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決賽臨近,媒體紛紛開始從以往的數據中強行尋找一些冠軍走勢的規律。


    不算本屆世界杯,之前的的18屆世界杯決賽中,12次決賽在90分鍾內決出勝負,4次在加時賽決出勝負,2次被拖入點球大戰。


    看了看曆屆冠軍的歸屬,大家猛然發現在足球世界其實也有有貴族,大戶人家和平民的。


    巴西是世界杯曆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曾先後5次奪冠,意大利隊4次奪冠,德國隊三次奪冠,烏拉圭、阿根廷都2次冠軍記錄,法國、英格蘭、西班牙各獲得一次冠軍。


    從第一屆開始到現在,獲得過世界杯的國家隻有8個,不管每屆世界杯踢得多麽風生水起,最後的冠軍就那麽幾個。


    哪怕就是這8支球隊當中,也有幾支球隊的履曆有不少水分。


    就拿烏拉圭說,他們的兩次冠軍全都來自世界杯初期,分別是1930年和1950年。


    而意大利隊也好不到哪裏,別看他們有4個世界杯冠軍,不過其中兩次是1934年和1938年獲得的,這兩次冠軍基本上已經不具備衡量價值了。


    要說冠軍成色,英格蘭隊拿到冠軍的日子也比較久遠,他們唯一的一次奪冠在1966年。


    不過他們這屆冠軍前後有三屆世界杯的冠軍都是巴西隊,這麽看他們的冠軍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總結起世界杯,很多媒體都樂此不疲,因為很多球迷都多多少少有些“收集癖”,他們喜歡世界杯裏的各種消息,球隊的,球員的,球迷的,城市的也可以。


    其中,球員們的生活狀態更讓媒體感興趣。


    因為不少球員都隻能在電視鏡頭前看到自己喜愛的球員,這樣常常能看到球員特寫的方式會讓不少球迷有一些異樣的趣味:你沒有看到我,而我在電視前看了你很多年。


    不過既然喜歡球員,那很多人就喜歡了解球員們的日常生活。


    在足球商業化後,球員和球迷有的時候已經不能劃分為一個階層了,一個人支持著工資是自己1000倍的人踢球,有的時候讓球迷們覺得球員等於表演者的感覺。


    於是媒體開始注意扒球員們的日常生活,這個做法非常受大家歡迎。


    在報紙曾經還是主要媒體的時候,很多球迷在一周固定的幾個日子都會很興奮地買一張報紙,然後看看球員們今天都幹什麽了。


    大家在生活中對同樣的事情有類似的看法,這本來就讓球員和球迷的距離再近一步。


    在半決賽結束手的第三天,德國和英格蘭兩支球隊的訓練進入了全封閉狀態,這個時候球迷們連球員在熱回熱身時候的情況都看不到了。


    這個時候球隊內部人員手上的資料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隻要有照片或者視頻,那絕對能換來不小的報酬。


    就這樣,德國那邊的情況先泄露了點消息,那就是上午訓練的時候,有幾名球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了幹嘔的情況。


    對於德國球員的表現,球迷都是議論紛紛,很多人都震驚於職業球員竟然在重大考驗麵前也會出現這種反應。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既然都是人,按就一樣會有不同的情緒,會緊張,會睡不著,也會在大賽前緊張得不成樣子。


    這樣的情況有讓這些球員變得更加生活化,遇到這種情況加什總是會說:“這算啥,我開長途汽車的時候周圍都是大車,隻要一個司機有失誤,那就是連環命案。這麽危險的工作,不現在不還是來看足球消遣了。”


    類似的事情有很多,球迷對於球員們的態度在足球商業化之前是身邊踢球不錯的那個人,這個人進入國家隊也隻能證明行行出狀元。


    到了足球商業化後,足球運動員的收入要比普通人多出很多,而且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這個時候足球運動員已經脫離了普通人的範疇,隨著收入的不斷提升,他們從事的運動逐漸變成了讓人羨慕的職業。


    這個時候所有喜歡足球的人都夢想著成為一名頂級聯賽的球員,這樣自己就可以有花不完的錢,大多數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沒有經濟壓力。


