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淩雲仙宗的妻子是何種心情,羅靖並不知曉。
此時的他,正在山中獨自修行。
自從八月二十五的夜裏,與青璿再次見麵、兩人定下了將來去海岩城碰頭的約定後,羅靖的心就定了下來。
他不再焦慮不安,可以穩定心神開始修煉了。
不過也修煉不了什麽。
喚神境的修行,不再堆砌法力,而是要引動體內的血氣法力飼養神魂化身,將這虛假的神魂化身凝練出真正的法身。
而這修行之術,羅靖並不知曉。
畢竟他手裏沒有合適的修行典籍。
至於青璿所知曉的《淩雲仙訣》,對羅靖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仙道修行的功法,要是羅靖拿來修煉,必定走火入魔。
這時的羅靖,也終於知道為什麽計蒼狐每天都悠哉悠哉的、從不修行了。
到了喚神境以後,真的沒有必要苦修了,苦修沒有任何意義。
羅靖則比計蒼狐更難,畢竟他沒有後續的修行功法。
如今在山中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嚐試破解《仙道煉魔術》的奧秘。
羅靖也不求把這本秘笈練得融會貫通,最起碼把開篇弄懂,將一身魔道法力轉化成仙道法力吧?
但可惜,對此時的羅靖來說,很難。
雖然他抵達喚神境後,很多修行道理是自然掌握的。
但喚神境的羅靖就好似剛上大學的學生,《仙道煉魔術》則是核彈的製造方法。
讓一個大一新生去看這種東西,基本是看天書。
羅靖不斷嚐試破解,但發現上麵的很多術語、詞匯都看不懂,連最基本的遣詞造句都無法理解,又如何破譯裏麵的內容呢?
羅靖感覺自己像是在坐牢。
枯坐在山裏什麽也幹不了,又不敢出去亂跑,生怕引來禍患。
之前與計蒼狐在西域行走時,他發現自己的通緝令幾乎貼得到處都是。
幾乎整個西域二十六國都在通緝羅靖這個煉魂宗的叛逃弟子,甚至有人猜測羅靖是不是中原朝廷安插的臥底。
羅靖在西域二十六國,也算是一個小名人了。
他必須得盡快離開西域。
中原雖然對魔修趕盡殺絕,但計蒼狐這些老魔頭能夠生存,羅靖問題應該不大。
畢竟他沒有在夜行司掛號,沒人會刻意針對他。
留在西域,比羅靖去中原還危險。
山中的苦熬中,羅靖度過了炎熱的農曆八月。
待到農曆九月,山中已經開始有樹葉漸漸枯黃了。
山中的風,也顯得漸漸顯得蕭瑟清冷了起來。
山中的鳥雁開始向南飛。
坐在山裏之中抬頭,不時能看到湛藍如洗的天空之中有鳥雀飛過。
候鳥們準備南飛過冬了。
羅靖則在等待農曆十月的到來,也在等待與青璿的再次相會。
兩人農曆二十五的時候相見的,如果是十天一個周期的話,那麽農曆九月初五兩人應該能夠再次相會。
可九月初五的這天,羅靖卻依舊感覺不到青璿的存在。
十天的時間過去了,兩人並未再見麵。
顯然並非是十天見麵一次。
一直到農曆九月十七,羅靖才在深夜感應到了青璿的呼喚。
夫妻兩人,在夢中相見。
青璿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上次見麵的憔悴,恢複了往日的清冷。
她這些天,在藏書閣中翻看藏書,尋找【黑水河】有關的信息。倒是發現潯陽江的一條支流名叫黑水河,但那河流地處偏遠、沿途流域也沒什麽大城。
不知道這條黑水河,是否就是計蒼狐身世中的黑水河。
除了翻找黑水河相關的訊息之外,這些天沉青璿也在嚐試破解《仙道煉魔術》。
上一次見麵,羅靖口述,將《仙道煉魔術》的前十萬字告訴了青璿。
這些天,青璿也嚐試破解了其中的一些奧秘,並手把手的將自己所知曉的心得告訴羅靖。
的確如羅靖之前說的一樣,在修行天賦之上,青璿比他強太多了,而且背靠藏書閣的海量藏書,《仙道煉魔術》上許多深奧的東西,青璿能夠勉強弄懂。
不過夢中相會的時間,太短了。
夫妻兩人交心暢談,互相交流心得,羅靖也僅僅隻讀懂了最開始的六千字。
fo
然後,夢境結束、天光大亮。
羅靖沮喪的睜開雙眼,歎了口氣。
有了青璿的幫助,他的確讀懂了前六千字的內容。
但依舊無法修行。
按照前麵的篇幅,他最起碼要弄懂第一篇足足三萬字的內容,才能在《仙道煉魔術》上入門。
這讓羅靖對天書閣的向外,又多了一層。
青璿的許多領悟,除了她強大的悟性之外,主要是藏書閣中海量的藏書給了她破譯的方向。
如果羅靖也能去天書閣,就算沒有青璿,他早晚也能破解《仙道煉魔術》的入門篇的。
而且這一次相會,中間相隔了二十七天……那下一次再見麵,是什麽時候呢?
