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益收下雙磬,張玄心中稍穩一些,隻要收下便行,不然這龍船自己拿得也不痛快,始終虧欠別人也不是好事。不過對於九龍之氣之事還是有點疑問。
要知道九龍之氣可是代表著九五至尊之位,與人皇可是絕配。當然了,許多大帝神皇也是有九龍之氣的,比如東華帝君出行,就有九龍伴隨。這也是張玄接受九龍之氣的一個原因。
實際上不止東華帝君,凡是封號之中帶著君、王、帝、皇的大佬,基本上都有龍氣。
不過此龍氣非彼龍氣。
人皇龍氣乃是天地之中龍脈孕育,攜帶天地之威,乾坤之勢,配合人道信念融合而成的一道屬於人族的特殊龍氣,對於非人之物先天之上便有絕強壓製,使得人皇在世之時,萬族蟄伏不敢放肆。而人皇龍氣也便不是萬能,因為是天地所產,所以也是遵循著天地輪回興衰的至理。
同樣,因為是天地所產生,故而如果除了初代皇朝人皇外,其他幾代人皇需要使用人皇龍氣之時,就得付出不小代價。
比如想要修煉,或者借助龍氣來領悟規則道理,就需要大量的天地靈機來輔助龍氣,而人皇之中又不是所有人皇都能超脫天地,跳出三界,所以對於天地靈機損耗過大之時,人族也就會受到天地影響,從而影響到人族修士,形成一個循環,不僅其他種族弱,包括人族修士也弱,而普通生靈因為受到影響比較小,因此才出現了那些龍子龍孫被普通人吃掉的情況。
再說直白一點,天地靈機本來有十成,沒有人皇之時大家共分五成,剩下五層維持天地自身運轉。
而一旦有了人皇,天地靈機就得減少至兩成,人皇一人獨占兩成,剩下六層維持天地。也就是人皇與天地聯手,取修士之利益來鑄造自身之偉力,壓製修士提升凡間生靈之地位。這也是人皇為何強大的原因,有天下盡乎兩成的靈機輔助,配合天地助力,億萬凡人信念支持,可以說天地近乎八成的力道加持在一人身上,想不厲害都不行。
不過也正是因為太強,加上自身沒有超脫,為了不虧欠太多,從而影響到自己後麵的超脫之路,所以人皇也不可能是一直擔任下去的,到了一定時間還不讓位,天地反噬起來,可不一定能承受住。
但就算如此,人皇在巔峰之時還是人間無敵。
想在天地之中打敗人皇,隻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擁有超過天地的力量。比如祖境,他們自己就開辟了天地,還是能壓製一下人皇,但人皇巔峰時期,如果不是特別厲害的祖境,就有點壓製不住了。
誰叫此方天地是伏羲開辟,作為大道化身之一,就可知此天地等級有多高。不然真的能出那麽多超脫之輩,換做是其他天地,就算是比較厲害的天地,能承載的修士大能數量也絕對不會超過九個。
一旦達到了九個,基本上天地之中的規則都會被吸收殆盡,而天地沒了規則,那麽基本也就作廢了,然而更多的是一個大能都出不了。
至於第二種方法,那就簡單了,那就是破壞人皇龍氣。
人皇龍氣作為人皇與天地溝通的重要橋梁,隻要將其破壞或者影響,那麽缺少了天地助力,人皇再強,也是有著極限的。在未踏入上古先賢之境之前,仍舊是有機會被殺死的。
就像千年前一樣,夏桀作為五代人皇,對於人皇龍氣的掌握力道遠不如之前幾任。畢竟之前幾代人皇都已經利用龍氣修煉了近萬年,天地興衰怎麽也快到了衰退期,加上後麵近兩百年時間,夏桀之名聲被有反心之諸侯弄臭,人道信念不在,人皇龍氣的誕生之地也被破壞,沒了天地助力,才落得一個生死道消的地步。
當然了,張玄知道自己的不是人皇龍氣,雖然也能進化為人皇龍氣,但他可不想那麽做。而經過幾天來的參悟,還是了解了一下融入自身的龍氣本源。
這也就是另一種龍氣,或者說是大能自身的勢。