    球員的地位成為製高點後,球迷就很難容忍球員們的失敗,尤其是沒有全力以赴的失敗。


    所以像是貝克漢姆當時被球迷發出死亡威脅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隨著通訊媒介的拓寬,大家逐漸越來越多的了解了球員們的生活,大家發現很多球員為了成為優秀的足球運動員,為了充分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都付出了一般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比如像英紮吉那樣的搶點型前鋒,一名體育智商遠遠強於身體天賦的球員。


    為了保持自己那點可憐的爆發力,他在很多年都吃一樣的東西。


    而很多人在報道上看到c羅在海灘又換了一個妞的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他一年四季的生活都是乏味的體能訓練,私人教練技術訓練和一個技術動作幾萬次的訓練。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單一的生活太乏味,也太難以忍受。


    更別說科比對著媒體說:“你們恐怕沒有看過4點鍾的洛杉磯!”


    這樣就實在有點過頭了,而且對自己也太狠了。


    算了,大家各自做自己吧。


    這個時候球員和球迷雖然經濟層麵上依然差距懸殊,不過球迷算是認同了球員這一獨特的社會身份。


    “有的時候他們也挺可憐的,辛辛苦苦練了那麽久,在世界杯上一直坐在替補席上眼巴巴的等待著上場的機會,這個時候顯得挺可憐的。”


    帶著這樣的心情,大家又回到了“平等狀態”。


    尤其是意大利奪冠後,播放紀錄片的時候,意大利球員承認在世界杯決賽前整夜無法入睡,有些球員深夜在壓力麵前痛苦的故事。


    這讓不少球迷也出感歎,原來他們抗壓能力也就這樣,原來一夜不睡覺對體能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帶著同樣的心情,盧克.李躺在床上遲遲沒有辦法入睡,這是他經曆的第三次世界大賽決賽。


    在u20世界杯決賽之前的晚上,他和其他球員半夜在樓道裏聊了大半夜。


    當時球隊的主教練因為內訌幾乎喪失了對於球隊的控製,盧克.李記得當時球隊已經成為了隊員自己管理自己的情況。


    決賽當天,盧克.李記得自己睡到了快中午才起床吃飯,然後剛消化得差不多又得吃飯,因為決賽在飯點上,想要在決賽發揮出水平,不可能在飯點吃了再踢,也不可能不吃。


    那天的感覺就是起床之後就去比賽了。


    到了奧運會則是另外一種感覺,每支球隊參加奧運會的陣容都是23歲以內的球員,三名超齡球員並不能讓球隊的整體能力提升多少。


    那個時候壓力最大的是吉格斯,盧克.李不知道在奧運會決賽前他是不是失眠了,反正自己睡得還不錯。


    這次世界杯決賽可不一樣,沒人知道自己一輩子還能不能再獲得世界杯決賽的機會。


    世界杯決賽的結果非常殘忍,勝利的球隊是世界冠軍,失敗者立刻成為勝利者的背景板,然後淡化在人們的記憶中。


    哪怕當時兩支球隊的差距隻有毫厘,可因為分出了名次,在獲得的榮譽方麵形成了巨大的鴻溝。


    在盧克.李看來,明天的比賽,勝利者是冠軍,而失敗者什麽都不是。


    帶著這種結果導向的態度去思考明天的比賽,盧克.李毫無懸念地陷入了焦慮的旋渦中。


    雖然是第一次打進世界杯決賽,不過之前兩次世界大賽還有俱樂部各種杯賽的精力讓他很清楚,越是這種時候,越要看淡一切。


    晚上就應該做一隻心如止水的鹹魚,再焦慮都沒法改變明天比賽的情況。


    還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不過盧克.李就當作是靜思冥想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盧克.李發現自己的意識逐漸開始變得模糊了......


