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育的邏輯誤導豈能真的讓陳曉掉進溝裏。


    她隻是在想:要不要在這裏待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不,去哪兒?


    想一想,就一年時間,這裏有夏國人、西淩人,通過他們可以了解夏國、西淩的情況,比分別到兩個國家要快便捷得多。何況現在的確需要賺錢。空間裏的黃金白銀,能不動盡量不要動。


    陳曉站在灶台邊說道:“租鋪子可以。但是,不一定就租沈大娘家的鋪子,這個需要去市場上了解一下。”


    “市場?”方育聽到她同意,心中竊喜。


    “租房市場。”


    “哦”方育明白了,就是去牙行問問嘛。


    ……


    直到吃午飯,春紅也不願意從房間裏出來。小姑娘愛美,臉腫成這樣,羞於見人。


    不過好在第二日,她臉上的紅腫消了大半。


    第三日,完全消腫,她的衣服也做好了一套,於是方育派她去“市場”上了解租房的行情。


    聽說要開鋪子,春紅興奮極了,想盡一切辦法去打聽。


    春紅的性格有點小家子氣,有時候愛計較、不願吃虧。但是遇到比價、談價錢的時候,她這種性格正好合適。


    她找了很多處地方,最後找到南門街附近一處店鋪。


    “鋪子要開在南門街”,這是縣城幾乎所有人的共識。但是這裏的鋪租也很高,幾乎是別處的兩倍。


    一開始春紅比較看重租金多少錢,陳曉告訴她,開鋪子做生意,地點最重要。我們是做飲食的,一定要開在人多熱鬧的地方,否則租金再便宜也沒用。隻要地段好,錢是能掙回來的。


    於是春紅去了之前不敢想的南門街找店鋪,最後找到這家。


    這家店鋪,前麵有兩間正排店麵,後麵一個院子,有四間正房、兩間耳房。院子很寬敞,能停馬車。


    方育去看過之後,說整所院子租下來。房東要價四百兩。春紅一番討價還加,最終講成三百八十兩。


    根據春紅所找過的店鋪,陳曉發現,沈大娘家一百八十兩的店鋪租金高了。就在她家附近,跟她家差不多的店鋪隻要一百六十兩,而且這是還沒講價呢。


    陳曉雖然來自現代,但她是搞it的,不是開鋪子做生意的,在“斤斤計較”方麵,她真不如春紅。


    有時候太大方的人,不適合做小生意。經過找店鋪這件事,陳曉發現,她和方育都不適合做生意。


    陳曉是不喜歡占便宜讓別人吃虧,方育是對銀錢無所謂。就他們這種性格開餐館,恐怕不知不覺就虧沒了。


    陳曉和方育沒有身份文牒,他們以春紅的名義租下房屋,去官府登記,備案開店。


    之後春紅將房屋打掃幹淨。


    請漆匠將店裏店外油漆一遍,一下子店鋪變得煥然一新。


    然後他們又買了開店所需的東西、生活居住所需的東西。


    一通下來,當他們搬進這所院子時,身上隻剩下二十兩銀子。


    ……


    店鋪關著門,陳曉在教春紅做吃食。


    南越國主產稻米,一年稻穀能收兩至三季。不過這裏的大米不好吃。至少對陳曉來說,太難吃了!


    這裏小麥不多。市麵上的小麥,大多是從西淩國運來,價格較高。


    於是陳曉決定,他們的主食,做米線。


    不好吃的大米經過研磨加工,做成米線,口感反而比較好。若是用上好的大米做米線,過於粘糯,反而不好吃。


    陳曉所做的米線,其中不僅隻是大米,還添加了別的麵粉。既然開店,不說東西獨一無二,至少是別人難以模仿的。


    陳曉教春紅揉好麵團,然後放進手工壓麵器裏。隨著壓蓋的下降,一根根米線從磨具孔中吐了出來。


    米線落如下方沸水中,大約兩分鍾撈出,放進涼水中過一道,這樣吃起來米線更有彈性。


    然後是用壓麵器做麵條。


    麵條的麵團就更簡單,陳曉隻是在其中加了雞蛋。


    同樣的,也是用壓麵器壓出麵條。


    方育看她們用那麽小的壓麵器做麵條,一次隻能做一碗。他左手拿起麵團,右手拿菜刀,蹭蹭蹭幾下,就削出一碗麵。


    “你們那種太慢了,這樣快。”


    陳曉看他動作,不就是“刀削麵”嘛。


    “那你以後就負責削麵。”


    方育有刀劍功夫,削麵自然不成問題。陳曉曾經也做過刀削麵,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她認為自己沒這個技術。


    方育放下菜刀:“咳咳,我覺得你們那種也不錯。”


    壓麵器,是陳曉從空間裏拿出來的。一個不鏽鋼圓筒,靠螺旋積壓,將米線麵條壓出來。


    這個是家用的,隻適合一兩個人。


    沒辦法,他們隻有二十兩銀子,開不了大菜餐館。這點銀子連買菜都不夠。


    於是陳曉想到,做小吃類的。


    她拿出壓麵器,春紅疑惑這東西哪來的。陳曉說你不用管,隻要知道如何用就行。


    方育則是沉默不語。俗話說:看透不說破。


    不過他還是覺得這東西小了,開店不夠用。拿在手裏仔細研究,看能不能做個更大的。


    主料有了,接下來就是配料。


    陳曉做了幾種澆頭。鹵肉、鹵雞、燜肉、辣雞。


    從廚房出來的米線麵條,就隻有主料、澆頭、湯汁。至於其他佐料,擺在配料台上,客人隨心搭配。


    其中有現代常見的韭菜、蔥花、薑末、蒜末、醬油、酸醋,也有南越國特有的香菜、香柳、香芹、雀椒等等。


    總之配料台上十幾種佐料,隨心搭配。


    一開始春紅覺得,這樣客人會玩命的往碗裏加東西。因為佐料不要錢。


    陳曉道:他想加就讓他加,這些東西全加在一塊也不會太難吃。何況碗就那麽大,裝不了多少。


    春紅心疼佐料,那是花錢買來的。陳曉道:均攤到每一碗,頂多就兩文錢。


    ……


    二月二十八,三人來到縣城的第十六天,“春記小食館”開業了。


    正排兩間店鋪,一邊門口支著火爐大鍋,文火慢燉鹵肉鹵雞。


    五香鹵料的香氣隨風飄散,路上行人不經意間就會被吸引。


    小食館裏有六張長方桌,每張桌配四把椅子。這是陳曉按照現代小吃館的桌椅訂做的。這裏館子的桌子都是四方桌,太占地方。若是那樣店裏頂多能擺下四張桌子。


    清晨起床,這裏沒有放鞭炮開業的習俗。他們準備了幾張紅紙,方育寫上“開業大吉”四個字,粘貼在門額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世寵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桑並收藏遺世寵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