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雖是將要兵臨城下,但畢竟還隻是將要,現在還沒有來。
如今,京城各官署都已經行動起來,抓住最後的機會整頓防務。
城中來往的士兵不斷增多,街上已經看不到閑逛的人。
因此,對於肩負著提督各營兵馬的兵部尚書於謙來說,現在要忙的事就更多了。
此時,在兵部大堂,於謙正襟危坐,聽著下方書吏的匯報。
不一會兒,駙馬都尉焦敬,武清伯總兵石亨,都督孫鏜、毛福壽、王敬、武興,還有京營、京衛的實際指揮們以及部分參與守城的文官都到了大堂之上。
於謙見眾人到齊,下座說道:“現時的情狀大家也都清楚得很,瓦剌攻破紫荊關後,下一步的動向將會如何,不知大家有何高見?”
石亨先一步站出來,說道:“末將以為瓦剌將會在今晚到城外列陣,但想必瓦剌長途奔襲,不會立即攻城。所以我們可能還有兩天的時間整頓城防。”
焦敬也站了出來,說道:“此時人心惶惶,京中流言四起,末將雖是巡視四門,但將士亦是有拒戰之色。”
石亨插言道:“諸公,依本將之見,我們現在加緊督造城防,待那瓦剌一到,堅壁清野。想那瓦剌人隻是借勢南下,定是無法長久圍城,我等以逸待勞,趁其不備,定能打得他們丟盔棄甲。”
於謙說道:“諸將還有何高見?”
眾人私語一番,同聲說道:“武清伯此計最為穩妥,當是上策。”
於謙卻不然,說道:“依本堂之見,武清伯堅壁之計,雖是穩妥,但若行此計,我大軍將在城中防守,龜縮不出,於士氣是一大害。土木之變,數十萬大軍蕩然無存,老臣若英國公,重臣若曹首輔皆陷沒其中,又有敗軍逃回,正是我大軍心驚之時,此時瓦剌借上皇北狩之勢南下,若是我們堅守城上,賊人必定猖狂,而賊寇愈烈,我軍愈衰。
“因此,本堂以為,堅壁清野不如列陣城外,以背水之勢,一鼓而上,衝散瓦剌,如此,我軍當愈戰愈勇,方可持久守城,最終得勝。”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這時,以兵部侍郎入閣的苗衷說道:“於尚書此言甚當。本官於兵事上雖不如在座諸將,但一旦守城,京師四麵皆寇,城中流言必將接連而起,再有奸細作亂,京師恐難久守呀。”
石亨聞言,立即道:“於尚書既提督各營兵馬,末將當惟於尚書馬首是瞻。”
眾將也緊跟著齊聲說道:“末將(下官)惟於尚書馬首是瞻。”
於謙轉頭,緩緩看了大堂中所有人一眼,說道:“現在是巳時,列位用心,城防越堅固,我們就越能擊退賊寇。”
眾人緩緩而出,飛快地回到自己應在的位置繼續指揮,王竑此時卻是從外麵到了兵部大堂。
於謙見狀,問道:“公度何以至此?莫不是城防有什麽缺疏?”
王竑道:“非也,於公。陛下今晨出宮了!”
於謙聞言,頓時失色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王竑回道:“我在澄清坊看見陛下了,要不是於公有急報,我就要跟陛下一同走了,但陛下說了他午時就回宮去。”
於謙恨道:“公度,糊塗呀!那瓦剌畢竟還遠,城防怎能有陛下重要?就算瓦剌列陣城下,陛下的安危也是最緊要的。”
這時,一個書吏從外麵匆匆進入,對於謙道:“部堂大人,宮內來人了。”
於謙一聽,立刻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同王竑向外走去。
堂外正是王誠。他奉了朱祁鈺之命,從太醫院取了治痰疾的藥後又急匆匆地趕到兵部。幸虧此時已到了冬天,要不王誠都不敢確定自己能不能撐下來。
王誠見於謙和王竑從官衙中出來,連忙迎上前,對於謙道:“於尚書,這是宮中治痰疾的專藥,陛下讓小人給您帶來,還說隻要於尚書您日常旦夕服用,痰疾總會好的。”
王竑見了,不由羨慕道:“於公真是簡在帝心呀!”
於謙卻是沒有接王竑的玩笑話,認真地問王誠道:“陛下現在在哪裏?”
