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戩率領一千騎兵,正麵迎向劉曜所率兵馬。
劉曜見狀大喜,憑借他一倍於對方的兵力,若是不能擊潰敵騎,那他大漢第一勇將的名號,豈不是浪得虛名?
他已經想好了,待擊潰了敵騎,他便命人大喊李戩已逃,亂了對方兵馬的軍心。必能扭轉局麵,一舉擊垮敵軍。
然而,就在這時,李戩大手一揮,眾騎突然左右分開,露出一條通道。便見一支黑乎乎的重騎,從中奔出,轟隆隆的向敵騎衝去。
劉曜一見對方重騎,不由一臉駭然。這,這怎麽可能?李戩竟然能猜出,他會率騎兵攻打他?
原本,劉曜也擔心過對方重騎,但經過一番驗證後,也知道重騎無法持久,穿戴重甲亦十分繁瑣。
因此,此次臨時起意,便是打著出其不意,讓對方無法提前準備好重騎。
可萬萬沒有想到,對方不但猜出了他的心思,還提前準備好了重騎。
劉曜欲哭無淚,為何,為何自己總是被李戩所算計?既生曜,何生戩啊!
此時的李戩,可沒有想到,劉曜會生出這樣的感慨,更加不可能提前猜出,對方會主動來襲。
此番他提前準備重騎,其實乃是為了衝擊敵軍大陣所用。可沒有想到,對方主將竟然按捺不住,主動來襲,正好讓他的重騎,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是以,李戩才會發出天助的感慨,此戰,虎狼軍贏了。
劉曜已經來不及下令撤退,兩軍隨即衝撞一起。數百重騎一舉撞入陣中,轉瞬間便突入其中,硬生生的撞入一大塊缺口。
隨後的輕騎兵蜂擁而入,瘋狂的砍殺被衝亂的敵騎。匈奴騎兵陷入一片混亂,麵對重騎,竟生出深深的無力感。
劉曜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匈奴鐵騎能夠擋住重騎的衝鋒。可現實十分殘酷,麵對幾乎刀槍不入的重騎,基本都是輕騎的匈奴兵馬,根本無法阻止重騎的衝勢。
戰場陷入一麵倒的局麵,前鋒匈奴騎兵不斷瓦解,被敵軍分割蠶食。劉曜赤紅著雙眼,厲聲大吼:“撤!”
殘存的匈奴騎兵,紛紛脫離戰鬥,死命抽到戰馬,飛快逃離。
李戩一麵率領繼續追擊,一麵命人大喊,“劉曜逃了!虎狼軍必勝!”
正在激戰的雙方兵馬,聞言紛紛轉頭看去。卻見劉曜正率領一千餘騎兵狂奔,在其後方,近千虎狼騎兵正在窮追不舍。
一時間,匈奴兵馬士氣大挫,眼看著主將狼狽而逃,哪裏還打得下去。當即紛紛撤離戰場,丟盔棄甲,向北營奔逃。
而虎狼軍將士則士氣大振,跟著大喊虎狼軍必勝,對潰逃的匈奴兵馬,窮追不舍。
劉曜騎在馬上,聽著對方的喊話,看著己軍的崩潰,不由臉色一白,徹底敗了。
李戩追擊了一陣,見劉曜正和其餘幾支騎兵匯合,也不敢繼續追擊了。當即下令全軍停止追擊,收攏兵馬。
再追下去,待劉曜與匈奴騎兵匯合,順勢襲擊各處追兵,隻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待劉曜率領殘部退回北營後,李戩當即命人打掃戰場,統計傷亡。
在草草收拾了戰場後,也來不及整理戰報,大軍便迅速向南而去,繞過北營,來到長安北門下。
數裏外的戰鬥,長安城上亦能隱隱看到。此時,北牆之上,站立著眾多朝廷官員。
他們看不到詳細的戰況,正在焦急間,卻見匈奴兵馬亂糟糟的奔回大營,經探子來報,方才知曉,李戩竟然憑借步軍,打敗了悍勇的匈奴鐵騎。
當李戩率軍趕到城下,城上官員們頓時臉色大變,如此強悍的兵馬,放他們入城,到底是福是禍?