    第二天上午不到八點,盧克.李就被自己定的鬧鍾吵醒了。


    睡眠比正常時間少,不過偶爾的睡眠不足並不影響他的狀態。


    何況也沒有時間了,霍奇森要求球員們在早晨一起集合做輕度熱身運動。


    看到對方的選擇後,盧克.李覺得這個流程學習溫格還是有點明顯。


    不過這麽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上午就開始做準備活動會讓大家在潛意識裏慢慢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這樣的差別看起來也許不是大問題,可事實證明下午直接集合,球員們很難找到那種已經準備好的感覺。


    等到了比賽中,如果一支球隊準備得差不多,而另一支球隊則是從開場的第一秒就完全進入了狀態。


    可以想象,這樣的情況產生後,沒有心理準備的球隊會從比賽開始的時候就完全處於心理的下風。


    差距會在短時間內爆發絕大的能量。


    7月14日下午五點,兩支球隊來到了馬拉卡納球場,昨天的三四名決賽中,阿根廷隊3比1戰勝了巴西隊。


    內馬爾傷停加上半決賽中受到了奇恥大辱,巴西隊的球員們雖然嘴上還在強調自己會全力以赴。


    但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從7比1的半決賽走出來,這場比賽恐怕是阿根廷隊贏得最輕鬆的一場。


    直到下午,各大媒體依然對於預測兩支球隊的表現津津樂道。


    半決賽之前德國媒體列出了七條德國相對其他三強的奪冠優勢。


    決賽前,《圖片報》再次為德國隊列出了戰勝阿根廷最終奪冠的7大理由。


    他們認為血洗東道主的比賽會進一步讓英格蘭隊忌憚,在最近的17場比賽中,德國球員根本不知道輸球是什麽滋味。


    而德國隊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的中前場球員都可以作為攻擊點,讓人難以琢磨。


    而這批德國球員很多都在拜仁,他們隨著拜仁獲得了上個賽季的歐冠冠軍,在比賽中有很大磨煉。


    同樣的情況,阿森納拿一個歐冠,球員也獲得了不少經驗,可阿森納隊本來能進英格蘭隊的球員就不算多。


    剩下的事情《圖片報》就有點想當然了。


    他們認為這次世界杯德國隊進入決賽按照概率來,自己也應該可以拿一次冠軍了。


    眾所周知,德國隊是進入世界杯次數最多的國家,一共有7次進入決賽,可是其中他們的成功率連一半都不到。


    毫無疑問,他們覺得運勢不可能一直好,也不會一直背,能達到兩支球隊的人都是天才。


    不過《圖片報》的其中一個預測倒是讓英格蘭足球界嗤之以鼻。


    他們認為在大比分擊敗巴西隊後,主隊的球迷會毫無條件的來支持他們,讓決賽變成德國隊的主場。


    他們的解釋很簡單,德國隊7比1戰勝巴西隊,後者如果想要找回麵子,有一個很客觀的說法。


    那就是輸給冠軍不丟人,一板一眼的德國媒體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這個打自己臉的消息。


    下午四點半,兩支球隊被允許在場上熱身的時候,球迷們對於德國球員的噓聲證明了嚴謹和奔放在多數時候都是兩回事。


    英格蘭隊員各個表情嚴肅,而德國隊那裏則稍微輕鬆了一點。


    兩支球隊剛到酒店的時候就知道了對手的先發陣容,盧克.李在熱身的時候不停地觀察赫韋德斯的情況。


    這名中後衛球員被勒夫安排打左邊後衛。


    麵對這樣的變化,盧克.李覺得如果德國隊沒有層次分明的防守來阻斷阿根廷速度型球員的進攻,那赫韋德斯這場比賽很有可能被沃爾科特打崩。


    同樣,他們右邊路的拉姆在進攻組織方麵很有優勢,不過在防守的時候未必可以防住斯特林。


    這就要看兩名後腰赫迪拉和施魏因施泰格的保護情況了。


    當然,德國隊的中前場也讓英格蘭隊有些難受,厄齊爾、克羅斯、穆勒三個人的組合堪稱夢幻級別,他們的最大的本錢是運動智商,這可能讓幾名有點刻板的英格蘭球員被按在地上摩擦。


    深呼吸一口,盧克.李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想這麽多一點用都沒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充分熱身,然後在比賽裏好好踢球,其實並不難。


    。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茵萬界商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骨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骨羽光並收藏綠茵萬界商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