能產生這種勢的,無一不是開過天之人,因為開天所需要的法力與規則都是極強,不管是用什麽方式開天,始終都會在天地之中留下屬於自己的身影,這些身影經曆不知多久的沉澱,就像美酒一樣,越來越醇,慢慢的也就成了勢,也就是龍氣(也不一定叫龍氣,隻是大多都是呈現龍形,當然也有呈現鳳形或者蛇形、麒麟形等等)
而這種龍氣是不會存在興衰的,且如果張玄沒猜錯的話,三皇五帝包括那些人祖都是有著屬於自己的勢,也就是龍氣。
與後天造就的人皇龍氣不同,顯然這些大能自身的勢要比天地更強。
得到這些勢對於張玄來說可謂極其重要,這就相當於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看天地,雖然不一定比得上巨人,但是對天地的理解必定要比自己一人琢磨更強。就像前世的知識學習是一個道理,二十一世紀的人與十一世紀之人差別不大,多的隻是對於知識的儲備和對天地的理解。
對於知識,張玄可不想白白浪費機會,哪怕有個問題一直壓在自己心頭,好像自己是被人推了一把,慢慢朝著自己不想走的路上走去。尤其是遇到九龍之氣之事,實在是太巧合了一點。
但又有什麽辦法,這龍氣利益太高,高到張玄自己都有點想嚐試一把,畢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尤其是這龍氣很大可能性是禹王的,自己是以水德福運起家,屬性正合,對自己用處太大。
這時一旁之益收了法決,將籠罩在龍船之上的雲籙化作了一塊玉佩,而龍船也徹底顯露了出來。
龍船出世,一股巨大威壓傳出,使得張玄稍微回神,看向龍船。
隻見一團混沌氣息之上隱約托著一艘二尺來長船艦模型,周圍有地火風水四元組成的四團元氣,分為東之青龍,西邊白虎,南方朱雀、北地玄武。在船身之上散發著一種蒼莽遠古之感,使得張玄好像感受到了混沌的力量。
“這龍船本來是禹王在天地之中修建,用來作為征戰諸天的寶船,當然了,不是他去,畢竟他的禹天神朝如今地盤已經不小了,事情可多著呢,也就是這天地初開,我才有時間來到天地之中收集整理素材,不然估計我也得去擔任時空管理之人。”
益一邊說著,一邊利用玉佩讓四團元氣縮回船身之中。
“這龍船那是利用當初治水時所斬殺的凶靈來製作,所以用材是凶惡了一點,但經曆萬年的沉澱,已然沒了當初凶性,要知道當時船鑄造出來,沒有武神實力,都上不了船的。”
“想得通,畢竟是能作為航行混沌之存在,沒有點實力就算是有船庇護,也是無法生存的。”張玄在一旁回到,既然這益想說,自己也不能掃興不是,配合一下,剛好自己也想多了解一下自己日後的重要夥伴。
“嗯,不錯,沒有實力那一切都是空談,連坐個船都沒資格。”似乎是張玄之話有點對益之胃口,益將手中玉佩拋給張玄之後,又傳出一道法決。
“知道你平常時間用不了法力,念動此決便可操控龍船了,不過切記,此法決隻能你一人使用,要是被其他人學去,雖然弄不走這寶船,但禹王怪罪下來,我可得吃不少刮落。”
“多謝益祖,玄必守口如瓶!”張玄行了一禮,忙將法決熟記心中,這可是一大寶物,對於自己用處太大了。
“好了,現在我和你說說這龍船的使用規則。第一點,如果不是出天地,駕駛到混沌之中,絕計不能展現終極模式,現出船身下的混沌氣息。如果是在天地之中,即使遇到四元之風大暴動,也隻需開啟四象守護即可安穩。”
“玄明白,這混沌氣息出現在天地之中可不是好事,一來窺視之人不少,二來容易破壞天地規則完整,使得法則失衡,造成不可估量之損失,那可就過猶不及了。”
