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明一聲令下,滿堂鴉雀無聲,出了那些親兵,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端坐大堂上的言明。
一旁的師爺急忙打開手中的折子,再仔細確認一邊要審理的案子的經過。
在平陽,師爺都是由本地書院的書生擔任。
每個月,平陽都會從書院裏選出一位德行高尚,熟明事理的書生在平陽衙門裏麵擔任師爺,輔佐衙門老爺審理案子,處理公務。
當年,言明是在汶陽讀的書,但是汶陽慘案時言明僥幸逃了出去,幸免於難,便在平陽書院落腳,最終中了舉人,才坐上了平陽的政事主簿,俗稱“衙門老爺”。
所以,這個規矩便是言明定的。
因為這樣一來,避免的師爺受賄扭曲案件的事情,也能間接扶植自己在平陽未來的勢力班子,可謂是一舉兩得。
那書生查閱過後,確認仔細,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書生轉頭望向了一旁的書簿,使了個眼色,那書簿頓時心領神會,急忙提起筆來。
師爺:“大漢洛中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事。”
師爺:“京城人士徐子墨,攜奴婢一人,欲往蜀西而去,過路平陽。”
師爺:“於二十六日晌午十分,遭歹徒五人,圍堵曾陳巷口。”
師爺:“索要錢財,圖謀不軌,欲行傷天害理之事。”
師爺:“徐子墨當街反駁爭鬥,後訓練親兵到場,終一死四傷。”
師爺:“案件諸由,疑點未破,故二十七日辰時審理,後交由平陽王府批閱處置。”
師爺念完,衙門外麵的百姓也算是簡單了解了經過,這才算是公開庭審。
言明端坐大堂,神色威嚴,注視著台下的徐子墨。
手中驚堂木拍過,衙門裏麵一聲清脆。
言明:“你可就是徐子墨?”
徐子墨急忙躬身施禮:“在下便是徐子墨。”
言明:“方才所述,可有紕漏失誤。”
徐子墨急忙回答:“方才大人所述,俱是真實,未有一絲紕漏。”
言明轉頭看向一旁負責記錄的書簿,厲聲說道。
言明:“你可記下清楚。”
那書簿點了點頭。
那師爺也急忙跑到了書簿麵前,接過了那一紙文書,快步走到徐子墨麵前,讓徐子墨畫押。
徐子墨仔細檢閱了一番,也沒發現什麽紕漏,便伸手沾了印泥,按了手印。
師爺又接過文書,跑到言明麵前,遞給言明,而那書簿又拿出了一張新紙,準備記錄接下來的內容。
言明拿起文書,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後放到一旁,用鎮尺壓上。
言明抬頭,望向衙門外,又一拍驚堂木。
言明:“帶那人犯!”
話音剛落,言明身後的親兵便急忙領命,跑去宣那幾個人犯上堂。
徐子墨看著眼前的場景,隻覺得一陣新奇,不由得想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被剝權多年,早已沒有了公務,衙門裏外都在賦閑,現如今趙安雖然有恢複權職的意願,卻又礙於朝中文武阻攔而不得實施,所以遲遲沒有進展。
徐子墨心中說道:現在的大理寺,也就是處理一些外城的雜物。
徐子墨:雖然頭兒總說這些小民的雞毛蒜皮,都是走個過場,草草了事。
徐子墨:既然大理寺衙門不得重用,得了個閑職,為什麽不能把這些小事做好呢?
徐子墨想著,不由得抬頭望向了大堂之上的言明。
言明沒有看他,隻是靜靜地注視著衙門外麵的百姓,眼神裏滿是堅定。
而衙門外麵的百姓,也是滿懷期待地望著他們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徐子墨不由得感同身受,心中悄然有了個想法。
過了一會兒,那四個地痞無賴,便一個個帶著枷鎖,拴在一條鐵鏈上,被帶到了公堂之上。
邁動腳步,皆是叮叮咚咚作響。
那幾個人一身破舊,還是昨天那一套行頭,隻是臉上鼻青臉腫,還有大片大片的血汙。
雖然挨了一頓揍,精神有些萎靡,臉色也有些憔悴,倒還是滿臉刁蠻,眼神不屑。
徐子墨隻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陣驚愕。
本以為這些混賬能夠吸取教訓,改過自新,今日到了公堂之上認錯伏法,便算是了事了。
但是現在,幾人對視過後,徐子墨心裏隱隱感覺不妙,不免有些擔心了起來。
那幾人在堂下跪好,靜靜地看著堂上的言明。
言明:“爾等何許人也?”
