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嶽峽。
天災南聿、鈺金兩洲交界處所在,當年天災造就此處陸沉所致,正因為天災浩劫,南聿洲北地一處神仙渡口人去樓空荒廢下來,讓陳景和崔英多走不少冤枉路。
陳景打坐一晚,前方十步之外就是落差幾百丈的海岸,波濤巨浪下方規律拍打,水汽裹挾怒吼直衝而上。
心境與巨浪相持,來往反複比較高下。
一夜未平。
白天,神色略顯疲憊的陳景喊起酣睡一晚的崔英,帶她沿著海岸走動。
昨晚來時,兩人就察覺到附近有些許生人,陳景攔住了到處亂竄的崔英,免得節外生枝。
這會兒晴空萬裏,“真相”一清二楚。
一眼過去,整個海岸線,每隔幾十上百步,就有人正在行祭拜、招魂舉動,無一例外。
有身著麻衣的窮苦老百姓,兩三口子跪坐一起,敘說人言與鬼聽。
也有一堆下人簇擁,手托旗鼓,靜肅兩邊,為首之人身穿喜慶紅衣,跪坐地上大聲哭號。
崔英曉得這熱鬧不能亂闖,主要是無席可吃,指著那些人道:“這該是榮歸故裏。”
再走過一段路,看到兩名佩劍男子也在行祭拜,看那一身行頭,不是尋常人士,似乎覺察到有人,回頭看到兩個陌生人,沒有搭話,拱手致禮。
陳景怕人誤會,跟著行禮,馬上離開此處。
“小景,你看。”
陳景順著崔英指向,海上高空,有一艘神仙渡船,非是恢宏巨大,而是小巧玲瓏,船身寶光四溢,讓人一眼就可認定珍品無疑。
雖然離著有些遠,不過從船上散落出一些碎片不難猜測,應該是祭奠先人的紙錢了。
崔英腦殼遲鈍道:“還能這樣,果然是神仙中人做派。”
陳景則是抬頭看一圈四周地帶,依稀能辨認出幾位禦空的修士散落在海峽地帶,該是那位裏長口中的神仙老爺。
走到一處人少地方,陳景指著海上遠處,唏噓道:“我家原來應該是在某處地方,如今,什麽都沒了。”
一片汪洋而已。
陳景是被師父親手救出來的,親眼目睹家鄉消失不見。
陸沉。
對也不對。
並非如凡人見識中的沉入海中,而是一大片土地消失,無影無蹤,似乎那裏從未出現過。
可他這個活生生人,就是在那片土地上出生、長大。
或許所謂的“陸沉”,隻存在修士口中,屬於一個無可奈何後妥協的事實。
陳景忍不住感慨道:“要不是師父,我就是有十條命,也逃不出來。即便沒有後邊的陸沉,早晚我也要餓死在家裏邊了。”
崔英挖完鼻孔,抽抽鼻子道:“老頭子也不早點兒過來,讓你受罪那麽久。”
陳景拍她腦袋一下,“亂講。要不是那時師父停留片刻,看到我的身影把我救出,你這會兒大概……大概就是首席弟子了。”
崔英琢磨一下,真要那樣,可不值得有啥高興的。
用土石擺出一個簡易祭台,拿出準備了一路的香燭紙錢以及祭品,口中念道:“爹娘,孩兒來看你們了。”
傷心地,傷心事,香燭灼淚流,陳景淚眼蒙矓。
最傷他心的,是他完全記不起阿爹的樣子,連記憶中最疼愛他的阿娘,麵容也已經模糊。
崔英在一旁看著,心裏生出憂鬱,來回走動,幹脆過來跟著跪下,“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陳景悲痛臉色明顯開始不悅,惱火道:“你又不是我媳婦,來磕頭做甚?”
崔英摸著腦門,鬱鬱道:“反正我自個父母都不清楚,咱倆又是兄弟,既然是兄弟,你爹娘就是我爹娘,我磕幾個頭不應該?”
陳景看她神色似乎不是胡鬧,還是忍不住道:“亂來。退一步講,我要如何和爹娘解說認了個女子兄弟?”
