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長安城蒸騰著麥熟的香氣,朱雀大街上擠滿了推著獨輪車的農人。


    李戩站在未央宮闕樓上,望著金燦燦的麥浪從灞橋直湧到昆明池畔,拇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璜。


    “稟王上,弘農楊氏又送來十車竹簡。“中書侍郎王勰捧著漆盤拾階而上,盤中擺著三枚刻有“舉孝廉“字樣的木牘,“說是族中子弟精熟《鹽鐵論》,願為平糴法獻策。“


    李戩冷笑一聲,劍柄重重磕在漢白玉闌幹上。


    五日前他命人將《求賢令》貼遍關中,那些閉門稱病的士族突然就冒出了上百個“經世之才“。想到藍田縣報來的急件裏提到,某個楊氏庶子因私改田契被老農打斷腿,他忽然抓起木牘擲向池中。


    “告訴楊老頭,想要獻策就讓那些穿草鞋的庶子來!“錦鯉被驚得四散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賀蘭宣的戰馬踏碎宮門石磚,馬鞍旁掛著顆血淋淋的人頭——正是昨日逃往匈奴的韋氏嫡子。


    隴西郡的官道上塵土飛揚,陳稷背著裝滿《齊民要術》抄本的藤箱,看路旁麥田裏紮著紅巾的農人揮鐮如舞。


    三日前他在武功縣衙門口撕下《均田令》告示時,戴鐐銬的豪奴正被押往漠北屯田。此刻聽著風中傳來的《勸農歌》,忽然覺得背上四十斤竹簡輕了許多。


    “後生要去長安考功名?“茶棚裏的老丈遞來陶碗,渾濁的眼珠盯著他腰間的考牌,“前日有個戴綸巾的書生,走到涇水就被山匪劫了......“


    陳稷握緊母親臨終塞給他的半截斷劍,忽然聽見驛道盡頭傳來銅鑼聲。十八輛囚車碾過麥茬,車上捆著的士族老爺們綾羅沾滿泥漿。


    押送的羽林郎將馬鞭指向西邊:“王上有令,抗新政者發配金城修烽燧!“


    未央宮宣室殿飄著艾草熏香,李戩盯著案頭堆積如山的《氏族誌》,忽然抽出佩劍劈向鎏金香爐。


    當啷巨響驚得階下跪著的杜衡險些撞翻漆案,這個三朝老臣捧著《九品官人法》的絹帛,白須上還沾著方才爭辯時濺出的唾沫。


    “爾等倒是說說!“劍尖挑起半卷《隴西李氏譜》,雪亮刃口映出李戩眉間戾氣,“這些寫著''寒門無貴子''的破絹,比得上藍田陳稷三日理清五年積案?比得上郿縣張樵帶百姓挖通鄭國渠?“


    杜衡還要開口,忽見殿外湧入二十餘名布衣士子。為首的青年麻衣肘部打著補丁,捧著的竹簡卻捆著丞相府朱砂封泥——正是三日前在渭水畔獻策“平糴倉“的寒門張彥。


    “學生願以人頭作保!“張彥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若按《分科試策疏》取士,秋收前必得三百幹吏!“


    秦嶺北麓的官道上,陳稷望著突然出現的山匪,反手抽出藤箱裏的斷劍。


    領頭刀疤臉獰笑著舉起環首刀,忽然被破空而來的弩箭貫穿咽喉。煙塵裏衝出百餘黑甲騎兵,玄色旌旗上“夏“字如血。


    “奉征西將軍令,剿匪護賢!“都尉拋來水囊時,陳稷瞥見他甲胄上沾著西域胡商的彩線。昨日在郿縣茶肆聽說,賀蘭宣的金城大營裏,匈奴俘虜正跟著漢人工匠學造水車。


    三更時分趕到長安城下,陳稷被朱雀門守將腰間玉佩晃了眼——那分明是韋氏宗祠的鎮祠之寶。


    更鼓聲裏飄來血腥氣,他跟著引路小吏穿過尚冠街,看見某座朱門大宅前跪著百餘口人,劊子手的鬼頭刀在月光下泛著青光。


    五鼓雞鳴,宣室殿前的日晷爬滿露水。十八名寒士立在丹墀下,看李戩親手展開他們呈上的《渠堰圖》。陳稷的補丁麻衣被露水打濕,掌心還攥著藍田老農塞給他的麥穗。


    “孤的三問,諸生可思量周全?“李戩屈指彈了彈禦案,震得沙漏中的流沙加速傾瀉,“治河、平糴、安胡——答得好,明日便去郿縣修大壩;答不好......“


    話音未落,杜衡突然指著陳稷厲喝:“此子祖父乃是黃巾賊!“


    滿朝朱紫頓時嘩然,卻見李戩反手擲出麥穗,金黃的穗子正砸在老臣鼻梁上。


    “孤要的是能種出這等麥穗的人!“玄色袍袖掃落案頭《氏族誌》,李戩抓起陳稷繪製的《鄭國渠疏浚圖》摔在杜衡麵前,“爾等眼裏隻有祖宗的裹屍布,可看得懂這圖上每道水紋能活多少百姓?“


    正午的烈日灼烤著廷尉詔獄,陳稷卻覺得地牢陰寒刺骨。昨夜與他同考的隴西士子正在隔壁受刑,慘叫聲混著杜衡門生的咒罵。當獄卒打開柵門時,他摸到懷中硬物——竟是李戩親賜的扶風郡丞印綬。


    “王上讓下官帶句話。“獄卒擦拭著染血的鐵鉗,“說陳郡丞若能用好這方銅印,來日未央宮前樹碑,當有今日獄中慘呼之功。“


    三日後赴任途中,陳稷在渭水畔看見驚人的場景:十萬民夫正在拓寬河堤,監工的羽林郎居然在幫老農扛麻袋。


    更遠處的新豐縣,戴腳鐐的士族子弟正在抄錄《田律》,某個曾嘲諷他出身的老世族庶子,正被農婦用掃帚追打——因其分不清菽麥。


    秋分那日,賀蘭宣的金城軍報與張彥的《取士名錄》同時抵京。


    李戩聽著王勰誦讀“今歲關中多收三成賦稅“,指尖劃過竹簡上密密麻麻的寒門姓名。


    “傳詔!“李戩麵無表情,“自即日起,《氏族誌》付之一炬,各家譜牒盡數收繳!凡阻撓新政者——斬!“


    暮色籠罩長安時,一隊黑甲騎兵衝出橫門。李戩望著他們奔向河東方向,知道明日此時,又有某個千年世族的祠堂要騰起火光。


    風裏傳來漠北屯田的匈奴人唱的《薤露歌》,他忽然想起陳稷密奏裏那句話:“王侯將相之種,不如一株嘉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牧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飛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飛宇並收藏漢牧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