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微寒,餘輝漸去。


    此刻已近傍晚,街道上行人少了些,應川也沒有對錢陀說謊的確飯點了。


    每次看到米若音,他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初次是感激、再次是信任、三次是依賴、而這次也隻有被托付來形容。


    離得近了,米若音正在茶行門前送客,許是餘光掃到街道那抹青色,她笑得很甜,與平常的嬌媚不同對著青袍少年揮了揮手。


    “米姐,我回來了。”


    應川走上前來輕聲道,眼睛仔細端詳這張嬌媚精致的臉蛋,宮腰纖細,著襲嫩粉長裙一改往日風格,顯得俏皮可愛,鳳淚眼撩人心扉。


    這時,米若音伸出蔥白玉指將應川青錦袍上的褶皺抹平,話語輕柔的說道:“回來了。”


    “探親可好?”


    廳堂內,米若音問道。


    “米姐,一切安好。”


    “還沒吃飯吧?”


    待應川坐下,米若音笑著問道。


    一直以來,應川對吃的不甚講究,或許是氣體的原因,他很少會覺得很餓,平常的飲食不過是口腹之欲,聽到米若音這般問來,心中頓時有了想法,若不做頓吃食?


    “米姐,稍等!”


    想到便做,應川起身便走,待他走到茶行後院,看到已有一名婦人正在淘米、淨菜。


    米若音雖說茶行內沒雇夥計,但洗衣、燒飯的婦人定然要有,若不然她哪裏忙的過來。


    應川與那張姓婦人一起忙活了兩刻鍾才算端上來三菜一湯,還有一份甜點,皆是應川親自下手。


    廳堂內,米若音看著桌上的菜肴,雙眸含笑,看得出相當意外。


    待米飯端上桌來,應川親手盛了一碗遞給米若音說道:“米姐,吃飯了!”


    “好,看不出啊!”


    米若音眉眼含笑稱讚道。


    一餐晚飯兩人宛如親姐弟一般,吃的其樂融融,無比和洽。


    飯後,米若音沏了一壺茶,兩姐弟坐在桌前聊了很久,當聽到她說明日閉鋪時,應川立即反應過來。


    想到即將要去他心心念念的會梁山脈,他瞬間想到的是紀侖,那個撫養他至十六歲的老人。


    想到此處,應川開口問道:“米姐,那原崇峰是在會梁主脈嗎?”


    “是從說書人口中聽說的吧?”


    米若音反問道,繼而柔聲解釋:“會梁主脈是有一峰叫做原崇,曾為道家第一峰,但千餘年前便已敗落,空留峰頂偌大道庭。”


    “那咱,道一門身處何峰?”


    應川好奇的問道。


    聽到應川這般詢問,向來安之若素的米若音臉色稍紅,俏皮的挺了挺眉頭,沉思片刻回道:“道一峰。”


    “想必此峰,定然雄壯寬闊,高聳入雲!”


    “師姐,我跟你說,師弟最喜歡便是攀登高峰,峰頂風光無限好。”


    看著興致勃勃的應川,米若音扶了扶額頭,不願打斷他的興致,輕飄飄的說道:“師弟喜歡就好。夜深了,歇息吧!”


    一夜無言。


    臘月初十,雖說不宜出行,但姐弟二人還是準備好了一切,由於同為修者,便選擇徒步。


    會寧縣距離北川都城將近一千三百餘裏,姐弟二人打算先進都城,然後在過古城牆前往會梁山脈。


    若是常人一千餘裏路程,最少要在馬車上待四五日之多,那崔斷不同,一路行至官道皆有驛站備馬,姐弟二人若是全力掠行,怕是一日足矣。


    不出所料,第五場雪在姐弟兩人剛出城門便飄落下來,第二次封山之行就在近幾日。


    一路上兩人皆是光暈附體,正午時分便趕到會稽縣,姐弟二人商議一番決定在此飲用餐食,順便恢複下氣體。


    會稽縣位於北川境內中心地位,西北側為會臨縣,東南側則是會寧,而正東北便是北川都,三座縣城將北川都城圍在一起,境內唯一的官道將這四座城池連在一起。


    因處於北川中心,會稽縣顯得要比會寧縣繁榮許多,畢竟此地距離北川都城不過四五百裏路,是距離都城最近的一座縣城,地理位置優越。


    姐弟兩人隨便找家酒樓點了些吃食。


    “聽說了嗎?


    都城最近一直在征兵,對於符合條件的從軍者每家每月有五兩銀子補助。”


    “好好的,為什麽要征兵啊?”


    “誰知道呢!”


    “這還用說,肯定是到了衛兵退換的時候了,你想想,大成穩定快十年了,曾經的兵都多大年歲了?”


    “仁兄,言之有理......”


    縱使酒樓人聲嘈雜,但應川還是聽了個一清二楚,隨著大成王朝逐漸安定,居安思危之法皆明,如此一來,新征衛兵也沒什麽可奇怪的。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應川便與米若音閑聊,也好請教一些道一門門內事項。


    道一門始建於武安戰亂開始,門主一陽個性灑脫,對於門內弟子約束甚少,目前門下弟子四人,而應川是最小的師弟。


    聽得米若音這般道來,應川不由得有些憧憬,原來自己不是這世間唯一的道修。


    歇息半個時辰,兩人飲了一壺自身攜帶的雪花茶,繼續出發趕路。


    雖說一路上風雪不斷加大,但兩人同為修者,在這天地白茫茫一片的冰雪世界中禦氣而行,隻要認準方向,便不會有所耽擱。


    北川民風彪悍,都城亦是如此,隻有日常守衛看衛城門,不會對進出城的行人進行盤查、詢問等事宜,應川兩人最終在天色剛黑便抵達都府城門。


    雖說此時天色漸黑,但作為一都之城,城門前依然燈火通明,兩旁各有一排三十多根大腿粗細的火把熊熊燃燒,入夜風更大的吹得火焰隨風亂舞,宛如一隻張牙舞爪的火獸,空中的雪花還未臨近便做霧氣,此火把應當是燈油裏麵摻兌了一些火油,如若不然不可能這般旺盛。


    正值第二次封山,此刻城門前過往行人絡繹不絕,多是手持兵刃行走江湖的武藝人。


    看著麵前這座常年矗立在大成最北方的城池,應川深深的被震撼到了。


    城牆高達三十餘丈,通體使用長寬一丈的上好黒岩精石建造,黒岩精石取自會梁山脈的一種奇石,尋常兵刃最多能在上麵劃出一道細痕,若是用黃為那柄青金龍泉刀也最多隻能砍進二寸左右,可想而知此精石硬度有多高。


    城牆上方每隔三裏便架設一台強弩,另外還會搭建一處能容納十餘名弓箭手的箭塔。


    就在這時,城門口走出一隊衛兵,領頭那人應川認識,正是在牙子坡結識的聶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初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情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情寂並收藏太初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