“這有啥不好說的,看我的。”
崔英像模像樣的上柱香,朗朗開口道:“爹娘在上,我崔英與陳景,結成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若有違背,必遭天譴……”
陳景氣極又無奈,這家夥真就是獨辟蹊徑,上墳祭拜硬是做成兄弟結拜。
“父母在天有靈,孩兒句句屬實,日後我們兄弟兩人取長補短,同心合力,爭取早日娶妻,多生孩子……”
神國,太虛宮內,一個身影狀若瘋癲拍打大門,逐漸無力,身影開始消散。
太虛宮正中高大老者虛空盤坐,法袍揮動,消散身影凝聚一團,飛出大門。
“塵歸塵,土歸土。”
兆安城,城東村,一枚桂樹葉子飄落在桌上,穆鴻風撿起攥在手中,念叨一句,“死亡總會伴隨新生。”
崔英跪在地上還在叨叨不停,已經說到生了孩子取什麽名,生幾個,該如何養家糊口。
陳景剛才試著打斷她一次,差不多得了,說到哪裏才是頭,還能講完一輩子不成,哪有後事說與先人聽的?太過荒謬。
眼看不聽,隨她,難得有正經的時候,別人看到或許認為滑稽,陳景卻知道難能可貴,崔妞這份孝心或許有一部分是給從未見過的爹娘,隻有涉及心底難以言說的部分,才會讓這個大大咧咧的家夥舉止不定。
這才會跟著陳景一起祭拜。
陳景一旁看著她,越看越不對勁,崔妞氣息,肉眼可見越來越雄壯,稍作感知,崔妞經脈靈氣滾動如潮海,修為竟然無故……增漲。
這是為何?
陳景不可置信看著這一幕,馬上感知自己體內,還是一如既往,再看一眼對方,簡直不可理喻。
我是來祭拜自己爹娘,即便有什麽意外機緣,也該是給自家摘冠,沒道理才認一個假小子作幹兒子,機緣就花落別處。
我才是爹娘的親兒子啊。
難不成爹娘在天有靈,極其看好這個幹兒子,讓她以後多多照顧自己?
陳景有著說道不出的委屈感。
崔英修為一路水漲船高,最後動靜之大,無地生風,撲滅身前燭火,讓一旁的陳景看去,眼睛直打顫。
似乎看出此處動靜,有修士禦空飛來,少有客氣的落在地麵。
一位中年男性修士,濃眉大眼,青衣上麵有水雲紋路,下來賀喜道:“恭喜道友有此境遇。”
崔英不曉得身上的事情,撓著腦殼想要找補回來,“咋回事兒?”
陳景也不曉得如何與她詳細細說,反正他是白日見鬼了一回,讓崔妞隨便應付一下。
“哎呀,都是小打小鬧,不值一提,上個墳拜個把子,你這是見禮一番,打算隨份子啊,隨便給幾個神仙錢意思一下就行了,我這人不苛刻,禮輕情意重……”
陳景看到這位修士忍俊不禁,咳嗽一下,拿手肘捅一下崔妞,這家夥的烏鴉嘴越說越歪。
青年修士衣服上的紋路,讓陳景想到滄浪仙宮,陳景試著問道:“前輩來自滄浪仙宮?”
青年修士笑容溫潤如水,“前輩不敢當,在下正是出自滄浪仙宮。”
崔英趕緊說道:“那你認不認得那個,那個叫啥來著?”