言明問完,那幾人先是一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言明:“本宮問你們,你們是什麽人?”
幾人聽完,這次恍然大悟。
其中那刀疤臉顫顫巍巍地回答道。
“青天大老爺,小的就是這本地人,名叫張貴,街坊外號叫‘刀狗臉’。”
說著,那張貴便開始介紹身後那幾個人。
張貴:“小的都是小老百姓,也沒有個媳婦,父母也都死了。”
張貴:“所以便住在一起,彼此照應。”
張貴:“這是我大哥王陸,這是我二哥……”
張貴磨磨唧唧介紹了半天,徐子墨也才算記下了他們的姓名身世。
言明見張貴講完,一拍驚堂木。
言明:“張貴,你聽好了。”
言明:“若是無罪冤枉,本宮會還你們清白。”
言明:“若是有罪抵賴,天官地官都要懲罰!”
那幾人聽完,急忙叩頭哭喊。
“會說真話!會說真話!”
“青天大老爺可放心吧。”
哭哭唧唧一頓,才算安靜了下來。
言明嚴肅地說道:“昨天的事情,你們都還記得嗎?”
張貴一聽,急忙愣住,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似的,轉頭看向一旁的徐子墨。
張貴死死盯著徐子墨,禁錮在枷鎖裏麵的手顫顫巍巍地指著徐子墨。
突然,張貴癱坐在地,哭喊了起來。
張貴:“哎呦我的青天大老爺呀,您可要給小的們主持公道哇!”
說著,張貴身旁的那幾人也紛紛哭鬧了起來,仿佛受盡了委屈一般。
言明:“有什麽緣由,盡管說出來,本宮自然會為你們主持公道。”
那趙貴倒是聰明,急忙擺手搖頭,盡是一副委屈可憐之態。
趙貴:“小的不敢說,小的不敢說!”
趙貴:“小的曾經犯過錯,怕名聲不好,大人不信。”
言明厲聲喝道:“本宮想來嚴明公正,你大可放心講出,本宮一定主持公道!”
說完,那張貴才漸漸平靜了下來,顫顫巍巍地指著徐子墨。
張貴:“就是他!就是他!”
“他當街無辜打傷小的們!還搶了錢!”
一旁的師爺急忙打開手中的折子,再仔細確認一邊要審理的案子的經過。
在平陽,師爺都是由本地書院的書生擔任。
每個月,平陽都會從書院裏選出一位德行高尚,熟明事理的書生在平陽衙門裏麵擔任師爺,輔佐衙門老爺審理案子,處理公務。
當年,言明是在汶陽讀的書,但是汶陽慘案時言明僥幸逃了出去,幸免於難,便在平陽書院落腳,最終中了舉人,才坐上了平陽的政事主簿,俗稱“衙門老爺”。
所以,這個規矩便是言明定的。
因為這樣一來,避免的師爺受賄扭曲案件的事情,也能間接扶植自己在平陽未來的勢力班子,可謂是一舉兩得。
那書生查閱過後,確認仔細,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書生轉頭望向了一旁的書簿,使了個眼色,那書簿頓時心領神會,急忙提起筆來。
師爺:“大漢洛中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事。”
師爺:“京城人士徐子墨,攜奴婢一人,欲往蜀西而去,過路平陽。”
師爺:“於二十六日晌午十分,遭歹徒五人,圍堵曾陳巷口。”
師爺:“索要錢財,圖謀不軌,欲行傷天害理之事。”
師爺:“徐子墨當街反駁爭鬥,後訓練親兵到場,終一死四傷。”
師爺:“案件諸由,疑點未破,故二十七日辰時審理,後交由平陽王府批閱處置。”
師爺念完,衙門外麵的百姓也算是簡單了解了經過,這才算是公開庭審。
言明端坐大堂,神色威嚴,注視著台下的徐子墨。
手中驚堂木拍過,衙門裏麵一聲清脆。
言明:“你可就是徐子墨?”