農曆十月初五,羅靖走出了荒涼無人的群山。
他往臉上抹了凝膚乳,又戴上了計蒼狐給他的人皮麵具,裝扮成了一個中原客商,朝著大月國的邊境關口而去。
中原與大月國之間,有三道雄關。
最外側的嘉門關,被大月國把持。
剩餘兩大雄關,則是中原神朝治下大軍鎮守。
羅靖假冒的客商身份,並未引起守關將士的猜疑。
他安全的通過了關口的審查,那懸在關口的法器並未報警,沒有察覺到羅靖體內的魔道真氣。
計蒼狐的人皮麵具,的確做到了天衣無縫。
不然羅靖必須要從妖獸橫行的浩渺群山之中穿越,才能抵達中原。
從官道上走,節省了他大量的時間。
他騎著馬,背著空癟的行囊,風塵仆仆的獨自行走在官道上,好似一個前往西域闖蕩失敗的客商,獨自一人踏上回鄉的道路。
就連路過的馬賊,都懶得搭理羅靖這個明顯的失敗者。
他們徑直的殺向了羅靖後方不遠的一個商隊,經過羅靖身邊時,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畢竟連羅靖胯下的這匹老馬,也幹瘦無比。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羅靖這個失敗者身上,不如去前麵的商隊中搶個痛快。
此時的他,正在山中獨自修行。
自從八月二十五的夜裏,與青璿再次見麵、兩人定下了將來去海岩城碰頭的約定後,羅靖的心就定了下來。
他不再焦慮不安,可以穩定心神開始修煉了。
不過也修煉不了什麽。
喚神境的修行,不再堆砌法力,而是要引動體內的血氣法力飼養神魂化身,將這虛假的神魂化身凝練出真正的法身。
而這修行之術,羅靖並不知曉。
畢竟他手裏沒有合適的修行典籍。
至於青璿所知曉的《淩雲仙訣》,對羅靖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仙道修行的功法,要是羅靖拿來修煉,必定走火入魔。
這時的羅靖,也終於知道為什麽計蒼狐每天都悠哉悠哉的、從不修行了。
到了喚神境以後,真的沒有必要苦修了,苦修沒有任何意義。
羅靖則比計蒼狐更難,畢竟他沒有後續的修行功法。
如今在山中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嚐試破解《仙道煉魔術》的奧秘。
羅靖也不求把這本秘笈練得融會貫通,最起碼把開篇弄懂,將一身魔道法力轉化成仙道法力吧?
但可惜,對此時的羅靖來說,很難。
雖然他抵達喚神境後,很多修行道理是自然掌握的。
但喚神境的羅靖就好似剛上大學的學生,《仙道煉魔術》則是核彈的製造方法。
讓一個大一新生去看這種東西,基本是看天書。
羅靖不斷嚐試破解,但發現上麵的很多術語、詞匯都看不懂,連最基本的遣詞造句都無法理解,又如何破譯裏麵的內容呢?