王誠看於謙嚴肅的樣子,摸不著頭腦地道:“陛下現在尚在宮禁之中。”
於謙鬆了一口氣,但立刻對王誠說道:“勞煩小公公,帶本官去見陛下,本官有緊急軍情匯報。”
王誠又緊張起來,當下不再多言,便帶著於謙入宮了。
王竑看著兩人的背影,喊道:“於公,這藥怎麽辦呀?”
“先放到部裏吧。”於謙的聲音轉著調從遠處傳來。
————————————————
此時,在京城之南一百二十裏的易州城中,大明上皇朱祁鎮正在瓦剌人的簇擁下向東北方向的京城走去。
隊伍中,一名草原裝扮的男子向前跑去,到了盡頭,對馬上的人說道:“太師,那皇帝又要吃瓜果了。”
被稱作太師的也先聞言,饒有興趣地問旁邊馬上的人道:“喜公公,你們那明朝皇帝,在宮中也是如此嗎?光是這兩個月,他都吃了不少好東西了,在行軍的路上也不忘享受,難道他在禦駕親征時也是如此?”
喜寧尷尬道:“我中華地大物博,鮮肥瓜果自是想吃就吃。”
也先聞言,露出了心知肚明的笑容,對那人說道:“讓他吃,現在我們可是在大明的土地上,讓他去問他的子民要好了,再讓他進進東道之誼,這樣我們也可以嚐嚐鮮了。”
那人聞言而去,臉上帶著洋溢的笑。
————————————————
這時,朱祁鈺正在文華殿內正在一目十行地讀著近日的奏折。
經過半個時辰的努力,朱祁鈺總算能夠將近期奏事的大臣的全名和今日看到的麵孔聯係起來。
朱祁鈺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的奏折往桌上一摔,發泄道:“我總算看完了!”
殿外走進一人,朱祁鈺抬頭看去,卻是一名雍容華貴的宮婦。
這宮婦端著一個茶盞,款款上前,輕聲道:“陛下,喝盞茶吧。”
朱祁鈺無聲端過茶盞,心中卻早已開始慌亂。
這女人又是誰?
當下他淡定道:“進來怎的不通報一聲,朕也好去迎一迎。”
“妾怕驚擾陛下處理國政。”
朱祁鈺飲了一口茶,說道:“此茶甚好。”
如今,京城各官署都已經行動起來,抓住最後的機會整頓防務。
城中來往的士兵不斷增多,街上已經看不到閑逛的人。
因此,對於肩負著提督各營兵馬的兵部尚書於謙來說,現在要忙的事就更多了。
此時,在兵部大堂,於謙正襟危坐,聽著下方書吏的匯報。
不一會兒,駙馬都尉焦敬,武清伯總兵石亨,都督孫鏜、毛福壽、王敬、武興,還有京營、京衛的實際指揮們以及部分參與守城的文官都到了大堂之上。
於謙見眾人到齊,下座說道:“現時的情狀大家也都清楚得很,瓦剌攻破紫荊關後,下一步的動向將會如何,不知大家有何高見?”
石亨先一步站出來,說道:“末將以為瓦剌將會在今晚到城外列陣,但想必瓦剌長途奔襲,不會立即攻城。所以我們可能還有兩天的時間整頓城防。”
焦敬也站了出來,說道:“此時人心惶惶,京中流言四起,末將雖是巡視四門,但將士亦是有拒戰之色。”
石亨插言道:“諸公,依本將之見,我們現在加緊督造城防,待那瓦剌一到,堅壁清野。想那瓦剌人隻是借勢南下,定是無法長久圍城,我等以逸待勞,趁其不備,定能打得他們丟盔棄甲。”
於謙說道:“諸將還有何高見?”