徐子墨急忙躬身施禮:“在下便是徐子墨。”
言明:“方才所述,可有紕漏失誤。”
徐子墨急忙回答:“方才大人所述,俱是真實,未有一絲紕漏。”
言明轉頭看向一旁負責記錄的書簿,厲聲說道。
言明:“你可記下清楚。”
那書簿點了點頭。
那師爺也急忙跑到了書簿麵前,接過了那一紙文書,快步走到徐子墨麵前,讓徐子墨畫押。
徐子墨仔細檢閱了一番,也沒發現什麽紕漏,便伸手沾了印泥,按了手印。
師爺又接過文書,跑到言明麵前,遞給言明,而那書簿又拿出了一張新紙,準備記錄接下來的內容。
言明拿起文書,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後放到一旁,用鎮尺壓上。
言明抬頭,望向衙門外,又一拍驚堂木。
言明:“帶那人犯!”
話音剛落,言明身後的親兵便急忙領命,跑去宣那幾個人犯上堂。
徐子墨看著眼前的場景,隻覺得一陣新奇,不由得想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被剝權多年,早已沒有了公務,衙門裏外都在賦閑,現如今趙安雖然有恢複權職的意願,卻又礙於朝中文武阻攔而不得實施,所以遲遲沒有進展。
徐子墨心中說道:現在的大理寺,也就是處理一些外城的雜物。
徐子墨:雖然頭兒總說這些小民的雞毛蒜皮,都是走個過場,草草了事。
徐子墨:既然大理寺衙門不得重用,得了個閑職,為什麽不能把這些小事做好呢?
徐子墨想著,不由得抬頭望向了大堂之上的言明。
言明沒有看他,隻是靜靜地注視著衙門外麵的百姓,眼神裏滿是堅定。
而衙門外麵的百姓,也是滿懷期待地望著他們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徐子墨不由得感同身受,心中悄然有了個想法。
過了一會兒,那四個地痞無賴,便一個個帶著枷鎖,拴在一條鐵鏈上,被帶到了公堂之上。
邁動腳步,皆是叮叮咚咚作響。
那幾個人一身破舊,還是昨天那一套行頭,隻是臉上鼻青臉腫,還有大片大片的血汙。
雖然挨了一頓揍,精神有些萎靡,臉色也有些憔悴,倒還是滿臉刁蠻,眼神不屑。
徐子墨隻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陣驚愕。
本以為這些混賬能夠吸取教訓,改過自新,今日到了公堂之上認錯伏法,便算是了事了。
但是現在,幾人對視過後,徐子墨心裏隱隱感覺不妙,不免有些擔心了起來。
那幾人在堂下跪好,靜靜地看著堂上的言明。
言明:“爾等何許人也?”
言明問完,那幾人先是一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言明:“本宮問你們,你們是什麽人?”
幾人聽完,這次恍然大悟。
其中那刀疤臉顫顫巍巍地回答道。
“青天大老爺,小的就是這本地人,名叫張貴,街坊外號叫‘刀狗臉’。”
說著,那張貴便開始介紹身後那幾個人。
張貴:“小的都是小老百姓,也沒有個媳婦,父母也都死了。”
張貴:“所以便住在一起,彼此照應。”
張貴:“這是我大哥王陸,這是我二哥……”
張貴磨磨唧唧介紹了半天,徐子墨也才算記下了他們的姓名身世。
言明見張貴講完,一拍驚堂木。
言明:“張貴,你聽好了。”
言明:“若是無罪冤枉,本宮會還你們清白。”
言明:“若是有罪抵賴,天官地官都要懲罰!”
那幾人聽完,急忙叩頭哭喊。
“會說真話!會說真話!”
“青天大老爺可放心吧。”
哭哭唧唧一頓,才算安靜了下來。
言明嚴肅地說道:“昨天的事情,你們都還記得嗎?”
張貴一聽,急忙愣住,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似的,轉頭看向一旁的徐子墨。
張貴死死盯著徐子墨,禁錮在枷鎖裏麵的手顫顫巍巍地指著徐子墨。
突然,張貴癱坐在地,哭喊了起來。
張貴:“哎呦我的青天大老爺呀,您可要給小的們主持公道哇!”
說著,張貴身旁的那幾人也紛紛哭鬧了起來,仿佛受盡了委屈一般。
言明:“有什麽緣由,盡管說出來,本宮自然會為你們主持公道。”
那趙貴倒是聰明,急忙擺手搖頭,盡是一副委屈可憐之態。
趙貴:“小的不敢說,小的不敢說!”
趙貴:“小的曾經犯過錯,怕名聲不好,大人不信。”
言明厲聲喝道:“本宮想來嚴明公正,你大可放心講出,本宮一定主持公道!”
說完,那張貴才漸漸平靜了下來,顫顫巍巍地指著徐子墨。
張貴:“就是他!就是他!”
“他當街無辜打傷小的們!還搶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