羅靖感覺自己像是在坐牢。
枯坐在山裏什麽也幹不了,又不敢出去亂跑,生怕引來禍患。
之前與計蒼狐在西域行走時,他發現自己的通緝令幾乎貼得到處都是。
幾乎整個西域二十六國都在通緝羅靖這個煉魂宗的叛逃弟子,甚至有人猜測羅靖是不是中原朝廷安插的臥底。
羅靖在西域二十六國,也算是一個小名人了。
他必須得盡快離開西域。
中原雖然對魔修趕盡殺絕,但計蒼狐這些老魔頭能夠生存,羅靖問題應該不大。
畢竟他沒有在夜行司掛號,沒人會刻意針對他。
留在西域,比羅靖去中原還危險。
山中的苦熬中,羅靖度過了炎熱的農曆八月。
待到農曆九月,山中已經開始有樹葉漸漸枯黃了。
山中的風,也顯得漸漸顯得蕭瑟清冷了起來。
山中的鳥雁開始向南飛。
坐在山裏之中抬頭,不時能看到湛藍如洗的天空之中有鳥雀飛過。
候鳥們準備南飛過冬了。
羅靖則在等待農曆十月的到來,也在等待與青璿的再次相會。
兩人農曆二十五的時候相見的,如果是十天一個周期的話,那麽農曆九月初五兩人應該能夠再次相會。
可九月初五的這天,羅靖卻依舊感覺不到青璿的存在。
十天的時間過去了,兩人並未再見麵。
顯然並非是十天見麵一次。
一直到農曆九月十七,羅靖才在深夜感應到了青璿的呼喚。
夫妻兩人,在夢中相見。
青璿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上次見麵的憔悴,恢複了往日的清冷。
她這些天,在藏書閣中翻看藏書,尋找【黑水河】有關的信息。倒是發現潯陽江的一條支流名叫黑水河,但那河流地處偏遠、沿途流域也沒什麽大城。
不知道這條黑水河,是否就是計蒼狐身世中的黑水河。
除了翻找黑水河相關的訊息之外,這些天沉青璿也在嚐試破解《仙道煉魔術》。
上一次見麵,羅靖口述,將《仙道煉魔術》的前十萬字告訴了青璿。
這些天,青璿也嚐試破解了其中的一些奧秘,並手把手的將自己所知曉的心得告訴羅靖。
的確如羅靖之前說的一樣,在修行天賦之上,青璿比他強太多了,而且背靠藏書閣的海量藏書,《仙道煉魔術》上許多深奧的東西,青璿能夠勉強弄懂。
不過夢中相會的時間,太短了。
夫妻兩人交心暢談,互相交流心得,羅靖也僅僅隻讀懂了最開始的六千字。
fo
然後,夢境結束、天光大亮。
羅靖沮喪的睜開雙眼,歎了口氣。
有了青璿的幫助,他的確讀懂了前六千字的內容。
但依舊無法修行。
按照前麵的篇幅,他最起碼要弄懂第一篇足足三萬字的內容,才能在《仙道煉魔術》上入門。
這讓羅靖對天書閣的向外,又多了一層。
青璿的許多領悟,除了她強大的悟性之外,主要是藏書閣中海量的藏書給了她破譯的方向。
如果羅靖也能去天書閣,就算沒有青璿,他早晚也能破解《仙道煉魔術》的入門篇的。
而且這一次相會,中間相隔了二十七天……那下一次再見麵,是什麽時候呢?
農曆十月初五,羅靖走出了荒涼無人的群山。
他往臉上抹了凝膚乳,又戴上了計蒼狐給他的人皮麵具,裝扮成了一個中原客商,朝著大月國的邊境關口而去。
中原與大月國之間,有三道雄關。
最外側的嘉門關,被大月國把持。
剩餘兩大雄關,則是中原神朝治下大軍鎮守。
羅靖假冒的客商身份,並未引起守關將士的猜疑。
他安全的通過了關口的審查,那懸在關口的法器並未報警,沒有察覺到羅靖體內的魔道真氣。
計蒼狐的人皮麵具,的確做到了天衣無縫。
不然羅靖必須要從妖獸橫行的浩渺群山之中穿越,才能抵達中原。
從官道上走,節省了他大量的時間。
他騎著馬,背著空癟的行囊,風塵仆仆的獨自行走在官道上,好似一個前往西域闖蕩失敗的客商,獨自一人踏上回鄉的道路。
就連路過的馬賊,都懶得搭理羅靖這個明顯的失敗者。
他們徑直的殺向了羅靖後方不遠的一個商隊,經過羅靖身邊時,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畢竟連羅靖胯下的這匹老馬,也幹瘦無比。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羅靖這個失敗者身上,不如去前麵的商隊中搶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