“知道便好,這第二點嘛,那就是這龍船速度問題了,本來如果你還能施展天仙之能力,一月足以遊過一海,但是現在的情形你也知道,隻能靠海水中的煞氣作為能源,速度方麵可能就不是特別快了,畢竟船身還是比較大的。至於其他能提升速度的能量也不是不能用,隻是消耗太大,如果人數不多,我是不建議你用的,就算是現在的一個千年王朝也是招架不住的。”
張玄自然是知道一點,看這龍船虛影約莫著二尺有餘,如果隻放在水中,隻怕足有兩千多丈,什麽概念,也就是六七裏長,三四裏寬,基本和一個島嶼大小相差不大了,如果布局合理的話,幾萬人在一起生活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船身之中空間還是很大的。
且別的不說,光重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前世最大的船也就是幾十丈,便有幾萬噸到十幾萬噸不止,而現在的這船,體型何止百倍,重量翻個千倍萬倍一點不奇怪。就是那些能搬動千丈大山的武神,來搬都不一定能搬動。
可以說,這船光憑自己的噸位,就能碾壓天下八成以上的修士,還是那種無情壓製,要是速度再快上一點,就算是武聖也得避開一點,不然被撞擊到可不是那麽好受的。雖然撞不死,但是疼啊!當然了前提是撞到武聖身上,不會被武聖鑽出一個洞。
誰叫船身還是太大,防禦方麵不可能說所有的地方都防得住武聖的打擊。隻是在重要地方能防禦住一段時間罷了。
“嗯,現在說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反正這船現在是你的了,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看,你就是抱著睡覺都沒問題,先將眼珠子收回來。”
聽到這話,張玄忙將眼神自船體之上收回來,實在是這船對張玄誘惑有點大,畢竟自己曾經也是有想成為海盜王的男人。有這麽一具寶船,實在是心中猶如百蟻亂爬,忍不住啊。
“好了,記住這龍船上麵的攻擊武器還是盡量不要用的為好。就算用,也是你自己去配一點,除非是遇到那些,不然絕對不要動用上麵的攻擊法陣。
這龍船指製造出來的原因未必沒有作為禹王狩獵入侵天地的混沌的工具原因,所以威力相當巨大,你隨便放一個法陣,可能都會造成十裏,百裏甚至千裏萬裏之內成為灰燼,那樣造成的殺戮可就極大了,擔心損害自己的德運。要知道這龍船可是非皇朝不得使用,不是沒有道理的,不是誰都能任何一擊都打在入侵天地的身上,要是造成的收獲和虧損不成正比,除了萬年皇朝能承受住,那些千年王朝的點點氣運可是招架不住的。”
“放心,絕不使用,我自己會去配備一些。”張玄聽到益之話語,立即拍胸作證。
對於德運之事他還是比較在意的,對於這種隨便一炮便能讓隻見虧損幾十德運甚至幾百德運的東西,還是少用為好。先前就被九龍之氣吸收了近乎五千德運,要是自己德運再少,估計就得被天地排斥在外了。
“嗯,知道就好。好了,話已經到此,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該回人界了,張玄,我相信我們日後絕對會再見,屆時必定請你到我的書庫走一遭,要知道我那裏的書可是記載了不少天地之奇聞異事。”
“益祖就那麽相信我會去?”張玄感覺有點奇怪,不由問道。
“會的,因為你也是愛書之人,你當年在洞天所看書籍有一大半還是你老祖自我這裏拿的,所以我倆可能有共同愛好。不然你以為你師父那個一天隻會放牛釣魚煉丹的娃娃,會收藏那麽多書。不過要是今後有緣,你開天辟地之時,還請邀請我一下,我想看看你所開天地之內會誕生何種神聖,當然了味道功效也是一點,畢竟隨著禹王那麽多年,想不做老饕都難。好了,告辭!”