陳景瞥她一眼,沒空罵他,趕緊補充道:“浮芯。”
青年修士雙眼一亮,“浮芯是我小師妹,同在一師座下,我是她二師兄,浮尚。”
陳景拉著崔英一起見禮,浮芯當初為兩人解圍,甚至有開脫的嫌疑,有恩與他倆,兩人銘記於心。
聽完陳景說的來龍去脈,浮尚如夢初醒,前陣子小師妹書信中的男女,原來就是他倆。
既然師父他老人家早有定奪,浮尚沒有拉攏結交的心態,客套幾句之後,如泛泛之交一樣告辭。
就連腦子憨笨的崔英都看出了不妥,指著離去的浮尚說道:“這家夥咋回事兒,明明有了互相認識的人,可以多聊幾句,草草就離開。”
陳景也想不清楚,起初說出認識浮芯時,這個二師兄明顯喜形於色,做不得假,又是同個師父,沒有江湖中所謂“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朋友”的顧慮,仍舊刻意疏遠離去。
南邊空中飛來一位女修,流彩銀絲外袍,灰色中衣束腰,離地三尺後,大大方方與崔英拱手道:“恭喜道友修為精進。”
崔英捋一捋頭發,敷衍般隨意拱拱手,毫不客氣道:“一般一般,厚積薄發,這才一飛衝天。”
陳景剛才看得清楚,這個女修剛才來時,曾與遠處的浮尚點頭,兩人應該早就認識。不過也應該,盤旋此處的修士應該待了許久,即便不相熟,應該也互相認識。
不得不說崔英功夫了得,神不知鬼不覺就把女修拉到地麵,不知底細的女修被她拉住玉手一陣狠摸。
“姐姐你有所不知,我這身修為來之不易,在深山老林裏吃了幾年野菜野果,過了幾年野人的日子,硬是熬出一身的鐵骨銅皮。”
“妹妹苦盡甘來,不負苦心,如今得償所願,正是該告慰先人的時候。”
“誰說不是呢,唔,姐姐這手絲滑無比,世間少有。”
“修道之人,皮囊衰老慢上不少,不算奇怪。”
“非也,非也。我剛才所說,可不僅限於凡俗,即便是在修士當中,姐姐肌膚嫩滑,也是世所罕見。”
女修被她逗的花枝輕顫,覺得這人招人喜愛,開口道:“妹妹叫什麽名字?可有宗門?”
“我叫崔英。”指著陳景,“他叫陳景。我倆可沒宗門,門派都沒有。”
女修點頭,自行介紹道:“夜瀾,牧羽山。”
崔英回想片刻,指著南邊道:“就是南麵最大的那座宗門,牧羽山?”
夜瀾含笑點頭。
浮尚在遠處再看地麵三人,眉間疑慮重重,神色捉摸不定。
天災南聿、鈺金兩洲交界處所在,當年天災造就此處陸沉所致,正因為天災浩劫,南聿洲北地一處神仙渡口人去樓空荒廢下來,讓陳景和崔英多走不少冤枉路。
陳景打坐一晚,前方十步之外就是落差幾百丈的海岸,波濤巨浪下方規律拍打,水汽裹挾怒吼直衝而上。
心境與巨浪相持,來往反複比較高下。
一夜未平。
白天,神色略顯疲憊的陳景喊起酣睡一晚的崔英,帶她沿著海岸走動。
昨晚來時,兩人就察覺到附近有些許生人,陳景攔住了到處亂竄的崔英,免得節外生枝。
這會兒晴空萬裏,“真相”一清二楚。
一眼過去,整個海岸線,每隔幾十上百步,就有人正在行祭拜、招魂舉動,無一例外。
有身著麻衣的窮苦老百姓,兩三口子跪坐一起,敘說人言與鬼聽。
也有一堆下人簇擁,手托旗鼓,靜肅兩邊,為首之人身穿喜慶紅衣,跪坐地上大聲哭號。
崔英曉得這熱鬧不能亂闖,主要是無席可吃,指著那些人道:“這該是榮歸故裏。”
再走過一段路,看到兩名佩劍男子也在行祭拜,看那一身行頭,不是尋常人士,似乎覺察到有人,回頭看到兩個陌生人,沒有搭話,拱手致禮。
陳景怕人誤會,跟著行禮,馬上離開此處。
“小景,你看。”
陳景順著崔英指向,海上高空,有一艘神仙渡船,非是恢宏巨大,而是小巧玲瓏,船身寶光四溢,讓人一眼就可認定珍品無疑。
雖然離著有些遠,不過從船上散落出一些碎片不難猜測,應該是祭奠先人的紙錢了。