眾人的目光,不由紛紛轉向閻賈二人,是開門迎虎,還是閉門拒狼,就要看他們的決定了。
閻鼎臉色複雜的看著,城下殺氣如潮的征北軍,不由苦澀的問道:“賈大人。。。。”
賈胥此時也是一臉糾結,將兩萬多征北軍放進城中,一旦出現變故,他們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可若是不放他們進來,李戩必然震怒,到時候率兵撤退,他們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就在他們猶豫之時,城下的李戩卻等得有些心焦,接連派人前往催促開門。媽蛋,還不開門,待會匈奴援兵抵達,他們這兩萬多人,豈不是要交代在這裏?
李戩心中怒意升騰,恨不得衝進城中,大開殺戒。自己好心好意為朝廷解圍,可對方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辜負他的善意,幾次置他於險地。
此時的城頭上,黃綸見閻賈二人猶豫不決,不由暗暗心急。可他又不敢輕易替李戩說話,以免引人生疑。
好在這時,賈胥轉過頭來,詢問道:“黃大人,你覺得,放李戩入城,到底是好是壞?”
黃綸差點隨口說好,但他目光掃過賈胥,卻見對方眼含深意的看著自己,不由微微一驚。
賈胥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他已經對自己有所懷疑了?黃綸連忙咽下自己想說的話,心思電轉,趕緊搬出另外一套措辭。
“下官此時亦難以決斷,征北軍實力遠勝於我軍,若是入城,難免客大欺主。對於李大將軍此人,下官並不是太了解,實在無法意料,對方入城後,會作何舉動。”
這話一下子就把球,又踢到了賈胥身上。若論對李戩的了解,非他莫屬。
賈胥狐疑的看了黃綸一眼,略一沉思,方才說道:“李戩此人,極為功利,且貪得無厭。若是讓他入城,憑借此番戰功,隻怕又要向朝廷,索要種種好處,方肯罷休。”
閻鼎微微點頭,頗為讚同賈胥的說法,但他還有另一層隱憂,不得不提醒道:“賈大人,那李戩對朝廷,可有什麽非分之想?”
賈胥臉色一變,遲疑著搖搖頭:“此事,此事本官亦是不太清楚。此人目無君長,藐視朝廷,可說不上有忠義之心。但我等亦有一定實力,護佑朝綱,想必其也不敢行董曹之事吧。”
閻鼎歎聲苦笑,“怕就怕,請神容易送神難,若是其強行留駐長安,吾等為之奈何?”
劉曜見狀大喜,憑借他一倍於對方的兵力,若是不能擊潰敵騎,那他大漢第一勇將的名號,豈不是浪得虛名?
他已經想好了,待擊潰了敵騎,他便命人大喊李戩已逃,亂了對方兵馬的軍心。必能扭轉局麵,一舉擊垮敵軍。
然而,就在這時,李戩大手一揮,眾騎突然左右分開,露出一條通道。便見一支黑乎乎的重騎,從中奔出,轟隆隆的向敵騎衝去。
劉曜一見對方重騎,不由一臉駭然。這,這怎麽可能?李戩竟然能猜出,他會率騎兵攻打他?
原本,劉曜也擔心過對方重騎,但經過一番驗證後,也知道重騎無法持久,穿戴重甲亦十分繁瑣。
因此,此次臨時起意,便是打著出其不意,讓對方無法提前準備好重騎。
可萬萬沒有想到,對方不但猜出了他的心思,還提前準備好了重騎。
劉曜欲哭無淚,為何,為何自己總是被李戩所算計?既生曜,何生戩啊!
此時的李戩,可沒有想到,劉曜會生出這樣的感慨,更加不可能提前猜出,對方會主動來襲。
此番他提前準備重騎,其實乃是為了衝擊敵軍大陣所用。可沒有想到,對方主將竟然按捺不住,主動來襲,正好讓他的重騎,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是以,李戩才會發出天助的感慨,此戰,虎狼軍贏了。
劉曜已經來不及下令撤退,兩軍隨即衝撞一起。數百重騎一舉撞入陣中,轉瞬間便突入其中,硬生生的撞入一大塊缺口。
隨後的輕騎兵蜂擁而入,瘋狂的砍殺被衝亂的敵騎。匈奴騎兵陷入一片混亂,麵對重騎,竟生出深深的無力感。
劉曜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匈奴鐵騎能夠擋住重騎的衝鋒。可現實十分殘酷,麵對幾乎刀槍不入的重騎,基本都是輕騎的匈奴兵馬,根本無法阻止重騎的衝勢。
戰場陷入一麵倒的局麵,前鋒匈奴騎兵不斷瓦解,被敵軍分割蠶食。劉曜赤紅著雙眼,厲聲大吼:“撤!”