眾人私語一番,同聲說道:“武清伯此計最為穩妥,當是上策。”
於謙卻不然,說道:“依本堂之見,武清伯堅壁之計,雖是穩妥,但若行此計,我大軍將在城中防守,龜縮不出,於士氣是一大害。土木之變,數十萬大軍蕩然無存,老臣若英國公,重臣若曹首輔皆陷沒其中,又有敗軍逃回,正是我大軍心驚之時,此時瓦剌借上皇北狩之勢南下,若是我們堅守城上,賊人必定猖狂,而賊寇愈烈,我軍愈衰。
“因此,本堂以為,堅壁清野不如列陣城外,以背水之勢,一鼓而上,衝散瓦剌,如此,我軍當愈戰愈勇,方可持久守城,最終得勝。”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這時,以兵部侍郎入閣的苗衷說道:“於尚書此言甚當。本官於兵事上雖不如在座諸將,但一旦守城,京師四麵皆寇,城中流言必將接連而起,再有奸細作亂,京師恐難久守呀。”
石亨聞言,立即道:“於尚書既提督各營兵馬,末將當惟於尚書馬首是瞻。”
眾將也緊跟著齊聲說道:“末將(下官)惟於尚書馬首是瞻。”
於謙轉頭,緩緩看了大堂中所有人一眼,說道:“現在是巳時,列位用心,城防越堅固,我們就越能擊退賊寇。”
眾人緩緩而出,飛快地回到自己應在的位置繼續指揮,王竑此時卻是從外麵到了兵部大堂。
於謙見狀,問道:“公度何以至此?莫不是城防有什麽缺疏?”
王竑道:“非也,於公。陛下今晨出宮了!”
於謙聞言,頓時失色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王竑回道:“我在澄清坊看見陛下了,要不是於公有急報,我就要跟陛下一同走了,但陛下說了他午時就回宮去。”
於謙恨道:“公度,糊塗呀!那瓦剌畢竟還遠,城防怎能有陛下重要?就算瓦剌列陣城下,陛下的安危也是最緊要的。”
這時,一個書吏從外麵匆匆進入,對於謙道:“部堂大人,宮內來人了。”
於謙一聽,立刻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同王竑向外走去。
堂外正是王誠。他奉了朱祁鈺之命,從太醫院取了治痰疾的藥後又急匆匆地趕到兵部。幸虧此時已到了冬天,要不王誠都不敢確定自己能不能撐下來。
王誠見於謙和王竑從官衙中出來,連忙迎上前,對於謙道:“於尚書,這是宮中治痰疾的專藥,陛下讓小人給您帶來,還說隻要於尚書您日常旦夕服用,痰疾總會好的。”
王竑見了,不由羨慕道:“於公真是簡在帝心呀!”
於謙卻是沒有接王竑的玩笑話,認真地問王誠道:“陛下現在在哪裏?”
王誠看於謙嚴肅的樣子,摸不著頭腦地道:“陛下現在尚在宮禁之中。”
於謙鬆了一口氣,但立刻對王誠說道:“勞煩小公公,帶本官去見陛下,本官有緊急軍情匯報。”
王誠又緊張起來,當下不再多言,便帶著於謙入宮了。
王竑看著兩人的背影,喊道:“於公,這藥怎麽辦呀?”
“先放到部裏吧。”於謙的聲音轉著調從遠處傳來。
————————————————
此時,在京城之南一百二十裏的易州城中,大明上皇朱祁鎮正在瓦剌人的簇擁下向東北方向的京城走去。
隊伍中,一名草原裝扮的男子向前跑去,到了盡頭,對馬上的人說道:“太師,那皇帝又要吃瓜果了。”
被稱作太師的也先聞言,饒有興趣地問旁邊馬上的人道:“喜公公,你們那明朝皇帝,在宮中也是如此嗎?光是這兩個月,他都吃了不少好東西了,在行軍的路上也不忘享受,難道他在禦駕親征時也是如此?”
喜寧尷尬道:“我中華地大物博,鮮肥瓜果自是想吃就吃。”
也先聞言,露出了心知肚明的笑容,對那人說道:“讓他吃,現在我們可是在大明的土地上,讓他去問他的子民要好了,再讓他進進東道之誼,這樣我們也可以嚐嚐鮮了。”
那人聞言而去,臉上帶著洋溢的笑。
————————————————
這時,朱祁鈺正在文華殿內正在一目十行地讀著近日的奏折。
經過半個時辰的努力,朱祁鈺總算能夠將近期奏事的大臣的全名和今日看到的麵孔聯係起來。
朱祁鈺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的奏折往桌上一摔,發泄道:“我總算看完了!”
殿外走進一人,朱祁鈺抬頭看去,卻是一名雍容華貴的宮婦。
這宮婦端著一個茶盞,款款上前,輕聲道:“陛下,喝盞茶吧。”
朱祁鈺無聲端過茶盞,心中卻早已開始慌亂。
這女人又是誰?
當下他淡定道:“進來怎的不通報一聲,朕也好去迎一迎。”
“妾怕驚擾陛下處理國政。”
朱祁鈺飲了一口茶,說道:“此茶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