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海軍參謀部也想到了在群島內部狹窄水道作戰的可能性,並做出了相應安排。具體內容隻有兩個字,水雷。


    要說人類真是變態,不管有什麽奇思妙想,首先被應用的領域基本全是戰爭。


    換句話講,更效率的殘殺同類,始終都是人類最喜歡幹的事兒,深深刻印在本性之中,上萬年從沒有改變過,還有越來越放縱的跡象。


    有了針刺底火,碰撞發火機構就不再是難題,隨即而來的是很多種新式武器的誕生。比如手榴彈、槍榴彈、地雷和正在試驗階段的迫擊炮等。


    但這些都是陸軍經常使用的武器,對於海軍來講不是一點用沒有,可幫助不大。麵對海軍上下的強烈要求,海軍參謀部殫心竭慮的設計了半年多,終於也搞出了一種新武器,就是水雷。


    顧名思義,水雷就是飄在水裏的炸藥。海軍參謀部最初的設計是仿效古人的火船,搞一個密封的大木桶,裏麵塞個裝有硝酸銨的密封瓷罐。


    在木桶和瓷罐中間灌入細沙防潮隔熱,期間均勻分布著10個黑火藥引爆點。使用時將碰撞引信固定在這些引爆點上,把木桶放入水中,利用水流的浮力將水雷送到敵船附近。


    隻要10個觸點中的任何一個遭到撞擊,立刻就會引發黑火藥塊,進而引爆瓷罐裏的硝酸銨。其威力足矣將一艘漢級戰艦的船體和龍骨炸裂,基本無法修複。


    但這個設計送進皇宮後被無情的否定了,不是不合理,而是不太合用。此種武器不應該叫水雷,更像飄雷,順著水流飄到哪兒算哪兒,太被動了。


    而且這種武器隻能用於上遊,處於水流下遊的時候一點用沒有。如果一直沒撞上硬物,隨著溫度和濕度增加,硝酸銨也會自爆。萬一趕上自家的船隻,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洪濤也沒一棍子把海軍的希望打死,而是親自動手進行了小改動。水雷的主體設計還沿用之前的,隻是在木桶上固定了一個鐵環。


    使用的時候,用石錨連著繩索沉入水底,再綁上水雷做大致的定位,不讓其隨波逐流。本來是一種主動進攻性武器,硬是被改成了被動防禦型武器,多用於在比較危險的港口布設,防止敵人船隻偷襲。


    不過既然是雷家族的,從根子裏就帶著反骨。和地雷、手雷一樣,水雷也能用於進攻,或者叫封鎖。這次前來打伏擊,海軍參謀部特意讓一艘武裝商船攜帶了全部半成品原料,準備找機會試試實戰效果。


    為什麽是半成品原料?因為硝酸銨不太穩定,遇到高溫和潮濕容易爆燃,必須特別小心的密封並單獨運輸。隻有確定要使用時才會進行裝配,而且裝配完了就不能再回收,不管用不用都必須及時處理掉。


    “嗯,你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馬上通知特運船去東邊水道出口布雷,但前提是先派通訊船進入群島水域把塞特爾和吳病兩位艦長找到,讓他們率船離開危險區域,最好能歸隊。”


    洪濤果然上當了,沒有再追究白帆口無遮攔的責任,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作戰上,對於布雷的建議更是交口稱讚。


    他早就看那艘特運船不順眼了,編隊航行和停泊時總讓其遠離主力艦隊和運輸艦隊,生怕什麽時候咣一聲。幸虧白帆提醒的及時,趕緊把那些倒黴玩意都扔了吧。


    遠征艦隊堵住了群島的南北兩個水道遲遲沒有發動進攻,西班牙艦隊占據著群島內部水道也沒有向外衝的跡象,兩方的第一天戰鬥隨著太陽漸漸落入海平麵,劃上了句號。


    總結起來,大明海軍占了有心算無心的便宜,通過發動突襲打了西班牙艦隊一個措手不及,獲得了擊傷多艘、俘獲3艘的戰績。並將西班牙艦隊主力圍困在群島內部,算是暫時取得了主動權。


    不過最終能否達到全殲或重創的目標,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除了要比拚雙方的人員素質和武器性能之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是人力無法控製的,天氣。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域位於赤道附近,是冷熱兩股洋流的匯集區,氣候相較其它赤道地區而言比較特殊,不光沒有濕熱多雨還挺幹燥。


    但這裏畢竟距離大陸1000公裏,此時又正在北半球的夏季,熱帶風暴的幾率還是挺高的。


    萬一西班牙人拚死一搏,借著颶風來臨冒險出航,大明海軍是跟著一起搏命,還是眼睜睜看著敵人逃出生天,就是個大問題了。


    在這方麵大明海軍所掌握的氣象資料還比較稀少,達不到總結規律的程度,也就無從提前做好準備,隻能聽天由命。


    “通知艦隊向南後撤5公裏,拉大間距,打開夜航燈做漂航準備!”


    除了天氣因素之外,大明艦隊目前還麵臨著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晚上該怎麽停泊。有人可能要說了,找個安全的海域下錨唄。


    這可是大大的餿主意,在大海上能下錨的區域並不多,因為帆船攜帶的錨鏈或者纜繩數量有限,不可能水深幾百米也下錨,更不可能在不清楚海底結構的前提下隨便下錨。一旦碰上海底礁石密布,鐵錨和纜繩就收不上來了。


    所有港口附近都會有一片或者幾片海域被稱作錨地,顧名思義,那裏就是讓船舶下錨的地方。港口建造者已經探明了海底結構和水深,可以放心大膽的停泊。


    但在沒有錨地的海域想停泊就比較麻煩了,後世的做法是依靠定位係統做標點,讓船隨波逐流,發現偏離標點太多的時候再把船開回去,然後繼續漂,所以叫做漂航。


    在風帆戰艦的年代沒有定位係統,如果天上再沒有星星,根本無法確定船隻所處位置,又該怎麽辦呢?


    如果是處於一望無際的大海之中,又必須停止航行,隻能拉大各船之間的距離避免碰撞,然後打開夜航燈任其隨波逐流,待天亮之後再去集結點重新編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明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名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名字並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