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進退之間
畫道入聖:我號令諸天神魔 作者:木偶奇遇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誌的吩咐,頗為明確。
“第一件事,就是要洛兒,去到地方上各縣裏,那開礦的白家不算,他在地方上沒什麽產業,能混起來,全靠著他家的那幾處礦場,不用太在意。”
“關鍵在於,王家、章家、墨家,這三家在地方上,產業上的那些事情,若是之後,那位天京城來的顧大人,有采取什麽動作的話。”
“你,就想辦法,讓這三家在地方上產業裏,安插的那些人手,耳目,將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遲滯幾分,讓他們收到消息的時間拖長,聽明白了嗎?”
聽到李誌的話語。
李洛愣了一下,下意識點頭,心頭雖然還有些疑惑與不解的地方,但也知道,現在還不是他開口詢問的時候。
耐心等著老祖宗,吩咐自己的堂兄。
李誌說完那一長段話,到底上了年紀,下一句話也是頓了一下,喘了幾口氣,才是恢複過來。
目光這才看向旁邊的李雲,語氣嚴肅的說道。
“第二件事,雲兒,你且過來。”
“洛兒要做的事情,是要看人,要按著那位顧大人的性格,來決定接下來的行動,但你不同,你稍後回家,便收拾行囊,進京去吧。”
李誌說著。
眼神盯著臉上露出異色的李雲,沉聲道:“你的武道,也差不多到火候了,十九歲的上八品,進京之後,不論你是想去武館習武,等上了中三品,再去謀職,還是想要直接去魚龍司、緝司衛,家裏這邊,都會給你準備好該準備的。”
“打點的銀錢。”
“入職衛所的人情……”
“該有的,家裏這邊,都會盡力為你準備穩妥。”
“隻有一點。”
李誌看著李雲,最後一句話,格外加重了語氣。
“進了京,就不要再想著歸家,起碼這一年內,就不要想了,明白嗎?”
聽到李誌最後這句話。
在場的李雲和李洛的表情,都是變得分外精彩起來。
他們二人,雖說被李誌,頗看不上眼,認為是心性不佳,難做大事。
但那是李誌的眼光太高。
畢竟是曾經做到過工部侍郎,距離一部天官的位子,都是隻差一步的人物,所以有不滿意的地方,並非他們真的如此不堪。
李誌這話。
擺明了,就是覺得,這一次,顧長生率領巡神司,抵達元山府,李家也好,其餘各家,怕是都要吃上大虧,能否保證如今的位子,家業,都在兩說之間。
所以才要急忙安排李雲進京,再安排李洛,和顧長生暗中聯手,討好這位新任的巡神司主官。
但在他們看來。
他們李家的家業勢力擺在這裏。
“就算那位顧長生顧大人,有當今陛下的恩寵,我們也不至於這般畏懼吧!”
李洛的性格,還算沉穩一些。
但李雲,卻是已經忍不住開口了。
“不至於畏懼?”
聽到李雲的話語,李誌笑了笑,卻沒有生氣,看著自己這個孫兒,含笑說道:“為什麽不至於?是我李家的勢力,已經足夠和朝廷掰腕子了麽?”