崔英腦殼遲鈍道:“還能這樣,果然是神仙中人做派。”
陳景則是抬頭看一圈四周地帶,依稀能辨認出幾位禦空的修士散落在海峽地帶,該是那位裏長口中的神仙老爺。
走到一處人少地方,陳景指著海上遠處,唏噓道:“我家原來應該是在某處地方,如今,什麽都沒了。”
一片汪洋而已。
陳景是被師父親手救出來的,親眼目睹家鄉消失不見。
陸沉。
對也不對。
並非如凡人見識中的沉入海中,而是一大片土地消失,無影無蹤,似乎那裏從未出現過。
可他這個活生生人,就是在那片土地上出生、長大。
或許所謂的“陸沉”,隻存在修士口中,屬於一個無可奈何後妥協的事實。
陳景忍不住感慨道:“要不是師父,我就是有十條命,也逃不出來。即便沒有後邊的陸沉,早晚我也要餓死在家裏邊了。”
崔英挖完鼻孔,抽抽鼻子道:“老頭子也不早點兒過來,讓你受罪那麽久。”
陳景拍她腦袋一下,“亂講。要不是那時師父停留片刻,看到我的身影把我救出,你這會兒大概……大概就是首席弟子了。”
崔英琢磨一下,真要那樣,可不值得有啥高興的。
用土石擺出一個簡易祭台,拿出準備了一路的香燭紙錢以及祭品,口中念道:“爹娘,孩兒來看你們了。”
傷心地,傷心事,香燭灼淚流,陳景淚眼蒙矓。
最傷他心的,是他完全記不起阿爹的樣子,連記憶中最疼愛他的阿娘,麵容也已經模糊。
崔英在一旁看著,心裏生出憂鬱,來回走動,幹脆過來跟著跪下,“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陳景悲痛臉色明顯開始不悅,惱火道:“你又不是我媳婦,來磕頭做甚?”
崔英摸著腦門,鬱鬱道:“反正我自個父母都不清楚,咱倆又是兄弟,既然是兄弟,你爹娘就是我爹娘,我磕幾個頭不應該?”
陳景看她神色似乎不是胡鬧,還是忍不住道:“亂來。退一步講,我要如何和爹娘解說認了個女子兄弟?”
“這有啥不好說的,看我的。”
崔英像模像樣的上柱香,朗朗開口道:“爹娘在上,我崔英與陳景,結成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若有違背,必遭天譴……”
陳景氣極又無奈,這家夥真就是獨辟蹊徑,上墳祭拜硬是做成兄弟結拜。
“父母在天有靈,孩兒句句屬實,日後我們兄弟兩人取長補短,同心合力,爭取早日娶妻,多生孩子……”
神國,太虛宮內,一個身影狀若瘋癲拍打大門,逐漸無力,身影開始消散。
太虛宮正中高大老者虛空盤坐,法袍揮動,消散身影凝聚一團,飛出大門。
“塵歸塵,土歸土。”
兆安城,城東村,一枚桂樹葉子飄落在桌上,穆鴻風撿起攥在手中,念叨一句,“死亡總會伴隨新生。”
崔英跪在地上還在叨叨不停,已經說到生了孩子取什麽名,生幾個,該如何養家糊口。
陳景剛才試著打斷她一次,差不多得了,說到哪裏才是頭,還能講完一輩子不成,哪有後事說與先人聽的?太過荒謬。
眼看不聽,隨她,難得有正經的時候,別人看到或許認為滑稽,陳景卻知道難能可貴,崔妞這份孝心或許有一部分是給從未見過的爹娘,隻有涉及心底難以言說的部分,才會讓這個大大咧咧的家夥舉止不定。
這才會跟著陳景一起祭拜。
陳景一旁看著她,越看越不對勁,崔妞氣息,肉眼可見越來越雄壯,稍作感知,崔妞經脈靈氣滾動如潮海,修為竟然無故……增漲。
這是為何?
陳景不可置信看著這一幕,馬上感知自己體內,還是一如既往,再看一眼對方,簡直不可理喻。
我是來祭拜自己爹娘,即便有什麽意外機緣,也該是給自家摘冠,沒道理才認一個假小子作幹兒子,機緣就花落別處。
我才是爹娘的親兒子啊。
難不成爹娘在天有靈,極其看好這個幹兒子,讓她以後多多照顧自己?