話音落下,清風襲來,益頓時化作清風消失,不留下一點痕跡。
要知道九龍之氣可是代表著九五至尊之位,與人皇可是絕配。當然了,許多大帝神皇也是有九龍之氣的,比如東華帝君出行,就有九龍伴隨。這也是張玄接受九龍之氣的一個原因。
實際上不止東華帝君,凡是封號之中帶著君、王、帝、皇的大佬,基本上都有龍氣。
不過此龍氣非彼龍氣。
人皇龍氣乃是天地之中龍脈孕育,攜帶天地之威,乾坤之勢,配合人道信念融合而成的一道屬於人族的特殊龍氣,對於非人之物先天之上便有絕強壓製,使得人皇在世之時,萬族蟄伏不敢放肆。而人皇龍氣也便不是萬能,因為是天地所產,所以也是遵循著天地輪回興衰的至理。
同樣,因為是天地所產生,故而如果除了初代皇朝人皇外,其他幾代人皇需要使用人皇龍氣之時,就得付出不小代價。
比如想要修煉,或者借助龍氣來領悟規則道理,就需要大量的天地靈機來輔助龍氣,而人皇之中又不是所有人皇都能超脫天地,跳出三界,所以對於天地靈機損耗過大之時,人族也就會受到天地影響,從而影響到人族修士,形成一個循環,不僅其他種族弱,包括人族修士也弱,而普通生靈因為受到影響比較小,因此才出現了那些龍子龍孫被普通人吃掉的情況。
再說直白一點,天地靈機本來有十成,沒有人皇之時大家共分五成,剩下五層維持天地自身運轉。
而一旦有了人皇,天地靈機就得減少至兩成,人皇一人獨占兩成,剩下六層維持天地。也就是人皇與天地聯手,取修士之利益來鑄造自身之偉力,壓製修士提升凡間生靈之地位。這也是人皇為何強大的原因,有天下盡乎兩成的靈機輔助,配合天地助力,億萬凡人信念支持,可以說天地近乎八成的力道加持在一人身上,想不厲害都不行。
不過也正是因為太強,加上自身沒有超脫,為了不虧欠太多,從而影響到自己後麵的超脫之路,所以人皇也不可能是一直擔任下去的,到了一定時間還不讓位,天地反噬起來,可不一定能承受住。
但就算如此,人皇在巔峰之時還是人間無敵。
想在天地之中打敗人皇,隻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擁有超過天地的力量。比如祖境,他們自己就開辟了天地,還是能壓製一下人皇,但人皇巔峰時期,如果不是特別厲害的祖境,就有點壓製不住了。
誰叫此方天地是伏羲開辟,作為大道化身之一,就可知此天地等級有多高。不然真的能出那麽多超脫之輩,換做是其他天地,就算是比較厲害的天地,能承載的修士大能數量也絕對不會超過九個。
一旦達到了九個,基本上天地之中的規則都會被吸收殆盡,而天地沒了規則,那麽基本也就作廢了,然而更多的是一個大能都出不了。
至於第二種方法,那就簡單了,那就是破壞人皇龍氣。
人皇龍氣作為人皇與天地溝通的重要橋梁,隻要將其破壞或者影響,那麽缺少了天地助力,人皇再強,也是有著極限的。在未踏入上古先賢之境之前,仍舊是有機會被殺死的。
就像千年前一樣,夏桀作為五代人皇,對於人皇龍氣的掌握力道遠不如之前幾任。畢竟之前幾代人皇都已經利用龍氣修煉了近萬年,天地興衰怎麽也快到了衰退期,加上後麵近兩百年時間,夏桀之名聲被有反心之諸侯弄臭,人道信念不在,人皇龍氣的誕生之地也被破壞,沒了天地助力,才落得一個生死道消的地步。
當然了,張玄知道自己的不是人皇龍氣,雖然也能進化為人皇龍氣,但他可不想那麽做。而經過幾天來的參悟,還是了解了一下融入自身的龍氣本源。
這也就是另一種龍氣,或者說是大能自身的勢。
能產生這種勢的,無一不是開過天之人,因為開天所需要的法力與規則都是極強,不管是用什麽方式開天,始終都會在天地之中留下屬於自己的身影,這些身影經曆不知多久的沉澱,就像美酒一樣,越來越醇,慢慢的也就成了勢,也就是龍氣(也不一定叫龍氣,隻是大多都是呈現龍形,當然也有呈現鳳形或者蛇形、麒麟形等等)