殘存的匈奴騎兵,紛紛脫離戰鬥,死命抽到戰馬,飛快逃離。
李戩一麵率領繼續追擊,一麵命人大喊,“劉曜逃了!虎狼軍必勝!”
正在激戰的雙方兵馬,聞言紛紛轉頭看去。卻見劉曜正率領一千餘騎兵狂奔,在其後方,近千虎狼騎兵正在窮追不舍。
一時間,匈奴兵馬士氣大挫,眼看著主將狼狽而逃,哪裏還打得下去。當即紛紛撤離戰場,丟盔棄甲,向北營奔逃。
而虎狼軍將士則士氣大振,跟著大喊虎狼軍必勝,對潰逃的匈奴兵馬,窮追不舍。
劉曜騎在馬上,聽著對方的喊話,看著己軍的崩潰,不由臉色一白,徹底敗了。
李戩追擊了一陣,見劉曜正和其餘幾支騎兵匯合,也不敢繼續追擊了。當即下令全軍停止追擊,收攏兵馬。
再追下去,待劉曜與匈奴騎兵匯合,順勢襲擊各處追兵,隻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待劉曜率領殘部退回北營後,李戩當即命人打掃戰場,統計傷亡。
在草草收拾了戰場後,也來不及整理戰報,大軍便迅速向南而去,繞過北營,來到長安北門下。
數裏外的戰鬥,長安城上亦能隱隱看到。此時,北牆之上,站立著眾多朝廷官員。
他們看不到詳細的戰況,正在焦急間,卻見匈奴兵馬亂糟糟的奔回大營,經探子來報,方才知曉,李戩竟然憑借步軍,打敗了悍勇的匈奴鐵騎。
當李戩率軍趕到城下,城上官員們頓時臉色大變,如此強悍的兵馬,放他們入城,到底是福是禍?
眾人的目光,不由紛紛轉向閻賈二人,是開門迎虎,還是閉門拒狼,就要看他們的決定了。
閻鼎臉色複雜的看著,城下殺氣如潮的征北軍,不由苦澀的問道:“賈大人。。。。”
賈胥此時也是一臉糾結,將兩萬多征北軍放進城中,一旦出現變故,他們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可若是不放他們進來,李戩必然震怒,到時候率兵撤退,他們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就在他們猶豫之時,城下的李戩卻等得有些心焦,接連派人前往催促開門。媽蛋,還不開門,待會匈奴援兵抵達,他們這兩萬多人,豈不是要交代在這裏?
李戩心中怒意升騰,恨不得衝進城中,大開殺戒。自己好心好意為朝廷解圍,可對方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辜負他的善意,幾次置他於險地。
此時的城頭上,黃綸見閻賈二人猶豫不決,不由暗暗心急。可他又不敢輕易替李戩說話,以免引人生疑。
好在這時,賈胥轉過頭來,詢問道:“黃大人,你覺得,放李戩入城,到底是好是壞?”
黃綸差點隨口說好,但他目光掃過賈胥,卻見對方眼含深意的看著自己,不由微微一驚。
賈胥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他已經對自己有所懷疑了?黃綸連忙咽下自己想說的話,心思電轉,趕緊搬出另外一套措辭。
“下官此時亦難以決斷,征北軍實力遠勝於我軍,若是入城,難免客大欺主。對於李大將軍此人,下官並不是太了解,實在無法意料,對方入城後,會作何舉動。”
這話一下子就把球,又踢到了賈胥身上。若論對李戩的了解,非他莫屬。
賈胥狐疑的看了黃綸一眼,略一沉思,方才說道:“李戩此人,極為功利,且貪得無厭。若是讓他入城,憑借此番戰功,隻怕又要向朝廷,索要種種好處,方肯罷休。”
閻鼎微微點頭,頗為讚同賈胥的說法,但他還有另一層隱憂,不得不提醒道:“賈大人,那李戩對朝廷,可有什麽非分之想?”
賈胥臉色一變,遲疑著搖搖頭:“此事,此事本官亦是不太清楚。此人目無君長,藐視朝廷,可說不上有忠義之心。但我等亦有一定實力,護佑朝綱,想必其也不敢行董曹之事吧。”
閻鼎歎聲苦笑,“怕就怕,請神容易送神難,若是其強行留駐長安,吾等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