參謀長上了奏折,詢問閱兵式是否可以如期進行。”


    王承恩腰裏綁著一根白綾,把皇帝看完的奏折恭恭敬敬拿到一邊整理好,再把新奏折送上,簡明扼要道出內容。如果皇帝沒興趣看,或者不打算馬上看,那就再換下一個。


    禦駕親征、東征西討、全勝而歸,雖沒有實際意義上開疆拓土,卻為大明商品打開了向西的通道,又消除了來自東邊的潛在威脅,功績不可謂不顯赫。


    然而由於皇後駕崩,皇帝下旨全國戴孝,一切慶祝活動從簡或停止,軍隊也不例外,本來應該有的閱兵式隻能改期。


    改到什麽時候呢?最近的時間點就是春節了。皇帝雖然沒幹涉皇後的葬禮,卻把服喪的時間改成了一個月。等葬禮完畢,服喪期一過,差不多正好到年底。


    “好啊,屆時朕會出席。讓他少弄些花裏胡哨的流程,把錢省下來多買些煙花燃放。百姓們不懂軍威,多看看熱鬧挺好。”


    雖然冬季的通州挺冷,為了對軍人表示出足夠的敬意洪濤也不得不前往參加。不過他有要求,希望譚不明能減少流程,少讓參與者受點罪,多享受一些快樂。


    “禮部上奏,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奧蘭治親王、納薩歐伯爵弗雷德裏克.亨德裏克殿下,於上個月抵達巴達維亞,請求前往大明帝國都城覲見陛下。”


    收起總參謀部的奏疏,王承恩又換上一份,也是今天上午的最後一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皇帝上午會看十份奏折,然後用膳睡午覺,下午再看二十份。


    而送到通政司、司禮監的奏折平均起來每天有上百份左右,其中七成被攔截了。但不是瞎攔,要依據規定。沒必要由皇帝親自過問的事情,會被分流給相關部門處理。


    為了監督是否有人借機公私不分,蹴鞠隊會不間斷的向這兩個部門派遣小太監,名為實習政務,更好的伺候皇帝,實則是監督,看誰敢胡作非為。


    “呦,這可是稀客!告訴禮部派船去接下,以國王之禮隆重接待。”本來有點索然無味的洪濤聽到這個名字突然來了興致,親自把奏折拿過去仔細看了一遍,居然笑了。


    “萬歲爺,這位親王是舊故?”這一笑讓王承恩有點緊張,為皇帝挑選奏折雖然有多重限製,沒法厚此薄彼,但任何工作幹長了都能找到竅門。


    比如說通過長期細致觀察,可以大體上感覺到皇帝喜歡某種話題,反感某些事或者某些人。遇到這樣的奏折就別直接往上送了,要放在後麵等著。啥時候皇帝露出了疲態啥時候再拿出來,通常不會引來太大的反應。


    這次有關荷蘭親王覲見的奏折就被安排在最後了,原因很簡單,一西一東兩場戰役打完,對手裏都有歐洲人。荷蘭雖然沒參與,可也是歐洲國家,皇帝沒理由喜歡看到他們的嘴臉。


    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帝居然笑了,自打皇後駕崩,幾個月來都沒笑過這麽燦爛。所以必須問清楚這位親王的底細,如果有交情,趕緊去和相關部門打好招呼,千萬別慢待。


    “隻聞其名不見其形!他此次前來大概率是為了西班牙的事情,如果不出意料也大概率會铩羽而歸。大明與荷蘭的蜜月期將會隨之一去不複返,從此之後雙方是敵非友啦!”


    洪濤認識亨德裏克親王嗎?答案是否定的,一麵兒都沒見過,更談不上私人交情。看到王承恩一臉懵逼,不得不再多解釋幾句,或者叫提醒。


    “荷蘭人一向以賺銀子為大,況且還與西班牙交戰多年,怎會化友為敵與大明交惡,萬歲爺一定要為奴婢解惑!”


    這下王承恩更懵了,他一向不太喜歡歐洲人,尤其是西班牙。除了兩國之間有直接利益衝突還發生過戰爭之外,這些年沒少受奧雅妮的氣也有關係。但唯獨對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荷蘭。


    這個國家與日常見到、聽到的歐洲國家好像都不太一樣,不總把上帝掛在嘴邊,是一群非常認真的商人。什麽事兒做到極致都會發生質變,包括商人。


    他們駕著帆船漂洋過海不遠萬裏在亞洲與歐洲之間來回跑,真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玩命,支持的信念隻有一個,低買高賣賺差價!


    且幾十年來從不搞歪的斜的,更不會覬覦大明勢力範圍內的任何土地,乖乖窩在巴達維亞等幾座小城裏,日複一日的倒騰著各種貨物。


    銀子確實沒少賺,可就如皇帝所講,做生意不能吃獨食,若想讓生意長遠就必須允許別人賺錢,且賺的越多越好。


    大明帝國這些年的海上貿易發展速度有目共睹,首先要拜皇帝英明,製定出了適合商人的政策;其次就得說荷蘭商人的帶領,若是沒有他們衝在前麵打樣兒,大明海商不至於說不敢跑太遠,可發展速度卻會慢很多。


    而銷往歐洲的商品七成多都是通過荷蘭人的商船運走的,在這七成多裏麵屬於大明商人的貨物又占了八成以上。


    也就是說荷蘭商船成了大明商人雇的運輸工具,即便要付出很高的運費依舊還是有很多錢賺。沒有荷蘭人,想把貨物賣到歐洲去難度會大很多倍,成本還會上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明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名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名字並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