而這種龍氣是不會存在興衰的,且如果張玄沒猜錯的話,三皇五帝包括那些人祖都是有著屬於自己的勢,也就是龍氣。
與後天造就的人皇龍氣不同,顯然這些大能自身的勢要比天地更強。
得到這些勢對於張玄來說可謂極其重要,這就相當於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看天地,雖然不一定比得上巨人,但是對天地的理解必定要比自己一人琢磨更強。就像前世的知識學習是一個道理,二十一世紀的人與十一世紀之人差別不大,多的隻是對於知識的儲備和對天地的理解。
對於知識,張玄可不想白白浪費機會,哪怕有個問題一直壓在自己心頭,好像自己是被人推了一把,慢慢朝著自己不想走的路上走去。尤其是遇到九龍之氣之事,實在是太巧合了一點。
但又有什麽辦法,這龍氣利益太高,高到張玄自己都有點想嚐試一把,畢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尤其是這龍氣很大可能性是禹王的,自己是以水德福運起家,屬性正合,對自己用處太大。
這時一旁之益收了法決,將籠罩在龍船之上的雲籙化作了一塊玉佩,而龍船也徹底顯露了出來。
龍船出世,一股巨大威壓傳出,使得張玄稍微回神,看向龍船。
隻見一團混沌氣息之上隱約托著一艘二尺來長船艦模型,周圍有地火風水四元組成的四團元氣,分為東之青龍,西邊白虎,南方朱雀、北地玄武。在船身之上散發著一種蒼莽遠古之感,使得張玄好像感受到了混沌的力量。
“這龍船本來是禹王在天地之中修建,用來作為征戰諸天的寶船,當然了,不是他去,畢竟他的禹天神朝如今地盤已經不小了,事情可多著呢,也就是這天地初開,我才有時間來到天地之中收集整理素材,不然估計我也得去擔任時空管理之人。”
益一邊說著,一邊利用玉佩讓四團元氣縮回船身之中。
“這龍船那是利用當初治水時所斬殺的凶靈來製作,所以用材是凶惡了一點,但經曆萬年的沉澱,已然沒了當初凶性,要知道當時船鑄造出來,沒有武神實力,都上不了船的。”
“想得通,畢竟是能作為航行混沌之存在,沒有點實力就算是有船庇護,也是無法生存的。”張玄在一旁回到,既然這益想說,自己也不能掃興不是,配合一下,剛好自己也想多了解一下自己日後的重要夥伴。
“嗯,不錯,沒有實力那一切都是空談,連坐個船都沒資格。”似乎是張玄之話有點對益之胃口,益將手中玉佩拋給張玄之後,又傳出一道法決。
“知道你平常時間用不了法力,念動此決便可操控龍船了,不過切記,此法決隻能你一人使用,要是被其他人學去,雖然弄不走這寶船,但禹王怪罪下來,我可得吃不少刮落。”
“多謝益祖,玄必守口如瓶!”張玄行了一禮,忙將法決熟記心中,這可是一大寶物,對於自己用處太大了。
“好了,現在我和你說說這龍船的使用規則。第一點,如果不是出天地,駕駛到混沌之中,絕計不能展現終極模式,現出船身下的混沌氣息。如果是在天地之中,即使遇到四元之風大暴動,也隻需開啟四象守護即可安穩。”
“玄明白,這混沌氣息出現在天地之中可不是好事,一來窺視之人不少,二來容易破壞天地規則完整,使得法則失衡,造成不可估量之損失,那可就過猶不及了。”
“知道便好,這第二點嘛,那就是這龍船速度問題了,本來如果你還能施展天仙之能力,一月足以遊過一海,但是現在的情形你也知道,隻能靠海水中的煞氣作為能源,速度方麵可能就不是特別快了,畢竟船身還是比較大的。至於其他能提升速度的能量也不是不能用,隻是消耗太大,如果人數不多,我是不建議你用的,就算是現在的一個千年王朝也是招架不住的。”