陳景有著說道不出的委屈感。
崔英修為一路水漲船高,最後動靜之大,無地生風,撲滅身前燭火,讓一旁的陳景看去,眼睛直打顫。
似乎看出此處動靜,有修士禦空飛來,少有客氣的落在地麵。
一位中年男性修士,濃眉大眼,青衣上麵有水雲紋路,下來賀喜道:“恭喜道友有此境遇。”
崔英不曉得身上的事情,撓著腦殼想要找補回來,“咋回事兒?”
陳景也不曉得如何與她詳細細說,反正他是白日見鬼了一回,讓崔妞隨便應付一下。
“哎呀,都是小打小鬧,不值一提,上個墳拜個把子,你這是見禮一番,打算隨份子啊,隨便給幾個神仙錢意思一下就行了,我這人不苛刻,禮輕情意重……”
陳景看到這位修士忍俊不禁,咳嗽一下,拿手肘捅一下崔妞,這家夥的烏鴉嘴越說越歪。
青年修士衣服上的紋路,讓陳景想到滄浪仙宮,陳景試著問道:“前輩來自滄浪仙宮?”
青年修士笑容溫潤如水,“前輩不敢當,在下正是出自滄浪仙宮。”
崔英趕緊說道:“那你認不認得那個,那個叫啥來著?”
陳景瞥她一眼,沒空罵他,趕緊補充道:“浮芯。”
青年修士雙眼一亮,“浮芯是我小師妹,同在一師座下,我是她二師兄,浮尚。”
陳景拉著崔英一起見禮,浮芯當初為兩人解圍,甚至有開脫的嫌疑,有恩與他倆,兩人銘記於心。
聽完陳景說的來龍去脈,浮尚如夢初醒,前陣子小師妹書信中的男女,原來就是他倆。
既然師父他老人家早有定奪,浮尚沒有拉攏結交的心態,客套幾句之後,如泛泛之交一樣告辭。
就連腦子憨笨的崔英都看出了不妥,指著離去的浮尚說道:“這家夥咋回事兒,明明有了互相認識的人,可以多聊幾句,草草就離開。”
陳景也想不清楚,起初說出認識浮芯時,這個二師兄明顯喜形於色,做不得假,又是同個師父,沒有江湖中所謂“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朋友”的顧慮,仍舊刻意疏遠離去。
南邊空中飛來一位女修,流彩銀絲外袍,灰色中衣束腰,離地三尺後,大大方方與崔英拱手道:“恭喜道友修為精進。”
崔英捋一捋頭發,敷衍般隨意拱拱手,毫不客氣道:“一般一般,厚積薄發,這才一飛衝天。”
陳景剛才看得清楚,這個女修剛才來時,曾與遠處的浮尚點頭,兩人應該早就認識。不過也應該,盤旋此處的修士應該待了許久,即便不相熟,應該也互相認識。
不得不說崔英功夫了得,神不知鬼不覺就把女修拉到地麵,不知底細的女修被她拉住玉手一陣狠摸。
“姐姐你有所不知,我這身修為來之不易,在深山老林裏吃了幾年野菜野果,過了幾年野人的日子,硬是熬出一身的鐵骨銅皮。”
“妹妹苦盡甘來,不負苦心,如今得償所願,正是該告慰先人的時候。”
“誰說不是呢,唔,姐姐這手絲滑無比,世間少有。”
“修道之人,皮囊衰老慢上不少,不算奇怪。”
“非也,非也。我剛才所說,可不僅限於凡俗,即便是在修士當中,姐姐肌膚嫩滑,也是世所罕見。”
女修被她逗的花枝輕顫,覺得這人招人喜愛,開口道:“妹妹叫什麽名字?可有宗門?”
“我叫崔英。”指著陳景,“他叫陳景。我倆可沒宗門,門派都沒有。”
女修點頭,自行介紹道:“夜瀾,牧羽山。”
崔英回想片刻,指著南邊道:“就是南麵最大的那座宗門,牧羽山?”
夜瀾含笑點頭。
浮尚在遠處再看地麵三人,眉間疑慮重重,神色捉摸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