李雲一時語塞。
李誌輕輕扣了扣桌案,道:“你覺得,我們不需要太畏懼這位顧大人,爺爺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現在,今時不同以往了。”
“之前我們李家,可以不怕朝廷的來使,那是因為,元山五姓在那時,真的是同氣連枝,但現在,不一樣了。”
李誌說著。
想到王遠謀之前說的那番話,還有他表現出的那算定一切,野心勃勃的態度,嘴角便是掀起一抹嘲諷的笑意。
這些道理,李誌相信,王遠謀肯定也知曉,不然他也不可能以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接掌王家家主的大權。
隻是,他太過自信。,
又或者,是他的盟友給他的幫助太大,讓他覺得,可以在外有朝廷的代表,這位顧長生顧大人的威脅的情況下。
甚至能夠將顧長生,作為棋子,趁勢將自己的李家,或是其餘墨家、白家、章家中的某一家給滅掉,以此來壯大自己王家的勢力。
而在這之後,他依舊能夠將剩餘的幾個元山府大族,團結在王家旗下,繼續抗衡顧長生,還有其背後朝廷所給予的壓力。
但他沒有想過。
元山五姓同氣連枝,這份互信背後,本來就是一條無比脆弱的信任鏈。
之前能夠維係,已經稱得上是一個奇跡了。
隻要任意一家倒塌,垮下來。
這份信任鏈,就會頃刻崩塌,到那時。
在朝廷麵前,分裂的元山五姓,就將無比脆弱,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李誌才會毫不猶豫的拿出了進退之策,一邊向王遠謀表示順從,拖延時間,一邊,則是安排人手。
有作為李家的退路,前往京城,以李雲為代表的武道子弟。
還有便是作為李家,爭取顧長生庇護的,以李洛為代表的儒家子弟。
以此來確保,李家能夠盡可能平安的,度過這一場麻煩。
聽著李誌的分析。
李雲和李洛,才是終於明白。
王遠謀那看似霸道的行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隻不過。
“按照祖父的說法,是覺得那顧長生,一定能夠成事,但若那顧長生隻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呢?”
李雲忍不住開口了。
李誌微微一笑。
“所以我才說,要察其言,觀其行,若是他有能力,我才會讓洛兒他們行動,若是他沒有什麽本事,那就不用說了。”
李誌看向窗外。
眼中,也是有著精芒閃過。
“若是那顧大人,沒有什麽能力,那我們李家,便是直接倒戈,也無妨啊!”33
“倒戈,倒戈向哪一方?”
李洛和李雲一愣。
自家爺爺之前說的兩邊。
一邊是倒向顧長生,一邊則是自謀生路。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倒戈?
總不能是倒戈向王家,任由王家宰割吧?
“怎麽會?”
聽到兩個孫子的猜測,李誌啞然失笑,擺擺手,說出的話語,卻是讓兩個孫子,都是愈發震撼與敬畏!
“若要倒戈,那自然是倒戈給,天京城中,那位安排了王家,給了王家大力支持,以至於,讓我們這位王家主,都拎不清自己分量的郡王殿下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第一件事,就是要洛兒,去到地方上各縣裏,那開礦的白家不算,他在地方上沒什麽產業,能混起來,全靠著他家的那幾處礦場,不用太在意。”
“關鍵在於,王家、章家、墨家,這三家在地方上,產業上的那些事情,若是之後,那位天京城來的顧大人,有采取什麽動作的話。”
“你,就想辦法,讓這三家在地方上產業裏,安插的那些人手,耳目,將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遲滯幾分,讓他們收到消息的時間拖長,聽明白了嗎?”
聽到李誌的話語。
李洛愣了一下,下意識點頭,心頭雖然還有些疑惑與不解的地方,但也知道,現在還不是他開口詢問的時候。
耐心等著老祖宗,吩咐自己的堂兄。
李誌說完那一長段話,到底上了年紀,下一句話也是頓了一下,喘了幾口氣,才是恢複過來。
目光這才看向旁邊的李雲,語氣嚴肅的說道。
“第二件事,雲兒,你且過來。”
“洛兒要做的事情,是要看人,要按著那位顧大人的性格,來決定接下來的行動,但你不同,你稍後回家,便收拾行囊,進京去吧。”
李誌說著。
眼神盯著臉上露出異色的李雲,沉聲道:“你的武道,也差不多到火候了,十九歲的上八品,進京之後,不論你是想去武館習武,等上了中三品,再去謀職,還是想要直接去魚龍司、緝司衛,家裏這邊,都會給你準備好該準備的。”
“打點的銀錢。”
“入職衛所的人情……”
“該有的,家裏這邊,都會盡力為你準備穩妥。”
“隻有一點。”
李誌看著李雲,最後一句話,格外加重了語氣。
“進了京,就不要再想著歸家,起碼這一年內,就不要想了,明白嗎?”