張玄自然是知道一點,看這龍船虛影約莫著二尺有餘,如果隻放在水中,隻怕足有兩千多丈,什麽概念,也就是六七裏長,三四裏寬,基本和一個島嶼大小相差不大了,如果布局合理的話,幾萬人在一起生活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船身之中空間還是很大的。
且別的不說,光重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前世最大的船也就是幾十丈,便有幾萬噸到十幾萬噸不止,而現在的這船,體型何止百倍,重量翻個千倍萬倍一點不奇怪。就是那些能搬動千丈大山的武神,來搬都不一定能搬動。
可以說,這船光憑自己的噸位,就能碾壓天下八成以上的修士,還是那種無情壓製,要是速度再快上一點,就算是武聖也得避開一點,不然被撞擊到可不是那麽好受的。雖然撞不死,但是疼啊!當然了前提是撞到武聖身上,不會被武聖鑽出一個洞。
誰叫船身還是太大,防禦方麵不可能說所有的地方都防得住武聖的打擊。隻是在重要地方能防禦住一段時間罷了。
“嗯,現在說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反正這船現在是你的了,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看,你就是抱著睡覺都沒問題,先將眼珠子收回來。”
聽到這話,張玄忙將眼神自船體之上收回來,實在是這船對張玄誘惑有點大,畢竟自己曾經也是有想成為海盜王的男人。有這麽一具寶船,實在是心中猶如百蟻亂爬,忍不住啊。
“好了,記住這龍船上麵的攻擊武器還是盡量不要用的為好。就算用,也是你自己去配一點,除非是遇到那些,不然絕對不要動用上麵的攻擊法陣。
這龍船指製造出來的原因未必沒有作為禹王狩獵入侵天地的混沌的工具原因,所以威力相當巨大,你隨便放一個法陣,可能都會造成十裏,百裏甚至千裏萬裏之內成為灰燼,那樣造成的殺戮可就極大了,擔心損害自己的德運。要知道這龍船可是非皇朝不得使用,不是沒有道理的,不是誰都能任何一擊都打在入侵天地的身上,要是造成的收獲和虧損不成正比,除了萬年皇朝能承受住,那些千年王朝的點點氣運可是招架不住的。”
“放心,絕不使用,我自己會去配備一些。”張玄聽到益之話語,立即拍胸作證。
對於德運之事他還是比較在意的,對於這種隨便一炮便能讓隻見虧損幾十德運甚至幾百德運的東西,還是少用為好。先前就被九龍之氣吸收了近乎五千德運,要是自己德運再少,估計就得被天地排斥在外了。
“嗯,知道就好。好了,話已經到此,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該回人界了,張玄,我相信我們日後絕對會再見,屆時必定請你到我的書庫走一遭,要知道我那裏的書可是記載了不少天地之奇聞異事。”
“益祖就那麽相信我會去?”張玄感覺有點奇怪,不由問道。
“會的,因為你也是愛書之人,你當年在洞天所看書籍有一大半還是你老祖自我這裏拿的,所以我倆可能有共同愛好。不然你以為你師父那個一天隻會放牛釣魚煉丹的娃娃,會收藏那麽多書。不過要是今後有緣,你開天辟地之時,還請邀請我一下,我想看看你所開天地之內會誕生何種神聖,當然了味道功效也是一點,畢竟隨著禹王那麽多年,想不做老饕都難。好了,告辭!”
話音落下,清風襲來,益頓時化作清風消失,不留下一點痕跡。