聽到李誌最後這句話。
在場的李雲和李洛的表情,都是變得分外精彩起來。
他們二人,雖說被李誌,頗看不上眼,認為是心性不佳,難做大事。
但那是李誌的眼光太高。
畢竟是曾經做到過工部侍郎,距離一部天官的位子,都是隻差一步的人物,所以有不滿意的地方,並非他們真的如此不堪。
李誌這話。
擺明了,就是覺得,這一次,顧長生率領巡神司,抵達元山府,李家也好,其餘各家,怕是都要吃上大虧,能否保證如今的位子,家業,都在兩說之間。
所以才要急忙安排李雲進京,再安排李洛,和顧長生暗中聯手,討好這位新任的巡神司主官。
但在他們看來。
他們李家的家業勢力擺在這裏。
“就算那位顧長生顧大人,有當今陛下的恩寵,我們也不至於這般畏懼吧!”
李洛的性格,還算沉穩一些。
但李雲,卻是已經忍不住開口了。
“不至於畏懼?”
聽到李雲的話語,李誌笑了笑,卻沒有生氣,看著自己這個孫兒,含笑說道:“為什麽不至於?是我李家的勢力,已經足夠和朝廷掰腕子了麽?”
李雲一時語塞。
李誌輕輕扣了扣桌案,道:“你覺得,我們不需要太畏懼這位顧大人,爺爺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現在,今時不同以往了。”
“之前我們李家,可以不怕朝廷的來使,那是因為,元山五姓在那時,真的是同氣連枝,但現在,不一樣了。”
李誌說著。
想到王遠謀之前說的那番話,還有他表現出的那算定一切,野心勃勃的態度,嘴角便是掀起一抹嘲諷的笑意。
這些道理,李誌相信,王遠謀肯定也知曉,不然他也不可能以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接掌王家家主的大權。
隻是,他太過自信。,
又或者,是他的盟友給他的幫助太大,讓他覺得,可以在外有朝廷的代表,這位顧長生顧大人的威脅的情況下。
甚至能夠將顧長生,作為棋子,趁勢將自己的李家,或是其餘墨家、白家、章家中的某一家給滅掉,以此來壯大自己王家的勢力。
而在這之後,他依舊能夠將剩餘的幾個元山府大族,團結在王家旗下,繼續抗衡顧長生,還有其背後朝廷所給予的壓力。
但他沒有想過。
元山五姓同氣連枝,這份互信背後,本來就是一條無比脆弱的信任鏈。
之前能夠維係,已經稱得上是一個奇跡了。
隻要任意一家倒塌,垮下來。
這份信任鏈,就會頃刻崩塌,到那時。
在朝廷麵前,分裂的元山五姓,就將無比脆弱,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李誌才會毫不猶豫的拿出了進退之策,一邊向王遠謀表示順從,拖延時間,一邊,則是安排人手。
有作為李家的退路,前往京城,以李雲為代表的武道子弟。
還有便是作為李家,爭取顧長生庇護的,以李洛為代表的儒家子弟。
以此來確保,李家能夠盡可能平安的,度過這一場麻煩。
聽著李誌的分析。
李雲和李洛,才是終於明白。
王遠謀那看似霸道的行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隻不過。
“按照祖父的說法,是覺得那顧長生,一定能夠成事,但若那顧長生隻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呢?”
李雲忍不住開口了。
李誌微微一笑。
“所以我才說,要察其言,觀其行,若是他有能力,我才會讓洛兒他們行動,若是他沒有什麽本事,那就不用說了。”
李誌看向窗外。
眼中,也是有著精芒閃過。
“若是那顧大人,沒有什麽能力,那我們李家,便是直接倒戈,也無妨啊!”33
“倒戈,倒戈向哪一方?”
李洛和李雲一愣。
自家爺爺之前說的兩邊。
一邊是倒向顧長生,一邊則是自謀生路。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倒戈?
總不能是倒戈向王家,任由王家宰割吧?
“怎麽會?”
聽到兩個孫子的猜測,李誌啞然失笑,擺擺手,說出的話語,卻是讓兩個孫子,都是愈發震撼與敬畏!
“若要倒戈,那自然是倒戈給,天京城中,那位安排了王家,給了王家大力支持,以至於,讓我們這位王家主,都拎不清自己分量的郡王殿下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